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與結論,茲提出以下幾項建議,以供學校、教師等作為改 進國小數學領域補救教學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教學應用之建議

一、鼓勵學校運用均一平台實施補救教學,讓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能力

運用均一平台於數學補救教學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別 於傳統的課本講述教學模式,相信運用均一平台實施數學補救教學,能提供更多 的教學資源和感官刺激,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的豐富、有趣味性,進而達到教學目 標。

二、教師應參加相關研習活動,增進資訊素養,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教師若未充實自我專業能力,教學技巧、資訊能力則數年不變,教師需參與 相關的研習活動,以充實自我專業能力,做好教學準備,以利教學活動順利推動 與達成預定的目標及成效。

貳、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給予學生較多的時間

對於學習較為緩慢的學生,老師不要操之過急,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學習與操 作,教師扮演的角色是適時的從旁協助與引導學生,導入正確的學習態度。均一 平台雖具備個人化的學習特點,但依然無法完完全全取代老師,教師須從旁給予 學生適當的引導、鼓勵與歸納學習內容。鼓勵學生利用時間學習,對於提升低成 就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否有很大的幫助,有待後續研究進一步探討。

二、安排有網路的學習場所

在學習者家裡沒有網路支援的情況下,教師須統一安排學生在有網路的學習 場所,如教室或電腦教室,規定一段時間給學生一起上線學習,老師透過均一平 台線上的教練功能掌握及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安排討論,引

導及協助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學習場所的安排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具有相同 效果,則有待未來研究做進一步探討。

三、補救教學時間安排要適當

老師實施補救教學的時間不外乎早自習或午休,研究者要詳細評估班級、學 生的作息時間後進行適當的調整並運用之。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方雪麗(2011)。一位國小教師發展月曆相關概念數位化教學方案之行動研究。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伯軒(2011)。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自主學習方案發展與實施之行動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姿敏(2007)。學生自主學習中教師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 研究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悅輝、蘇滔瓏、謝輝、劉建庄(2010)。論自主學習。才智(教育戰線),8,96。

王駿碩(2012)。應用數位數學教學模式於國小六年級等量公理概念之教學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史美瑤(2012)。21 世紀的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師發展。評鑑雙月刊,

36,42-44。

史美瑤(2013)。評量也是學習。評鑑雙月刊,43,34-36。

余蕙如(2016)。翻轉教室自主學習在小學四年級整數四則計算教學之研究。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立寶(2010)。自主學習-教師繼續教育的有效途徑。繼續教育研究,5,47。

吳宏毅(2002)。臺灣北部地區國小低年級學童分數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佳儒(2009)。不同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國小學童載網路合作契約式學習活動中語 文能力提升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南市。

吳金滿(2015)。翻轉教學應用於國小數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四年級課程為

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珍萍(2004)。台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 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斯茜(2005)。網路輔助電腦樂高課程影響學童問題解決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維慈(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教學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院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曉君(2009)。「數位教材」融入數學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解題閱讀與擬題寫 作影響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雲林縣。

呂文娟(2010)。以低年級學生家長的認知探討教師領導風格對學生學習態度之影 響。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玉琴(1991)。分數概念文獻探討。台北師院學報,第 4 期,573-605。

呂玉琴(1996)。國小教師的分數知識。臺北師院學報,9,427-460。

呂玉琴(2002) 。兒童數、量、形概念調查及診斷教學之研究-應用直觀規律理論-子計畫一:兒童分數概念調查及診斷教學之研究(II)。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編號:NSC 90-2519-S-003-004)。

均一的現況(2016)。均一的現況.個人化教育不是夢-教育平台完全指南。

2016.11.30 取自

https://junyi.gitbooks.io/junyi-tutorial/content/10-2.html

均一教育平台網站(2016)。均一教育平台首頁。2016.11.30 取自

https://www.junyiacademy.org

李志卿(2004)。利用編序教學法之學習診斷系統–以商職數學微粒。國立中華大 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孟峰、連廷嘉(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教 育與實踐之研究,23(1),115-144。

李宜玫(2002)。為學習開創另一片天:談教師進行班級學習輔導策略。國民教育,

42,58-62。

李麗香(2004)。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與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 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春雄(2003)。混合式數位學習模式學習歷程及成效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雅卿(2006)。自主學習理念六講—知、行、悟的流轉。台北市:社團法人中華 民國自主學習促進會。

李佩芬(2014)。科技人打造台灣「可汗教室」。親子天下,雜誌 60 期,170-173。

林心茹譯(2000)。Barry J. Zimmerman, Sebastaion Bonner & Robert Kovach 著。

自律學習。台北市:遠流。

林生傳(200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芳瑛(2013)。自我調整學習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學習動機及學習自我效能之 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建平(2005)。自律學習的理論與研究趨勢。國教新知,52(3),8-12。

林財裕(2015)。均一教育平台運用於國小三年級數學輔助教學之成效:以時間單 元教學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淑美(2000)。營造一個促進學生思考的國中生物教室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貴欉(2007)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後國立彰化高中學生之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 研究。彰中學報,24,17-52。

林碧珍(1990)。從圖形表徵及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國 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4,295-347。

林碧珍(2000)。數學教學模式的闡釋-教師佈題、學生解題、發表解題、溝通討論。

國教世紀,189,23-35。

林福來、黃敏晃(1993)。分數啟蒙課程的分析、批判與辯證。科學教育學刊,1(1),

1-27。

林福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分數啟蒙的學習與教學之發展性研究。科學教 育學刊,4(2),161-196。

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洪素敏(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迷思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 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紀安珍(2005)。合作學習在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學的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紀伯賢(2014)。翻轉課堂教學系統之分析。國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嘉義縣。

孫義雄、羅雅容(2013)。數位學習應用於警察學科常訓之探索性研究。中央警察 大學警察行政管理學報,9,53-74。

徐怡華(2004)。國內線上聯合目錄已知作品檢索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柴素靜(2007)。彰化、南投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外籍教師英語教學之學習態度 調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1(1),47-66。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補救教學評量。2016.10.20 取自

http://www.naer.edu.tw/files/11-1000-1273.php?Lang=zh-tw

張世忠(1996)。從建構學者的觀點看學生的分享對概念學習上的重要性。興大人 文社會學報,5,181-192。

張巧倪(2013)。一元二次多項次配方法之數位學習環境設計與實作。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玉堂(2010)。CAI 應用於學齡兒童資訊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台南縣玉豐國小之 影像處理軟體教學為例。國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昭苑(2010)。英語課堂文化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初探。湖南醫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1,125-126。

張振亨、陳思亮(2010)。數位學習 E-Learning 的認識與應用。2016.11.20 取自

http://e-learning-101.blogspot.tw/2010/11/e-learning _24.html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 育學刊,17,85-106。

張歆平(2016)。翻轉教室之教學成效-均一教育平台運用於國小二年級數學乘法 單元教學。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綉真(2004)。引導數學低成就兒童數學解題之電腦輔助學習系統。國立臺北師 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碧如(2006)。教與學的另類可能:在家教育自主學習之個案研究。臺北市:五 南。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2012)。101 學年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標準作業流程手冊。台北:教育部。

梁雲霞(2006)。從自主學習理論到學校實務—概念架構與方案發展。當代教育研 究,14(4),171-206。

梁嘉勝(2006)。適性化補救教學系統—以分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

梁嘉勝(2006)。適性化補救教學系統—以分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