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的實施成效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的實施成效

為探討教師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後,對於國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 升的實施成效,本節旨在從學生運用閱讀策略的情形、學生學習閱讀策略的態度 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改變三方面分別探討之。

壹、學生運用閱讀策略的情形

本研究旨在透過教師運用交互教學法融入閱讀教學,藉由逐漸轉移學習責任 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學會在閱讀過程中運用預測、澄清、提問與摘要四項閱讀 理解策略的能力,以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基於此,在閱讀教學的推動過程 中,學生對交互教學法此四項閱讀理解策略的運用,究竟呈現何等樣貌,實有其 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必要,是故,茲就本研究教學方案實施過程中,學生運用四項 閱讀策略的情形,逐項詳述如下:

一、 預測策略的運用情形

閱讀過程中,善用預測策略旨在根據閱讀文本所提供的圖像、文字等訊息,

來喚醒讀者的既有知識與先備經驗,進而能對文章內容先行產生假設性的預測。

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可知,林真琴(2007)曾提出,對於閱讀時習於走馬看花的 國中生而言,善用預測策略,有助於引導學生對於文章內容發展有意義的推論。

本研究的閱讀教學分兩階段實施,茲分別就兩階段進行過程中,學生預測策 略的運用情形呈現如下:

(一)第一階段:「策略的直接教學」階段

本階段分別於第二週以「桂花雨」一文,以及第四週以「月亮的幻覺」一文 來進行預測策略的學習,而學生據以練習預測的方式,主要是根據書封、插圖、

生活經驗與前後文敘述等層面。

1.學生閱讀「桂花雨」運用預測策略的情形

經過第一週預測策略概念說明後,學生對於預測策略有初步認識,第二週閱 讀「桂花雨」文章時,學生在預測運用上,主要是延續第一週的書名猜一猜活動,

意即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根據封面所提供的圖像訊息,來進行書名預測的練習。

多數學生在學習單上都能正確勾選出答案「桂花雨」,然而在書寫判

84

斷根據線索的能力則稍弱,多只能簡單帶過。根據省思發現其可能原 因:本次書名預測活動較為簡單,且有發給各組封面進行觀察與討論,

再加上所給提示明顯,故同學皆能全數答對;然封面觀察後的線索印 證書寫則較為薄弱,足見同學尚未習慣蒐集線索。下回在指導同學運 用策略與討論時,可多留意線索印證與修正部分,並要求同學養成隨 時記錄的習慣。(省札,120917)

根據圖 4-2-1 教學方案第二節課堂影像可知,教師旨在引導同學透過書本封 面所提供的訊息來進行書名的預測,學生舉手反應相當熱烈,足見書名猜測活動 能成功引起其參與興趣

。透過此次課堂學生運用預測策略的情況可知,學生進行 預測時,多能著眼於圖像部分成功猜對書名。然而,根據學生在學習單的填寫狀 況如圖 4-2-2 S26、S01 的「桂花雨」預測策略練習紀錄則發現,學生對於預測線 索掌握部分仍有待加強,此亦提醒教師須針對學生不足之處設法進行補強。

圖 4-2-1 教學方案第二節課堂影像

圖 4-2-2 「桂花雨」預測策略個人學習單

T :「我們要從學習單上五個選項中,選出最能代表第一段重點的,

85

更重要的是,要找到線索告訴教師原因才行

(老師抽點同學回答,繼續引導全班進行討論。)

喔!」

S03:「懷念家鄉(老師追問:為什麼會想選懷念家鄉

T :「有沒有其他答案?記得要

),因為第一句,

中秋節前後就是故鄉的桂花季節。」

從五個中挑出最接近的才行喔

S30:「住家環境(教師追問:為什麼想選?學生說話很小聲,老師接 近後,直接邊比邊說,整段後面都是在講他們家。」

!就像 平常我們在考試的時候,要找最有可能的」

S27:「搖桂花情景(追問:為什麼想選?)因為有提到桂花。」

T :「其實文章到這裡只提到桂花,還沒有敘述搖桂花的情況,我們 等一下可以再從文章後面來找看看,哪一段更適合搖桂花情景。」

老師公布答案,逐一說明為何答對或答錯,並適時提醒同學,預測策 略答對或答錯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是如何修正,讓下次猜得更準確

(觀二,120917)

上述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桂花雨」文章第一段討論的師生互動過程記錄,

從內容可知,學生先前雖能成功預測書名,然卻尚未能據此猜對第一段內容,透 過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教師藉此提醒學生預測正確固然值得開心,但預測錯誤也 毋須氣餒,重點在於繼續閱讀並從中找尋線索修正。

T :「讀第一段時,要從選項中選出代表第一段重點時,你有猜對嗎?」

S10:「你是說原本嗎?還是後來?」

T :「你一開始跟後來選的不一樣囉?可以說說看你猜的過程嗎?」

S10:「一開始我猜的是「懷念家鄉」,後來我聽了提示後,再看一次就 決定改成「住家環境」

T :「可以說說看你為什麼會想改的原因嗎?」

S10:「因為我看到上面有寫到住宅,我自己也覺得「懷念家鄉」怪怪 的,所以後來就決定要改了。」

T :「你很厲害耶,教師上課就有說第一次猜錯沒關係,重要的是第 二次可以找更多線索來想辦法修正。」(訪學S10,120918)

86

S07:「因為預測要看圖片,還要看文字阿」(訪學S07,120918)

從上述紀錄可知,S10 一開始雖未能立即預測成功,但經過聆聽教師在課

87

88

法S23 尋找線索印證的表現。(觀四,121001)

T :「所以到這邊我們知道,作者會議結束就去搭地鐵?他想去哪裡?」

S21:「去朋友家」

T :「那討論到這裡,我們繼續想想看,文章接下來會寫些什麼呢?

S26:「寫

」 作者跟老朋友們相見的情況

T :「那我們繼續讀文章,看看跟 S26 說的一不一樣」(觀四,121001)

上述觀察紀錄顯示,一開始學生僅能天馬行空的進行預測,透過課堂師生互 動的討論,S23 開始試著從文章當中尋找線索來印證預測,經正增強後,其他學 生亦能慢慢見賢思齊,像是 S26 已能根據前述內容有效預測後文。

根據圖 4-2-3 可知,學生在第二篇文章運用預測策略的狀況已逐漸進步,原 本第一篇文章練習預測所出現-印證或修正線索蒐證能力不足的問題,亦慢慢有 所改善,此現象亦印證一回生,二回熟,足見一次次練習有助於帶動學生運用預 測策略的能力,此等現象亦反映於學生第二次學習紀錄單的書寫狀況。

圖 4-2-3 「月亮的幻覺」預測策略個人學習單

89

經過研究者批閱學生學習紀錄單,針對學生蒐集線索印證預測的表現進行 統計,學生在引導過後,已慢慢能藉由蒐集文章提供的線索來作為印證預測結 果之用,詳細狀況如下表 4-2-1 所示。

表 4-2-1 「月亮的幻覺」印證線索數目統計表

線索個數 人數 學生

一個 5 人 S04,S07,S12,S27,S30

兩個

14 人

S03,S05,S09,S11,S14,S16,S20, S21,S23,S24,S26,S28,S31,S33 三個 4 人 S10,S22,S25,S29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根據表 4-2-1 顯示,本次上課學生在學習單預測策略部分的作答情形不錯,

全班同學皆能正確答出「中秋」,也能試著從文章蒐集線索加以印證,整體而言,

蒐集線索用以印證預測的書寫情形已有改善,依據線索數目的統計結果可知,

寫出兩個線索的同學最多,有 14 人。經研究者進一步省思原因發現,可能與剛 過完中秋節有關,由於選文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再加上前篇文章「桂花雨」

也已練習過如何根據線索判斷節慶,故學生在預測策略運用有所進步。上述顯 示選文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符時,學生較易能對文章產生共鳴,再加上善用學習 單所提供的範例引導,如此一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便能逐漸熟悉邊讀邊猜邊 印證的預測原則,進而善用預測策略來促進自己對於篇章文意的理解。

T :「那你有猜對是會議是在哪個節慶召開嗎?」

S16:「有!中秋節」

T :「你是依據哪些線索猜到 S16:「

的?」

T :「嗯!厲害,可見你真的表現不錯喔!」 (訪學 S16,121002)

從月餅那邊」

T :「那你覺得學了這些策略,對你有沒有什麼幫助?」

S14:「有。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不懂的地方。預測最有幫助,會讓我 有很開心的感覺

T :「嗯!邊讀邊猜又猜對會很有成就感對吧! (訪學 S14,121002)

。」

90

根據上述訪談結果顯示,學生對於預測策略的運用皆能持正面態度,表示 藉由預測策略的運用可以使其感到開心,進而激發繼續閱讀下去的動力。Robb

(2003)在《中學生閱讀策略》一書提及,預測能讓讀者讀來有欲罷不能的感 受,因為他們會為了證實自己的預感而覺得非讀下去不可。同時,其進一步提 出,無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預測的比例是多是少,都應該持續練習這項策略,

進而使預測成為一種蓄意的行為,練習多次之後,學生即可自然而然將此策略 運用在自己的閱讀過程,進而更能投入文本當中。

綜合上述學生在第一階段預測策略的學習狀況可知,一開始學生由於不熟 悉預測策略的運用技巧,僅能天馬行空馳騁想像,無法進一步針對自己的預測 結果進行修正或印證,整體預測狀況有欠理想;然而,經過課堂上力求結合封 面圖像、文中插圖或生活經驗等預測運用的練習,以及接連兩篇文章的放聲思 考與引導討論過後,學生對於預測策略已逐漸能掌握原則,進而感受到隨之而 來的喜悅與成就感。

(二)第二階段:「學習責任的轉移」階段

本階段分別於第六週以「守望的天使」一文,以及第八週以「條碼事件」一 文來進行預測策略的學習,而引導學生運用預測的方式,主要是根據書封、插圖、

生活經驗與前後文敘述等層面進行。

1.學生閱讀「守望的天使」運用預測策略的情形

第二階段的預測練習主要是讓學生以小組進行組內交流的方式進行,在小組

第二階段的預測練習主要是讓學生以小組進行組內交流的方式進行,在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