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經營形式及規模

本節呈現研究問卷第一部分:營運狀況與整體關切之分析結果。為能更系統化地分 析探討此部分內容,研究者將此部分的調查項目簡單分成三個類別,包括了經營、服務 內容及在地連結與行動。各類別則分別有 2~10 條調查項目。

一、經營

為瞭解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在經營方面之經緯,本研究結果在此段落 呈現的資料包括有:成立時間長度、區位分佈狀況、中心類型、經營型態、經營型態與 目前營運狀況、營運資金來源與年度營運花費、經營管理上的夥伴關係、中心進行整體 營運狀況評估、順利營運重要原因、無法提供服務原因以及困難與挑戰等共 10 項。

(一)成立時間長度

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成立時間分析如表 4-1-1。在成立時 間長度方面,成立「5~9 年」的機構有 24 所,佔 35.3%,比例最高;成立

「10 年以上」的有 23 所,佔 34.7%;「4 年以下」則有 21 所,佔 30.0%。

若以 10 年做為區隔,環境學習中心類型機構在近十年的成立百分比高達 65.3%,反映出近年來臺灣地區對於環境議題逐漸重視、強調接近自然的環 境教育、戶外教育等現象。

表 4-1-1成立時間長度

成立時間長度

時間長度 數量 百分比(%)

4 年以下 21 30.0 5~9 年 24 35.3 10 年以上 23 34.7 總 計 68 100.0

(二)區位分佈狀況

本研究以都會區、郊區以及偏遠地區三個位置選項來瞭解環境學習中心 類型機構在臺灣的分佈狀況,如圖 4-1 所示,調查結果整理如表 4-1-2。其中 以位於「郊區」為大宗,計有 38 所,佔 50.6%;其次為「偏遠地區」,有 23 所,佔 30.7%;最低為「都會區」,有 14 所,佔 18.7%。

表 4-1-2區位分佈狀況

區位分佈狀況

區 位 數量 百分比(%)

郊區 38 50.6

偏遠地區 23 30.7

都會區 14 18.7

總 計 75 100.0

圖 4-1 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分佈圖

(三)中心類型

本研究先前已根據文獻以及臺灣現況,將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 機構,依據其所能提供的環境教育服務能量及經營模式等因素,分為四類:

1.自然中心(環境學習中心);2.生態農場、牧場、教育農場;3.博物館、社 教場館;4.國家公園、林務局、自然保護區裡的遊客中心,調查結果整理如 表 4-1-3。本次調查以第 1 類的「自然中心(環境學習中心)」數量最多,數 量為 21,佔 28.4%;其次則是第 2 類的「生態農場、牧場、教育農場」,數

24.3%;接著為第 4 類的「國家公園、林務局、自然保護區裡的遊客中心」,

目前營運狀況方面的調查結果整理如表 4-1-5。「正常營運中」的機構有 69 所,佔 90.8%;「試營運中」有 4 所,佔 5.3%;「不再營運」以及「暫時 停止營運」的機構皆有 1 所,各佔 1.3%。

表 4-1-5目前營運狀況

目前營運狀況

(五)營運資金來源與年度營運花費

本部份欲瞭解環境學習中心在經營過程中如何籌募資金以及每年大致 的營運金額為多少,調查結果整理如表 4-1-6 及表 4-1-7。在營運資金來源方 面,透過問卷結果可得知「來自政府專案經費」為最多,數量為 57,佔 74.9%;其次為「課程方案收入」,數量為 31,佔 40.8%;其次為「場地活 動租借收入」,數量為 25,佔 32.9%。其他依序為「門票收入」 (31.6%)、

「商品販售收入」(30.4%)、「餐飲服務收入」(28.9%)、「住宿服務收入」

(19.7%)、「捐款」(18.4%)、「其他組織補助」(14.5%)、「會員年費」

(6.6%)、「基金孳息」(2.6%)。

營運狀況 數量 百分比(%)

正常營運中 69 90.8 試營運中 4 5.3 不再營運 1 1.3 暫時停止營運 1 1.3 尚未營運 1 1.3 總 計 76 100.0

表 4-1-6營運資金來源

(六)經營管理上的夥伴關係

表 4-1-9是否進行整體營運狀況評估

整體營運狀況評估

狀 況 數量 百分比(%)

是 54 75.0 否 18 25.0 總 計 72 100.0

(八)順利營運重要原因

本部份欲瞭解環境學習中心類型機構能夠順利營運之重要因素,調查結 果整理如表 4-1-10。透過問卷結果可得知,最被認同的重要原因是「足夠的 專業人員」,數量為 55,佔 72.4%;其次為「足夠的財務支援」,數量為 49,

佔 64.5%;再者為「優質多元的活動方案」,數量為 47,佔 61.8%;接下來 為「有特色的場域環境」,數量為 31,佔 40.8%;其餘依序為「足夠的志工」

(38.2%)、「民眾對親近自然的需求」(34.2%)、「社會對環境教育的需求」

(32.9%)、「政府機關的支持」(31.6%)、「教育單位的支持」(27.6%)、「有 足夠的訪客」(23.7%)、「民眾對機構的認識」(19.7%)、「民眾再次參訪比 例高」(18.4%)、「豐富多元的夥伴關係」(17.1%)、「相關法令的支持」

(11.8%)、「販賣特色周邊商品」(6.6%)、「其他」(2.6%)。

表 4-1-10順利營運重要原因

表 4-1-11無法提供服務原因

所面臨可能存在與挑戰的重要項目。平均數最低的前三項分別為「環境場域

二、服務

為瞭解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在服務面向之現況,本研究結果在此段落 呈現的資料包括有:全年參訪人數、環境學習中心所提供的服務項目、環境學習中心忙 碌月份分佈狀況、環境學習中心的使用狀況、環境學習中心所提供方案時間長度狀況及 其使用狀況、主要訪客至該學習中心所需之車程時間等共 6 項。

(一)年度參訪人數

透過問卷結果可知,一年期間參訪人數在「5,000 人以下」的中心數量 最高,有 18 所,佔 28.6%;其次為「5,001~20,000 人」,有 17 所,佔 27.0

%;接著為參訪人數在「200,000 人以上」的中心,數量是 15,佔 23.8%;

參訪人數在20,001~200,000 人」的中心最少,數量是 13,佔 20.6%。調查 結果整理如表 4-1-13。

表 4-1-13年間參訪人數

年度參訪人數

人 數 數量 百分比(%)

5,000人以下 18 28.6 5,001~20,000人 17 27.0 20,001~200,000人 13 20.6 200,001人以上 15 23.8 總 計 63 100.0

(二)環境學習中心所提供的服務項目

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主要所提供的服務內容調查結果整理如表 4-1-14。透過問卷結果可知「環境教育」,數量為 73,佔 96.1%;其次為「休 閒遊憩」,數量有 65,佔 85.5%;再者為「解說牌與展示」,數量有 62,佔 81.5%;其餘依序為「餐飲服務」(60.5%)、「場地租借」(57.9%)、「商品販

售」(47.4%)、「登山、健行」(27.6%)、「圖書館服務」(18.4%)、「設備租 借」(14.5%)、「露營」(14.5%)、「宴會規劃」(7.9)、「其他」(7.9%)。

(三)環境學習中心忙碌月份分佈狀況

環境學習中心忙碌月分之調查結果整理如表 4-1-15。透過問卷結果可得 知,「七月」是最多機構忙碌的月份,數量有 62,佔 81.6%;其次為「八月」,

數量為 60,佔 78.9%;再者為「五月」,數量為 40,佔 52.6%。其餘依序為

「四月」(48.7%)、「十一月」(48.7%)、「十月」(47.4%)、「六月」(46.1%)、

「二月」(36.8%)、「九月」(32.9%)、「十二月」(25.0%)、「三月」(23.7%)、

「一月」(22.4%)。

表 4-1-14

提供給訪客之服務項目

n=76 ,本題為複選題

服務項目 數量 百分比(%)

環境教育 73 96.1 休閒遊憩 65 85.5 解說牌與展示 62 81.5 餐飲服務 46 60.5 場地租借 44 57.9 商品販售 36 47.4 登山、健行 21 27.6 圖書館服務 14 18.4 設備租借 11 14.5

露營 11 14.5

宴會規劃 6 7.9 其他 6 7.9

表 4-1-15營運較忙碌月份

次為「4~6 小時」的方案時間長度,數量有 53,佔 69.7%;再者為「2 天 1

(六)主要訪客至該環境學習中心所需之車程時間

在車程時間方面,調查結果整理如表 4-1-19。根據問卷調查得知,到達 大部分的環境學習中心所需要花的車程為「1~2 小時」,數量為 33,佔 44%;

其次為「1 小時以內」,數量為 28,佔 37.3%;再者為「3~4 小時」,數量為 7,佔 9.4%;其餘依序為「其他」(8.0%)、「4~5 小時」(1.3%)。

表 4-1-19所需車程時間

所需車程時間

時間長度 數量 百分比(%)

1小時以內 28 37.3 1~2小時 33 44.0 3~4小時 7 9.4 4~5小時 1 1.3 其他 6 8.0 總 計 75 100.0

三、在地連結與行動

為瞭解臺灣地區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關於在地之經營,本研究結果在此段落呈 現的資料包括有:對社區發展之參與方式、在地研究及綠色行動等共 2 項。

(一)對社區發展之參與方式

本部份欲瞭解環境學習中心類型之機構,透過何種方式參與社區活動,

並藉此協助社區之發展,調查結果整理如表 4-1-20。依據問卷調查結果,最 多機構參與之項目為「推動地方永續發展」與「提升居民環境意識」,數量 皆為 49,各佔 64.5%;其次為「協助活絡社區文化」與「促進在地保育」,

數量皆為 45,各佔 59.2%;再者為「創造就業機會」,數量為 38,佔 50.0%;

其餘依序為「促進產業發展」(40.8%)、「改善社區環境」(39.5%)、「增加 居民環保資訊」(39.5%)、「增加居民自我認同」(35.5%)、「推動產業合作」

(30.3%)、「目前尚無」(5.3%)。

表 4-1-20對社區發展之參與方式

52.0%;其次為利用空間設計減少水、光、電能源消耗」與「設有污水處理

表 4-1-22已實施或正計畫實行的綠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