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作為學校教育以及未 來後續研究的參考。

壹、 對學校教育的建議

一、 發掘學生優勢能力

本研究發現高雄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在自我概念中的學習自我層面得分為 最低分,表示學習問題為學習障礙學生造成其嚴重信心不足之因,也導致其在學 習適應問題,學業學習挫敗感加深,連帶影響其學校適應不良,故找尋學習障礙 學生的優點,增進他的自信心變成首要之務,因此教師應該針對學習障礙學生的 能力進行適合的課程教學,使其優勢能力能夠發揮並且能適得其所,補強其弱勢

能力,減少因長期學業失敗所帶來的沮喪或困擾,讓學生充分了解「天生我材必 有用」,逐步建立學生的自信感,進而能夠肯定自我,實踐自我價值,最終發揮 潛能與自我實現,如此一來亦能增加學習障礙學生學校的適應能力,並達到自重 自愛境界。

二、 提供適性教育及教學策略

從本研究中可發現「學習」是高雄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倍感困擾的部分,無 論在自我概念以及在學校適應方面,尤其三年級學業自我方面得分明顯低於一、

二年級,以及在學習適應方面也低於一、二年級,可知「學習」不只在自我概念 方面是一大問題,在學校適應方面亦然。故建議資源班教師應針對學生障礙特性 與學習需求,設計不同教材教法,教導學生使用學習策略或是認知技巧(如:

SQ3R、後設認知策略等),從中選擇合適策略來輔助學生學習課程,使學生從中 習得適合的學習策略,並且運用至學習課程,甚至類化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提高 其學習動機,增進學習興趣。

三、 加強學習障礙女生的輔導諮商

從本研究可發現,性別在生理自我與情緒自我等兩層面達到顯著差異水準,

高雄市國中學習障礙女生得分明顯低於男生,且自我概念其他層面亦是男生帄均 數得分高於女生,表示女生自我概念比起男生來得低落。而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 是息息相關的,自我概念越佳的學生,在學校適應方面也會相對好,故提高學習 障礙女生自我概念,對其在學校適應亦有相當程度的幫助。因此,對於學習障礙 女生,學校應該安排認輔教師關心其在校狀況,給予適當的建議以及尋求協助的 管道與情緒管理方式,或是安排自我概念成長的小團體輔導,藉此鼓勵其從中獲 得心靈成長,或是發現自己不同面向的優點,使自身能夠學習到正向積極的自我 概念,提高其自信心,能夠自我接納,培養健全人格,且增進其學校適應的能力。

四、 規劃適性的轉銜服務

導致其對自我學習評價以及在課業學習造成嚴重困難,或許因為九年級學習障礙 學生面臨未來基測的壓力,認為自己學不好又不知道升學應該往那個方向走,而 造成其在學校適應上得分比其他年級低落的狀況。故資源班教師應該輔導九年級 學習障礙學生找出其生涯性向,有助於未來升學或是工作之選擇,審慎評估學生 的未來發展需求,且針對學生特質規劃適合轉銜服務,讓學習障礙學生不再飽受 學習痛苦,而能自由自在地揮灑自己的一片天空。

五、 辦理相關親職教育講座

本研究發現高社經家庭的學習障礙學生在學業自我層面以及自我適應層面 帄均數得分均低於中低社經的學生,推測其原因為高社經地位的父母對於自己子 女仍有高標準、高要求的情形,而造成其對學業以及自我評價有降低現象。而學 生除了學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對於學習障礙學生影響也佔極大的部分,在家時 間也是佔了大部分,故家庭成員互動模式,以及交流過程中,足以影響學生自我 概念的形成,甚至於左右學生學校適應方面。故學校應該舉辦相關親職教育講 座,提供家長參與講座,協助家長更瞭解他們子女與別人不同之處,藉由更深一 層的瞭解自己的孩子,促進家長找到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進而建立適合孩子未 來發展目標,增進親子間互動,透過良好溝通,不僅可以增加親子間親密關係,

也有助於孩子未來的適應能力。

貳、 對未來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 研究對象方面

由於本研究係針對高雄市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故在樣本選取 上範圍並未為擴及至全國或是其他尌學階段的學習障礙學生學生,故建議未來的 研究可以將對象擴及至設有身心障礙資源班公私立學校的學習障礙學生,或是進 行其他地區與全國性的比較,或是針對九年級學習障礙學生進一步探討分析其學 校適應情形,來擴大研究的推論結果。

二、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方式,係為量化的研究,由填答者資料來進行分析學習 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的實際現況,但這樣無法深入瞭解填答者個別的心 理現況或真實感受,故未來在研究方法上可以作質性研究,瞭解學習障礙者個別 的想法,以深入探討其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的問題,或者是加入個案訪談,亦可 在自陳問卷後加入半開放性的意見陳述等方式,以彌補量化研究的不足,增加研 究結果的解釋效力,讓研究更趨完善。

三、 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在研究工具上採取的是自陳量表的問卷調查方式,因此學生在填答時 可以能會出現問卷調查時所產生的缺失情形,學生會受到社會期望心理的影響,

而左右了學生填答的想法。所以建議未來可以加入教師評量、家長評量或是同儕 評量等,讓分析能更為客觀,更為公正,也可以互相比較教師、家長、同儕與學 生本身的意見,使研究更臻整體與完整性。

四、 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因受限於人力、物力與時間的因素,僅僅只針對四個變項(性別、年 級、家庭狀況與家庭社經背景)進行問卷調查,而影響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的因 素有很多,如:學業成尌、制握信念、父母期望或父母管教態度等變項,故未來 研究可以多加入不同的研究變項,作為後續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純鶴(2005)。高職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市高職學 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朱佑聆(2010)。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武典 (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9,25-50 頁。

吳裕益、侯雅齡(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吳萬春(2006)。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慧玲(2004)。單親學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屏東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何家儀(2004)。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何華國(200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 (四版)。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3)。青少年自我概念向度與成份雙維理論之效度檢驗與相關因素研 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 1),85 – 131 頁。。(TSSCI)

林文聰(2003)。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幸台、張小鳳、陳美光(200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台北市: 心理。

林信香(2002)。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中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惠芬 (2004)。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

19,57-85 頁。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三版)。台北市:巨流。

林利真(2006)。國中學障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怡慧(2005)。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怡杏(2006)。臺北市高中職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 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金蓮玉(2003)。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靜宜大學青少 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金慶瑞、林惠芬(2003)。國中資源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

18,247-278 頁。

周台傑(2001)。學習障礙。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 育通論(第 71-105 頁)。台北市:五南。

周國民(2007)。家長社會資本與學童學業成尌、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南 縣國小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胡永崇(2000)。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通論(第 347-390頁)。台北市:心理。

洪儷瑜(1998)。從學習障礙的新定義談我國學障教育應有的調整。學習障礙資 訊站,3,10-13 頁。

洪儷瑜(2001)。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市:心理。

徐錫穎(2006)。國中自我概念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雅齡(1998)。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1,

侯雅齡(1998)。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