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行為源自於環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是研究人與所處的物理環境間的互動。互 動的過程中,人改變環境,而環境也相對的改變人的行為與經驗 (蕭秀玲、莊慧秋、黃 漢耀,1991,頁 2) 。本節將介紹環境行為理論與基礎,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環境 行為之定義、環境行為之要素以及環境行為之應用。

一、環境行為之定義

環境行為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E-B research) 係指研究環境與人類行為 間互動關係的科學。人們生活在實質的環境中,人與環境互動的關係和理念很早就受到 學者的重視,德國心理學家 Lewin 認為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而行為是人們在環境影 響下所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外在反應 (袁之琦、游恆山,1986,頁 56) 。

田玉瑛 (1997) 提出環境行為是使用者、活動行為及活動場所三者相互影響之結果。

林伯修 (2002) 認為建築設計的過程,是連貫性的,從「意象─表現─檢定」之循環的 螺旋模型走向,設計者應該從使用者的角度,而將環境行為研究的知識,確實應用於建 築、規劃、建築過程,以及建成後的使用後評估 (POE) 之中,然後再將環境行為研究 的知識累積,回饋到下一個設計過程中。

綜合上述,環境行為是指人們與環境互動的關係與內涵,而環境行為的關係是一種 動態的互換。簡單來說,環境行為是研究環境與人類行為間互動的關係。

二、環境行為之要素

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 (1991,頁 486-488) 指出在建築設計中必須考慮到的要素 主要有使用者、環境、鄰近的環境、設計程序以及社會歷史脈絡,各要素說明如下:

(一) 使用者

指在建築環境裡一般活動的參與者,包括員工、顧客、拜訪者、居民、管理者、

業主等,其人口統計變項、空間的使用類型、美感、喜好、行為、隱私需求等等,

在設計時都必須納入考量。

(二) 環境

包括實際的建築環境或即將創建、更新的戶外環境設計、組織的理念、目標、

壓力、習慣,以及大小、光線、噪音、空間安排、室內佈置、地位象徵、維修、裝 飾等物理特色。

(三) 鄰近的環境

指圍繞在旁的設施、鄰近的空間環境,包括人文環境特色、人口密度、交通狀 況、空氣品質、停車空間、地理環境狀況、土地使用狀況、氣候情形、動植物、支 撐設施等。

(四) 設計程序

設計的一系列步驟為:1. 決定建築 (政務、財務) ;2. 計畫 (設定目標與期限) ; 3. 設計 (計畫具體化) ;4. 建造;5. 使用與適應;6. 評估 (社會的設計研究人員) ; 7. 反饋 (修正建築或未來建築計畫的協助)。

(五) 社會歷史脈絡

社會歷史脈絡如同大網一般,新建築將交織其中,設計者必須試圖預測未來的 社會趨勢 (政治、經濟等) ,以避免建築完成後不符合需求。各要素彙整如圖 2-4-1:

使用者

環境 設計

鄰近的環境 社會歷史脈絡

圖 2-4-1. 建築設計基本要素圖

資料來源:環境心理學 (頁 487),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 (譯) ,1991,臺北市:心理。

綜上所述,可以瞭解建築設計之基本要素,又因環境行為是研究環境與人類行為間 互動的關係,故可歸納影響環境行為之要素為使用者、環境、鄰近的環境、設計程序 以及社會歷史脈絡。

三、環境行為之應用

Zeisel 提出觀察環境行為的步驟,以及如何組織觀察、記錄等,以便確實瞭解人們 的行為與環境之關係 (關華山,1996,頁 130-157) 。詳述如下:

(一) 方法的品質

1. 心領神會的:研究者觀察人們,很快就能感受到某情況的特質。

2. 直接的:有時候受訪人會因為某些規定,而回答與事實不符的答案,研究者透過 觀察注意所有相關細節,可以輔佐研究所得之結果。

3. 動態的:在複雜的情況下,觀察者開始感受連鎖反應,作用的再作用,而多次的 觀察可以幫助觀察者辨認彼此相關連、成組的活動。

4. 可變的干擾度:研究者必須決定自己參與所觀察的事件到什麼程度最有利,什麼 樣的人際關係與實質上的地位,不會惹人討厭,而得到最佳資 料。

(二) 觀察者有利的地位

1. 隱密的外來者:在環境中,隔一段距離,不被其他參與者發現的觀察者。

2. 公開的外來者:觀察前,以研究者身分,向將要觀察之使用者自我介紹。

3. 邊緣參與者:研究者處於一般被接受,但不重要的參與者地位,此地位對環境行 為研究很適合,因為平日很自然的就會身處這種狀況。

4. 完全參與者:研究者可採用自身現有的角色,或對研究最適切的某種地位、觀察 行為。

(三) 記錄工具

適合記錄觀察行為的工具,包括口頭描述、繪圖、檢查技術表、平面圖、地圖、

相片、電影或綠影帶等。要選擇什麼樣的工具,主要依據研究問題以及觀察者對所 要觀察的行為瞭解有多少。

(四) 觀察內容

每項觀察包含環境使用者和其他重要人物以及實質環境之間的關係。觀察內容 包括環境使用者 (是誰) 、所產生之活動 (在做什麼)、其他重要人物 (和什麼人) 、 關係 (以什麼關係,聽覺的、視覺的、觸覺的、味覺的、象徵性的) 、社會文化的 涵構 (在什麼樣的時間、情境、文化下) 、實質環境 (在哪裡,哪些設施、空間關 係) 等。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環境行為研究,首先要清楚定義使用者是誰、使用目的為何、所 產生之行為和關係為何、實質環境涉及之空間和設備設施有哪些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