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編製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編製之研究"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劉美珠 博士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編製之研究

研 究 生: 曹雯芳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七 月

(2)
(3)
(4)

謝 誌

回想初踏入研究所生活時,對這未知的學術世界,充滿期待與恐懼。轉眼間,

這階段竟已漸漸邁入尾聲。短短兩年的研究所生涯中,感謝所有引領我前進的 人、事、物,讓我揮別對未知的不安,在這學術領域中,安然處之。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劉美珠老師對我的協助與支持,每每在我動搖不安 時,給予肯定的笑容,也開啟我對身心學的認識之路,同時讓我更進一步了解自 己。其次,感謝口考委員林大豐教授與與張宏亮教授細心審閱、校正本論文,不 論在架構、方法或文字用語上,皆提出建議與改善方法,促使本論文更臻完善;

也感謝溫卓謀老師的叮嚀及引薦量表專家,使我在投入論文之初,做好心理準 備,使我在徨徬時,有方向可循。同時要謝謝所有被我叨擾過的專家教授們:王 俊明教授、郭國禎教授、林世華教授、程炳林教授及王明泉教授,您們或許傾囊 相授,或許舉手之勞,但般般點點皆是推動我邁向彼岸的一大動力,在此由衷感 謝。最後,感謝系上所有師長的教導、鼓勵與關心。

此外,也要感謝同窗二年的同學們,不論在學術研究技巧、待人處事的方法 或是面對問題的解決,在你們身上真的「看」到不少、也「學」到不少。當然~

我最重要的家人及貢丸,因為有你們的支持,才能讓我無後顧之憂、安然地向前 邁進,因為有你們的鼓勵,每每讓受挫的我,燃起希望。

短短兩年,讓我深刻體會到自己的渺小,若沒有眾人的協助,我無法順利完 成論文,完成這階段的任務。真的,再次由感謝大家的幫忙與支持。

~謝謝你們!感謝所有的人、事、物~

曹雯芳 謹誌 2007 年 7 月 4 日

(5)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編製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目的為編製具良好信效度及適合國內大學生使用之身體覺察能力量 表。研究方法分為四階段:(一)量表題目編擬及內容效度檢核,(二)將全國 分為北、中、南、東四區,分別抽取公、私立、科技、師範大學,共 14 所院校 之大學學生進行量表施測,回收有效樣本1468 份,隨機分為兩等份,以其中 763 份進行量表的初步探索性因素分析,求得初步量表架構,再分別進行全量表及分 量表的項目分析,接著進行正式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度考驗。(三)以剩餘 705 份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考驗量表的適合度。(四)為考驗量表是否能區辨覺察 能力的不同,以接受過身心教育課程等覺察能力開發者及未接受者進行施測,比 較兩者在量表得分上的差異情形,結果發現:

一、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包括「身體使用」、「肌肉張力」、「身體控制」、「身體異常」、

「呼吸」等五個因素,即五個分量表,共計21 題,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58.38%。

各因素的Cronbach’s α 係數在.71-.82 之間,總量表的 Cronbach’s α 係數為.89,

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及信度。

二、驗證性因素分析後顯示五個分量表分別代表五個不同的潛在變項,身體覺察 能力量表的模式適合度良好,代表本模式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三、接受過身心教育課程者在身體覺察能力量表中的「身體異常」、「呼吸」、「肌 肉張力」及「身體使用」等四方面的覺察能力顯著優於未接受過訓練者,顯 示本量表可區辨覺察能力的高低。

本研究編製之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可供評估大學生身 體覺察能力之用,並可用來評估身體覺察能力改變的情形。未來研究可考慮擴大 研究對象或建立常模。

關鍵詞:身體覺察、身心動作教育、身體覺察能力量表

(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dy Awareness Ability Inventory

Abstract

The pro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reliable and valid inventory to assess collegiate body awareness ability.

In phase one, the preliminary conceptual basis for somatic education study. In phase two, there were 1468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recycled within Taiwan college.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ronbach alpha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eliminary Body Awareness Ability Inventory(BAAI)with 763 collegiate as participants. In phase three,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goodness-of-fit of the hypothetical measurement model with 705 collegiate as participants. Finally, it wa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llegiate who accept body awareness courese (56 participants) and who doesn’t (100 participan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1. The final vision of BAAI contains 21 items with five subscales (body control, unusual condition, breath, muscle tone, body use ). 2. The result of EFA revealed acceptable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which accounted for 58.38% of the total variance and the Cronbach α coefficient for the whole scale was .89 and for subscales was from .71 to .82. The result of CFA indicated that modified model of BAAI fitted the data. 3. The differences of body awareness ability among who accept body awareness developed or not was fou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The BAAI has shown as a valid and reliable instrument to assess collegiate body awareness ability. Moreover, this inventory can also serve as an instrumen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ody awareness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 body awareness,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BAAI

(7)

目 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Ⅲ 附錄...Ⅴ 表次...Ⅵ 圖次...Ⅷ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身體覺察的定義 ... 7

第二節 覺察的相關理論 ... 10

第三節 身體覺察能力的重要性 ... 19

第四節 身體覺察能力的型態 ... 23

第五節 身體覺察的相關量表 ... 26

第六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運用於改善身體覺察能力的成效 ... 36

第七節 量表編製的流程 ... 39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53

第一節 量表架構 ... 53

第二節 量表編製過程 ... 5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61

第四節 資料處理 ... 6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64

第一節 量表的編製階段 ... 64

第二節 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項目分析及信度考驗 ... 68

第三節 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度考驗的結果討論 ... 87

第四節 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 ... 93

第五節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討論 ... 99

第六節 接受過身體覺察能力開發與否在量表得分平均的差異情形 ...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8

第一節 結 論 ... 108

第二節 建 議 ... 109

參考文獻...111

中文部份...111

英文部份...116

(9)

附 錄

附錄一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初步題庫 ···120

附錄二 內容效度之專家名單···123

附錄三 專家審查說明函···124

附錄四 身體覺察能力問卷內容效度審查評估表暨專家審核後意見統整 ····125

附錄五 問卷內容效度審查結果表 ···132

附錄六 彙整專家意見後各層面題目及其在預試中的題號···133

附錄七 初步預試量表···135

附錄八 預試量表 ···139

附錄九 量表施測學校資料···143

附錄十 問卷施測說明函···144

附錄十一 正式第七次因素分析轉軸後組型矩陣摘要表···145

附錄十二 以主軸因素、正交轉軸因素分析結果 ···146

附錄十三 驗證性因素分析語法···147

附錄十四 驗證性因素分析後參數估計顯著性考驗摘要表···148

附錄十五 正式量表···150

(10)

表 次

表2-1 目前現有的覺察量表... 30

表2-2 開發身體覺察之相關研究... 31

表2-3 身心動作教育開發覺察研究中學員所能覺察的層面... 32

表2-4 身心動作教育開發身體覺察能力的成果... 36

表2-5 SEM整體模式適配度的評鑑指標及其評鑑標準... 49

表4-1 樣本區域次數分配表... 69

表4-2 樣本就讀學校類別次數分配表... 69

表4-3 樣本的年齡次數分配表... 70

表4-4 樣本的年級次數分配表... 70

表4-5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第九次因素分析轉軸後組型矩陣摘要表... 75

表4-6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因素成份相關矩陣... 75

表4-7 全量表的項目分析摘要表... 76

表4-8 第一分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77

表4-9 第二分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78

表4-10 第三分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78

表4-11 第四分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79

表4-12 第五分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79

表4-13 第六分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80

表4-14 第七分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80

表4-15 正式探索性因素分析後因素間的相關... 83

表4-16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及因素命名... 85

表4-17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的信度考驗摘要表... 86

(11)

表4-18 觀察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偏態和峰度係數摘要表... 93

表4-19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基本適配度檢定摘要表... 96

表4-20 絕對適配度檢定摘要表... 97

表4-21 增值適配度檢定摘要表... 97

表4-22 簡約適配度檢定摘要表... 97

表4-21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內在品質檢定摘要表... 98

表4-22 接受與未接受身體覺察能力開發者在量表得分之t考驗摘要表... 105

(12)

圖 次

圖2-1 Broadbent的過濾器模式 ... 13

圖2-2 Deutsch & Deutsch, Norman 晚期過濾機制 ... 13

圖2-3 知覺歷程模式... 17

圖2-4 因素分析流程圖... 47

圖3-1 量表編製初步架構... 53

圖3-2 量表製作流程圖... 55

圖4-1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假設性測量模式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95

(13)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編製之研究

第一章 緒 論

身體覺察能力對人們認識自己、適應環境有其重要性,在學術研究上,身體 覺察能力也逐漸受到重視,本研究欲編製日常生活中,對身體的姿勢、呼吸、肌 肉張力及身體變化與反應等各情況之覺察量表,期望透過本研究提供評估身體覺 察能力之工具。

本章依序分為六節,第一節為本研究之問題背景,第二節為本研究之目的,

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名詞解釋,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六節為研 究的重要性。

第一節 問題背景

由於生活的型態快速變化,人們每天生活於各種外在刺激中,如喇叭、音響、

手機及音樂等各類影音刺激;因交通工具發達,人們在環境中快速穿梭,物理環 境及人際的刺激快速變換;因科技進步,人們依賴儀器設備,由體重計上的數字 了解身體胖瘦的情形;因社會媒體的傳播,人們受社會標準影響,注重他人眼中 的「自己」。

這樣的生活型態,造成人們大多數的時間將注意力指向身體以外的世界,或 透過外在世界的標準看待自己。有時候生活環境刺激太多,人們為了專心工作而 需努力排除外在刺激,抑制自己對外在環境的覺察;有時快速穿梭目的地,讓人 遺忘該如何放慢腳步關心自己;有時過於依賴儀器,讓人漸漸失去對身體感覺的 敏銳性;有時一味追求「標準」,除了對體重計上的數字斤斤計較,甚至因而盲目 節食,而不曾靜下心來覺察身體本身的需求、真實的感覺,接受真實的自己。

(14)

如此長期將注意力轉移在外在的焦點,忽視身體所發出的訊息,經常造成身 體因工作、課業壓力,處於緊張狀態或不當姿勢而不自知。此種缺乏覺察身體狀 況、失去放鬆的能力,久而久之可能造成身體的病痛。Hanna(1988)稱這種失去 身體覺察和放鬆能力的症狀為「感覺動覺遺忘症」(Sensory-Motor Amniesia, 簡稱 SMA)。Hanna 認為「長期無意識地緊繃肌肉,會使得身體對該部位失去敏感性,

而不易感覺和控制,造成部份感覺神經元和動覺神經元之間的傳導功能逐漸喪 失,使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減弱」(林大豐、劉美珠,2003:262)。亦即當對身 體的訊息缺乏敏感性及覺察能力,除了可能因無法及時注意到訊息而及時調適 外,久之將可能造成人們對自己失去自我掌控的能力。

覺察使人們產生自我調適能力(施香如,1993;劉美珠,2003a),如同Feldenkrais

(1977)所言,「覺察」,是改變的開始,在追求外在價值的同時,若能夠覺察 身體的需求,便可區別自己真正的感覺與社會價值中該有的感覺,能夠區別,才 能選擇去肯定真正的自己,改變心態接受自己,產生認同。目前國內由劉美珠、

林大豐所推展的身心學當中,即積極推廣身心動作教育,開發人們身體覺察能力,

已有許多研究相繼而出,如卓子文(2001)、林季福(2004)、劉美珠、林大豐

(2003)、吳美慧(2006)等研究,然而其在開發身體覺察能力的過程中,卻因 缺乏適當的評量工具,而只能以質性研究中的觀察、學生的回饋單中整理出相關 的訊息,此為目前在開發身體覺察能力研究上之一困難處,因而發展身體覺察能 力量表具有其必要性的。

綜觀目前相關身體覺察的量表工具,有黃創華(1992)自編「覺察習慣量表」

及 Shields, Mallory, & Simon(1989)編製的身體覺察問卷(Body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BAQ)等量表,前者所測量的範圍較廣,包含對生理狀況、認知、

情緒、人際、環境等覺察;而後者則單純將焦點著重於對「身體」狀況的覺察能 力。由於本研究關切的是單純身體狀況的覺察,相對而言,黃創華的量表涵蓋的 層面多屬於身體層面之外的覺察,範圍相當大,而Shields 等人的觀點將注意力的

(15)

焦點指向身體本身,然而其為外國學者所編製,故文化背景的差異需加以考量。

與身體覺察相關概念的名詞大致有「身體意象」、「身體自我關注」、「身體自 我概念」等,而其各自亦發展出許多量表,然而身體意象與身體自我概念在測驗 上多偏向於外表及體能的覺察,而自我關注量表則多運用在疾病的關注上。另外 Miller, Murphy, & Buss ( 1981 ) 編 製 的 身 體 意 識 量 表 ( Body Consciousness Questionnaire)將身體意識分為公我和私我;雖然該量表可分辨身體意識和自我意 識,然而該量表將焦點放在「情緒」上,似乎限制了對一般正常身體的覺察狀況

(Shields, Mallory, & Simon, 1989)。因此單純將焦點放在「身體」感覺的身體覺察 能力的工具似乎是有所欠缺的,因而本研究將針對一般情況下,對身體各種狀況 的覺察能力發展適合的量表。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循上述的研究背景,本研究之目的為:編製適用於國內大學生之身體覺察 能力量表。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循研究目的,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的因素類型、內部一致性為何?是否具有建構效度 二、身體覺察能力量表所假設的測量模式,其適合度如何?

三、身體覺察能力量表是否可區辨出覺察能力的不同?

(1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相關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

根據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89),覺察指個體對自己身心活動知覺了解 的歷程。本研究中身體覺察是指去接觸、經驗、注意、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感 覺及反應的過程,包含對身體使用、身體異常、肌肉張力、身體控制及呼吸等五 大層面的知覺。

二、身體覺察能力

本研究指對覺察身體五大層面:身體使用、身體異常、肌肉張力、身體控制

及呼吸等訊息的能力,包含覺察的深度、廣度、細度及時間。廣度指能覺察到的 範圍,深度指覺察到其背後的原因,細度指能辨別訊息程度之不同,時間指能否 經常地覺察。

三、身心學(Somatics)

身心學是一門探究身心關係和體悟身體智慧的經驗科學,重視內在經驗的體

會和反省,以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三者間互動關係的一門藝術和 學問(林大豐、劉美珠,2007:149)

四、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身心動作教育是由身心學理念發展出來的動作教育課程模式;主要是透過重 新檢視(re-check)及具體經驗(embody)自我身體的結構(structure)、功能

(function)、動作(movement)、感官知覺(sensing)、感受和意識活動(thinking),

以達調整與平衡身心的一個教育過程(劉美珠、林大豐,2005:162)。

五、大學生

本研究之大學生是指 96 學年度就讀於國內大學之學生,包含公立大學、私立 大學、師範院校、科技大學等。

(1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分別就本研究的範圍及限制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本研究在量表建構上以身心動作教育在開發覺察能力過程中,學員所能覺 察到的層面為基礎,再參酌黃創華(1992)「一般覺察習慣量表」及Shields, Mallory, & Simon(1989)編製的身體覺察問卷(The Body Awareness Questionnaire)中的問題,選取與身體覺察相關之題項,以此三部份作為本 量表編製之架構來源。

(二)本研究基於覺察文字上的語意了解,故以大學生做為問卷調查對象。

二、研究限制

(一)未能親自到場施測

因為時間及研究者的能力所限,且問卷的數量較多(共14校,計1767份),

在考量問卷的正確填寫及回收率下,由指導教授協助聯絡北、中、南、東四區 大專院校之教師,經說明問卷內容後,請託各該校教師協助發放問卷及回收,

因而研究者未能親自到場進行問卷的施測。

(二)受試者的因素

「人」每天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受試者填答問卷時,可能受當天狀況影 響其填答意願,此為不可控制因素,只能期望受試者確實依照自己當下的狀況 回答問卷之問題。

(18)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本節將研究的重要性分為在學術上及在研究上而言:

一、在學術上的重要性

目前國內身心動作教育在劉美珠與林大豐老師兩人的引領下,漸漸在國 小、國中及大學中研發及推動課程,研究中經常需探討學生的身體覺察能力,

而由於人的覺察不易由觀察得之,故總是以開放性的感想、紀錄、訪談等質性 研究做評估,在資料整理上有其困難度,並且需耗費相當多的時間、人力。本 研究根據研究上的需求,針對大學生設計一份身體覺察能力量表,此量表可解 決身心動作教育者在實施課程後對大學生身體覺察能力改變觀察上的困境,也 提供教師另一教學成效的參考,亦有益於身心動作教育之推展。

二、在研究上的重要性

在研究上的重要性如下:

(一)提供適合國內大學生身體覺察的評估工具

由於目前身心動作教育正積極推廣,然而現有的量表中,包含身體自我概 念、身體意象等量表,皆較為著重對外表、體能等認知層面的知覺,較少針對 身體本身的感覺、身體改變及使用方面的覺察,故本研究所編製的量表可提供 國內欲開發身體覺察能力之研究者,除了以質性方式收集資料之外,尚能有另 一量化資料輔助研究結果之選擇。

(二)可推動後續相關身體覺察能力之研究

目前身體覺察能力的研究仍偏重在課程的實施成效,雖此為最基本可直接 應用於開發學生的身體覺察能力,然而,研究往往亦止於此。透過本研究量表 的開發,可提供未來學者的研究,並進一步探討影響身體覺察能力或與身體覺 察能力的相關之因素。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研究的目的與問題背景,探討身體覺察之相關研究,主要分為以下 幾節:第一節為身體覺察的定義;第二節為覺察的相關理論;第三節為身體覺察 的重要性;第四節為身體覺察的型態;第五節為身體覺察的量表發展;第六節為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運用於改善身體覺察能力的成效;第七節量表編製的流程。

第一節 身體覺察的定義

本節在探討身體覺察的意義。由於「覺察」一詞隱含極細微的心理過程,經 常伴隨著其他心理作用(黃創華,1992),且在各領域中,對覺察(awareness)兩 字所提出的解釋也不盡相同,當中以身心學和完形學派所提的「覺察」較為著重 在身體當下真實的感覺,與本研究之「身體覺察」之意義較為相符,故以下針對 心理學、完形治療學派及身心學對「覺察」的定義,找出共同的脈絡:

一、心理學對覺察的定義

根據張氏心理學辭典,「覺察」又為意識,指意識歷程中的一種意識境界,只 意識到周圍的世界,覺察到事物的存在,但並未集中注意或細加分析;而「意識 歷程」指的是個體對自己身心活動知覺了解的歷程,包含個體與環境互動時,對 自己所做、所想、所感、所知內在的、主觀的了解(張春興,1989)。

另外,亦有學者指出「意識」是對自身目前狀況,包括對自己的存在、行為、

知覺與思考的覺察,而能夠對外界環境及內在狀態進行觀察覺知的能力,即是意 識的本質(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等,2001;曾端真,1994)。

黃創華(1992)則認為覺察是「去發現」或「企圖了解」的中性狀態,它和任何 對、錯、好、壞、善、惡的價值判斷無關。

(20)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覺察是意識的一種狀態,也就是對身體外在環境和內 在狀態的知覺了解,而無關是非對錯等價值判斷。

而心理學中的完形治療學派,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亦相當著重覺察,完形創

始者Perls 認為覺察就是經驗,經驗就是覺察,在此時此刻,個體經驗到、覺察到 的這一切的總和就是完形(張志君,2003)。覺察是指去發現某些事情,讓個體接 觸、感覺到自己在做什麼,感覺自己現在的思考、動作、情感、講話、幻想、身 體姿勢、生理反應等(黃淑珍,2005)。

二、身心學對覺察的定義

然而從身心學的觀點看來,Feldenkrais(1977)認為覺察和意識之間在本質上 是不同的,覺察是意識加上對正在發生事情的了解或對我們內在改變的了解。林 大豐、劉美珠(2003)則提出覺察的過程就是一個在無意識與意識之間不斷來回 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覺察是一種將無意識層面提昇到意識層面的體察過程,而 非一個靜止的狀態。而身體覺察即是「在覺察自己的身體,將注意力完全地集中 在身體的內在感受,活在自己的身體裡,將無意識的行為提昇到意識層面,進而 體察每一個當下」(劉美珠,2003a:141)。Keleman(1981)認為覺察就是知覺我 們生活活動的過程,換言之,則是去知覺、關心、注意生活的點點滴滴,即是他 所認為的覺察;Linden(1994)則認為身心教育的身體覺察訓練初步皆以培養「注 意」和「感受」身體感覺的能力為主。

綜合身心學的觀點,身體覺察是指將注意力轉向身體內在的感覺、感受,體 驗當下身體的一切經驗,進而能對內在的改變有所了解。

(21)

三、小結

綜合上述各派的說法,可針對「覺察」整理出以下共同的觀點:

(一)「覺察」是一個對身心活動知覺了解的歷程;不但包含「了解」的成份,

且覺察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時間點。

(二)「身體覺察」是透過接觸、經驗、注意,以便了解自己身體的感覺及感 受的過程。

(三)覺察只是去發覺身體的狀況,而不加以批判。

(四)覺察時著重當下真實的感覺,而不是被過去所制約出來的情感、狀態。

因此,「身體覺察」即是對身體狀況知覺了解的歷程,而身體覺察能力即是指 對身體狀況知覺了解的程度。

(22)

第二節 覺察的相關理論

由第一節的文獻中可知「覺察」是意識歷程的一個階段,亦即對身心知覺了 解的一段歷程,然而所謂知覺的歷程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之上(張春興,1989),

基於此一觀點,本節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探討與覺察相關的重要理論,包括:意識、

感覺和知覺、覺察的歷程、知覺的選擇性及知覺的歷程等理論:

一、意識

我們的意識歷程是有限的,所能覺察到的範圍亦有所限制,例如我們無法覺 察到身體內臟器官的工作情形,而清醒的意識只是人們處理訊息的其中一部份,

有些刺激是由「無意識」、「前意識」、「潛意識」所處理的(王震武等,2001;曾 端真,1994)。

身體覺察的歷程,大多是在意識層面下工作的。然而,身體有某些訊息,雖 然我們平時沒有覺察到,但若加以注意,該訊息往往又能被我們所覺察。此部份 則關於前意識的概念;前意識(preconscious)歷程是指某些訊息雖然當下無法被 覺察到,但卻比其他訊息內容更容易被覺察或提取(王震武等,2001),「感覺」

也是一樣,可以從前意識被拉到意識覺知中(李玉琇、蔣文祁,2005)。此種將感 覺從前意識拉到意識層面的過程,亦與國內身心學者劉美珠、林大豐(2003)對 覺察的歷程的定義:「覺察的過程即是在無意識與意識之間不斷來回對話的過程」

略同。也因此我們身體的感覺訊息,如運動肌覺中的酸、緊等,雖不是無時無刻 都被意識所覺察,但卻可透過意圖將該訊息由前意識拉到意識中。然而有時候要 將前意識的訊息拉到意識覺知中並不容易(李玉琇、蔣文祁,2005),如當人們不 常去感覺自己、缺乏覺察身體習慣及經驗的人,便不易體會、辨別身體緊與鬆之 不同(劉美珠、林大豐,2003;Feldenkrais, 1977)。

另外,有些「無意識」與「潛意識」並不易被個體所覺察(王震武等,2001;

曾端真,1994),此兩部份亦不在本研究範圍中,故不加以探討。

(23)

二、感覺和知覺

「身體覺察」是指對身心活動知覺了解的歷程,而知覺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之 上,因此以下分別先探討感覺、知覺的定義及其特性,藉以了解覺察歷程的全貌:

(一)感覺和知覺的定義

「感覺」是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而產生的感覺經驗歷程,而「知覺」是指 個體以生理為基礎的感官獲得訊息,進而做出反應或解釋的心理歷程;當中感覺 以生理為基礎,個別差異較小;知覺則是生理基礎之外再加上心理作用,個別差 異極大(張春興,1989)。王震武等(2001)提出在「感覺層次」,個體僅能感受 到刺激的簡單物理特徵及強度。而在知覺層次,則是個體對感覺的內容作統整及 解釋而成為有意義的訊息。林清和(1996)亦指出感覺是:「當我們的感官系統 接受到任何外來的刺激時,會將此刺激訊息傳至大腦的相關部位,而引發痛覺、

冷覺、熱覺等之過程」,它是感官接受外在刺激的生理活動過程,而知覺則是一 心理歷程,將感覺到的資訊加以選擇、統整、組織與解釋。亦即個體的知覺是從 自我生理為基礎的感官獲得訊息,進一步對刺激做出反應或解釋的心理歷程。然 而當所接受的物理刺激相同時,卻可能因每個人的經驗及狀況不同,而對該刺激 產生較為不同的看法、知覺到不同的層面。

綜上所述,可知道知覺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之上,感覺為接受器接受刺激的生 理歷程,知覺則是將該刺激與舊經驗結合加以歸類或解釋之心理歷程。而由於身 體覺察是「對身心知覺了解的歷程」,故我們可知覺察的歷程涵蓋感覺和知覺等 部份。故當一個人感覺到身體的痛覺、肌肉的緊張程度等等,即已是進入覺察歷 程的初步階段。

(二)感覺歷程的基本特性:感覺閾、差異閾

心理學早期認為當事物的刺激未大過於「感覺閾值」時,人並不會注意到 該刺激,且當兩個刺激的差異未達一定值時,人亦無法分辨該刺激(差異閾)。

所以往往我們對許多的訊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然而閾值是可調整的,

(24)

當「預期」該訊息會出現時,便會降低感覺閾值,使人們較容易接收到訊號(王 震武等,2001)。

換言之,當我們覺察不到訊息時,除了缺乏注意的情況之外,也有可能是因 為訊息未達感覺閾值或差異閾值,此時同樣可透過注意或他人引導,有意圖的預 期訊息的出現來覺察到訊息。經由此部份,我們還可得知另一件事,即覺察能力 具有可變動性,而非固定不變的。

三、知覺的選擇性

「知覺」具有選擇性,人們無法在同一時刻覺察到身體上所有的訊息,而當中 什麼樣的訊息會被收納進入知覺的後段歷程,此可能透過兩重要機制:注意、自 動化,以下分別探討之:

(一)注意力

我們的感官系統幾乎隨時在接受到大量的刺激,這些訊息量遠超過人們認 知系統所能掌握,因而我們僅能選擇性的去處理部份的輸入內容,而抑制其他 的訊息,此歷程即是所謂的「注意(attention)」(王震武等,2001)。訊息處理 是有限的,注意是意識的先決條件,只有被注意到的內外在刺激,才能被個體 所覺察,進而產生意識,如此我們才能進一步處理訊息,轉換感覺訊息成為知 覺和記憶(游恆山,1991;曾端真,1994)。如同1890 年功能學派心理學者 James 認為注意力並非意識的一部份,注意力發生在意識之前,選擇讓某主題進入意 識中,摒除其他無關的刺激(張宏亮,1995)。

注意是一種覺察的狀態,注意愈深刻,意識愈清明,注意伴隨著清晰的感 覺、知覺和中樞神經系統對刺激做反應的準備狀態(林清和,1996;游恆山,

1991)。無論注意是覺察的一種狀態或是先決條件,可確認的是「注意」為覺察 的重大關鍵,然而,「注意」如何在訊息處理過程中選擇訊息呢?以下分別介紹 各學者所提出的注意的理論,以了解此一觀點:

(25)

1.注意的瓶頸觀點

(1)早期選濾:Broadbent 的過濾器理論

此一理論中,Broadbent(1958)認為感覺刺激在登入後,會遇到注意力的 過濾器,通過過濾器的訊息,才能進入知覺處理歷程,Broadbent 的觀點中,除 了原有的目標刺激外,顯著感覺特性的刺激亦會通過注意力系統。

2-1 Broadbent 的過濾器模式(取材自李玉琇、蔣文祁,2005)

(2)Treisaman 的減弱理論

Treisaman 的減弱理論和 Broadbent 的過濾器理論同樣認為「注意」發生在 訊息處理的早期,至少是在訊息未獲得辨識之前(鄭昭明,1993),然而,唯 一不同的是,Treisaman(1960)認為訊息並非像 Broadbent 所認為的全有或全 無(刺激通過或不通過注意的選濾器),而是將訊息減弱,使其較不易被發覺。

(3)後期選濾

1963 年的 Anthony Deutsch 和 Diana Deutsch 及 1968 年的 Donald Norman 提出的注意力模型中,將過濾器放在產生刺激的感覺分析及知覺概念分析的後 面(李玉琇、蔣文祁,2005)。

2-2 Deutsch & Deutsch, Norman 晚期過濾機制(取材自李玉琇、蔣文祁,2005)

輸入刺激

感覺的登錄 選擇性過濾器 知覺歷程 短期記憶

輸入刺激

感覺的登錄 知覺歷程 選擇性過濾器 短期記憶

(26)

此一理論認為早期的訊息處理是沒有選擇性的,所有刺激會同時呈現,自 動受分析而達到辨識,而注意的機制發生在刺激的辨識之後(張宏亮,1995)。

2.注意的容量理論 (1)注意分配模式

Kahneman(1973)認為「注意」是有限的心理資源。同時處理兩訊息時,

只要不超過資源總數,我們便能同時處理,但若超過所需資源數,在處理第二 訊息同時,會使第一訊息反應減慢(林清和,1996)。不同的心理活動需要不同 的注意力資源,我們常依工作的難易分配心理資源,較熟悉、容易的工作不需 耗費太多的資源,故能有多餘的資源同時處理其他事(林松興,2003)。

(2)注意的資源理論

Norman 和 Bobrow(1975)將人類認知與心智作業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受 資源限定(resource-limited),另一種是受資料限定(data-limited)。前者的觀點 認為,在作業上的表現與投注的資源成正比,投注的資源愈多,表現愈佳,反 之亦然;後者則認為呈現的刺激或情況會影響作業的優劣表現(林清和,1996)。

同樣若以「受資源限定」而言,在身體覺察的歷程,若投入較多的注意比 未放入注意,所能知覺到的訊息較多。而以「受資料限定」而言,當身體所呈 現的刺激較為明顯時,比刺激較微弱更能讓人覺察得到!

(3)注意的多元模式

Johnson 和 Heinz 綜合瓶頸理論與注意分配理論,他們指出當外在刺激輸入 之後,個體首先透過感官記憶進行感覺分析,然而個體認知的容量有限,故當 兩個以上刺激要同時處理時,第一個刺激若只需透過感覺分析就可歸類時,便 只耗費少量注意資源,而可讓更多資源來執行第二個刺激,反之,若第一個刺 激需耗費較多的注意資源,則個體便無足夠的資源執行第二個刺激(林清和,

1996)。

(27)

3.小結:

從早期的「瓶頸理論」中,無論是早期選濾或是晚期選濾,皆可得知訊息處 理有其限制,也因而我們無法同時覺察到所有的身體訊息,然而可以透過意圖,

經由注意的選擇,覺察到平時令我們所忽略的身體訊息。而由注意的「容量理論」

中,我們可以知道注意就像資源一般,當我們覺察身體訊息,若身體訊息較為陌 生,無法在感覺分析加以歸類時,可能就必須投注更多的注意資源,以進入知覺 的處理,此時較難在同時間覺察到其他的身體訊息。總而言之,訊息處理是有限 的,當身體訊息較為陌生時,人們難以做較完整的覺察,但是經由注意,預期訊 息出現,會使得覺察變得容易。進一步而言,當身體訊息是自己較為熟悉的,往 往我們較能輕易覺察之,此即為知覺的「自動化」之一。

(二)自動化

當外界刺激非常明顯或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訊息出現時,我們會不自主的將注 意力轉移到該刺激上,此無法抑制自動喚起的知覺歷程為知覺的自動化(Schneider,

& Shiffrin, 1977;王震武等,2001)。訊息處理的自動化的過程中所伴隨的意識成 份是較低的,無須人為刻意的注意便能自動產生(游恆山,1991)。

自動化的歷程是練習的結果(李玉琇、蔣文祁,2005)。覺察能力也是需靠平 時練習培養,其所知覺的幅度、區域與範圍則需透過學習而深化(高華峰,1998;

Colline, 1985)。換言之,身體覺察能力可透過練習注意自己身體的訊息,熟悉身 體的感覺及覺察身體訊息的歷程,最後達到自動化。如此,身體的訊息應當能在 身體稍有改變時,便能有所覺察到!

日常生活中,還有一對自動化的歷程:「習慣化」與「去習慣化」,亦是影響 我們深遠的;當對一個刺激變得習以為常時,我們會愈來愈不注意、留意它,此 為「習慣化」;而當一個熟悉的刺激突然改變時,我們又開始去注意這個刺激,此 為「去習慣化」(李玉琇、蔣文祁,2005)。

(28)

當身體長期處於不良姿勢時,而不曾注意察覺時,我們會對該姿勢「習慣化」, 而當身體動作有了習慣性的不當使用,長期下來易感到疲勞、肌肉緊繃或者造成 感覺動覺遺忘症(林大豐、劉美珠,2003)。而當我們要對不當姿勢進行改變時,

往往需將已習慣的行為提昇到意識狀態,此提昇到意識層面的動作往往需要透過 大量的注意,及不斷持續的維持。

綜合而言,身體覺察可透過練習而達到自動化的效果,一般人缺乏覺察身體、

感受自己身體的習慣,因而對自己的身體陌生、不熟悉。若能經常注意自己身體 的變化,熟悉身體的感覺,當身體有任何不適,皆可早期覺察進而調適!如同潛 能課程訓練師高華峰(1998)所提,要調整或紓解身上的壓力,首要條件就是先 能「覺察」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況,更重要的是,這種能力需要平常的練習,養 成習慣後,才能在當下發現自己緊繃時,立刻讓自己放鬆。

四、知覺的歷程

整個覺察的歷程亦可說是知覺的歷程,所謂知覺的歷程包含感覺、知覺和分 類三個階段,感覺階段即是將感覺訊息登錄和分析,知覺階段是將訊息組織和綜 合,分類階段則是指認訊息及將其歸類(游恆山,1991)。

另外,知覺的歷程可分為直接知覺(由下而上的歷程)與建構知覺(由上而 下歷程)。直接知覺重視知覺刺激的感覺資料,強調接受器本身訊息的完整性,認 為知覺是簡單而直接的,不需太多複雜的訊息處理,而建構知覺歷程強調先備知 識的重要,知覺的過程需以先備知識結合來自感覺接收器中的訊息(李玉琇、蔣 文祁,2005)。此二歷程是互補的,以直接知覺而言,覺察的過程具豐富的身體訊 息,當下的感覺經驗即可讓訊息進一步處理到知覺、歸類階段。然而,若訊息較 微弱或不清楚,可能就會運用到建構知覺的理論,結合過去知識,來理解當下所 知覺到的身體訊息。換言之身體覺察的過程是由直接知覺及建構知覺交互影響的 結果。

(29)

林清和(1996)所提知覺歷程的模式如圖 2-3:

2-3 知覺歷程模式(取材自林清和,1996)

身體知覺訊息的歷程,由訊息的輸入開始,經由本體感受器確認訊息,再由 知覺將訊息結合,形成概念,最後形成認知。然而因個人經驗、先備知識不同,

每個人所覺察後的認知概念亦有相當大的差異,故本研究所編製之量表,比較著 重於整個覺察歷程之前半段,而不強調後半段的認知。亦即本研究的「身體覺察」

著重在身體的感覺經驗。

五、小結

綜合以上探討整理如下:

(一)從意識的探討中,我們了解到身體的訊息可藉由意圖,由前意識層面拉到 意識層面,亦即身體覺察的歷程即是將原本不被注意到的身體訊息,提昇 到意識層面中。

(二)由感覺的特性中,可知當身體覺察不到訊息時,可能的原因為刺激量不夠 大,未達感覺閾值,或當感覺不到身體鬆與緊的不同時,可能因該差異未 達差異閾值,然而透過預期訊息的出現,可以較容易覺察到訊息。

(三)在選擇性的探討中可知由於訊息處理有限,人們無法同時覺察到所有的訊 息,此時,較為熟悉的訊息或是刺激量較大的訊息較易令人覺察到。而「注 意」是覺察的一重要變項,平時易被忽略的身體訊息亦可透過有意圖的注 意,使其較易於覺察。

觸覺、視覺 味覺、聽覺 嗅覺、運動肌覺

輸入 本體感

受器 概念性 認知 輸出

知覺

感覺器官訊息 技能表現

(30)

(四)自動化的探討中,可知身體覺察可透過練習而達到自動化的效果,當個體 熟悉注意身體訊息,往往也使身體變得更為敏感,能早期發覺身體的訊息 而進一步處理。

(五)由知覺的歷程綜合知覺的特性,可知感覺為覺察的初步階段,整個覺察的 過程涵蓋感覺及以其為基礎進一步解釋了解的知覺歷程。而由於知覺因個 人經驗、先備知識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故本研究在量表的編製上,較 偏於感覺層次。

(31)

第三節 身體覺察能力的重要性

大學生在心理發展有其特性,而身體覺察能力是否有助大學生在心理上的發 展?本節即在探討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性及身體覺察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一、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性

青少年時期指的是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女性約 12 歲至21 歲間,男性約 13 歲到 22 歲之間(張春興,1989);從年齡上的觀點,自 國小五、六年級開始至大學畢業皆可視為青少年(黃德祥,2000);由上述二則觀 點,可知大學生約略屬於青少年的晚期,而青少年晚期的發展特性如下:

(一)尋求自我認定及自我調適

根據艾力克遜(E. H. Erikson)的心理社會論,青少年時期在人格發展過 程具有重要的任務:辨識、認定、認同,若無法完成此任務,會造成發展上的 危機(黃德祥,2000)。所謂發展危機指的是在社會適應上產生的心理困難,

個體在不同時期,應學習適應不同的困難,化解危機,才能完成整體性的自我

(張春興,1997)。

由於青少年早期和中期發展起來的自我意識,使青少年特別關心自己,而 青少年晚期是從青少年慢慢轉向成人的發展過渡期,發展過程的重點在於獲得 自我認定及調整自我,即要確立自己的角色認定、知道自己的人格特質,確定 價值信念,並接納自己的長短處、肯定自我,能覺察自我,也要適當控制自我

(李惠加,1997)。

(二)建立自我概念

由於青少年正是學習自我肯定、自我探索、自我了解的階段,此時期個體 很重視社會的反應,由別人的觀點看自己,轉而影響自己的觀點,常透過社會 比較與自我評估來建立自我概念(李惠加,1997;黃德祥,2000)。

(32)

在發展的時機上,青少年晚期正重新面臨新的學習體驗,脫離父母過獨立 的生活,轉向追求自主、自信,使其有機會重新思考自己形成新的自我認定(李 惠加,1997),此時期也是自我認定、建立自我概念的重要時刻。

二、身體覺察能力對大學生(青少年晚期)的重要性 身體覺察能力對大學生發展上的重要性如下:

(一)覺察使人具有判斷分辨的能力,是改變的開始、提供選擇的工具

完形學派的創始者Perls 與身心學者 Feldenkrais 皆認為「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何麗儀,1997;Feldenkrais, 1977)。 Feldenkrais 認為「若一個人不去覺察自 己的身體,就無法區別身體有何不同的改變和感受,無法區別差異,就無從選 擇,當然也就無法做有意圖的改變」(林大豐、劉美珠,2003:263)。如能使我 們更正確的使用身體,減少疼痛及不舒服的感覺。若人們所覺察得越多,就擁 有越多的知識和訊息,就能做更多的選擇(黃淑珍,2005)。

一般人若能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察覺到身體不正確的姿勢或不適,必然 可以有機會選擇正確的方式,改變身體的不當使用。

(二)覺察使人產生自我調適能力

完形治療學派中,Perls 認為覺察本身具有治療效果,覺察是由個體與環境 在當下的持續互動中發展,而經由個體與環境的接觸,可依賴個體本身的智慧,

產生自我調整的功能(施香如,1993;黃創華,1992)。能時時覺察身體並與身 體溝通,就可以擁有適當的放鬆(劉美珠,2003a),當能更敏銳地體會到自己 的感受時,也就能達到更好的溝通和適應性(邱溫 譯,1999)。

覺察能力愈佳,身體愈敏銳,就能接受及擁有愈多的身體知識和訊息,也 就愈能及早判斷分辨訊息,進行後續的處理。

(三)增加非語言性的溝通能力、增進他人關係

對自我身體的覺察愈敏銳,對自己的了解愈深,愈能確切陳述自己的立場、

(33)

需求和渴望,也能接受別人的訊息,則對外在世界的變化也會愈敏感,這種身 心的敏感度可以使面對環境時更有反應、更合群、更能接受別人的善意,增加 非語言性的溝通能力,增進與他人關係(社會化),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需求,

並取得平衡(邱溫 譯,1999;Linden, 1994)。

當一個人無法察覺自己的感覺,無法確切陳述自己的立場、需求,同時間 也就難以體察他人的感受,無法體察別人的感受,亦難以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

往往影響人際關係,同時也可能造成對自己認同上的困擾。而青少年亦正值自 我認同的重要關鍵時期,此時更是應具良好的覺察能力。

(四)敏銳的察覺力有助於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念及完整的自我形象

能覺察自己本身的需求,也是人們認識自己的開始(Feldenkrais, 1997)。每 個人不一定能覺察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每一種感覺,但覺察的愈多,就能建立 更完整的自我形象。自我覺察形成對自己的認知,即內化了自己的自我形象成 為自我觀念,透過身體感知建立健康的自我觀念是非常必要的、根本的(漢菊 德,2002)。同樣地,青少年是建立自我概念、自我認定的重要時期,對自己的 認知也受對自我覺察影響,當所能覺察的自己愈完整,就愈能認識自己、了解 自己。

(五)增加自我掌控能力

自我覺察是自我控制的先決條件,透過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覺知到身體 感受過程,才能瞭解自己使用身體的方式及情緒變化的情形,能以更穩健、有 效率的方式來執行動作,進而有更明確的感覺來體會身體中心軸的控制,才能 對自我的身體、心智和情緒有所控制,進而掌握自己(邱溫 譯,1999 ;劉美 珠,2003a)。若能具有較敏銳的覺察能力,可提昇掌控能力,肯定自己身體的 動作使用,增加其自信心。

(34)

三、小結

大學生屬青少年晚期,在其發展上,具有認同自我的重大課題,此時的身體 覺察能力對其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如了解自己,建立自我概念、增加自我掌控感、

自我調適及增進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等。因而本研究以大學生做為身體覺察量表編 製測量之對象。

(35)

第四節 身體覺察能力的型態

為確定即將設計的量表內容,本節針對文獻中有關覺察的層面與向度進一步 做探討,以作為量表編製之參考架構。

一、身體覺察的層面

由於心理學及身心學領域皆經常提及身體覺察,因而以下就心理學及身心學

的文獻中探討覺察具有之層面:

(一)心理學對「覺察層面」的觀點

心理學當中的完形治療學派在做諮商與輔導時,相當注重個案的「覺察」

能力,其認為覺察包含:對自我的覺察、對環境的覺察、對自我與環境互動間 的覺察(楊惠婷,2004)。Perls 認為覺察可分為外部領域(outer zone)、內部領 域(inner zone)及中間領域(middle zones);外部領域是對外在世界的察覺,

用五官與外界接觸,內部領域是個人主觀的感覺和感情,如疼、痛、癢、肌肉 緊張以及各種情緒;中間領域是對抽象化解釋的過程,包括種種心智活動,如 幻想、計劃、分析、思考等等(張志君,2003)。另外,張志君(2003)亦歸 納認為完形學派認為自我覺察包含三個層面:1.對個體所處情境中之物理刺激的 覺知;2.對個人身體感官、知覺的覺察;3.對個人內在心理感受的體驗。

在諮商中覺察的內容大多是案主對自己當時心理狀態的了解,可能是認 知、情感、行為或問題的覺察,個案藉由治療者的幫助,對一些過去自己所不 清楚的狀況,逐漸領悟到它們對自己的影響(趙祥和,1997)。

從完形學派的觀點,覺察包含對環境的覺察、對身體感官的覺察、對內在 心理感受的覺察等,而其運用於諮商中,則以對認知、情感及行為或問題的覺 察為主。

(二)身心學對「覺察層面」的觀點

Keleman(1981)認為「身體」是所有覺察的根本,也是進入其他覺察能力

(36)

的基礎,而覺察就是對生活的知覺,所以生活是什麼,覺察就是什麼。

身心動作教育以覺察能力的開發為重要課題,當中便是以「身體」覺察為 基礎,進而推展到對「個人情緒」、「自我與人際間」及「自我與環境關係」的 覺察(林大豐、劉美珠,2003)。對「身體的覺察」主要是身體主觀的感覺,如 酸、緊、痛等由感受器所接受到的訊息;「個人情緒」即是感受、情緒等部份;

「自我與人際間」即是社會化的覺察,包含與人之間互動的覺察;「自我與環境」

則是指對外在物理刺激的覺察,如燈光的變化…等。Linden(1994)認為當一 個人對自我的覺察愈敏銳,則對外在世界的變化也愈敏感(包含對別人的行為、

感覺),也因此能增加更多非語言的溝通及更有效的社會互動,進而調節自我需 求與他人需求的平衡,也可進一步提昇對環境的覺察。由此可知身心學著重在

「身體的覺察」,以身體覺察為出發點,進而增加對外的覺察。

二、覺察能力的向度

意識覺察依其內容不同可劃分為三個層次:最基礎層次的覺察是對內、外刺 激的覺察;第二個層次是對覺察事物的意義或對其反省;第三層次是覺察到自己 是有覺察能力的個體(王震武等,2001;Natsoulas, 1981;Tulving, 1985)。

許宜銘(1993)認為覺察(awareness)的「範圍」,並非只是一個點或一個平 面,而是存在於三度空間內,涵蓋寬廣度、深度、及時間等三向度:「寬廣度」,

指是否能覺察到每一個領域,覺察像探照燈,照到哪,就可以在該處覺察到更多;

「深度」,指覺察行為、行為背後的思想、思想下的感覺、感覺下的情緒,亦即所 覺察到的事物更深一層或抽象的含意;第三空間是「時間」,指日常生活裡,任何 時刻,碰到每一個訊息刺激時,都能保持一份能力及一顆眼睛來「看看」自己,

與自己的內在發生在一起。

身體是不斷在改變、流動的,有生命的身體應包含了四個面向:高度、深度、

寬度及時間(Hanna, 1983),當中高度、深度、及寬度指的是身體佔於空間中長、

(37)

寬、高的具體存在位置,而「時間」指的是身體能以自己的速度來維持穩定和平 衡的存在系統,也因而身體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因此,在覺察時,亦可有此四 個面向:高度、深度、寬度及時間(郭美菊,2005)。

黃創華(1992)認為覺察是一種習慣,一種穩定的型態,即個人的覺察廣度 會維持在一個定值,換言之測量覺察能力應是具有可能性的。另外,他也認為覺 察可分為廣度、深度和細度:廣度指對各方面都能充份覺察到的範圍;深度指個 人能覺察到更底層及更抽象的層面;細度則是指對同一刺激的每一相關細微部 份,個人所能覺察到的分化程度。也因為黃創華(1992)是將覺察視為一種習慣,

所謂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歷程,當中也隱含著該行為是否能夠「經常」的出現,

此觀點與許宜銘(1993)的「時間」(任何時刻下,接受到訊息皆能覺察)有異曲 同工之妙。

三、小結

綜合心理學及身心學對覺察層面的觀點,可看出覺察的訊息至少包含身體 的感覺、環境、情緒、人際、行為、問題、認知等,然而當中最基礎的部份則 是對「身體」的覺察,亦即對身體本身感覺及各種狀況的覺察,也因此,本研 究發展之量表題項主要以最基礎的「身體覺察」為主。

覺察應又可分為四個向度,而個人的覺察也因其在廣度、深度、細度及時間 上的不同,顯示其在覺察能力上之差異。

(一)廣度:能覺察到的層面及範圍。如:覺察到身體某部位的鬆、緊。

(二)深度:能覺察到訊息背後的意義。如:身體緊繃可能代表身體姿勢不良、

使用方式不當或需要放鬆。

(三)細度:能察覺訊息之不同。如:身體緊繃的程度或放鬆與緊繃的不同。

(四)時間:經常覺察到身體的各種訊息。

(38)

第五節 身體覺察的相關量表

身體覺察與身體知覺經常無法明顯分割,然而由於目前國內外有關身體知覺 量表,大多著重在外表及心理層面,比較少著重在身體感覺經驗,故本研究也因 此將所要編製的量表命名為「身體覺察」量表。以下針對與身體覺察相關之名詞 及量表做探討,以做為量表編製之參考。

一、身體覺察相關名詞及其量表

由於身體覺察經常與一些心理學名詞難以分別,如自我關注、身體意象及身 體自我概念等,而其相關之概念目前已有發展量表,本段分別從文獻中探討相關 名詞及相關量表的關係,以區別本量表之不同。

洪清一(1999)認為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包括身體基模(body schema)、

身體形象(body image)、身體概念(body concept)等概念,身體基模是指身體的 能力和限制之知覺;而身體形象指個體對身體的感覺;而身體概念則是個體對自 己身體的理解。換言之,身體覺察所涵蓋的範圍包含了身體形象及身體概念,然 而目前各量表的發展上,概略情形如下:

(一)身體形象(又稱身體意象)(body image)

Slade(1994)認為:身體意象包含兩部份,一為知覺的部份,是個體評估 自己體型的準確度,屬於知覺的判斷。另一個則是態度的部份,也可稱為身體概 念(body concept),是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及態度,屬於態度、認知、情感的 部份。在測量個人的身體意象上,目前國內較多人使用者為 Secord 和 Jourard

(1953)發展之身體意象滿意度量表(Body Cathexist Scale)及 Cash 與其同事在 1986 年編製、1990 年修訂,同時也是目前向度最廣的多向度身體和自我關係量 表(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簡稱 MBSRQ)(引自尤嫣 嫣,2002)。前者主要是測量受試者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滿意度;而後者(MBSRQ)

(39)

涵蓋情意、認知與行為等三大向度,包括外表評估、外表取向、體能評估、體能 取向、健康評估、健康取向、疾病適應七個子量表,和身體各部位滿意度、過重 之關注,與自覺體重分類三個附加子量表(Cash, 2000)。

身體意象的問卷中,即使是目前向度最廣的MBSRQ,仍著重於個體對外表、

健康、體能等評估及對其態度。本研究之身體覺察雖亦指對身體狀況之知覺了 解,然而,本量表著重於個體對結構、功能的覺知,強調身體本身的感覺,而不 含個體外表的評價等外在價值觀感。

(二)身體自我概念

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89)指出,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 知覺的總和,包括對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了解,個人與別人、環境 的關係,個人對於處理事務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

Shavelson, Hubner, & Stanton(1976)將一般性自我概念分為學業與非學業 自我概念,而非學業自我概念又分為社會、情緒、身體等三種自我概念,而身 體自我概念內容涵蓋體能與身體外觀。個體的身體自我概念是依據身體範圍內 各方面要素的能力感覺,包含許多特殊能力的概念,如運動能力知覺(運動技、

體適能或身體能力)及身體外觀(高、矮、胖、瘦或吸引力)(葉素汝,2004;

鄭國雄,2006)。

目前國內已由莊鵬輝、季力康(1997)在兒童身體自我概念量表編製—信 度與效度分析結果,該量表顯示兒童身體自我概念量表包含外表、柔軟度、耐 力、彈力、肥胖與力量等六個穩定因素。而在大學生的部份有Fox & Corbin

(1989)所編製的身體自我概念剖析量表(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簡稱 PSPP),其共計四個分量表:運動能力自我知覺、身體力量自我知覺、身體狀況 自我知覺及身體吸引力自我知覺等四個分量表。另外尚有Marsh & Redmayne

(1994)編製的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簡 稱PSDQ),包括有健康、協調、身體活動、身體脂肪、運動能力、身體狀況、

(40)

身體外觀、彈性、耐力、力量與自我認同等十一個分量表。

然而從上述的量表中,可發現無論是針對兒童或是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 量表的測量,多著重於體能或外觀的檢測。

(三)自我關注

另外值得一提的名詞為「自我關注」。自我關注指的是相對於外界訊息覺知 而言,對內在與自己有關的察覺狀態(Ingram, 1990)。Buss 認為「自我關注」

涵蓋了「自我覺察」與「自我意識」兩概念,前者指的是個體自我關注的「狀 態」;後者指的是自我關注的「特質」,即面對刺激時,個體自我關注的傾向,

自我關注的內容可分為為公我和私我,「私我」指具有該經驗的個體才能直接觀 察得到的部份,是個人獨有的部份,如身體的感覺、想法;而「公我」是自己 能讓他人輕易察知的部份,如姿態、表情(劉瑞楨,1999)。

常 見 對 於 自 我 意 識 的 測 量 有 自 我 意 識 量 表 (self consciousness scale )

(Fenigstenin, Scheier, & Buss, 1975)及身體意識量表(body consciousness scale)

(Miller, Murphy, & Buss, 1981)。當中 Miller 等人將身體意識量表中的「自我」

限定於「身體」部份,同樣分為公我和私我兩部份。該量表共有11 題,5 題私 我意識,6 題公我意識;當中私我意識的 5 個題項中有 4 題皆是與情緒相關之特 徵,如緊繃、口渴、體溫的改變…等,此限制了覺察一般狀況的使用(Shields, Mallory, & Simon, 1989)。

另外關注於身體過程的量表中,一般焦點並不在身體覺察的過程,反而大 多放在身體的病狀或不適(Shields, Mallory, & Simon, 1989),如 Main(1983)

的The Modified Somatic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MSPQ),全量表共有 13 個題 項,皆為對身體不適症狀之知覺,如熱、胃痛、昏厥等等的知覺。

自我關注在心理學上曾被假設為普遍存於心理病理,然而後來的學者認為 自我關注與一些心理疾病有關聯,可能在於自我關注為自我調節中的一環,造 成心理偏差可能是自我調節不當所造成(劉瑞楨,1999),如同黃創華(1992)

(41)

所認為的「覺而不察」;即對該刺激有所感覺,卻不知形成該刺激的原因,如此 無法進行調節。而在其相關的量表上,身體自我意識量表雖然著將焦點關注於 身體,然而有些則偏於特殊狀況,如身體異常狀況、病痛等,仍無法廣泛適用 於一般正常狀況的情形。

(四)小結

從自我關注的探討中,可知身體覺察為自我關注的一個狀態,而自我關注 若只是覺而不察易造成心理偏差,而相關身體關注量表偏重於不適狀況、病痛 或情緒的覺察。從身體意象與身體自我概念的簡略探討,可發現,身體覺察同 時涵蓋身體意象及身體自我概念兩層面的概念,且其同樣具有共同點為對身體 的「知覺」,從上述所探討的量表上發現,身體意象及身體自我概念在量表有共 同測量的方向,即是對外表、體適能的知覺,且相較來說,身體意象還多了對 身體「態度」的測量。然而總合言之,各量表仍是有所偏重於外表、情緒、不 適狀況等,缺乏一般狀況下,身體本身感覺、身體的改變、反應…等的覺察。

二、覺察量表

目前最直接有關身體覺察的量表為黃創華(1992)年所編製的覺察習慣量表 及Shields, Mallory, & Simon(1989)所編製的身體覺察問卷(The Body Awareness Questionnaire,簡稱 BAQ),大略介紹如表 2-1。

此兩篇問卷較大的不同在於黃創華將覺察視為一種習慣,因而在其量表的問 題上常出現「經常」等字眼,而Shields 等人則較偏向於將覺察視為一種能力,因 而其量表上的問題經常是判斷自己日常生活的覺察經驗。

另外,前者在內容的編製上,所涵蓋的層面較廣,包含對環境、人際、情緒、

認知、行為、習慣及身體狀況等,而後者主要將覺察的焦點鎖定在「身體」本身 的感覺,而由其因素分析後的結果,該問卷將身體覺察歸類四~六大因素,包含「注 意身體反應或改變」、「預測身體的反應」、「睡眠-甦醒週期」、「疾病的攻擊」、「身

(42)

體模式」、「適能」等六大因素。前後二份問卷共同之處為對「身體」的覺察,包 含「生理狀況」中的「生理疾病」、「睡眠」等議題。另外,雖該問卷不談及廣度、

深度、細度…等向度的問題,然而由其題目中,可發現其主要仍是以廣度為主,

而不細分其它向度,此亦與黃創華的問卷中有相同之處。

表2-1 目前現有的覺察量表 作 者 量 表 名 稱 量表適

用對象

內容

黃 創 華

(1992)

覺察習慣量表 大學生 將覺察定為一種習慣,其所編製的量表主要單純考 慮覺察習慣的廣度。其對覺察習慣的定義中,主要 包括對「環境」(物理環境、人際環境)、「生理狀 況」、「內在情緒狀況」、「認知歷程」、「自己的行 為」、「自己的習慣」。而在內容的發展上主要針對 大學生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活動,大致分成「家庭」、

「學業」「人際」「感情」「休閒活動」「生理疾 病」、「睡眠」等幾大類。

Shields, Mallory,

&

Simon

(1989)

The Body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大學生 及成人

此量表主要在測量一般狀況下的身體覺察,該量表 共有18 題,因素分析的結果得到四個因素:「注意 身體反應或改變」「預測身體的反應」「睡眠-甦醒 週期」「疾病的攻擊」等。而在交叉比對時的因素 分析所得結果有六個因素:除了上述四因素外,還 增加了「身體模式」及「適能」的因素。

(研究者整理)

本研究亦將焦點放在對「身體」的覺察,視覺察為一種能力,將「習慣」視 同為四大向度(廣度、深度、細度、時間)其中之一「時間」,在問題的編製過程,

以四大向度為輔助內容發展。而在觀點上雖與Shields 等人同樣將量表的焦點放在

「身體」,然而不直接翻譯該量表的原因在於,該量表已是多年前的量表,且該量 表在題目歸屬上,有許多跨因素題目,因而本研究重新進行量表編製。

三、本研究覺察量表的發展

本研究量表在內容的發展上,以身心學在開發身體覺察的研究中,學員所能

(43)

覺察到的層面為基礎,並參考黃創華(1992)年碩士論文中覺察習慣量表及 Shields 等人編製的身體覺察問卷(BAQ),以做為本量表題項內容發展之依據。

(一)身心動作教育提昇身體覺察能力所探討之內容

本段探討目前開發覺察能力的研究中,研究對象所能覺察到的層面,並參考 各研究中,研究對象對自己身體覺察的文字描述,以作為問卷編製時,文字用語 之參考。茲將開發身體覺察之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2-2:

表2-2 開發身體覺察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篇名/研究目的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所能覺察到的層面 卓子文

(2001)

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一項針 對舞者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的行動 研究

七名藝術大學 舞蹈系學生

1.身體肌肉張力 2.身體使用方式 3.身體舊習慣

4.呼吸與動作間的關係 5.身體疲勞或舞蹈傷害 6.身體態度

林季福

(2004)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覺察能 力開發與改善學童脊柱側彎效果 之研究

21 位高年級 脊椎側彎之學 童

1.呼吸的覺察

2.身體鬆、緊及疼痛的覺察 3.不良姿勢的覺察

4.整體覺察能力 蔡琇琪

(2004)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 童靜定、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以 呼吸覺察活動方案為例

國小三年級 1.對呼吸的覺察

2.對身體部位放鬆的覺察

林季福

(2005)

身心動作教育之Body Mapping 教 材應用於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研究

國小四年級 17 位學童

1.感受到身體部位。

2.身體的感覺,如肌肉的酸痛、不 適感。

陳怡真

(2004)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 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國小六年級 1.呼吸的覺察 2.鬆緊的覺察

3.身體使用覺察(身體結構認知,

身體關係與使用的體察)

劉美珠/

林大豐

(2004)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在「健康與體 育」領域課程之研究—以身體構圖

(body mapping)的教材發展為例

大四生 1.能覺察到身體的使用情形(身體 姿勢)

2.覺察身體的狀況(酸痛)

3.覺察不適、疲憊的情況 郭美菊

(2005)

「坐姿八式動襌—身體覺察訓練」

對青少年身心覺察能力之行動研 究

青少年(國中 三年級)

1.身體的檢視心跳次數 2.身體的動作反應 3.身體的鬆與緊 張玉佩

(2006)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輔導國小四~

六年級學童改善情緒與行為之研 究—以小團輔導為例

6 位情緒與行 為有困擾之學 童

1.身體變化--身體鬆與緊 2.身體的感覺

吳美慧

(2006)

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 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之效 果研究

四年級學生 1.呼吸覺察

2.身體使用效能覺察:動態肢體動 作的覺察、身體控制的覺察、身 體使用態度的覺察

(研究者整理)

數據

圖 2-2 Deutsch & Deutsch, Norman  晚期過濾機制(取材自李玉琇、蔣文祁,2005)
圖 3-2  量表製作流程圖 文獻回顧  擬定  研究內容與方向 分析文獻--產生身體覺察架構 編擬量表初稿 信度分析 確立研究計畫 內容 效度 修改及增刪內容 編擬預試問卷 項目 分析 刪除 CR 值未達顯著 初步探索性 因素分析刪除無法歸入因素之題項因素命名 正式量表 求出量表與各層面信度 第一次施測 驗證性 因素分析階段一 階段二 階段三 若不完全適合-進行修改 正式探索性及 指定因素因素分析預試 階段四 比較接受覺察能力開發與否在量表上得分之差異獨立樣本 t 考驗 第二次施測 以接受過與未接受過身心
表 4-5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第九次因素分析轉軸後組型矩陣摘要表            因素 題號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因素四  因素五  因素 六  因素七 Q15 我可以感受到身體放鬆與緊繃的不同。 .89        Q16 我清楚地知道身體僵硬的感覺是什麼。 .87        Q13 我清楚地知道身體放鬆的感覺是什麼。 .70        Q12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身體哪些部位容易緊繃。 .59        Q18 我能察覺到身上的穿著是否造成身體緊繃。 .56        Q59
表 4-17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的信度考驗摘要表  因素別  內含題目(題號)  內部一致性  1.身體控制的覺察 29、30、41、58、59  .82  2.身體異常的覺察 49、55、60、67  .74  3.呼吸的覺察 56、62、63  .77  4.肌肉張力的覺察 12、13、15、16、18  .79  5.身體使用的覺察  1、6、7、10  .71  全量表  共21題  .89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Biases in Pricing Continuously Monitored Options with Monte Carlo (continued).. • If all of the sampled prices are below the barrier, this sample path pays max(S(t n ) −

By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Chung Hua University for objects, to make use of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considers the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questionnaire is analyzed in several statistics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Keywords: time manage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validity...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