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結論 一、使用者的環境行為

(一) 執行工作者環境行為

活動前,中心會先安排場地如何作使用,各球場主要都以季租為主;活動中,

主要就是讓使用者自行使用場地為主;活動後,中心會清潔場地或是場地的轉換。

(二) 使用者環境行為

使用者在活動前,會於場邊做熱身運動;活動中,開始運動使用場地;活動後,

會在場邊收操和休息以及使用盥洗室。

二、使用者的使用後評估

(一) 執行工作者使用後評估

各運動中心執行工作者因管理理念不同,故對球場之活動安排具有差異,而執行工 作者的管理理念與球場場地限制以及球場設施間具有密切的關係,執行工作者會考量到 場地轉換時所需要的人力及時間,為方便管理故安排固定單一運動項目使用時段。另外 因為管理者對球場的定位不同,球場的使用行為也會有所不同,例如中心另有設置羽球 場,管理者就會將多功能球場定位為籃球場,使用行為就會以籃球運動為主。

(二) 使用者使用後評估

使用者在活動前,會於場邊做熱身運動,但多數運動中心球場空間較小,扣除球場 範圍後,球場周圍並沒足夠的空間讓使用者熱身;活動中,使用者開始運動,而籃球使 用者較重視球場周圍的防護設施,以及球場周圍緩衝空間是否足夠,但多數球場緩衝空 間過窄,羽球使用者則較重視照明設備和空調設備,目前設有羽球專用照明設備的球場 只有北投 2 樓多功能球場以及大安多功能球場;活動後,會在場邊收操和休息以及使用 盥洗室,受限於場地大小,球場周邊並沒有足夠的休息區空間,多數球場盥洗空間過少 不符合使用者需求。

臺北市運動中心多功能球場使用行為除了受到運動人口差異這個基本條件的影響 之外,還受到了執行工作者的管理理念、球場場地限制以及球場設施的影響,而此四個

因素又具有相互影響的情形,在運動人口、執行工作者的管理理念、球場場地限制、球 場設施彼此互相影響的狀況下,造就了目前球場的使用行為。

本研究主要以環境行為作為基礎,對臺北市運動中心多功能球場進行使用後評估。

發現多功能球場主要問題在於球場規劃空間過小以及硬體設計不良,造成執行工作者與 使用者在使用上面臨不同的問題,而本研究分析之結果,期望能作為日後多功能球場設 計與經營管理改善之參考。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 一、多功能球場中之籃球架應設置懸吊式籃球架

受制於場地大小的影響以及場地轉換時的便利性,多功能球場中之籃球架應設置懸 吊式籃球架,這樣不僅可以縮短場地轉換時所需要的時間,也可以減少場地轉換時所需 要的人力,更能讓球場管理者便於管理。

二、多功能球場場地大小應符合籃球運動競賽標準之大小

多功能球場使用者多為籃球及羽球運動使用者,其中籃球場地所需之大小又大於羽 球場地所需之大小,故應以籃球場地所需之大小為基準。使用目的除了以民眾休閒運動 為主外,考量到能以支援賽會為輔,故球場大小應符合競賽之標準。而根據國際籃球總 會 (FIBA) (2012) 在籃球規則中提到籃球場的大小為 28 公尺 × 15 公尺,天花板高度最 低不少於 7 公尺,底線後 3 公尺、邊線外 2 公尺應規劃為球場之範圍,故建議多功能球 場規格最小應符合長 34 公尺、寬 19 公尺、高 7 公尺。

三、多功能球場應設置兩種以上之照明設備

多功能球場使用者多為籃球及羽球運動使用者,故照明設備應符合此兩種運動使用 者之需求,除了適合籃球運動的照明設備外,也應設置羽球專用燈具。

四、研究限制

由於本研究並無訪談士林運動中心執行工作者,僅以田野觀察及訪談使用者來瞭解 士林運動中心多功能球場之狀況,對於球場相關之經營管理並不清楚,建議後續研究能 針對士林運動中心執行工作者做深入訪談,藉以瞭解球場管理狀況以及所遭遇的問題。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金永、李易蓁、李婉萍、邱慧雯、許如悅、陳杏容、…蘇英足 (譯) (2000) 。質化研 究與社會工作。臺北市:洪葉。(Padgett, D.K., 1998)

王昱琪 (2007) 。市民運動中心與私人健身俱樂部顧客參與動機與滿意度比較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王慶堂 (2005) 。臺灣運動建築之發展趨勢。2005 亞太青年高等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 97-106) 。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田文政 (1991) 運動場地規劃與管理。教育部委託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專題研究報告 (頁 35) 。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田玉瑛 (1997) 。鄰里公園內使用者行為特性之探討-以婦聯公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 文) 。中華大學,新竹市。

石珀貞 (2009) 。臺北市士林運動中心消費者體驗行銷與涉入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任凱、王佳煌 (譯) (2005) 。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臺北市:湯姆生。

(Lofland, J., & Lofland, L. H., 1995)

江慧真 (2011,1 月 8 日) 。偷懶沒藉口全臺將設 50 座運動中心。中國時報,A4。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a) 。中華民國 100 年運動城市調查。臺北市:艾普羅民意調查 公司。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b) 。國民運動中心規劃參考準則。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2) 。運動城市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余泳樟 (2004) 。臺北市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服務品質認知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吳永安 (2006) 。桃園縣新設國民小學運動遊憩設施用後評估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吳尚宜 (2012) 。迪化污水處理廠附設運動公園用後評估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 化大學,臺北市。

吳怡君 (200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室內綜合球場之使用後評估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龍山 (2012) 。「打造運動島計畫」之理想與目標。國民體育季刊,41 (1) ,13-19。

李青霞 (2009) 。臺北市内湖運動中心之服務品質及休閒效益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 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李貴梅 (2011) 。臺北市運動中心老人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家庭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 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李琬琬 (譯) (1983) 。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建築師雜誌,9 (11) ,32-38。 (Zimring, C.

M., & J. E. Reizenstein, 1981)

沈曉鳴 (2005) 。承載運動之美-浙江平湖體育館建築設計。華中建築,23 (2) ,60-61。

周宇輝 (2011) 。國民運動中心規劃興建參考因素。國民體育季刊,40 (4) ,21-28。

林伯修 (2002) 。以 Zeisel 環境行為研究方法的思維探討臺灣棒球場使用後評估的發展 方向。第二屆國際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告書。臺北市:中華 民國運動與休閒協會。

林伯修、李晶 (2003) 。臺灣棒球場使用後評估-以職業棒球工作人員之角度。第四屆 造園景觀與環境規劃設計研討會論文集 / 第二類景觀遊憩資源經營與管理類。臺 北市:中華民國造園學會。

林季樺 (2010) 。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高齡者休閒運動動機、涉入與阻礙之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昱君 (2010) 。臺北市大同運動中心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善麟 (2011) 。運動中心消費者知覺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同運動中心為 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邱鴻森 (2008) 。臺北市運動中心內部行銷對員工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雲霖 (2001) 。公共體育場委託民間經營法制之檢視與檢討。立法院院聞,29 (1) , 38-48。

倪瑛蓮 (2008) 。臺北市運動中心顧客參與之預測模式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嘉伶 (2005) 。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委外經營過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 臺北大學,臺北市。

徐嘉琪 (2011) 。組織氣候認知、組織承諾與創新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運動中心及健 身俱樂部員工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袁之琦、游恆山 (1986) 。心理學名詞辭典。臺北市:五南。

康正男 (2011) 。國民運動中心營運管理考量因素及策略。國民體育季刊,40 (4) , 29-35。

莊英男 (2011) 。臺北市運動中心游泳池規劃與用後評估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 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許文傑 (2000) 。臺灣縣市立棒球場用後評估-觀眾使用部分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 華大學,新竹市。

許家真 (2009) 。運動參與行為、服務品質與忠誠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北投運動 中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向明 (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林鴻 (2008) 。服務品質、關係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臺北 市市民運動中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俊賓 (2006)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參與者之消費者決策型態與購買行為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虹君 (2009) 。臺北市運動中心使用者參與健身運動動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格理 (1993a) 。大學圖書館建築用後評估研究-以中原大學圖書館為例。臺中市,捷 太。

陳格理 (1993b) 。建築規劃之初探 (一) 。第六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頁 187-190) 。臺北市:中華民國建築協會。

陳格理 (1997) 。圖書館建築與用後評估研究。大學圖書館,1 (4) 。17-30。

曾漢珍 (1994) 。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合理化之研究:以系統整合觀點分析 (未 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游松治 (2006) 。職業棒球場用後評估研究-以觀眾使用部分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童詣雯 (2010) 。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公辦民營關鍵課題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黃世孟 (2000) 。學校建築研究。臺北市:建築情報。

新北市政府體育處 (2012) 。打造運動新城市國民運動中心陸續開工。取自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體育處 http://www.t-sports.ntpc.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

postId=252808

葉憲清 (1999) 。臺灣公立體育場之體育館之經營研究。體育學報,27,1-10。

廖美娥 (2011) 。幽默感之中介角色驗證:運動中心員工的工作價值、工作挫折與工作 滿意度之因果模式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 (2002) 。臺北市體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2013) 。臺北市 12 區運動中心。取自臺北市政府,臺北 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http://ncp.tcg.gov.tw/webpage/templates/center/Zhongshan.h tml

劉志軍、仲德昆 (2010) 。複合化的體育館設計。華中建築,28 (1) ,42-46。

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 (譯) (1991) 。環境心理學。臺北市:心理。(Gifford, R., 1987)

蕭信余 (2006) 。運動建築用後評估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為例 (未出版 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蕭琬蓉 (2011) 。室內休閒娛樂場所-撞球場館空間使用後評估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賴協志 (2004) 。臺北市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規劃與用後評估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鍾沛君、徐國衡、陳正翰 (2012) 。運動中心「下大雨」漏水忘斷電挨批。取自 TVBS,

TVBS 新聞臺網址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yehmin2012082019 1308&&dd=2012/8/20%20%A4U%A4%C8%2009:07:24

韓鴻恩 (2000) 。運動公園用後評估之研究-以竹南運動公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華大學,新竹市。

顏心彥 (2011) 。臺北市街舞專區街舞舞者使用後評估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明政 (2010) 。運動中心營運模式創新之研究-以北投運動中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關華山 (譯) (1996) 。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臺北市:田園城市。 (John

關華山 (譯) (1996) 。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臺北市:田園城市。 (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