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 議

一、量表的應用

本研究所編製之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經項目分析、效度考驗、信度分析顯示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而在驗證性因素分析亦顯示所提的假設模式與實際資料具有 良好的適合度,可用於評估大學生之身體覺察能力,進一步更可用以評估開發身 體覺察能力前後程度之差異。

二、未來研究方面

針對未來研究方面的建議,提出以下三點:

(一)可針對「身體控制」是否能區辨覺察能力不同進行釐清

由於本研究中在「身體控制」的分量表進行能力不同的區辨過程時,未達

顯著水準,此結果仍有待未來進一步釐清。

(二)可針對各分量表進行加權的設計

未來若要重新針對各層面的廣度、深度、細度及時間等能力的四大向度進 行深入研究的量表編製,可在量表設計時,增加各向度加權的部份,以清 楚了解本量表的深度、廣度、細度及時間。

(三)擴大研究對象或建立常模

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所得結果符合研究假設,未來可進一步建立 常模,或針對不同對象進行量表編製及相關研究,以幫助了解國人身體覺 察能力狀況,並進而推動開發身體覺察能力,培養國人對身體敏銳的覺察 能力。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尤嫣嫣(2002)。大學生體型及其身體意象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中原大學新生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俊明(1999)。問卷與量表的編製及分析方法。載於張至滿、王俊明編:體育 測驗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測驗與評價研究委員會。

王俊明(2005)。教練領導行為量表之編製暨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驗證。台灣運動 心理學報,

7,1-18。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1)。心理學。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保進(2004)。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台北:高等教育。

何麗儀(1997)。完形治療與教師情緒管理。諮商與輔導,

143,23-27。

吳明隆(2006a)。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 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6b)。結構方程模式

—SIMPLIS

的應用。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美慧(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之效 果研究。台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吳齊殷(譯)(1999)。量表的發展:理論與應用。台北:弘智文化。(Robert F. DeVellis, 1991)

李玉琇、蔣文祁(譯)(2005)。認知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Robert J. Sternberg, 2003)

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模式軟體

Amos

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台北 市:心理。

余民寧(1996)。潛在變項模式-

SIMPLIS

的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市:心理。

卓子文(2001)。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對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季力康(1994)。運動目標取向量表的建構效度—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應用。中華民 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

18,299-310。

林大豐、劉美珠(2003)。身心學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 號,247-272。

林大豐、劉美珠(2005)。身心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運動員下背痛之效果研究。身 心教育研究論文集(178-197)。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大豐、劉美珠(2007)。身心學概論。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上),149-177。

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本源(2002)。編製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林季福(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覺察能力開發與改善學童脊柱側彎效果 之研究。台東大學體育學報,

2,189-208。

林季福(2005)。身心動作教育之 Body Mapping 教材應用於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研 究。載於林大豐、劉美珠編著。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

57-71

)。台北市,

師大書苑。

林季燕、季力康(2003)。運動動機量表之編製—信度與效度分析。台灣運動心理 學報,

2,15-32。

林松興(2003)。國小學童桌球注意力量表之編製。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統計研究 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台北市:文史哲。

林淑華(2000)。情緒覺察評量表之發展:性別、憂鬱、情緒性質及情緒重要性之 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玉惠、季力康(2001)。運動員心理技能量表之編製。台灣運動心理學報,

1,

21-45。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 市:五南。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

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邱溫(譯)(1999)。肢體療法百科。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Knaster, M., 1996)

姚開屏、陳坤虎(1998)。如何編製一份問卷:以「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問卷為例。

職能治療學會雜誌,

16,1-24。

施香如(1993)。從完形治療法的觀點談諮商過程中的「覺察」。諮商與輔導,

91,

31-34。

洪清一(1999)。知覺

-

動作訓練。台北市,五南。

高華峰(譯)(1998)。當下化壓力於無形。感官復甦工作坊之推薦序。台北:生 命潛能。(Brooks, C., 1992)

張玉佩(2006)。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輔導國小四

~

六年級學童改善情緒與行為之 研究

以小團輔導為例。台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張宏亮(1995)。運動與注意力。台灣師大體育研究,

1,19-30。

張志君(2003)。「肢體覺察」訓練課程之學習經歷與追蹤效果研究—以政戰幹部 為例。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臺灣東華。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莊鵬輝、季力康(1997)。兒童身體自我概念的編製:信度與效度的分析。體育學 報,

22,107-116。

許宜銘(1993)。擁舞生命潛能。台北市:生命潛能。

郭美菊(2005)。「坐姿八式動襌

-

身體覺察訓練」對青少年身心覺察能力之行動研 究」。台灣師範大學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陳秀蓉(1998)。個體對身體症狀訊息之注意、解釋以及調節控制。國立台灣大學 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怡真(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昱甫(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國小教師下背疼痛效果之研究。國立 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端真(1994)。意識。載於郭靜晃等著,心理學(146-171)。台北市,揚智文化。

游恆山(編譯)(1991)。心理學。台北:五南。(P. G. Zimbardo, 1988)

黃崇儒(2003)。運動員自信心來源量表的編製。大專體育學刊

-

人文社會篇,

5(2),

9-101。

黃淑珍(2005)。覺察—完形團體中個人改變的契機。諮商與輔導,

238,32-34。

黃創華(1992)。內外刺激的覺察習慣與心理適應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晴淇(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教師身心放鬆效果之研究。台東大學體 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楊惠婷(2004)。從「覺察」談完形治療中的「覺察」。諮商與輔導,

222,36-39。

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葉素汝(2004)。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行為關係之探討。大專體育,

75,134-142。

漢菊德(2002)。探索身體資源:身體、真我、超我。台北市:心理。

趙祥和(1997)。覺察在心理治療中的角色和地位。諮商與輔導,

134, 23-26。

劉美珠(2003a)。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大專體育,

68,141-147。

劉美珠(2003b)。身心教育課程的實施對溜冰訓練之效果研究—以一位花式溜冰 選手的個案研究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

14(下),51-68。台北市,師大

書苑。

劉美珠、林大豐 (2004)。身心動作教育應用在「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研究—

以身體構圖(body mapping)的教材發展為例。台東大學體育學報

2,

105-132。

劉美珠、林大豐(2003)。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研究:開發體操選手身心覺察能力 對改善運動傷害之效果研究。大專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專刊,183-194。

劉美珠、林大豐(2005)。身心動作教育之應用研究:開發體操選手身心覺察能力 對改善運動傷害之效果研究。載於林大豐、劉美珠編著。身心教育研究論 文集(160-177)。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瑞楨(1999)。憂鬱者與社會焦慮者的自我關注特性

偏好性、持續性與彈性的 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琇琪(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靜、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

以呼吸覺察活動方案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東市。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鄭國雄(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 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賴家馨(2002)。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

以台北市大學生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智謀(1999)。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在體育測驗的運用。載於張至滿、王俊明編:

體育測驗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測驗與評價研究委員會。

英文部份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6-94.

Bentler, P. M. (1990). Comparative fit indexes in structural model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7, 238-246.

Browne, M. W., & Cudeck, R. (1993). Alternative ways of assessing model fit. In K. A.

Bollen & J.S. Long(eds.), Tes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pp.136-162).

Newbury Park, CA: Sage.

Broadbent, D. E. (1958).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Pergamon Press.

Byrne, B. M., Shavelson, R. J., & Muthen, B. (1989). Testing for the equivalence of factor covariance and mean structures: The issue of partial measurement invaria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5, 456-466.

Cash, T. F. (2000). MBSRQ users manual 3th ed.. Norfolk: Psychology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Norfolk.

Ciochetto, S., & Haley, B. A. (1995). How do you measure “awareness”? Experiences with the lead-based paint survey.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163-1168.

Colline, S. (1985). From soma to psyche: Teaching somatic approaches in graduate social work education. Somatics, 5(2), Spring/Summer, 43-48.

Diamantopoulos, A & Siguaw, J. A. (2000). Introducing LISREL : A guide for the uninitiat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Feldenkrais, M. (1977). 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Health exercises for personal

growth.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2)

Fenigstein, A., Scheier, M. F., & Buss, A. H. (1975). Public and private self- consciousness : Assessment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3, 522-527.

Finch, H. (2006).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varimax and promax rotations:

Factor structure recovery for dichotomous ite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43(1), 39-52.

Fox, K. R., & Corbin, C. B. (1989). The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dation.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0, 139-150.

Gerbing, D. W., & Anderson, J. C. (1984). On the meaning ofwithin- factor correlated measurement error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1, 527- 580.

Gorsuch, R. L. (1983). Factor ayalysi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Hair, J. F. Jr.,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5

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Hanna, T. (1983). The body of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Hanna, T. (1988). Somatics: Reawakening the mind’s control of movement, flexibility,

and health.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Hayduk, L. A. (1987). Structural equation modling with LISREL: Essentials and

advances.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Hu, L. T., & Bentler, P. 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x in covaria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1), 1-55.

Hoyle, R. H. (1995).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Concept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Hoyle, R. H. (1995).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Concept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