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對於未來教學之建議

(一) 選擇多元風格的圖畫書,給於學生不同的體驗與感受

每一本圖畫書都有不同的藝術風格,不但能讓兒童享受閱讀的樂趣外,更 能深入造形藝術的世界,進而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力。

研究者在此研究所使用的圖畫書大都以線畫、彩畫、貼畫與綜合媒材的方 式來呈現。然而圖畫書的創作媒材豐富且多元,在未來教學可選擇版畫、水墨 畫圖像的圖畫書來作教學。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媒材經驗,不在只是平面繪畫技 巧,而擴展到特殊材質的美感表現擴展學生的美感經驗。

圖畫書的藝術表現是多采多姿,可以讓學生接觸從古典寫實到超現實主義 或是後現代藝術等各種不同的風格和藝術觀念,學生受到多元的刺激,便會激 發多元的思考與創意。

(二) 教學活動可嘗試與音樂、表演藝術作結合

藝術與人文領域包括涵蓋視覺、聽覺與表演藝術的學習內涵,本研究以視 覺藝術研究範疇,關於音樂與表演藝術部分並未納入教學設計,未來教學可運 用圖畫書的特質,對這三者之間進行相互結合之探究,甚至選擇單一本圖畫書 統整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或其他領域,提供學生更多元且豐富的感官學 習經驗。

(三) 創作活動以多元風貌的藝術表現呈現

中年級學生脫離樣式化進入理智萌芽階段,此階段的學生已能比較理智畫 出合比例的畫,但往往經驗不足,而有「眼高手低」的情況發生。在本研究中 學生的創作作品大多以平面繪畫與拼貼為主,學生在繪畫中會因描繪細部而忽 略整體感覺,因此動作的描繪太過僵硬而趨於呆板。一遇挫折,而停止繪畫活

動。

因此在未來創作活動中,教學者不限定作品單為平面繪畫或是拼貼,可以 穿插立體作品、裝置藝術或是拍照攝影方式來呈現,不僅讓學生欣賞更多的圖 畫書風格,也能使創作媒材活潑、多元化,學習成效更好。

中年級的學生對社交群體很重視,同儕之間影響力也很大。因此未來教學 可以選擇集體創作經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且促進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 對於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增加研究對象並向下延伸至幼兒園的學童

本研究是以研究者所任教藝術與人文課程的中年級學生為對象,並未包含幼 兒園、低年級、高年級的學生。然而造形表現與審美能力是不分年齡、區域性 的,未來研究者可依照各年段的學生心智發展與生理成熟度,來設計出更多的 圖畫書造形與繪畫表現的教學策略,進行相關的研究。

(二) 結合不同專長領域的教師共同設計圖畫書賞析教學

從歷年來的圖畫書相關研究可發現大多關注在單一領域的研究,課程設計 也以相關領域的教學目標為主。圖畫書所包含的題材很廣闊,學校中的所有學 習領域幾乎皆可在圖畫書中出現,結合不同領域教師的專長來共同設計課程,

發展更深入的圖畫書統整教學。從藝術領域表現擴及到其他領域,不論著重在 美感經驗的啟發或是知性閱讀的延伸,都可以融入學校課程的領域計畫。

參考文獻

王秀雄(1990)。美術與教育。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秀雄(譯)(1982)。大智浩著。美術設計的基礎。臺北:大陸書店。

朱雪雲(2004)。圖畫書視聽教材在國小低年級視覺藝術教學應用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視覺藝術研究所論文。

朱春昭(2006)。超現實圖畫書應用於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國小高年 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論文。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臺北市:雄獅。

呂燕卿、陳明華、簡志雄、蘇振明 (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美術篇。臺北: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宋珮(譯)(2006)。珍‧杜南著。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臺北市:雄獅。

吳瑪悧(譯)(1985)。康丁斯基著。點 線 面。臺北:藝術家。

吳仁芳(1993)。兒童繪畫表現造形與色彩表現特徵。國教月刊,40 卷 1.2 期,15-17。

吳惠娟(2002)。以圖畫書引導兒童審美與表現的教學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靖瑜(2009)。國小美術資優生和普通生賞析圖畫書美感判斷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棉絲(2011)。運用圖畫書導賞引導幼兒繪畫表現的。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論 文。

沈佳蓉(2006)。圖畫故事書欣賞與拼貼教學之研究---以三位插畫家為例。國立屏東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永福(1993)。造形原理。臺北市:藝風堂。

邱永福(1993)。造形原理。臺北市:藝風堂。

林崇宏(1995)。造形基礎。臺北市:藝風堂。

林美雲、黃金鳳等著(1999)。帶孩子進入藝術殿堂。臺北縣:新迪。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林德姮(2002)。圖畫書的滋味。國文天地 18 卷 7 期,16-23。

林千鈴(2003)。藝術基因改造。臺北市:青林。

林錦鳳(2006)。圖畫書導賞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繪畫表現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造 形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林美琴(2009)。繪本有什麼了不起。臺北市:天衛。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臺北市:天下。

林麗馨(2010)。圖畫書教學對四年級兒童繪畫表現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 學院碩士論文。

洪嘉慧(2005)。無字圖畫書應用於幼稚園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樹木之歌」

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嵩郎(1989)。兒童.美育.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

凌嵩郎(1989)。藝術概論。臺北:全冠。

郇小春(2007)。運用圖畫書導賞教學提昇幼兒藝術創意思考與繪畫表現之行動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夏勳(1969)。兒童美術之開拓。臺北:立辰。

夏勳(1974)。設計的基礎練習。臺北:立辰。

海月山(譯)(1985)。赫爾曼‧布克哈特著。德國現代兒童美術教學。臺北:藝術家。

徐素霞(1997)。圖像語言藝術與純藝術之創作探討。美育,91 期。

徐素霞(2001)。接近藝術從圖畫書開始。學前教育,23,70~71。

徐素霞編著(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臺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徐季筠(2004)。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上的應用---以康樂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明(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鼎茂。

郝廣才(1997)。油炸冰淇淋—繪本在臺灣的觀察。美育,91 期,15。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臺北市:格林。

孫孟儀(2004)。美術圖畫書應用於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三

角湧的梅樹阿公」和「克利的繪本」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

士論文。

馬曉倩(2006)。運用圖畫書插畫賞析引領幼兒繪畫創作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涂金鳳(2006)。艾瑞‧卡爾(EricCarle)圖畫書插畫導賞與幼兒繪畫表現關係之研 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穎彬(1993)。紅配綠畫童年。臺北:雄獅。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黃壬來(1988)。幼兒造形藝術教學。臺北,五南。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淑娟(2000)。國小學童圖畫書導賞教學及其插畫反應探討。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英(2006)。圖畫書運用於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教學研究以~中年級為例。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曹俊彥(1988)。兒童讀物圖畫的功能。國教月刊,34 卷 7.8 期,4-8。

曹俊彥(1997)。圖畫.故事.書。美育,91 期,20-30。

曾惠青(2006)。新式多元智能藝術教學法。臺北:藝術家。

楊清田(1995)。簡論造形形成的要因。藝術學報,56 期。

楊淑卿(1993)。兒童圖書畫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33,65-71。

鄭明進等(1996)。認識兒童讀物插畫。臺北市:天衛文化圖書。

鄭榮珍(1996)。拜訪圖畫書的花園。雄獅美術,302,18-20。

鄭明憲(1997)。小學裡可行的藝術鑑賞模式教學。國教輔導,36(6),29-33。

劉振源(1983)。造形教育。臺北縣:三協彩色印刷。

劉振源(1996)。兒童畫教材教法。臺北市:藝術家。

劉滌昭(譯)(1995)。松居直著。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臺北市:臺灣 英 文雜誌。

歐陽中石(1997)。藝術概論。北京:中國旅遊。

蔡清田(1994)。「造形」的意義、內涵及其形成之研究。藝術學報,55 期,115-135。

蔡清田(1996)。論造形的本質與形態要素。藝術學報,58 期。

蘇振明(1997)。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91 期,1-5。

蘇振明(1990)。「兒童讀物插畫」的導賞教學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1,

389-412。

蘇振明(1994)。美術導賞的理念與策略研究。臺灣美術,8(1),29,8-46。

蘇振明(1986)。幼兒線畫教學研究。臺北:中華色研。

賴玉敏(2003)。圖畫書中的兒童友誼關係與讀書會之應用。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謝正瑜(2004)。兒童圖畫書的圖像語言表現賞析教學對兒童繪畫表現影響之研究。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美勞教學碩士論文。

謝宛蓁(2009)。美術圖畫書運用於兒童審美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士東國小高年級學童 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論文。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親愛的家長,您好:

我是妙如老師,目前是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的研究生,基於自身對於圖畫 書及視覺藝術教學的熱愛,也希望能將這份熱情傳遞給孩子們,故擬以透過圖畫書賞 析達成造形原理為教學目標之研究題目,進行我的碩士論文研究。

研究期間為 100 學年度第二學期(101 年 2 月~101 年 4 月),研究對象是以三 年級和班上的孩子為主,主要進行圖畫書賞析教學及視覺藝術相關活動,在過程中拍 攝記錄孩子在課堂上的討論、對話、活動相關照片,並蒐集孩子的美勞作品及學習單,

以做為資料分析之用。所有蒐集之資 將只供學術研究之用,在研究中本研究對象將以 東東國小之化名表示,且所有姓名及資料均以匿名的方式呈現。在研究結束後資料將 予以銷毀。

在此,期盼您同意並支持「透過圖畫書賞析提升學童繪畫與造形表現之行動研究以 中年級為例」學術研究。煩請填寫完將回條交回班上的老師,謝謝。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碩士班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