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在此節將根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結果,針對教師教學實務及未來的研究 提出一些建議:

參、 課程發展方面

一、尋找志同道合之教師,建立分享機制

研究者於進行本教學過程中深感合作夥伴的支持與合作之重要性。透過指導 教授所主持的研究計劃,有機會與其他具有豐富高中家政教學經驗教師共同討論,

透過定期聚會分享彼此之教學設計、提供教學建議,以及教學經驗交流等,使得 研究者於編擬、實施及修正本教學方案之歷程更多了一份訊息的來源管道。尤其 使用經驗學習圈模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具體實例、適切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觀察反 思生活經驗,也如同課程研發過程中,課程專家們所建議,只憑授課教師個人生 活經驗所舉出的例子與問題,不足以符合教學現場學生的多樣化生活樣貌,因此 透過同儕教師們在討論歷程中,所提供的自身經驗,或學生經驗,使得教案中所 使用的具體實例能夠貼近學生生活經歷,讓學生投入教師所設定的教學情境,也 讓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引導提問,能夠更符合學生的理解與思考方式。

二、根據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課程參考大綱》,建立教學目標,發 展課程內容

本研究在發展課程階段,雖搜尋國內外家人關係課程相關研究,但卻面臨國

內的高中階段家人關係課程研究仍在萌芽階段,無可以參考的系統性教學課程設 計,國外研究又以關係課程為主,主要目的為改善或經營兩性親密關係,就課程 對象與目的來說,其課程內容與架構並不全然適合做為我國家人關係課程發展的 依據,因此本研究只參考國外關係課程重點,依據我國高中家政課程綱要、研究 者的教學經驗進行課程發展。

研究者在 101 年透過研習,得知《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課程參考大綱》

公布,並進一步了解此家庭教育課程參考大綱,規劃了不同學習階段(國小、國中、

高中職)的家庭教育參考內容與能力指標,整個家庭教育課程以兩大主題軸(家人關 係、家庭生活管理)為主要內容,並詳細列出各學習階段兩大主題軸的各細項家庭 教育能力指標。研究者認為此《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課程參考大綱》經過 許多專家學者的討論與規劃,發展過程具有相當的嚴謹度,因此若未來教師欲發 展家人關係相關課程或進行研究,此課程參考大綱可做為家人關係教學目標與重 要內容的編製時的參考依據之一。

貳、教學活動實施方面

一、為強化確實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行動規劃與準備,增加學生準備的時間,

本次課程必須在四周內完成家庭主題教學,所以此單元的時間稍嫌不足,尤 以單元三:「愛家行動」,不僅學生無法利用課堂時間完成「愛家行動規劃與準備」, 亦影響後續「愛家行動實踐」完成度。

教師可調整單元三:「愛家行動」教學時間,給予學生足夠完成課堂學習活動 的時間,並引導學生確實做好「愛家行動規劃與準備」。且在「愛家行動實踐」後,

帶領學生進行「有家真好」課程的整體回顧與省思,統整課程的學習歷程與獲得。

可在整體家政課程中,融合五種愛之語於其他家政主題,強調愛家行動的不 斷實踐,更有助於學生接收相同之教學活動目標,以及學生學習活動的完成度。

在顧及不排擠其他教學主題,維持原教學課程時間設計,亦可與其他領域教師或

學校單位進行協同教學,如輔導老師、輔導處、教務處等,透過不同領域的互相 討論與實施。

二、仍待突破:學生家人互動情況對學習的動力的影響,仍需繼需努力 本次在課程實施上,雖有

本次課程中,在各教學單元中,均可發現學生不良家人互動情況影響學生參與課 程的積極度與完成度。如單元一:「我們這一家學習單」,對家人互動情形的描述,

我能為家庭健康做些什麼?,以及分辨出家人的愛之語類型,無法依照教師說明完 成學習要求者,也將與家人間為不良互動情形註記在學習單上,如:「算了吧」、「不 想做什麼」或是「爸:無,我對他為 A;媽:無,我對他為 A;哥:無,我對他為 A」(A 班 17 號)。因此未來教育工作者在實施相關課程時,需要思索如何突破這種

現象。

参、未來研究方面

一、結合家庭教育需求評估文獻,增加與實徵研究的對話

本次研究中的敘述內容,多半為研究者在此次行動研究中觀察到的各種現象描 述,以及教師個人的專業省思,較少與其他相關實徵研究進行比較、對話,因此 在研究結果的說明上也較狹隘,此為本研究待加強的部分。若未來能以需求評估 研究為基礎,檢視各學習需求與教學單元間的關連性,應能瞭解本研究之家人關 係課程未來可推廣實施的地區範圍。

二、後續可增加對現行家人關係相關課程的研究

研究者於搜尋家人關係課程研究文獻探討時發現,我國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 也各自發展出相關的四小時家庭教育課程,但課程研究的數量很少,多以家庭教 育需求評估為主。建議可針對各學習階段依據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 育課程參考大綱》檢視其家庭教育中心所提供之家人關係相關課程教學內容,並 檢視各學習階段實施課程之現況,及其課程效果。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王欣宜(2002)。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課程綱要發展與應用成效之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 業與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期刊,23(1),65-97。

王麗菱(2012)。普通高級中學家政教師手冊。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燁(1999)。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青少年初期同儕團體的形成與影響。東吳 社會學報,8,1-33。

巫宜靜(2007)。同儕教導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之研究。特教論壇(2),

82-95。

李乃佳(2006)。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與學習需求評估。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 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秀姿、陳昭儀(2007)。創造性戲劇教學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與人際溝通影響之 研究。資優教育研究,7(2),19-45。

汪翠瀅、施陳美津、吳明宜(2004)。錄影教學應用於人際溝通訓練之效果。醫學 教育,8(4),424-433。

周麗端(1984)。我國普通中學家政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 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13),439-476。

周曉虹(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師大書苑。

林啓禎、黃崑巖(1999)。“臨床溝通演練”作爲醫學能識課程之檢討。醫學教育,3

(4),362-368。

林淑莉(2006)。主題活動搭配社會性故事及錄影帶回饋之社交技巧教學方案對中 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互動行為的影響。特殊教育學報(23),55-83。

邱獻輝(1999)。青少年家長「親子溝通諮詢團體」之效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獻輝、鄔佩麗(2004)。親子溝通諮詢團體方案之效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

(1),35-57。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

25-43。

段正英(2006)。高關懷國中學生人際溝通技巧課程介入成效之研究。臺灣師範大 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小芬(1999)。後設溝通訓練課程對增進聽障學生人際知覺與後設溝通能力之教 學效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玉山、莊孟蓉(2009)。經驗學習理論的教學應用-以紙機械單元為例。科技教育 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102-109.

教育部(2010a)。家人互動調查。

教育部(2010b)。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家政」課程綱要。

梁黃真理(2005)。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性溝通能力的培養及實務經驗:以融合式學 校教學為例。身心障礙研究,3(2),113-121。

莊岳霖(2001)。教師參加神經語言程式學(nlp)溝通訓練方案之成效與歷程的研 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雅婷、陳秉華(2006)。大學生情侶對“薩堤爾模式”溝通方案的改變知覺及改變 影響來源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3),297-317。

許美玲(2007)。青少年早期社會關係與其心理健康、偏差行爲、快樂感相關性之

許慧如(1999)。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 效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慧如(1999)。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 效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李綢、蔡順良(2006)。中學生情緒智慧、人際因應、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測量 與適應性指標研究。邁向卓越教育國際研討會。

陳俊伶(2005)。害羞、社交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軍事社會行為科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姵君(2007)。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陳祖裕、鄭浩民、黃金洲、巫春蓮、楊惠文、程雅琳、陳震寰(2009)。以極有限資 源在醫學系三年級進行基礎臨床溝通技巧教學。醫學教育,13(1),49-59。

陳毓文(2006)。一般在學青少年自殘行為之相關環境因素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9(2),95-124。

蔡詩力、楊志偉、葉啟娟、何明蓉、吳美環、賴鴻緒、……倪衍玄(2010)。醫學生

蔡詩力、楊志偉、葉啟娟、何明蓉、吳美環、賴鴻緒、……倪衍玄(2010)。醫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