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分析與結果,對高中學生、高中教師、相關教育單 位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壹、對高中學生施行永續教育的建議

一、高中學生雖然擁有正向的知識與價值觀,然而相對而言,較缺乏 相關技能,建議應強化永續教育的技能方面,讓學生可以達到知 行合一,並利用美麗的自然環境,加強學生維護環境永續發展的 決心與永續發展教育的行動力。

二、將來發展永續教育融入課程,可根據本研究建議的知識、技能與 價值觀優先來發展教材,在與生物教學相關之單元,就學生對永 續發展教育之知識、技能與價值觀應澄清及改變之部分,編製適 當之教學活動融入高中生物課程,選擇適當之教學策略和方法,

編製具有結構之教學模組,其內容包括結構序列,教師任務、教 師反應原則及教學輔助等,並以所開發之評鑑工具評估其教學成 效。

貳、對高中教師的建議

一、教師認為我國不論是民眾政府教育教材都還不夠重視「永續發 展」,建議讓教師們從教育著手,使得民眾與政府能逐漸重視「永

續發展」,正視「永續發展」過程中,如何面對與解決所遇到的 困難與障礙。

二、由本研究調查結果發現,能融入永續發展教育的學習領域,排序 第一的是生物科,所以建議生物科教師在生物領域發展並實施永 續發展教育相關融入課程。高中教師都同意,高中生物科的教學 需融入「永續發展」的概念,然而教師們雖然瞭解「永續發展」

的意義,卻無高度信心,能施行永續發展教育,教學的策略與方 法亦不夠豐富,建議教師積極充實自己,以能施行永續發展教育。

三、建議教師們利用本研究開發的工具,瞭解本身的永續發展教育專 業知能,並做為自評與改善的工具,相信對於提升與加強永續發 展教育專業知能有相當的幫助,也能瞭解自己參加何種主題的研 習,對自己的永續發展教育教學能力幫助最大。

四、建議教師們將永續教育重要的理念與原則,盡力融入於平時的課 程中。教師們對於永續教育重要的態度與技能,要從自身做起,

以身作則,進而影響學生,畢竟在推廣永續教育時,「身教與言 教」都很重要!

五、建議教師們規劃永續教育教學時,應以現在最火紅的全球環境與 發展議題為最優先,其次是生物多樣性、環境科學與生態文化等

議題。教師們應熟悉永續教育的教學策略,以增加這些教學策略 的運用情形,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多元與有效。

參、對相關教育單位的建議

一、培養師資時應加強灌輸永續發展教育相關知識、技能與價值觀。

高中課程現有課綱(95 暫綱與 99 新課綱)中,融入缺乏的永續

發展教育知識、技能與價值觀主題內容,讓所有高中學生都能學 習到所有應發展的永續發展教育知識、技能與價值觀。

二、以本研究結果做為發展永續教育融入高中生物課程的參考工具,

並可做為評量工具,以分析學生經過永續教育融入高中生物課程 後,是否在知識技能與價值觀有了正向的改變,以加速推廣永續 發展教育。

三、本研究發現教師們非常樂意參與永續教育相關研習,建議多鼓勵 與舉辦永續教育研習,並參考本研究結果,瞭解教師們的需求,

尤其是以永續教育的課程規劃,做為優先舉辦的研習。有專人能 指導教師做這方面的課程規劃,讓教師可以輕鬆提升這方面的能 力,而不會讓平常從事教學繁忙的教師增加負擔。相信永續教育 的課程規劃實踐程度一定可以大大提昇。

四、建議提供教師運用永續教育的社會活動於教學上的實際經驗與教 學模組,教師們覺得有可行性,便增加教學上實施的頻率。

肆、未來研究

一、本研究的工具及結果可作為未來研究的工具及試測或前測,並據 以發展永續教育教材,分析永續教育融入課程實施前、後,高中 學生在永續發展教育知識、技能與價值觀各方面,是否因教材的 實施而有顯著的改變,以瞭解教學的實施成效。

二、可擴大範圍調查不同背景的高中學生,在永續發展教育知識、技 能與價值觀的現況是否有明顯差異,以做為實施與教學永續教育 課程的修正與參考。

三、將來可利用本研究開發之工具,調查其他領域高中教師的永續教 育專業知能的現況,以擴展永續教育在各領域教學的融入度,增 加永續教育的實施成效。

四、市郊的學校學生在永續發展教育行動力及應學習永續發展教育的 知識、技能與價值觀方面,都顯著優於市中心學校學生,是否因 為市中心學校學生基測篩選分數較高,認為自己已經很瞭解與具 備這些應學習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所以學習意願不高,則有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之佳、柯金良譯(1992)。我們共同的未來。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

87-103。

內政部營建署(1990)。世界自然保育方略。

行政院經建會、工業技術研究院能資所(1997)。中華民國永續發展 策略綱領。國家永續發展論壇建議案。

李明和(2002)。中部地區中學科學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向 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永展(1999)。永續環境規劃之新思維。環境教育季刊,37,25-34。

邱詩揚(1990)。台北市國中教師環境教育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衛生教育所碩士論文。

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及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林村助(200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機械群學生環保態度與認知之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周金陵(1992)。國民中小學教師對環境問題的態度調查。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

周義國(1997)。台北市高職工科應屆畢業生的環境知識、態度及行 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吳鵬兆(2001)。偏遠與都市地區高級中學學生之環境行為及其影響 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翠霞(1987)。臺灣地區中等學校教師環境保護意識調查硏究。台

北市L:行政院衛生署環保局。

孫志鴻(1999)。永續發展研究。環境教育季刊,37,75-81。

曾富林等譯(2000)。為永續世界而教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 育研究所。

徐國森(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的環境認知、態度、行為及 其相關影響變項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智雄(2002)。國民小學教師的永續發展概念認知與環境倫理價值

觀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

莊瑞忠(2002)。高雄地區國民中小學學生永續發展概念認知之研究 -國語科與社會科教材分析及其評估。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莊宓珍(2004)。大專院校通識課程推行永續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

黃朝恩(1993)。「永續發展」概念的教材設計。環境教育季刊,18,

21-31。

陳惠娟(2004)。國小教師永續教育專業知能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市 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麒泰等譯(2000)。為永續世界而學習。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 育研究所。

馮莉雅(2007)。國中永續發展教育之課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

19,1-27 。

張子超(2001)。國民教育階段永續發展的內涵與多科性融入教學模 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NSC89-2511-S003-080)。台北: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永達(2007)。高中新課程永續教育之研究-生物科。(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 NSC 95-2511-S-003-0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

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隆盛、葉俊宏(1999)。永續發展的精髓-簡樸生活。環境教育季

刊,37,2-11。

童惠芬(1997)。探索國小教師實施環境教育之需求。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之遠(1999)。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之角色與任務。環境教

育季刊,37,18-24。

楊冠政(1989)。環境教育概述(下)。環境教育季刊,9,3-15。

楊冠政(1997a)。環境教育。明文書局。

楊冠政(1997b)。邁向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

刊,12,1-10。

楊冠政、張子超(1997)。國、高中學生環境知識概念結構的發展研

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蔡孟宜(2000)。大學生環境認知、態度與行為相關研究—以逢甲大 學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東昇(1994)。高中學生環境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教 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如君(2003)。臺灣高中職學生在環境永續發展概念之現況調查—

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環境教育初探(2009)。網站

http://contest.ks.edu.tw/~river/teach/theory/theory5.htm。

英文文獻

IUCN/UNEP/WWF(1991). Caring for the earth.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Macleod, H(1992). Teaching for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queenland.

S.A. Davis, J.H. Edmister, K. Sullivan and C.K. West(2003). Educating sustainable socie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4).

Sitary, D(1993). Agenda 21: The earth strategy to save our planet.

Sterling, S and EDET(the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Group) (1992). Good earth-keeping: Education,training and awarenes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UNEP-UK,London

Sterling, S(1996). ’Education in change’ in H John & S Sterling (Des)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London.

附件一:

請你(妳)閱讀以下的敘述,並在右欄勾選出最接近想法的選項:

請你(妳)閱讀以下的敘述,並在右欄勾選出最接近想法的選項: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同意

21.不同國家的人擁有不同的風俗與文化,我們應給予尊重。 □ □ □ □ 22.不同國家的人因不同的風俗或文化,而對地球的保護有不同的作

法,我們應給予尊重。 □ □ □ □ 23.不同國家的人因具有不同的風俗或文化,他們的行為可能不利於

地球的保護,我們也應給予尊重。 □ □ □ □ 24.人類的活動會改變地球的環境。 □ □ □ □

地球的保護,我們也應給予尊重。 □ □ □ □ 24.人類的活動會改變地球的環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