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永續發展相關概念融入社會領域課程的現況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永續發展相關概念融入社會領域課程的現況分析

本節將探討國小高年級教師將永續發展相關概念融入社會領域課程的現 況。研究者在確定目前市面上由民間編輯之康軒、南一、翰林三種版本的國小高 年級社會領域教師手冊中有融入永續發展相關概念之學習目標後,進一步想瞭解 教師將永續發展相關概念融入課程的現況,本節主要從「永續發展相關概念融入 社會領域課程的現況量表」中的「永續經濟」、「永續社會」、「永續環境」等三個 部分進行分析討論。

一、永續經濟

接上頁

(一)就總永續經濟量表得分而言

表20 為 453 位國小高年級教師將永續經濟概念融入於社會領域課程的情 況。研究者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整體的受測教師在將永續經濟概念融入於社會領 域課程的頻率均在2.90 分以上,且整體融入平均分數為 58.31 分,此一面向之全 部題項的單題平均分數為3.43 分,高於「偶而做到」,顯示國小高年級教師大致 趨向於偶而將永續經濟概念融入於社會領域課程中。

(二)就各相關題項得分而言

在問項中,第1 題、第 2 題、第 5 題、第 6 題、第 8 題,其融入頻率平均值 依序為:3.39、3.19、3.57、3.58、3.68。由此可知,教師在教導國小高年級學童 關於臺灣相關的永續發展經濟概念時,偶而會做到將與臺灣相關的永續發展經濟 概念融入於課程之中;其中,第1 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舉例說明臺灣文化創 意產業的事例」與第2 題項的「在教學過程中,我能舉例說明臺灣綠色產業的特 色」平均數是低於整體永續經濟概念面項的單題平均數,所以,針對教師在將臺 灣相關的永續發展經濟概念融入於課程時,有必要更加強說明臺灣文化創意產業 與臺灣綠色產業的特色此二部分。而第10 題、第 12 題、第 13 題、第 14 題、第 15 題,其融入頻率平均值依序為:3.74、3.24、3.06、3.08、2.90。由此可知,除 了第10 題之外,其餘各題項之平均數皆低於整體永續經濟概念面項的單題平均 數,所以,教師應提升在教導國小高年級學童與綠色經濟相關的永續概念融入於 社會領域的課程之頻率。至於第 3 題、第 4 題、第 8 題則是論及經濟與環境並重 題項,其融入頻率平均值依序為:3.70、3.93、3.68。由此可知,教師在教導國小 高年級學童經濟與環境並重之議題其頻率大致介於偶而會做與常常做到之間。

(三)就各題項得分而言

關於整體受測教師在永續經濟概念面項之中融入頻率平均分數最高之問項 以「培養學童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的消費觀念」此一題項的得分最高,平均 值為4.02;其次為「培養學童具備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保護環境的理念」的 得分第二,平均值為3.93;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增加學童在生活中購買綠色

產品之意願」位居第三,平均值為3.74;顯示目前教師在課程當中,對於將符合

接上頁

部題項的單題平均分數為3.65 分,高於「偶而做到」,顯示國小高年級教師大致 趨向於常常將永續社會概念融入於社會領域課程中。

(二)就各相關題項得分而言

在問項中,第1題、第4題,其融入頻率平均值依序為:3.78、3.69。由此可知,

教師在教導學童有關於與臺灣相關的永續發展社會概念時常常會做到將與臺灣相 關的永續發展社會概念融入於課程之中;除第1題、第4題之外,與文化相關概念 的另外二題:第2題、第7題,其融入頻率平均值依序為:3.81、3.89。此4題項之 平均數皆接近4分,這顯示整體的受試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做到將與文化相關的永 續發展社會概念融入於課程之中。而與國際事務相關的第5題、第9題,其融入頻 率平均值依序為:3.60、3.77。此一結果顯示教師常常將國際上各事務的相關議題 融入於社會領域課程之中,使學童有更多機會了解國際上如:人權、世界公民責 任、貧窮國家傳染病與飢餓等社會議題。其中,第5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培養 學童關心國際事務的態度,以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平均數是低於整體永續社會 概念面項的單題平均數,所以,教師應提升在教導國小高年級學童有關於具備世 界公民責任感的的課程之頻率。另外,第10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加強學童主 動參與決策事務的能力」與第11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培養學童完整蒐集關於 永續社會的相關資訊之能力」,其融入頻率平均值依序為:3.43、3.59。由此可知,

教師在培養學童主動參與決策事務及完整蒐集永續社會相關資訊的能力上是介於 偶而做到與常常做到之間,但是,此二題項之平均數卻皆低於整體永續社會概念 面項的單題平均數,所以,教師在傳遞知識之餘,有必要更加強培養學童自身尋 找解答來解決問題之能力的相關課程頻率。

(三)就各題項得分而言

關於整體受測教師在永續社會概念面項之中融入頻率平均分數最高之問項 以「在教學過程中,我能培養學童保護弱勢族群與團體的觀念」的得分最高,平 均值為3.95;第二高分為「在教學過程中,我能讓學童了解保存文化的重要性」,

平均值為3.89;再其次則是「在教學過程中,我能提供學童欣賞世界各國不同文

化的機會」,平均值為3.81;顯示目前教師在課程當中,對於符合永續發展的保

接上頁

接上頁

(一)就總永續環境量表得分而言

表22 為 453 位國小高年級教師將永續環境概念融入於社會領域課程的情 況。研究者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整體的受測教師在將永續環境概念融入於社會領 域課程的頻率均在3.52 分以上且整體融入平均分數為 95.75,此一面向之全部題 項的單題平均分數為3.83 分高於「偶而做到」,顯示國小高年級教師大致趨向於 常常將永續環境概念融入於社會領域課程中。

(二)就各相關題項得分而言

在問項中,第8 題、第 13 題、第 17 題,其融入頻率平均值依序為:3.62、

3.82、3.84。由此可知,教師在教導學童有關於臺灣相關的永續發展環境概念時,

常常會將與臺灣相關的永續發展環境概念融入於課程之中,以提供讓學童瞭解到 在我們最切身的臺灣本島與周圍環境所發生的環境問題,並提升學童的永續環境 意識。其中,第8 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讓學童知道臺灣在保育方面的努力」

的平均數是低於整體永續環境概念面項的單題平均數,所以,針對教師在將臺灣 相關的永續發展環境概念融入於課程時,有必要更加強說明臺灣在保育方面所做 的各項努力。而第15 題、第 18 題、第 19 題、第 20 題,其融入頻率平均值依序 為:4.0、3.98、3.95、3.93。顯示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做到將造成環境問題的相 關概念如:「土石流的成因」、「空氣污染的成因」、「噪音的成因」、「廢棄 物污染的成因」等關於環境污染與環境災害的相關層面融入於社會領域的課程之 中,使學童能有機會瞭解各種造成環境災害、環境污染的原因。還有,面對全球 環境相關問題的第6 題、第 7 題、第 21 題、第 25 題,其融入頻率平均值依序為:

3.77、3.88、3.52、3.89。由此可知,教師常常提供學童接觸全球相關環境問題的 機會。但是,第 6 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讓學童了解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是一個 開放且互相影響的系統」與第21 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引導學童完整蒐集當 前人們所面臨全球環境問題的相關資訊」的平均數是低於整體永續環境概念面項 的單題平均數,也就是說教師可提供學童更頻繁的機會讓學童對地球上的生態系

統和全球環境議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至於第1 題、第 2 題、第 23 題,其融入 頻率平均值依序為:3.97、4.14、4.13。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導學童有關於「節能 減碳」、「節約用水」、「節約能源」等相關的節約觀念時,整體的受試教師在 教學中常常會做到將節約觀念融入於社會領域的課程之中。

(三)就各題項得分而言

關於整體受測教師在永續環境概念面項之中融入頻率平均分數最高之問項 以「在教學過程中,我能培養學童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的得分最高,平均值為 4.14;「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向學童強調節約能源的重要」位居第二高分,平均值 為4.13;第三高分則是「在教學過程中,我能讓學童了解造成土石流的成因」,

平均值為4.00;顯示目前教師在課程當中,對於符合永續發展的節約能源議題與 目前臺灣發生次數最頻繁的環境災害-土石流是有較完整、充分的規劃融入於社會 領域的課程之中。永續環境概念面項融入頻率平均分數最低問項次序是以「在教 學過程中,我能引導學童完整蒐集當前人們所面臨全球環境問題的相關資訊」為 永續環境概念面項之中得分最低,平均數為3.52 分;而「在教學過程中,我能舉 例說明交通運輸系統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為次之,平均數為3.54;第三低分 則屬「在教學過程中,我能讓學童知道臺灣在保育方面的努力」,平均數為3.62;

顯示目前教師在將永續發展相關概念融入於社會領域課程時,應該利用更多的機 會來讓學童接觸全球環境問題的資訊和交通運輸系統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以及 臺灣在保育方面的努力。

四、小結

綜觀上述可知,雖然目前國小高年級教師將永續發展相關概念融入於社會領 域課程之頻率皆達中上程度,但能有繼續加強的必要性。其中在「教學過程中,

培養學童完整蒐集關於永續發展的相關資訊之能力」上,無論是在永續經濟、永 續社會還是永續環境的概念面項皆顯示教師應該更積極、正向的融入於社會領域

培養學童完整蒐集關於永續發展的相關資訊之能力」上,無論是在永續經濟、永 續社會還是永續環境的概念面項皆顯示教師應該更積極、正向的融入於社會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