•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之發現及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以供教師、教育單位,以及未來研 究之參考。

壹.對教師之建議

一.多採道德領導之方式教導學生

研究結果顯示,教師領導方式多採取道德領導學生霸凌行為則越不容易發 生。所以教師應多採取道德領導方式教導學生,教師言教不如身教的學習,做事

63

認真、負責的態度,會讓學生的言行舉止有學習的榜樣,因此霸凌行為就會越低。

二.少採權威領導之方式教導學生

研究結果顯示,教師領導方式如果採取權威領導,而學生受行為霸凌方面表 現越強烈。所以教師應少採取權威領導方式教導學生,也許是因為學生和老師相 處有壓迫感,導致學生受到行為霸凌攻擊時悶不吭聲,以至於惡性循環長期被霸 凌,因此受行為霸凌就會越高。

三.對於男同學多關注於霸凌行為的預防

研究結果顯示,在霸凌行為方面,男同學的霸凌行為較顯著。男生在國中階段 因為青春期的關係總是較衝動、精力旺盛,所以霸凌行為相對的也較多,因此建 議老師能多關注男同學在青春期的變化,給予適當情緒宣洩的教導,減少霸凌事 件的發生。

貳.對教育單位之建議

一.制定有效之霸凌事件處理與因應辦法

研究結果發現雖臺東縣國中發生霸凌行為之情形僅屬中下程度,但亦發現有 較高比例發生在言語與行為霸凌,而任何一件霸凌事件都是大家所不願見到的,

且件霸凌事件影響都可能是一輩子的,因此,教育單位應當重視每件校園中發生 的霸凌行為,並制定一套真正有效預防與處理之方法,而非僅於紙上談兵或精美 之成果呈現。

64

二.重視性別教育

研究結果發現在霸凌行為中無論是霸凌者或是受霸凌者,皆有明顯男學生發 生比例高於女學生之現象,有此現象也許與傳統之角色刻板印象有關,大家都認 為男生應該勇敢、敢怒敢言;女生應該文靜、少話,才會造成在青春時期的男生 較常衝動行事。因此,建議學校可以加強性別教育,尤其從打破刻板印象開始,

讓學生明瞭表達自我意見並不一定要以激烈、負面方法呈現,而如何以理性方式 表達自我意見。

參.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對研究變項之建議

本研究主要探討教師領導方式對於霸凌行為之影響,但從文獻探討中可發 現,影響霸凌行為之相關變項眾多,像是父母管教方式、收看多媒體節目類型等 等,都可能造成其影響;而於霸凌行為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都是不同的討論方 向。因此,在未來研究時,可以考慮納入更多不同的變項,以獲致更多而全面的 發現與結果。

二.對研究對象之建議

本研究因礙於人力、物力及時間的限制,僅以立意取樣三間臺東縣公立國民 中學之學生為本研究調查對象,故本研究結果不宜推論至其他地區,因此,建議 未來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可以考慮將研究對象擴大至其他區域,或考慮以不同地 區之學生來相互比較及探討;另外也可考慮將研究對象向上延伸至高中職或向下 至國小學生,瞭解不同學習階段學生之霸凌情形,以供學術研究更廣泛運用的實

65

質意義,使研究結果更具推論性及普遍性。

三.對研究方法之建議

本研究採取量化研究,是以統計方法所產生的數據來作為研究的分析及推 論,對於受訪者更深入的實際情況並不是能完全的掌握,因此在未來研究時,建 議可增加質性研究方式,對於發生霸凌行為之學生進行觀察與訪談,深入瞭解其 發生霸凌行為之動機及原因,以使研究之結果能夠更趨於完整與有意義。

66

6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昱婷(2011)。國小學童霸凌行為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王伯頎、李修安與林思賢(2010)。他們為何犯錯?從偏差到犯罪的少年生活歷程 研究。警學叢刊,40(60),129-155。

池文海、黃庭鍾與魏國州(2007)。領導型態、組織學習、全面品質管理對於組 織績效之影響---以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為例。明新學報,33,27-46。

呂啟民(2004)。培養學生的民主品格:有民主品格,才是民主公民;有民主公民, 才有民主。台灣教育,625,39-43。

呂美芳(2007)。國中教師領導風格、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縣。

吳百祿(2010)。教師領導的理論背景與影響。學校行政,70,1-22。

吳百祿(2009)。教師領導:理念、實施、與啟示。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

53-80。

吳宗祐、周麗芳與鄭伯壎(2008)。主管的權威取向及其對部屬順從與畏懼的知 覺對威權領導的預測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065-115。

吳清山與林天祐(2008)。教師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3,136-137。

吳清山與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130,143。

吳宗祐、徐瑋伶與鄭伯壎(2002)。怒不可遏?或忍氣吞聲?華人企業中主管威 權領導行為與部屬憤怒情緒反應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9,3-49。

吳清山與林天佑(2002)。道德領導。教育研究月刊,98,144。

吳昌期(2001)。終結校園霸凌現象。師友月刊,449,035-037。

李卓穎與楊士隆(2011)。高中職同儕間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花蓮地

68

區為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1),81-127。

李琪明(2002)。與正義取向。整體學校道德氣氛尚待由和諧發展至民主參與式之 社群意識。教育科學研究期刊,47(1),83-106。

何高志與林志成(2012)。教師領導對突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困境的啟示。學校行 政,81,110-130。

邱靖惠(2010)。霸凌不要來:愛與友善的校園新運動。張老師月刊,386,108-122。

邱靖惠與蕭慧琳(2007)。臺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童福利聯盟文 教基金會,1-28。

林官蓓 (2012)。臺灣校園霸凌事件及其危機管理機制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

54,1-21。

林志成與葉青青(2011)。以教師領導塑造優質學風。教育研究月刊,202,23-35。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 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麗玉(2008)。生命教育之「虛」與「需」--由目睹校園霸凌現象談起。諮商與 輔導,275,19-23。

林俊傑(2007)。道德領導與學校經營。學校行政,48,210-224。

林純雯(2002)。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2),69-111。

林純雯(2001)。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台北市。

林金朝(1994)。民主領導的理念與要領。公民訓練,28,49-55。

洪福源、邱素玲、丘金蘭與郭毓珊(2012)。國中小學生、教師對校園欺凌行為之 度研究。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5(1),158-198。

奇摩新聞(2012年12月3日)。4少綁國中生勒贖5千萬。「Y!新聞」。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3%E5%88%86%E9%90%98%E6%96%B0%E8%81

%9E%E7%9C%8By-4%E5%B0%91%E7%B6%81%E5%9C%8B%E4%B8%A D%E7%94%9F-%E5%8B%92%E8%B4%965%E5%8D%83%E8%90%AC-000 804559.html

69

張本文(2011)。教師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東海教育評論,6,62-82。

張君鈴(2010)。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與校園霸凌行為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61,31-35。

教育部(2012)。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取自 https://csrc.edu.tw/bully/

new_view.asp?Sno=1543

郭騰展(2007)。學校領導的新典範--教師領導。學校行政,49,150-175。

莊素美(2010)。臺北地區國小高年學童霸凌之相關家庭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信助與陳寶山(2012)。教育學院中教師領導統御與學生學習風格之探討與應 用。學校行政,77,109-141。

陳啟榮(2012)。校園霸凌之初探研究。國民教育,2(5),1-100。

陳薇先(2012)。臺東縣國中學生父母管方式、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相關性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陳添丁(2012)。人權、法律、教育:從人性尊嚴論學生作為教育之主體。學校行 政,78,203-213。

陳郁瑾(2010)。臺北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導師領導、父母管 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縣。

陳啟榮(2010)。校園霸凌之初探研究。國民教育,52(5),91-100。

陳玉玫(2010)。國小教師領導之實踐探究:以一所學校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

25,33-62。

陳怡儒、鄭瑞隆與陳慈幸(2010)。少年網路霸凌被害因素研究-以日常活動被害 理論分析。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2),101-140。

曾淑萍與蘇桓玉(2012)。國中學生網路霸凌被害恐懼感之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 研究期刊,4(1),001-042。

曾琬雅與張高賓(2011)。現實治療團體諮商對受霸凌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憂鬱情緒 之效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1,105-129。

70

曾德民、羅仁駿、吳承恩與葉佳容(2009)。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類型、學生 班級氣氛與學生學習態度之關係。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8,187-192。

曾文志(2004)。小惡霸玉受氣包。師友月刊,449,60-67。

蕭翔仁(2001)。國中生校園暴力特質之評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 大學,台南市。

楊宜學(2009)。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黃道遠 、吳婷婷(2012)。從教學文化看教師領導之困難與因應策略:以新竹縣 一所國小為例。學校行政,77,46-62。

黃開成(2011)。談校園霸凌。休閒與社會研究,3,125-142。

黃易進(2011)。新北市國中學生校園霸凌行為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葉慶祥(2011)。從教師觀點談教師領導。學校行政,72,99-110。

葉子超(2000)。道德領導在國民中小學教育之運用。學校行政,5,23-29。

蔡宜靜(2012)。當胖虎遇到大雄時!國中生社會技巧、導師領導風格對校園霸凌 行為經驗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秋菊(2011)。從師生觀點探討學校文化對霸凌防制策略與校園霸凌行為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海大學,台中市。

蔡宗晃、詹毓玫與李家順(2011)。低自尊與負面情緒對非行青少年的影響。犯 罪學期刊,14(1),1-29。

蔡進雄(2008)。教學領導與課程領導關係與整合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167,

93-103。

蔡進雄(2007)。國民中學教師教學領導之建構與發展--以學習領域召集人為 例。學校行政,52,20-43。

蔡華華與張雅萍(2007)。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領導行為為干擾變數。

中華管理學報,8(4),1-17。

71

簡宏江(2012)。幼兒園園長教練領導訓練方案建構之研究。育達科大學報,30,

1-26。

簡世雄(2011)。同儕輔導應用於校園霸凌之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302,39-43。

雷新俊(2009)。校園霸凌事件的防治與輔導。國教之友,60(4),33-41。

鄭伯壎(1995)。家長權威與領導行為之關係:一個台灣民營企業主持人的個案

鄭伯壎(1995)。家長權威與領導行為之關係:一個台灣民營企業主持人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