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依據研究分析結果與討論,分別針對政府相關的教育指導單位、學校 教育單位、國小教師及未來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以作為推動永續發展及後續研 究的參考。

一、 政府相關的教育指導單位之建議

政府相關的教育指導單位可以加強永續發展的宣導,更積極明確的將永續發 展編製於課程綱要之中,使學校對永續發展能更加積極的推動,也可以與相關研 究單位共同合作設計一套符合當前社會各面項的永續發展課程教學模組,以便教 師們運用於課程之中。

二、 學校教育單位之建議

在學校教育單位能夠成立一個類似永續發展團隊的組織,提供教師編製相關 教案的協助、教學經驗的分享與教學策略上的支援,同時也可結合政府及民間環 境教育資源,辦理教師研習活動,協助推動永續教育。並整合校內及社區人才發 展符合學校特色之永續教育課程。

三、 國小教師個人方面之建議

在國小教師個人方面可增加參加相關研討會次數及多閱讀相關書籍以增加 自身永續發展的專業知識,或是也可與其他教師相互切磋豐富永續發展的教育教 學內涵,以達成推動永續發展的目標。

四、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透過研究樣本、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來對後續研究進行建議。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限於時間、人力及物力因素,僅以中部四縣市國小高年級且有教授社 會領域課程的教師為研究樣本,無法代表全國教師的表現,日後在研究範圍上可

擴及其他縣市或其他科目之國小教師,藉以瞭解中部四縣市國小高年級社會領域 教師與其他縣市或其他科目之國小教師的差異情形。

(二)研究方法

在臺灣的政經環境中,環境議題常是受到忽視的一環;然而,當全球逐漸關 注永續發展並逐漸達成共識時,臺灣自然無法再置身事外。本研究僅採用問卷調 查法與訪談調查來瞭解國小高年級教師將永續發展相關概念融入社會領域課程 之現況,但是,除了現況探討之外,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

設計相關的課程內容、行動研究等研究方法來探索永續發展之議題,以提供相關 單位推動永續發展相關事宜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之佳、柯金良等 (譯) (1992)。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著。我們共同的未來。臺 北市:臺灣地球日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 (2006)。教育研究法 (增訂八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

王文科、王智弘 (譯) (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臺北:五南圖 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翔生 (2005)。都市永續發展指標選取建構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大 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懋雯 (1990)。師範學院學生對環境教育之知識、態度及需求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鑫 (1994)。環境保護教育。環境教育季刊,23,5-9。

江東祐 (2002)。國小學童環境行為之探討-以花蓮地區國小學生為例。國立東華 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1)。公共建設之永續發展中程綱要計畫及其績效指標 之研究。臺北市: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 (2007)。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sta.epa.gov.tw/NSDN/

吳明隆、涂金堂 (2007)。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 (第二版六刷)。臺北:五南。

吳清山 (2001)。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載於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

盧美貴(主編),班級經營(初版十四刷)。臺北:心理出版社。

呂欣尚 (2005)。臺灣中北部五個山地社區整體永續發展對策之探討。國立中興大 學水土保持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HU5080018。

李公哲 (主編) (1998)。永續發展導論。臺北市: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及中華民國 環境工程學會。

李秀虹 (2002)。臺灣製造業實施環境管理系統之效益分析。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 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李明和 (2002)。中部地區中學科學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向之研究。國立 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杜姿緯 (2002)。永續發展觀點下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政策之檢視。國立暨南國際大 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杜敏菁 (2009)。國小教師使用替代能源之行為意向。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沈廣誠 (2002)。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周新富 (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周儒 (1994)。環境教育師資培訓相關問題之探討與評析。載於教育部舉辦之「環 境教育」研討會會議手冊(頁 150-159),臺北市。

周儒 (2000)。行動研究與教師環境教育能力之發展。臺灣教育,589,22-28。

林文政 (譯) (1995) 。Daniel Sitarz著。綠色希望:地球高峰會議藍圖。臺北:天 下出版社。

林進田 (1993)。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臺北市:華泰。

林文生 (2004)。課程理論與實踐之交互辯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詩揚 (1989)。臺北市國中教師環境教育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思摩特網 (2004)。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2007年9月11日,取自 http://sctnet.edu.tw/mysctnet/

范雪凌 (2000)。海洋環境教育概念階層表之建構及中小學教科書涵括海洋概念之 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國森 (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的環境認知、態度、行為及其相關影響變

項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徐雪麗 (2006)。李奧波《沙郡年記》土地倫理思想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 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晏涵文、劉潔心、陳富莉 (1992)。臺灣地區高職學生環境知識態度行為意向及調 查。公共衛生,19(1),50-60。

高宗聖 (2008)。臺北縣國小教師永續發展教育專業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 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市。

高熏芳 (2005)。國外大學「教學與學習資源中心」之分析及啟示。教育研究,137,

108-120。

國家永續發展論壇 (2007)。2007年10月23日,取自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9020&key=&ex=%20&ic=&cd=

國教司專業社群網站 (2005)。2007年11月10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peopleEduLive/actNews/index.php

張子超 (1999)。融入環境教育於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教材發展。臺北市: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張坤民 (1997)。可持續發展論。北京市: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張益誠 (2001)。應用因子分析方法為臺灣地區建構永續發展趨勢評估指標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張素瓊 (1994)。公害污染環境教育概念對國中生認知發展之研究。載於行政院國 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舉辦之國科會八十三年度「科學教育專題研究計劃」成 果討論會論文集(頁141-147),臺北市。

張雅惠 (2001)。網際網路對公關人員之溝通滿意、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資訊焦 慮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張瑞誠 (2009)。國小教師對空氣污染之知識、態度及相關行為之研究。國立臺中 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張瑋玲 (2003)。宜蘭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

曹定人 (1997)。永續發展:範疇的探討。載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舉辦之「臺 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127-141),臺中市。

莊宓珍 (2004)。大專院校通識課程推行永續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莊淑臻 (2008)。國小教師對全球暖化議題之知識、教學態度、教學現況與進修需 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莊智雄(2002)。國民小學教師的永續發展概念認知與環境倫理價值觀之相關研 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莊瑞忠 (2002)。高雄地區國民中小學學生永續發展概念認知之研究-國語科與社 會科教材分析及其評估。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郭容容 (2001)。從海洋環保論生物多樣性之法制發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研 究所博士論文,基隆市。

陳昌輝 (2006)。「大專環境永續相關通識課程」實施現況及對大學生環境認知、

態度與行為的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 中市。

陳秋正 (1997)。永續發展在國民小學教育之落實,載於東海大學舉辦「國家永續 發展青年論壇」論文集(頁207-208),臺北市。

陳淑卿、易正明 (2007)。應用 SPSS 於統計學。臺中市:瑞和堂。

陳惠娟 (2004)。國小教師永續教育專業知能之調查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禮樂 (2002)。臺灣地區工業區環境永續發展評估體系與綜合指標研究。私立中 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鎮東 (2000)。國家永續發展。政策月刊,65,23-25。

陳麗華 (2005)。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

高雄市:復文。

陳麗華、王鳳敏 (譯) (1996) 。NCSS著。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陳麗華、彭增龍、王鳳敏 (2003)。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教育資 料與研究,54,1-17。

陶在樸 (1998)。地球文明的永續發展(初版)。臺北:中華徵信所。

彭海瑩 (主編) (2000)。經濟發展—經濟倫理與永續發展。臺北:曠野雜誌。

湯梅英 (2002)。融入或消失?談九年一貫課程中人權議題的課程與教學。師友月 刊,420,17-21。

黃朝恩 (1990)。人類與自然災害。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黃朝恩 (1998)。環境新聞的報導內容及其時空分析。地理研究報告,29,1-32。

黃朝恩 (2004)。九年一貫課程永續發展教學模組之研究-社會學習領域。行政院

黃朝恩 (2004)。九年一貫課程永續發展教學模組之研究-社會學習領域。行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