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就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在經營管理、人員、方案要素,結合現況 之發展提出具體建議,同時也針對後續相關研究一併提出研究建議。

一、環境學習中心經營管理的建議

(一)訂定優質的戶外學習標準

有鑑於國外的案例,明確的戶外學習標準可以促使學校選擇優質的環境學習中 心,使學生能享受到專業的課程,並體驗戶外學習的樂趣。更可以間接使學校改變 舊有的行政作業系統,讓行政來配合學生的學習,而不是犧牲學生來配合行政作業。

因此,教育主管機關應訂定明確的戶外學習標準,並納入學校的評鑑之中,以全面 提昇國內戶外教學的品質,落實培養學生在人格陶冶、社會行動、環境關懷上的關

(二)提升都會區環境學習中心的質與量

都市人口密度趨高,要能夠在都會實踐環境學習理念,都會區的環境學習中心 將是重要的基地。目前僅有兩成比例之學習中心在都會區,其實並不利於環境教育 之推廣。主管機關在不影響單位運行的業務的前提,鼓勵相關機構,例如像是自來 水廠、汙水處理廠等等進行轉化以及教育能力的提升,並且能在經費上有固定支持,

將可以創造出更多可能的題材、場域與機會讓都會區人口學習。

(三)政府的引導與支持

政府應以引領和支援的角色,提出環境學習中心機構的設置營運標準,鼓勵並 帶動相關機構的成立與發展,並能夠適時提供相關資源(包括經費、行政支持等)。

(四)建置環境教育資源資料庫

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的發展在學界、公部門與民間團體的努力之 下,已逐漸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在環境教育法實施之後,將有助於環境教育的推動,

也因此民間對於環境學習中心此類機構的需求也將擴大。針對對此方面的需求,環 保署已經建置環境教育館理資訊系統,唯此資料庫僅上刊通過環保署認證之場所,

對於需求不同的廣大民眾來說,資訊仍然不足夠。建議有關單位可以設置另一交流 平台,協助教育人員或民間一般使用者獲得此類機構的資訊,以能更方便獲得環境 教育。

二、環境學習中心人員的建議

(一)強化人員專業知能

本研究雖得知環境教育人員的需求數在未來幾年之內有上升的需求,但由於一 座環境學習中心的發展與永續經營,需要許多專業的人力一起配合才能順利的營運 下去,由於環境學習中心的工作五花八門,因此也必須要有經營管理上的專業能力 人才以及專業的場域維護人員。

(二)環境教育人員培育以及增能機制

環境學習中心的環境教育人才,多出自以培育學校教育人才的學術單位。要能 在環境學習中心這類型的機構服務,環境教育人員必須要面對各種不同年齡、不同 文化、不同學習模式的學習者。相關學術單位或者是有志於培訓環境教育人才的民 間機構,應就環境學習中心所需求的人才,辦理培訓課程,同時建立環境教育人員 如何定期充電學習或者是定期能力評估之機制。

三、環境學習中心方案的建議

臺灣地區應增加環境學習中心類型的多元化,包括區位多元化、環境多元化、

方案主題多元化。中心區位選址應要多元化,此類機構的功能不只是提供民眾體驗 自然的機會而已,它還有許多功能,在都市的環境學習中心或許在體驗自然上有較 大的難度,但不能否定它可以提供的其他功能,尤其它位在交通方便的都會區,對 於想要接觸環境教育的一般人來說是更容易。臺灣本身具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環境,

除了一般常見的森林生態系、濕地生態系環境之外,應增加海洋環境生態系以及特 殊地質地景生態系等環境的利用,擴大使用者對於環境主題的選擇與瞭解。親近自 然是環境保護的第一步驟,但對很多人來說,仍需要專業的人來協助釐清自己的生 態價值觀或者能夠操作的環境行動為何,建議各中心可以朝此方向增加方案主題的 多元性,同時亦能創造各中心的獨特性以及不可取代性。

四、對後續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本研究為臺灣地區第一次進行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全面性調查的研究,

若能長期持續進行此類型之調查研究,將對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之發展的 趨勢變化能有更具體瞭解。

(二)本研究僅就各機構可量化之數據進行系統性的收集,在時間與經費的限制下,

無法進一步深入了解每個題目後是否還有其他影響因素,以及是否與其他項

目有關連性。建議後續研究者除可以根據類別進行相關性的探討,並可以增 加質性方面之訪談,以彌補量化問卷無法測得之現象。

參考文獻

心發展計畫結案報告(第一年)(報告編號:tfbm-950321)。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 員會林務局。

周儒、郭育任、劉冠妙(200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中 心發展計畫結案報告(第二年)(報告編號:tfbm-960321)。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 員會林務局。

周儒、郭育任、劉冠妙(201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輔導提升計畫 第一年成果報告。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周儒、劉冠妙(2008)。創造優質的環境學習服務—談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之發展。台 路資料】。取自 http://www.edu.tw/environmental/download.aspx?download_sn=3706 梁明煌(1992)。美國自然與環境教育中心目標的設定問題。環境教育季刊,15。32-35。

梁明煌(1998):師範院校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功能之成效評估與研究(一)報告。

教育部環保小組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童惠芬、周儒、陳佩正(1999)。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知能之需求因素的分析。第六

Ashbaugh, B. L. (1971 ). Nature center purposes and valu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 (3 ), 4-5.

Brooklyn Center for the Urban Environment. (2004). 2007-2008 Program Catalog and Learning Standards, Retrieved June 24, 2008, from Brooklyn Center for the Urban Environment Web site: http://www.bcue.org/?go=hom.100

Chou, J. (1996). An assessment of Republic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s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Erickson, E. & Erickson, J. (2006). Lessons learned fro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directors. Appli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5, 1-8.

Evans, B. & Chipman-Evans, C. (1998). How to create and nuture a nature center in your

community.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Fien, J., Scott, W., & Tilbury, D. (2001). Education and conservation: Lessons from an evalu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7 (4), 379-395.

Gross, M., & Zimmerman, R. (2002). Interpretive center: The histor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e and visitor centers. Stevens Point, WI:UW-SP Foundation Press,

Inc.

Hammerman, D. R. et al.(1994). Teaching in the outdoors. Danville, IL:Interstate Publishers.

Jacobson, S. K.(1999). Communication skill for conservation professionals. Washington, D.C.:

Islnad press

Miller, M. (1991). Debt and the environment: Converging crisi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Milmine, J. T. (1971). The community nature center's role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aster thesis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chigan.

Monroe, M. C. (1984 ).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na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with

nature center programs. Dahle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Minnesota State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 (1992). E. E. C. 2000: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s. Part Ⅰ, Part Ⅱ & Ⅲ.

Natural Science for Youth Foundation. (1990). Directory of natural science centers. Roswell, GA: Natural Science for Youth Foundation.

Palmer, J. A.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 New York, NY: Routledge.

Roger Tory Peterson Institute of Natural History. (1989). Barriers or challenges? In breaking

the barriers: Linking children and nature. Jamestown, NY: AUTHOR.

Shomon, J. J. (1969). Nature centers: One approach to urb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2), 58.

Shomon, J. J. (1975). A nature center for your community. New York, NY: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Simmons, D. (1991). Are we meeting the goal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 examination of natur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goa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2(3), 16-21.

Smith, B. F. & Vaughn, P. W. (1986). The role and organization of nature cen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5(2).

Stapp, W. B. & Tocher, S.R (1971). The community nature center's role in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tapp, William B. (1969).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 33-36.

Touvell, D., Simmons, B., Widmar, R., Winters, O. D., & Weilbacher, M. (Eds.) (1990).

Directory natural science center. GA: Natural Science for Youth Foundation.

Tzitz, C. J. (1984 ). The water discovery center: A cooperative effort of the youth science institute, Santa Clara Valley Water District and Santa Clara County 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 Nature Study, 37: 30.

UNDESA. (2008) . Johannesburg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org/esa/sustdev/documents/WSSD_POI_PD/English/POI_PD.htm Webb, J., B. (1980 ) A survey of field study centres in 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

Australian National Parks and Wildlife Service.

Webb, J., B. (1989) A review of field study centres in Eastern Australia. (Occasional Paper No.17 ). Canberra, Australia: Australian National Parks and Wildlife Service.

Wilson, T. ; Martin, J.(1991):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uidelines for success.

Bowling Green, KY: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

Wiesenmayer, R. L., Murrin, M. A. and Tomera, A. N. (1984).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related to issue awareness, in L. A. Iozzi, (Ed.), Summary of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71-1982: Monograph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Vol. II. (pp. 61-94). Columbus, OH: ERIC /CSMEE.

Loucas, R.(2010 年 12 月)。英國環境教育田野學習協會的運作經驗。2009 全國自然教 育中心推動發展研討會。台北。

ホールアース自然学校(2006)。『日本の自然学校の今』~平成 18 年度自然学校全国 調査結果。日本環境教育フォーラム。

附錄

附錄一

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狀況調查問卷

審查委員

審查委員名單

(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 林素華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管理碩士班副教授

 林新沛教授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

 吳忠宏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教授

 許世璋教授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 陳維立教授 淡江大學國際觀光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 陳盛雄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附綠二

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狀況調查問卷

之審查資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臺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 88 號

88, Section 4, Ting-jou Road, Taipei, Taiwan 11677, R.O.C.

Tel: +886-2-77346551 Fax: +886-2-29336947

http://www.giee.ntnu.edu.tw/

116

臺灣環境學習中心類型機構之狀況調查 研究說明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積極朝向現代文明發展,然而在追求便捷、舒適及 高科技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漸漸地脫離自然環境,也淡忘了人類仍舊是屬於生物 網中一份子的事實。因為忘了這層身分,導致過度的開發,並帶來許多的環境危 機。人們開始注意到環境的惡化起因於人類的思想與行為偏差,並認為環境教育 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之道。環境教育在初形成發展之際,其實包括了戶外教育 及保育教育,它的目的是要讓人們能夠認識並關切環境以及相關聯的問題(王 鑫,1995)。然而,人口急速成長以及接近一世紀以來的都市化生活型態,讓親 近自然一事變的不容易。而環境學習中心類型設施的出現與發展,則可提供學校 學生、社區的青少年或一般國民親近自然環境的機會(周儒,2004)。這類設施 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即是重新連結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間的鴻溝(Monroe,1984;

Tzitz, 1980; 轉引自周儒、張子超、呂建政,1996)。

環境學習中心讓學生親身接觸自然的概念,也與教育學者杜威的「經驗論」

與「做中學」主張相符。此外,它除了教導學生有關自然的知識、資源保育的原理,

以及欣賞自然、探索自然的技巧,也是用來啟發心靈、鍛鍊體魄的場地(王鑫,

1995)。瑞士教育學家斐斯泰洛齊也認為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經驗比演講式的教 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李平漚譯,1995)。甫上市即在全美獲得廣大迴 響的「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中亦揭露了自然經驗對兒童及成人健全發展有其必 要性的研究報告,人類與自然逐漸疏離的結果,造成了越來越多可能患有大自然 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的下一代(郝冰、王西敏譯,2009)。這都顯示 出自然體驗與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在推動環境教育時,常是以學校為起點,但是 也發現,學校在推動環境教育時仍有許多障礙:沒有場地,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 師資、沒有專業設計配合學校課程的環境教育教材、甚或是沒有時間、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