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探討華語文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設計以及教學實施,研究者認為在各 方面的活動設計都稍有不足,以下為研究者經過研究教學實施後整理之建議:

一、推廣策略

若是做出電子書但是沒有學習者使用,那即是失敗的電子書,最重要的是如 何推廣,研究者選擇使用 iBooks 製作以及上架原因在於這個軟體廣為人知,歐 美使用率極高,所以能夠增加曝光度,因為華語電子書受眾不再國內,所以需要 和一個國際品牌合作才有機會推廣。若是在國內推廣,例如推薦到各華語中心或 者是在路上貼上下載代碼也是一個方法,但是這個方法不能延續夠久。研究者想 若是能夠比照台灣最近流行的 YOUTUBER 旋風,和國外 YOUTUBER 合作推薦,是 一個非常大的廣告效益,又或者產品需要同時搭配不一樣的周邊,例如教學者也 建立 YOUTUBE 頻道,學習型的 YOUTUBE 如今也是大家所喜愛,每日三分鐘學習 中文,並在下方放上下載連結,慢慢累積人氣及口碑,隨後即可再次推出新產品。

總和上述,研究者認為宣傳推廣一個產品需要先有自己的品牌形象,讓學習者信 任後商品便能增加下載率。

二、多媒體教材製作建議

在教材互動方面,需要讓學習者「反覆練習」加上「即時體驗」,「反覆練習」

即是不斷的操練句型,讓學習者能夠下意識就說出該句型之問答;「即時體驗」

是學習者能夠在各種真實情境中應用句型對話。這樣能夠讓學生學習完口語句型 之後,快速跟上老師節奏,搭配反覆句型操練讓學習者能夠下意識說出回答,接 著加入即時體驗,口語學習不只是讓學習者會使用課本句型,而是要讓學習者能 夠在生活生活用,所以需要搭配真實情境,讓學習者親身經歷,在什麼樣的環境 中會用到這樣的句型,所以研究者建議能夠以多情境為主題選項進行多媒體互 動。

三、教學者建議

教學者需要加強教學法靈活運用,本次同步教學中,研究者使用了聽說法、

情境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這三種教學法環環相扣,並且能夠互相補足每個教 學法中的不足。而教學法的靈活運用同時也能夠給多媒體互動學習中加入變化,

能夠讓學習者轉換學習模式維持注意力。

另外多媒體教材實施不能只局限於自學,若是自學之學生容易忽略即時體驗 的練習。因為需要多安排同步教學課程,如此一來能夠掌握學習者學習進度,也 能夠藉此分析學習者學習數據,例如語音偏誤等,也能觀察學習者學習動機以及 對於哪一些主題較有興趣,根據這些數據分析,能夠根據科學性繼續編寫教材,

修改教學方式。

研究者希望這個研究能夠為了未來學習趨勢盡一份努力,提供學習者使用後 需求之數據給予更多即將編寫多媒體教材者之建議,研究者希望未來能夠繼續編 輯多媒體教材,並且能夠徹底實行走到哪學到哪的機制,然後如何在只使用多媒 體教材就能夠學習完整的中文,還需要長遠的設計,而現在網路學習蓬勃發展,

不只是成人常用網路學習,小孩也習慣網路學習,所以多媒體教材設計還能夠繼 續走下去,所以如研究者提出的我們需要設定一個專屬於本教材的多媒體教材發 展策略,能夠得到跨領域的專業支持,才能夠長遠的發展此多媒體教材。

參考文獻

例。中國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泉(2004)。論對外漢語教材的針對性。世界漢語教學。第二期。p.49

蔡雅薰、林振興、藍玉如(2008)。《華語文教材規劃與教學模式技術報告》,資 策會

顏春煌(2007)。漫談數位學習的理論。空大學訊,385。p.91

林奇賢(2000)。「網路學習環境設計與虛擬學習社群的營造」。迎接新世紀─開

陳嘉怡(2017)。遠距跨國華語文教學——電腦媒介溝通學習成效因素研究。120

溫曉虹(2011)。語言習得語漢語課任務的設計。國際漢語。p. 20-28

陳奕樺(2013)。線上學習社群建構之策略探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十期。

p. 147-166

李佳玲(2014)。線上探究社群模式策略研究。世新大學廣電系。p. 1-10 專書

白乃遠、翁承民、呂國泰、詹介珉(2012)。Ibooks author 數位出版實戰演練。

台灣: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Teaching by Principle)。台灣:東華出版社

盧福波(2004)。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華語教學出版社

顏春煌(2010)。數位學習觀念、方法、實務、設計與實作。碁峰股份有限公司 游寶達,姚佩吟(2010)。數位學習帶著走-教材製作與課程實施手冊。2010 大專

院校數位學習推廣與數位學習跨校合作計畫(南區)

二、外文文獻

Teresa Chan, Nikita Joshi, Michelle Lin, and Neil Mehta (2015) Using Google

Hangouts on Air for Medical Education: A Disruptive Way to Leverage and Facilitate Remot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June 2015, Vol. 7, No. 2, pp. 171-173.

Ilas, M. & Kelly, O. (2011) Let’s talk - providing virtual ESL learning support from a distance.

Janzen, M. (2014). Hot Team: Google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3, (Feb.) ISSN 2289-9855 2016

Richard E. Mayer(2009). Multimedia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H. Douglas(2007)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Pearson College Div

Johnson, D. W., Johnson, R., & Smith, K. A. (1989), Cooperative Learning.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Johnson, D. W., Johnson, R., & Smith, K. A. (1998), Active Learning: Coopera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2nd Edition).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Kvale, S. (2007), Doing interview.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Mills, G. E.(2000),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Nunan, D. (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unan, D. (1993), Action research in language education. In J. Edge & K. Richards (Eds.), Teachers develop teachers research: Papers on classroom research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39-50. Jordan Hill, Oxford UK: Heinemann.

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三、網路資料

林麗娟(2012)。ADDIE 教學模式,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2018.05.16 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82/

壹讀(2017)。怎樣上好口語課。2018.08.23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nNAjdd.html

Kingdom of English Education。Types of Classroom Speaking Performance

原文網址:

http://ummykhoirunisya.blogspot.tw/2014/07/types-of-classroom-speaking-perform ance.html

張振亨、陳思亮(2010)。數位學習(e-learning)的認識與應用。2018.12.22 取自:http://e-learning-101.blogspot.com/2010/11/e-learning_24.html

附件

附件二 教育部數位評估表

規範內容 達成數

規範一:教材內容與架構

1. 教材清楚說明內容主題、單元名稱、

學習時數與適用對象。

2. 教材列出學習者將獲得的知識、技能 或態度的具體目標。

3. 教材內容涵蓋教學目標。

4. 教材內容符合學習者程度。

5. 教材內容正確。

6. 教材組織架構與呈現順序由合理且 明確的單元所組成。

7. 教材內容份量適當。

8. 教材清楚說明引用資料之版權。

9. 教材包含較新的內容。

10. 教材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

規範二:教材設計

1. 教材中有引發學習動機的設計。

2. 教材提供清楚的學習活動說明。

3. 教材提供適當的實例。

4. 教材提供適當的練習。

5. 教材單元提供適當的評量活動。

6. 教材的學習活動提供適當的回饋。

7. 教材提供適當的補救學習。

8. 教材列出學習階段並說明個階段的 內容與學習建議。

9. 教材提供FAQ輔助功能

規範三:輔助設計 1. 教材提供詳細內容導覽說明。

2. 教材能顯使已學過部分。

3. 教材提供關鍵詞彙索引。

4. 教材提供回饋機制。

規範四:媒體與介面設計

1. 教材的媒體品質優良。

2. 教材的多媒體幫助學習者理解內容。

3. 教材畫面設計恰當。

4. 媒體介面操錯方便一致。

5. 教材瀏覽工具合適。

6. 教材提供友善下載功能。

附件三 學習者使用滿意度

Evaluation form for E-book

Name Country

Content Agree Disagree

Content and structure

1.Each lesson teaches everyday convers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chat with people.

2.The amount of new material in one lesson is manageable.

3.The E-book is clearly divided into

‘text’, ‘vocabulary’, ‘sentence patterns’, ‘test and tips’ sections.

Design

1.Using the E-book to study Chinese is interesting and engaging.

2.The E-book helps me practice different asp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 including listening, read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Layout

1.Navigating the E-book is clear and simple.

2.You can easily look up vocabulary terms in the E-book’s. dictionary.

3.You can record the chapters you have read.

Media and interface design

1.The E-book page design is simple to read.

2.The teaching material pictures are appropriate.

3.The textbook pages are confusing.

Suggested and modifications

附件四 學習紀錄

學生姓名: 紀錄日期:

學習單元: 學習目標:

此單元學習時數:

本週課堂任務: 分數:

本週測驗: 分數:

附件五 教師日誌

教 師 日 誌

教學單元 上課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上課時數

中文程度 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課後任務

教學備忘 錄

教學省思 備 註

紀錄人 年 月 日

附件六 同步教學簡報

附件七 拼音考試卷

附件八 第一課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