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研究歷程與研究結論,研究者發現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 學的實施後,學生對於交互教學法的四項閱讀理解策略亦多能持正向態度看待,

173

同時亦能在篇章閱讀過程中適度運用各種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來幫助自己進一 步掌握篇章內容的重點,足見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對於國中學生閱讀 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其正向影響。

茲就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分別從教學與未來研究兩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以供 教師從事閱讀教學或未來研究者進行閱讀相關研究之參考。

壹、 對教學者的建議

一、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時,須先掌握學生閱讀起點,進而根據學生需 求進行更縝密的教學規畫,方案推動過程亦須隨時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彈性調整。

根據研究者觀察,由於閱讀教育逐漸受到重視,教育當局也極力宣導宜多加 強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而綜觀當前國中階段的教育現場發現,儘管越來越多學 校皆能竭盡所能投入閱讀推廣的各種活動,也不乏許多學校特別將閱讀課納入課 程,然可惜的是,常流於「閱讀課就是讓學生能安安靜靜看書」、「閱讀課就是 讓學生看越多書越好」等迷思,其實讓學生願意安靜看書且又看很多書,自然是 好事一樁。值得思索的是,何以推廣閱讀多時學生的閱讀能力卻未能隨之提升?

倘若學生能在閱讀過程中真正達到理解,看再多的書可能只是流於囫圇吞棗,一 看就忘,如何讓學生真正透過閱讀來延伸學習?。

是故,有意從事閱讀教學的教學者,不妨可從閱讀理解策略的指導著手,而 強調對話討論的交互教學法則不失為可行之道。交互教學法主要是採取預測、澄 清、提問與摘要四項閱讀理解策略為主軸,強調在課堂師生與同儕的對話討論過 程中,藉由學習鷹架的提供與逐步卸除,以轉移學習責任至學生身上,讓學生能 學會在閱讀過程中適度運用閱讀理解策略,進而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基於 此,教學者在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教學之際,須先掌握學生有關閱讀的學習起點,

同時在課程規劃與閱讀文本選擇等方面,亦須針對學生實際需求進行評估,如此 一來,方可有效吸引學生參與閱讀課程的動機,引導學生透過四項閱讀理解策略 的習得與運用,來進一步促進閱讀理解,真正發揮從閱讀中學習之效。

二、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時,須先致力於營造可促進對話的討論氛圍,

讓學生願意在閱讀過程中發表個人想法,進而透過對話促進對篇章內容的理解。

交互教學法相當重視師生與學生同儕之間對於閱讀文本所進行的對話與討

174

論,是故當教學者有意運用交互教學法如入閱讀教學時,需先致力於營造適合引 導學生展開對話的氛圍。根據本研究發現,要讓學生願意在閱讀篇章的過程中發 表個人想法並參與討論,那麼在實施上有幾點須格外留意。

首先教師須先致力於和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根據研究者回顧本研究第 一堂課的上課狀況後發現,由於甫開學不久,學生又剛升上國中七年級,彼此都 處於互相熟悉的磨合期,一開始上課的現象是教師在講台上口沫橫飛地講解著各 種有關閱讀的概念,同時也好幾度嘗試把問題拋給學生,希望藉此鼓勵學生發言;

然而台下學生卻因閱讀教學剛開始且互不熟悉,再加上過去的學習經驗習慣處於 被動,導致願意主動舉手的學生寥寥無幾,一度讓研究者深感挫折。

然而,經研究者進一步尋找各種話題且嘗試各種方式鼓勵學生發言後發現,

當所帶動閱讀討論的話題是和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學生自然會很願意分享 自己的想法,此點在本研究一開始藉由林書豪旋風帶出的討論氛圍中可得以窺知,

當學生覺得討論主題是能自己熟悉且也感興趣的,便不覺得舉手發言是件困難事。

此外,由於學生過去習於單一標準答案的追求,故在討論展開前,不妨先讓學生 建立正確觀念,舉手發言重要的並非對錯,而是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教師亦須秉 持開放的態度,接納學生可能產生的各種想法,且又能在其發言後適度給予回饋,

在一次次引導之下,學生自然會願意主動參與閱讀討論,而在相互對話的過程中,

許多想法自然也會隨之激盪出來,如此一來,便可藉此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

三、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時,須慎選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且符合學生 程度,又適合帶領學生進行討論的閱讀文本,如此方可助於促進學生閱讀理解。

交互教學法旨在引導學生習得四項閱讀理解策略,然而就本研究推動發現,

有關閱讀策略本身的概念介紹方面,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是比較容易感到枯燥的。

然而,若能透過能激發學生興趣的閱讀文本作為策略學習的媒介,讓學生在邊閱 讀邊練習的過程中,試著掌握四項閱讀策略的運用,如此更有助於閱讀能力的提 升。基於此,教學者如何選擇適合帶領討論的閱讀文本,便成了很重要的一環。

本研究在進行閱讀文本選擇時,主要以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為考量,經研究 者訪談學生發現,國中七年級學生普遍喜歡閱讀小說,主要在於小說故事情節強,

學生容易隨著書中角色遭遇而產生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足見故事性強的文本容易 引起學生閱讀興趣。

再者,經進一步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可知,封面符合圖文必茂特質的書籍,

175

抑或標題具有臆測性的文本,普遍亦都能受到學生的青睞。一本書的封面所提供 的圖像訊息相當豐富,適合用以引導學生練習預測策略的運用,前述標題具臆測 性的文章同樣具備此等功效,可知圖文並茂、具臆測性的文本可成功激起學生繼 續閱讀的動機,適合用以作為交互教學進行的互動媒介。

此外,由於本研究閱讀教學進行時,適逢中秋佳節即將來臨,為力求結合學 生生活經驗,研究者便決定將閱讀主題鎖定為與中秋節慶相關,同時配合本校圖 書館的閱讀認證活動,最後選擇琦君女士的「桂花雨」與曾志朗先生的「月亮的 幻覺」兩篇文章作為本研究第一階段帶領學生進行閱讀討論的文本,經課堂觀察 發現,學生多能根據實際生活經驗來發表個人想法,而在進行相關討論時,亦能 隨之啟動過去的先備知識積極參與討論,足見能否符合學生生活經驗,亦是選擇 文本的重要考量之一。

四、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時,須力求將多元評量的概念納入課程方案,

避免單就學習單或閱讀測驗等紙筆方式,評估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的學習成效。

教師致力於將閱讀理解策略融入閱讀教學,無非希望藉此發揮促進學生閱讀 理解之效,究竟教學實施能否真正奏效?端賴教學者藉由評量設法找到某一部分 的答案。以本研究而言,藉以評估學生學習成效的來源,主要包括學生的課堂互 動情況、學習紀錄單書寫情形與小組討論參與程度等質化資料為主,再輔以學生 閱讀文章過後,於閱讀理解測驗的作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

根據本研究推動過程發現,由於學生學習情況不一,有些學生擅長口語表達,

有些學生則偏重書面記錄來呈現個人的學習成長,足見教學者在進行教學之際,

須審慎評估學生的各種學習情況,進而力求納入多元評量的概念,避免單就學習 單或閱讀測驗等紙筆方式,否則容易導致部分不擅長書寫的學生因此產生厭惡心 理,進而影響學生閱讀學習成效的評估。

貳、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主題可再求多元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對提升國中學生閱讀理解能 力之成效,故探討焦點注重於學生閱讀知能的轉變情形。經過本研究推動過程發 現,由於閱讀樣貌實在多元,單就閱讀知能的轉變情形探討稍嫌片面,建議未來 閱讀相關研究者可針對閱讀興趣、習慣或其他閱讀策略等,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176

二、研究時間可再求延長

本研究課程方案的實際推動時間為期八週,而用以輔助四項閱讀理解策略演 練探討的閱讀篇章共有四篇。透過本研究實際推動過程發現,學生普遍認同四項 閱讀理解策略的實用性,也對本研究所選用的閱讀文本持正向態度。整體而言,

認為透過四項閱讀理解策略的運用,能促進對這四篇閱讀文本的文意理解。然若 欲就細部來看,像是哪種類型的文本適合帶領學生練習運用何項策略、哪種閱讀 策略最有助於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等探討,則建議未來研究者可考慮拉長研究時程,

進行更長時間的教學規劃與實施,如此或許方可再求進一步的研究發現。

三、成效評估可再求多元

根據前述,綜觀當前國內各種閱讀的相關研究可知,研究對象多以國小學生 為主,而當前用以評估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相關施測工具,也多以國小各年級學 生為對象而編擬,主要和國中階段的教學過去較少著墨於閱讀教學有關。

如今,隨著閱讀教學日益受到重視,國中階段也正如火如荼推動著,各種閱 讀師資培訓研習琳瑯滿目,各種推廣閱讀的活動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過,對

如今,隨著閱讀教學日益受到重視,國中階段也正如火如荼推動著,各種閱 讀師資培訓研習琳瑯滿目,各種推廣閱讀的活動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過,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