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基礎級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及教學實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華語基礎級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及教學實施"

Copied!
1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舒兆民 博士

華語基礎級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及教學 實施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of oral interactive multimedia material for novice

learners

研究生:方品惟 撰

中華民國一○八年六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碩士論文

華語基礎級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及教學 實施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of oral interactive multimedia material for novice

learners

研究生:方品惟 撰 指導教授:舒兆民 博士

中華民國一○八年六月

(4)
(5)

授權書頁

(6)

謝致辭

不斷修改、刪減,我始終不確定我的謝致辭應該用什麼風格道謝,不如就來 個最直白的吧!在台東得到的幫助太多,從大學到研究所花了七年找到自己喜歡 的,找到自己未來該做的,謝謝老師的幫助,尤其是我的指導老師舒兆民舒老師,

還有我的口試委員,劉靜宜劉老師以及開啟我華語教學大門的連育仁連老師,這 三位老師是我華語教學路上的恩師,也讓我決定走上華語教學這條路,謝謝老師 們的幫助。在華語教學的路上,我得到各界老師及老闆的幫助和鼓勵,我想我是 幸運的,也讓我在未來的華語教學路上多了一點信心。

還要謝謝我的家人,義無反顧的支持我,我也常常一無反顧地做自己想做的 事,東奔西跑,一年回家次數加起來不到三十天,今年初寫完論文初稿,空下來 的時間,我發現家人老了很多,時光飛逝,他們的支持永遠是我往前的動力,現 在我終於也能實現我對家人的承諾了,心裡非常激動跟興奮,我終於能讓爺爺奶 奶看到我的碩士畢業證書了,也能讓爸爸媽媽鬆一口氣,家裡最小的小孩終於完 成一件已經遲一年的事了。

謝謝我的朋友無限支持,我不知道怎麼感謝朋友的幫忙,每一次的加油都是 我的力量,柯柯、郡榕、聖雅、宥廷、熒熒......還有很多,當然還有研 究所一起共患難的小夥伴們,沒有你們就沒有論文的誕生!還有謝謝系上最萬能 的小花姐,我說會把你們寫在謝致上真的寫了吧!我不知道該如何謝謝你們,就 讓我這輩子永遠跟你們黏在一起吧!

還有我最可愛的學生們,永遠很熱情的在上我的課,我覺得很幸運能夠遇到 這麼好的學生,謝謝 Ryan,Ariana,曉熙,戴華,愛敏,金芬......謝謝。最 後謝謝一位我的華語教學大恩師米老師,沒有米老師的教學建議,我覺得我現在 可能還在盲目教學,真的謝謝妳。

要畢業了,真的要畢業了,離開溫暖的學校我要自己走自己的路了,謝謝研 究所這幾年的磨練,我學到很多,不管是哪方面,要畢業了,我總是多愁善感想 太多,勞煩各位了。開始走吧!我想我能夠不怕挫折的走接下來的路。

(7)

華語基礎級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及 教學實施

作者:方品惟

國立臺東大學 華語文學系

摘 要

「華語口語互動教材」是以生活中常用句為主要教學內容,編寫成對話形式 並且融入多媒體設計後以電子書方式呈現,讓學習者能夠隨時學習。本研究最大 的研究動機有三點:(一) 學習者自學時若只有一般傳統教科書,或者傳統電子 書搭配發音光碟,無法真實體驗情境。若是互動式多媒體電子書,能夠利用多媒 體功能,補足學習口語時所遇到情境不足的問題。(二)海內外相關多媒體口語 互動教材及教學網站資源不足。根據上述,現今多為傳統紙本教材或者傳統電子 書,較少能夠得到及時回饋和互動性高的電子書及教學網站,同時搭配推出。(三)

期望透過多媒體化教學網站建立,增加學習人數。並且成為華語學習者學習中文 時,首先使用的多媒體互動電子書,為網路教室創造國際化發展。本研究以文獻 分析法、觀察法及實驗法為研究方法,記錄教材製作過程以及學習者實際使用之 成效,以測驗作為學習成效評估並且讓學習者填寫多媒體教材使用滿意度調查表,

亦請專家根據數位教材編寫原則評估。研究者認為若要製作完善的多媒體口語互 動教材,需要綜合教育學、科技、媒體以及美學,需要融入大量專業技術人員互 相支持完成,才能夠達到真正的多媒體互動教材。所以策略內容需要著重在跨領 域合作才能完整發揮教材價值。

關鍵字:華語多媒體教材、口語教材、電子書、數位輔助、教學實施

(8)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of oral interactive multimedia material for novice learners

PING-WEI FANG

ABSTRACT

"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of oral interactive multimedia material for novice learners " are designed with common sentences in daily life as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compiled into a dialogue form, and integrated with multimedia design, and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e-books, so that learners can learn at any time. There are three main motivations for this study :(1) if there are only general, traditional textbooks or traditional e-books with

pronunciation via a CD, it is impossible to experience the situation in real time. If interactive multimedia ebooks can make use of online resources to complement the learning of spoken language, the situation could be much improved. (2) there are insufficient interactive multimedia or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websites which are relevant both in Taiwan and abroad.

As stated the above, more traditional textbooks or traditional e-books are

available, but are less able to get timely feedback than highly interactive

e-books and teaching websites. (3)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greatly through multimedia teaching websites. Using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this study recorded the process of textbook

produc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ers' actual use. Tes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and learners were asked to fill out a

questionnaire on the satisfaction with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xtbooks. The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to make a perfect multimedia interactive teaching

material, we need to integrate pedag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ia and

(9)

aesthetics, and integrate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support each other, so as to achieve a real multimedia interactive teaching material. Therefore, the strategic content needs to focus on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fully develop the value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Keyword:Chinese multimedia teaching materials,oral teaching materials,

e-books,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10)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成人華語多媒體口語教材... 4

一、口語教材... 4

二、華語教材... 8

三、多媒體互動原則... 16

四、小結... 17

第二節 多媒體華語教學... 17

一、多媒體教學模式... 17

二、多媒體學習平台... 19

三、多媒體學習網站比較... 21

四、小結... 25

第三節 多媒體學習策略... 26

一、多媒體學習策略... 26

二、多媒體學習成效... 28

三、網路課程... 29

四、小結... 32

第參章 研究內容...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一、成人華語教材... 35

二、多媒體互動電子書... 37

三、網路課程... 3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0

一、文獻分析法... 40

二、觀察法... 42

三、實驗法... 44

第三節 教學工具... 45

一、同步教學:Google hangouts... 45

二、網路學習網站:Google classroom... 46

三、電子書軟體:iBooks Author... 47

四、測驗工具:Quizlet、Google 表單...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一、觀察評估表... 52

(11)

二、學習者電子書滿意度評估表... 53

三、學習紀錄... 53

四、教學日誌與反思... 53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4

第肆章 研究過程... 55

第一節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編寫... 55

一、口語教材編寫... 56

第二節 多媒體互動教材建置... 63

一、多媒體教材製作... 63

二、多媒體教材呈現... 65

第三節 互動教學實施... 68

一、互動教學實施... 68

二、教師日誌... 69

三、評量與評鑑... 71

第伍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73

第一節 教材編寫... 73

一、教材編寫評估結果... 73

二、教材編寫分析... 76

三、教育部數位學習教材認證指標與評定... 78

第二節 多媒體教材實施... 83

一、學習者多媒體教材使用滿意度調查... 83

二、學習者測驗分析... 85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一、多媒體口語教材製作限制... 87

二、多媒體教材發展策略... 88

第二節 建議... 90

一、推廣策略... 90

二、學習者建議... 90

三、教學者建議... 90

(12)

表目錄

表 1 課堂聽力行為及口語聽力行為類型 ... 7

表 2 教材編寫三層面 ... 8

表 3 CEFR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指標細項 ... 10

表 4 多媒體口語教材及傳統教材之比較 ... 21

表 5 線上數位教材比較 ... 25

表 6 語言學習策略 ... 26

表 7 網路教室及傳統教室 ... 29

表 8 社群互動三要素 ... 32

表 9 多媒體口語教材課程大綱 ... 35

表 10 多媒體口語教材內容 ... 36

表 11 基礎級華語多媒體口語教材製作步驟 ... 37

表 12 基礎級華語多媒體網路學習網站流程 ... 38

表 13 文獻分析法過程 ... 41

表 14 觀察法量化質性研究 ... 42

表 15 研究者分析 ... 43

表 16 Google hangouts 操作 ... 46

表 17 Google classroom 建立步驟 ... 46

表 18 多媒體教材製作操作及解說 ... 48

表 19 測驗工作操作及解說 ... 50

表 20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實驗流程表 ... 55

表 21 課文補給站教材內容 ... 56

表 22 第一課課文一教材內容 ... 56

表 23 第一課-課文二-很高興認識你 ... 59

表 24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多媒體教材呈現 ... 63

表 25 多媒體教材呈現及介紹 ... 65

表 26 多媒體口語教材同步教學教案 ... 68

表 27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同步教學之教師日誌 ... 70

表 28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之學習紀錄 ... 71

表 29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多媒體教材評估表統計 ... 73

表 30 口語教材批判與建議 ... 75

表 31 教育部數位學習教材認證指標及評定統計 ... 78

表 32 學習者多媒體教材使用滿意度調查統計 ... 83

表 33 學習者測驗分析統計表 ... 85

(13)

圖目錄

圖 1 研究範圍 ... 3

圖 2 CEFR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總體能力指標 ... 10

圖 3 社群研究架構 ... 30

圖 4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研究架構 ... 34

圖 5 華語文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研究流程 ... 54

圖 6 研究進度甘特圖 ... 55

圖 7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學習者滿意度調查 ... 72

圖 8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發展策略 ... 89

(14)

第壹章 緒論

現今是個多媒體化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學習已經成為全球流行趨勢,開始 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向。又因為行動裝置的普及,人們養成了隨處皆可學習的習慣。

本研究為了學習者來台或中國學習或者旅遊編寫生活用語電子書,以便到當地時 能夠溝通。來台時學習中可作為行動字典使用,因為行動載具方便攜帶,若遇到 困難能隨時翻找,而此多媒體教材不只針對預備到台或中國工作或學習的學習者,

也針對對學習中文有興趣之學習者。而因為海內外相關之成人教材資源不足,而 搭配多媒體互動之電子書及網路課程又更少之。多數為綜合技能教材,例如:《實 用視聽華語》、《當代中文》等,本研究者認為成人學習者學習動機係因工作需求,

所以若按照課文、生詞及句型按部就班練習聽說讀寫技能,學習速度並非學習者 所需,若是直接學習技能,能夠快速運用並且直接看見成效。加上多媒體口語教 材及課程取代實體教材以及教室,讓學習者能夠無時無刻在生活中學習,創造情 境隨時隨地練習。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中國熱因全球化浪潮及中國崛起而掀起,華語已成為歐美地區近年來學習外 語人次,增長最多百分比的第二外語。而全球已有一百多個國家開始學習中文,

兩千三百多所大學開設中文系,總共約四千多萬人正在學習中文。亞洲協會(Asia Society)負責人萊文說:「美國心臟地帶和大城市的人都有興趣學華語,許多人的 學習動機是要跟中國做生意。」因為中國逐漸成為全球貿易主體,所以學習華語 成為美國人為了取得更多機會,或者獲得更多優勢的機會之一。由此可知,華語 已經是未來國際中主要的語言之一,甚至有專家學者斷言英文、華文、西班牙文 及阿拉伯文,將成為未來世界上主要使用的四大語言。因為全球化及中國熱,使 個海外學習華文之學習者人數倍數增長,這是華語教學產業的商機,若能夠把握 機會,建立起台灣專業化教學產業,及搭配政府政策,將能夠開創國際市場。

網路學習最著名為磨課師開放式課程(MOOCx),取自於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這四個英文單字的字首及複數 s,也就是「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就 是透過網路,把教學課程開放給大量線上使用者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特點就是公 開在網路上免費提供給所有人使用。但是缺點為評量機制以及學習成效的判斷,

教師該如何快速給予學生回饋,以及給予學習證明的規準都是目前需要克服的。

目前台灣也有華語教學磨課師課程,但是台灣目前網路課程最大問題為使用人數 過低又或者皆為已到台灣的外國學習者使用,其最大原因為缺乏宣傳推動,所以

(15)

研究者將 Apple iBooks 網路書店作為上架平台,歐美學習者透過搜尋並下載,並 且在頁面中附上使用說明及相關課堂連結,用此方法拓展學習者使用率。

當然在開始教學實施前仍有許多限制需要突破,例如:學習者是否能夠接受 並適應網路學習,許多人對於科技使用的熟悉程度將會影響學習動機,所以需要 降低學習者對於使用科技學習的恐懼感。教學者該如何適應不同學習者的學習方 式?又如上述所說,該如何準確地給予評鑑標準及學習證明?這些都是研究者想 製作多媒體口語教材以及教學實施的動機,透過製作並且實施找出突破限制的方 法。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世界上越來越多華語學習者從小學就開始開設華語課程。除了學校的中文課 程以外,網路上學習是另一個熱門趨勢。研究者將以初學者為對象,編寫多媒體 生活華語之口語互動教材,若搭配行動載具能夠隨時隨地即時翻找資料,再加上 學習者搭配此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開設之線上課程,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 學習模式。

多媒體學習平台眾多,有自學為主的教材學習,也有同步教學,但是尚未有 針對性教材為主的多媒體教材,同時搭配同步教學的多媒體學習平台出現,研究 者認為若能建立一個專為學習者設置的「針對性」多媒體口語教材,同時搭配網 路學習網站,便能減少學習成本,也能夠搭著這股多媒體化風潮,為了華語學習 者增加更多的學習管道。由於現在學習知識已從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學習,轉向以 學習者為中心的多媒體學習,這之中包含了互動教材以及學習網站的建立與實行,

所以製作出能夠隨時閱讀,並且能夠搭配同步教學鞏固學習成效的多媒體教材以 及同步教學平台勢在必行。因此本研究最大之研究動機有三:(一)自學時若只 有一般傳統教科書或者傳統電子書搭配發音光碟,無法真實體驗情境。而互動式 多媒體電子書能夠利用多媒體功能補足學習口語時所遇到情境不足的問題。(二)

海內外相關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及教學網站資源不足。根據上述現今多為傳統紙 本教材或者傳統電子書,較少能夠得到及時回饋和互動性高的電子書及教學網站 同時搭配推出。(三)期望透過多媒體化教學網站建立,增加學習人數。並且成 為華語學習者學習中文時首先使用的多媒體互動電子書,為網路教室創造國際化 發展。

根據上述,若要改變現在傳統教材教課現況,應該以使用者為中心出發,編 寫教材並且搭上多媒體化熱潮,所以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的製作成為可發展的機 會。又因為多媒體教材能夠減少製作成本支出,幫助學習者減少昂貴的書籍購買 也能節省空間,使用行動載具閱讀即可。加上傳統教材較無創意也無任何互動,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能夠搭配多媒體功能(例如:真人發音、錄音、影音影像等。)

提供學習者學習,如此一來,能夠有別於以往傳統教材。

本研究的特別之處也在於製作「針對性」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並且搭配網路

(16)

課程,包含同步教學及非同步教學。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三:(一)運用 ADDIE 課程模式至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了解其互動策略及學習成效,並且找出最佳多 媒體教材編寫策略。(二)從研究結果中得知,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實行時所遇 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如實體與網路之間學習差異及如何有效地增加學習成效。

(三)根據研究結果,提供網路互動資訊及學習者開放性數據使用。期望透過多 媒體化教學網站建立,增加學習者數量,增加台灣華語教學機會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從歐美語系學習者為出發點製作,其他語系學習者可能依國情及語境 等不同而產生研究變化。探討順序分為成人華語口語教材、多媒體教材、多媒體 設計原則及網路課程。首先,須先了解何謂口語教材,從中得知口語教材教學特 色及教材編寫原則後探討多媒體教材之重要性,第二,整理口語教材融入多媒體 教材之必要性及優點,第三,整理上述之原則編寫及製作多媒體電子書,最後,

創造教學網站,設定網路課程之學習時程。這四者環環相扣,故將研究範圍設定 為此。

圖 1 研究範圍

(1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根據第一章研究範圍分類,探討順序分為成人華語多媒體口語教材、多媒體 華語教學、多媒體學習策略。研究者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本研究為華 語基礎級口語多媒體互動教材,所以教材編寫為最基本製作步驟,第一節探討成 人華語多媒體口語教材,再者探討口語教材融入多媒體教學時的優缺點,同時搭 配實際製作時需注意的多媒體編寫原則,最後為多媒體教學時的學習策略應用,

根據專家所給予之多媒體學習策略統整,應用於實際教學中並且探討是否能夠達 到最佳學習成效。

第一節 成人華語多媒體口語教材

目前市面上較多的多媒體口語教材為傳統教材多媒體化,就是將已出版的紙 本教材變成多媒體電子書模式,這類的多媒體口語教材缺乏互動性,只注重原著 的還原,因而減少趣味性。若是搭配相關的媒體工具,依照功能適性的安排互動 功能及圖文擺放位置,增加閱讀舒適度及趣味性,使學習者得到不同於閱讀傳統 教材的感受,便能吸引學習者持續閱讀,並且持續購買電子書。

一、口語教材

李明浩(2004)提到口語課是強調交際性的。口語課注重過程、主動性、應 對和調整,既注意風格、語言變體和語音詞匯等言語因素,也關注非言語因素影 響,例如:環境、社會影響等;既注重言語本身的表達訓練又注重人際禮貌,也 強調跨文化等交際規則的體驗。也許口語教學會讓人覺得朗讀課文、回答教師問 題等就是課堂中的口語練習。這種現象就是忽略口語是注重雙向互動交際性的,

換句話說,就是口語教學不只重視語言能力還重視語言的語用能力。

口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在於話語的語法性正確與否,而是在於如何在真正社會交 際中使用,因為真實情景語言常常跟隨時間或者情況改變。因此,口語訓練實質 操作就是真實交際的演練,它重視的是在互動中的語言學習和反思,而不是書面 語的口頭表達。

然而該如何定義「口語」,以下研究者分成口語教學特徵、口語教學類型以及聽 力和口語探討之。

(一)口語教學特徵

H. Douglas Brown(2003)先生提出八個基本口語學習的特徵如下:

1. 說話速度

(18)

幾乎每一位外籍學者在學習任何一種外語時,都會覺得母語人 士的語速太快了。在教學時,語言教師往往會刻意放慢說話的速度,

甚至一而再地說同樣的句子,來等待學生的理解語回應。

2. 重音、節奏、句調

中文可以說是一種聲調為重的語言(tonal language),我們的漢 字造字中形字聲也佔了百分之七十,因此對學習者而言同音字的區 別是一大考驗,加上學習漢字有別於因為拼音文字,所以學習者需 要花上更多精力記憶漢字。

3. 口語體

一般來說,外籍學習者學習外語時接觸的都是最標準的教材語 言,當他們進入當地的語言環境,與當地的母語人士溝通時,常會 碰到無法理解的艱深口語。因為華人常會把一些俚語、成語、等具 其他意涵的文化詞語掛在嘴邊,因此造成外國學習者理解的困難。

4. 贅語

由於口語對話為邊思考邊說得方式進行,說話者常會使用一些 贅語或口頭禪。如:可是、然後、還有、然而。而台灣人最常有多 餘的嗯、喔、吧等語氣詞,這對於學習者來說,會造成理解上的困 難,所以學習分辨重要語句的意思,是口語學習中最基本的。

5. 簡化詞語

另外,華語口語的另一特色為縮略簡化詞語。例如這樣常常會 被簡化為「醬」,這和當地口語發音息息相關,也成了當地人之間 的默契,所以學習者使用正確的教材所學習的中文不會學習到這種 簡化詞語。

6. 表達的停頓

在日常的溝通情境下,對話者都是隨口、即時的對談,並未刻 意事先準備演講稿。因此,溝通時常有許多停頓、不合語法的、不 具重要意義的詞,常常會影響整個句子的語意。

7. 群組法

日常的口語不像文章有著嚴密清楚架構,正常的對話中,對話 者也不會把語句段開、詞語刻意強調。因此,口語學習中,同一詞 組的字串的理解學習也是相當重要的。

8. 互動

學習語言時,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與人溝通。達成流暢 的溝通,除了聽得懂外,也要能夠說得出來,應對學習也是口語學 習不可或缺的一項。

(二)口語教學類型

根據 Brown(2001)的說法,可將口語教學分成六種:

(19)

1. 模仿式(imitative)

以模仿發音為主,通常不會有任何溝通或是互動行為發生。

2. 目標式(intensive)

以指定的語法點用任何語言表達方式重複操演,可以是單人語言 輸出,也可以是兩人一組練習。

3. 回應式(responsive)

主要以問題回答的方式檢測語言使用,多為一來一往而已。

4. 交流式(transactional)

以訊息交換或傳達事實為主,可以發展成複雜對話,可是活動不 僅限於兩人一組而已。

5. 人際式(interpersonal)

比交流式還更加複雜,因為同時必須兼顧俗語、諷刺語氣、文化 語言等內容,是超乎訊息交換、達到人際關係維繫的方法,但是不包 含書面語氣。

6. 申論式(extensive)

多以獨白的方式呈現,要求說話者針對特定問題發表結構完整且 嚴謹的口語論述,如闡發大意、表達意見、口頭報告、演講等。

(三)聽力與口語

聽力教學可以分為為「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 (top-down)

兩種。「自下而上」為學習者對訊息的處理依照「語音→詞語→句子→語篇

→字面意義→深層含義」,這樣一種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理解順序。從「自 下而上」的方式來看, 主要是學習者對言語訊號的「接收」和「解碼」過 程。「自上而下」為重視「聽者的先備知識」在處理訊息時的積極作用,重 視並強調聽者先備知識對聆聽過程的影響。

由上述可知,口語教學強調雙向互動的行為,學習者不只要會說,還要 能聽並且給予回應。趙金銘(2004)認為,口語和閱讀在教學上應採不同教 法,這兩個學習的的心理過程和生理過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例如:教學方 法的應用差異。針對口語教學,他認為應以下列流程進行:

1.大量的「聽」

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置身各種場合、設置各種場景。

2.培養學生「說」的意願

聽懂了自然會想說,也慢慢就會說 3.練習「說」

結合具體的生活場景,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說。

Brown(2001)整理了在聽與說的課堂行為中學生能達到什麼程度(types

(20)

of classroom listening & speaking performance),詳見下表(1):

表 1 課堂聽力行為及口語聽力行為類型

課堂聽力行為類型 課堂口語行為類型

1.反應式(Reactive) 1.模仿式(Imitative)

要求學習者聽句子並反覆練習,可以將此 活動安排在發音練習中。

提供重複練習的機會,練習到『舌頭不再 打結』,還可以把特定的文法形式和上下 文結合起來,例如口氣揣摩等。

2. 密集式(Intensive) 2. 密集式(Intensive) 由下而上(bottom-up)的練習詞彙、語調以及

語氣斷句判斷等,對於每個中文等級的學 習者皆是重要的基礎練習。

學習者可以單獨進行各種語言練習,如發 音或文法操練,或與同儕合練相互激勵。

3. 回應式(Responsive) 3. 回應式(Responsive) 學習者練習簡短問答,此目的是為了確認

學習者是否能理解並做出正確的回應。

學習者在課堂裡的口語反應,多為真實 的

(authentic),例如回應教師詢問自己當日 狀況或課文理解等。

4. 選擇式(Selective) 4. 延伸性—獨白(Extensive-monologue) 要求學習者從聆聽較長的言談(如演講、

故事等)中找出文章段落的重點,學習者 需具備場域獨立能力(field independence),也 就是幫助學習者在整體情景中分辨文章語 用。

此為中高級程度學生的可能進行的任務,

包含口頭報告、演講等口語練習,語體更 正式。

5. 廣泛式(Extensive) 5. 人際式—對話(Interpersonal-Dialogue) 通過各種長短不拘的題材,由上往下

(top-down)的訓練學生培養整體理解能力。

涉及真實語言的練習,例如非正式語體(a casual register)、俗語、省略語等,目的在希 望學習者能夠真實融入社會環境對話。

呂必松(1995)從語言交際的角度來看,「聽」是一種輸入,「說」則是一種 輸出,由上述文獻可以得知口語與聽力同時進行能夠相輔相成。根據上述論點,

研究者整理出以下三點符合零起點及基礎級在課堂中的口語教學法:

1. 反覆訓練為主

以主題形式呈現,利用不同情境的變換達到口語反覆練習,同時搭配

(21)

同步線上課,與教師反覆操練,提高學習效率。

2. 注重學習趣味性

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多種增加趣味性的互動,例如線上答題小遊戲 或者電子書互動功能等。

3. 話題貼近學習者日常生活

選擇貼近學習者日常生活的話題,達到教材實用性,讓學習者能夠隨 時應用實生活中。

二、華語教材

李泉(2005)將教材分為四類分別是語言技能類、語言知識類、文化知識類 及特殊用途類。語言技能類即綜合訓練聽說讀寫技能,包含了讀寫教材及口語、

聽力、閱讀等專業技能教材;語言知識類即是專用教科書,如漢語語音、語法、

漢字或書面語等;文化知識類即是歷史、哲學、文學、藝術類相關教材;特殊用 途類教材包含了專業教材,如商業、旅遊、中醫、科技等。

而口語學習教材如上述所說可分類到語言技能類,而李泉(2005)也提到在開始 編寫教材時需要有四個目標,分別是(一)以熟練運用為導向,以培養交際能力 為基本目標。(二)以學生為中心,較好的體現語言習得的過程和規律。(三)不 斷發展結構、功能和文化相結合的原則。(四)教材現代化與立體化。也就是在 現代不只是傳統紙本教材,學習型態的改變,也會改變教材編寫的型態,越來越 多的多媒體教材出現。在設計多媒體教材時,研究者希望設計出更好的互動機制 及發展正確有效的方法以達成結果。教學目標的訂定是為了定義學習者透過知識 或技巧的學習後達到行為狀態,教學目標可分為認知、情意、技能三個領域。在 開始編寫教材之前,我們需要從教材編寫原則開始探討。李泉 2006)提到對教 材設計和編寫過程中所提出的原則或要求,應該是多角度,多層面的。對於第二 語言教材或外語教材來說,分為三個層面,如下表(2):

表 2 教材編寫三層面

層面 內容 對應原則

第一層面

基於符合教育和教學的一般規律而提出 的教材編寫原則。適合任何學科的教材 編寫,是各級各類教材編寫都應該遵循 的普遍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規範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循序漸進性原 則,等等。

第二層面

基於符合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的學科性 原則、教學規律和教學法原則而提出的 教材編寫原則。更適合某一個或某一類 學科的教材編寫,是某一門類課型的教 材編寫應該遵循的原則。

常規教學的教材以標準目 的語教學為主的編寫原 則、迂分語體的編寫原則、

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原 則、實踐性原則、趣味性原

(22)

則,等等。

第三層面 結合本學科教材編寫的特殊要求和不同 的課型特點而提出的教材編寫原則。

語言材料重現原則,目的語 與學習者母語及其各自文 化對比的原則,等等。

不同層面的編寫原則要求的內容及方向不盡相同,由上述不同層面的教材編 寫原則內容可以得知,概括性由強到弱為第一層面>第二層面>第三層面,而針 對性則反之,為第三層面>第二層面>第一層面,對一套教材的設計及編寫每個 層面都起了引導的作用,能夠相互檢測教材的編寫。不論是何種教材編寫都應該 以學習者為中心,目標為培養交際能力以及體現目的語學習的過程。

(一)教材編寫四性原則

趙賢州(1998)針對教材編寫時須注意的面向,提出了教材編寫的四性 原則,分別是:針對性、實踐性、趣味性與科學性。其中,針對性被許多專 家學者認為是編寫教材的第一道門檻,研究者參考前人學者研究結果,彙整 如下:

1.「針對性原則」

為編寫教材時要注意分析學習者的自然條件(如母語和文化背 景)、學習者第二語言具備的原先能力、學習目的、學習時限,並 要確定教材適用於哪一種教學類型、課型。

2.「實踐性原則」

又稱為實用性,指編寫教材內容須符合學習者學習需求,教學 內容須符合真實場景和語料,需要考慮到教材的實用價值。實踐性 原則不只是課文、生詞或句型編寫的實用性選擇,還重視「實用主 義」亦為所有編寫內容都要有使學習者學習到具體的目標及能夠實 際運用。

3.「趣味性原則」

指編寫教材時需考慮到引起學習者學習動機,內容有趣又有用。

選擇學習者最感興趣的話題、最為關心的語言材料,並能適應學習 者的心理特點。在教材中對比並說明文化差異也能提起學習者學習 動機。教材版面設計方面,應注意封面設計、排版、字體、插圖、

印刷,也要賞心悅目才能使學習者有興趣學習。

4.「科學性原則」

體現學習語言的規律,由淺至深,由易至難。需要注意詞彙、

語法、語用等解釋,避免誤導學習者學習。李泉(2006)提到處理 好教材內容之間的角色地位、數量份額等相互關係,也是針對性之 重要內容。例如: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具體的語言、詞彙、語法

(23)

與漢字的安排;話題、功能、語境和情景的設計等等,都是屬於科 學性應該注意的範圍。

(二)CEFR 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架構之教材分級

蔡雅薰(2009)提到 CEFR 是以六個等級來涵蓋歐洲語言學習者的學習 能力空間。由基礎到精熟分為 A、B、C 三個等級,每個等級再細分為 A1、

A2、B1、B2、C1、C2。總體能力指標說明如下圖(2):

圖 2 CEFR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總體能力指標

本教材訂為基礎級-實用教材,涵蓋 A1-A2 範圍,而每一等級的分項指標又 分為「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互動能力」和「轉述能力」四大項目,根據蔡 雅薰、林振興、藍玉如(2008)之項目內容指標,研究者將根據此內容指標規劃 教材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研究者整理出基礎級須達到之項目如下表(3):

表 3 CEFR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指標細項

分項指標 指標細項 A1 A2

總體能力 總體能力指標

1. 能了解並使用熟悉的 詞彙用語,滿足日常生 活的具體需求。

2. 能介紹自己及他人,並 能針對個人基本資料 作出問答。

3. 能在對方說話清晰緩 慢且提供協助的情況 下,做出簡單的回應。

1. 能以簡單用語描述個 人背景、家族現況及 切身需求事物。

2. 能以簡單用語描述購 物、周遭環境及工作 現況。

3. 只能對單純或例行性 任務進行溝通及簡單 直接的訊息交換。

(24)

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

1. 能使用簡單的句子介 紹人物及地點。

2. 能描述自己從事的職 業及居住的地點。

3. 能簡單的形容人物、地 點及物品。

4. 能表達對某件事情的 喜愛或厭惡。

5. 能描述自己的家庭、居 住條件。

6. 能描述自己的教育背 景及從事的工作。

1. 能以連貫的句子,簡 單描述人物、生活、

工作、好惡。能簡單 敘述故事、事件、活 動、計劃、安排。

2. 能以條列方式敘述事 情。

3. 能描述周遭環境的日 常 事 物 。 能 描 述 嗜 好、例行工作、過去 事件及個人經驗。

4. 能進行簡短說明,並 比較不同事物。

5. 能進行短暫且事先演 練過的事項宣布。

6. 能對熟悉主題發表簡 短且事前準備的基本 說明。

7. 能回應重複性或規則 性的簡單問題。

書面表達能力

1. 能寫出自己的姓名和 簡單短句。

2. 能針對自己、職業、居 住地點寫出簡單短句。

1. 能寫出連續性的簡短 句子。

2. 能 使 用 簡 單 的 連 接 詞。

3. 能寫出家庭或日常生 活的簡單經驗。

4. 能寫出事件或活動的 基本描述。

5. 你能寫出當地環境、

教育背景、工作近況 的簡單連續短句。

(25)

6. 能寫出簡單的想像性 自傳或簡短的詩句。

表達策略

無適切指標。

1. 能從常用詞語中排練 適當的用語。

2. 能重常用詞與語中,

使用手勢來釐清或確 認所要表達的意思。

理解能力 聽覺理解能力

1. 能跟上緩慢且仔細說 出的話語。

2. 能聽懂簡短、簡單、緩 慢的說明。

1. 能理解緩慢清晰、且 與切身領域相關的句 子及表達用語。

2. 能大略確認緩慢清晰 的討論主題。

3. 能聽懂簡短、清楚、

簡單的訊息與宣布事 項的部分重點。

4. 能理解簡單的方向指 引說明。

5.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

簡短的、已預知的,

並以緩慢清楚方式表 達的語音媒體。

(26)

視覺理解能力

1. 能理解非常簡短、簡易 的文本。

2. 閱讀時能辨識熟悉的 詞語及短句。

3. 能理解書信或電子郵 件簡短、簡單的訊息。

4. 能辨識生活中簡短告 示或基本詞語。

5. 在圖片輔助時,能大致 理解簡單或提供資訊 類的簡短描述。

6. 能理解簡短或簡單的 書面說明。

1. 能理解日常生活或工 作有關的熟悉主題。

2. 能理解以常用語呈現 的具體簡單內容。

3. 能理解各國共通的常 用 語 說 寫 完 成 的 短 文。

4. 能理解詢問、訂購、

確認等標準慣用的基 本形式書信內容。

5. 能理解簡短、簡單的 私人信件。

6. 能辨識及理解廣告傳 單、菜單、時間表、

工商服務的日常生活 中簡易的特定資訊。

視聽理解能力

無適切指標。

1. 能辨識具備充分視覺 影像或肢體語言事件 報導的重點,並能判 斷其主題的變化。

理解策略

無適切指標。

1. 對日常生活話題,能 從上下文判斷部分語 意,或歸納出短文的 大概語意。

(27)

互動功能

口語互動能力

1. 能簡單詢問、回答或迅 速切身的需求或熟悉 的話題。

2. 能理解他人簡易、緩慢 表達的生活需求內容。

3. 能理解他人緩慢的提 問或說明。

4. 能理解簡短或簡單的 指示。

5. 能以簡單的短句詢問 他人狀況或回應對方 的詢問。能向他人要求 事物,並且回應他人給 予事物。

6. 能處理簡易數字、數 量、價錢及時間問題。

7. 能以直接敘述方式,緩 慢回答有關個人簡單 問題。

1. 能針對日常生活、工 作情境或熟悉主題,

以簡單的句子進行簡 短交談。

2. 能理解對方清楚、標 準的語言,或熟悉主 題的敘述內容。

3. 能提議、回應、討論 或表達贊同或不贊同 簡單的生活議題。

寫作互動能力

1. 能寫出簡單的個人資 料。

2. 能 寫 出 簡 短 的 明 信 片。能在表格中填寫數 字、日期、姓名、國籍、

地址、年齡、出生日期 或出入境時間等。

1. 能對於切身需求的事 物,寫出簡短、簡單 的紙條。

2. 能寫出簡單的個人信 件,表達感謝與歉意。

3. 能接收簡短、簡單的 訊息。

互動策略

無適切指標。

1. 能使用簡易的技巧來 開始、維持或結束一 個簡短的對話。

2. 能在不了解時要求他 人重述。

(28)

3. 能使用常用詞語表示 自 己 不 了 解 他 人 所 言,要求澄清。

轉述能力

口語轉述能力

1. 能注意聆聽,並聽懂簡 單詞彙或生活基本常 用的短句。

2. 能正確唸出簡單生字 或詞彙。

3. 難以正確聲調說出簡 單短句。

4. 能轉述簡單的詞彙與 短句。

1. 能把握聆聽方法,說 出簡單的字詞,聽辨 識基本的音義。

2. 能聽日常生活熟悉主 題,緩慢轉述部分的 單句。

書面轉述能力

1. 能摹寫已學過的字詞。

2. 能寫簡單的短句。

1. 能熟悉常用詞彙短句 句型,仿寫簡單或基 本句型。

2. 能辨識自己熟悉領域 的簡短文句,筆譯成 通順的簡單句子。

轉述策略

1. 能理解拼音系統或部 首基本概念。

2. 能偶爾使用字典、辭典 等工具書或電子媒體。

1. 能熟悉拼音方法或部 首概念。

2. 能要求陳述者以緩慢 的方式正確說明,轉 述重要詞彙或要點。

3. 能利用工具書和媒體 欄檢索,以分辨不懂 的字詞,理解其中語 意。

(29)

三、多媒體互動原則

教材與教學活動在多媒體學習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學習者有很多 時間是透過教材或是教學活動來進行學習,教材與教學活動的設計不僅受教學理 論的影響,而且和多媒體介面設計或多媒體教學設計的理論都有密切的關係。由 於多媒體(multimedia)在電腦與網路媒體都能有效的處理,所以在數位學習領 域中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以下列出 Mayer(2002)根據多媒體學習理論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透過實證研究後對多媒體口語教材的運用提出了 八大設計原則:

1. 多媒體原則 (multimedia principle):運用多媒體可以提升學 習的效果,例如以文字搭配圖形就比僅用文字要好。

2. 空間連續原則 (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相關的文字與圖 形最好能置於鄰近的地方,對於學習的效果較佳。

3. 時間(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相關的文字與圖形最好能 同時呈現,效果比較好。

4. 一致性原則(coherence principle):與學習主題無關的文字、

圖形與聲音等內容最好不要放入學習內容中。

5. 形式原則(modality principle):在學習上,動畫加旁白的效果 要比動畫加文字的效果為佳。

6. 重複原則(redundancy principle):人類對於同時呈現的視覺與 聽覺資訊的處理容量有限,所以動畫加旁白的效果比較好,動 畫加文字的效果不佳,因為看動畫的同時可能無法很專注地讀 字幕。

7. 個別差異原則(individual difference principle):每個學習者的 特性都不一樣,有的教學設計適用於某些人,對於其他人效果 反而不佳。所以設計時需要考慮個別差異。

8. 鄰近原則(Contiguity Principle)::當說明相同訊息的文字 與圖例同時呈現時,比先後依續呈現的文字及圖例,更有助於 學習者學習。

Mayer(2009)將多媒體區分為文字和圖像兩類,這之中包含了所有視覺及 聲音的語言、圖片及動態影片等,所以使用多媒體學習就是「學習文字及圖片 (learning from words and pictures)」Mayer(2009)。而多媒體學習是經過設計、

具有教學目標,用來輔導與引導學習的內容,其製作、處理與傳遞都與資訊技術 密切相關(顏春煌,2008)。「多媒體教材」是指利用科技、電腦整合各種媒體,

包括文字、圖像、動畫、 視訊、聲音等技術,讓我們可以做瀏覽、互動式操作、

傳遞媒體來進行學習的材料(資策會,2003)。 綜合兩者可得知多媒體教材包含

(30)

了各種形式的多媒體內容,如文字、圖片及聲音等等,所以又能稱「多媒體數位 教材」。

多媒體教材融入教學可定義為:教師知道運用適當的多媒體教材資源,評估 在教學的適當性與可用性,以協助學員習得知識與技能;也就是在教學活動中運 用多媒體教材是屬於資訊科技輔助教學的一種數位學習。袁寧均(2012)引用顏 春煌數位學習理論提到,多媒體教材是專門用來輔助及引導學習,透過資訊技術 處理與呈現的多媒體內容,需經過教學設計才能達成教學目標。因此研究者認為,

透過多媒體教材學習需要有非常縝密的多媒體教材設計,並且以學習者角度為基 準,設計出適合的數位教材。

本研究運用 Mayer 理論指出通常在製作數位教材時,往往會注重內容及美感 等,透過科技完美的呈現教學內容,但卻經常忽略數位教材設計是否符合學習者 以文字及圖片的組合來學習的方式。所以提出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如何利用多 媒體將短期記憶,成為永久的長期記憶,為現今數位教材的一大挑戰。

四、小結

綜合以上學者之論點,本研究根據口語教學特徵和口語教學類型選擇符合本 研究「華語文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之教學內容,參考趙金銘(2004)口語教學

(1)大量的「聽」(2)培養學生「說」的意願(3)練習「說」的流程,進行教 材編寫。本教材編寫內容以聽力為主,以互動式圖片以及情境設計,希望學習者 能夠加入情境,開口說中文,希望這本教材能夠運用於生活中。又因為本教材設 定為基礎級教材,所以會參考 CEFR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總體能力指標中的四 大項目教材編寫目標,並且跟著教材編寫四性原則編寫教材,最後以教材編寫四 性原則作為教材編寫評估表,確保本教材編寫符合四性原則。

第二節 多媒體華語教學

現在的多媒體教材五花八門,只要是使用電子產品閱讀的都稱為多媒體教材。

多媒體互動教材未來的發展以及重要性,是本節探討重點,多媒體互動教材未來 發展趨勢為何,本研究需要密切關注,以此能夠考量本研究教材製作方向。

一、多媒體教學模式

ADDIE 教學模式是教學系統設計過程中,常被用來引導教學的模式。ADDIE 為教學系統「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開發(development)」、「實 施(implementation)」、「評鑑(evaluation)」各個階段之要項。本研究採用 ADDIE 教學模式,系統性的規劃及設計數位教材,以確保此教材用於課程中之教學品 質。

(31)

ADDIE 教學設計模式能夠同時兼顧教學設計以及教材品質,透過學習者學習目標 來檢測教材,在現代太多的教學模式一直轉換,但唯一不變的步驟就是 ADDIE 五大步驟。本研究以林麗娟(2012)對於 ADDIE 課程設計之五步驟為主要參考,

如下:

(一) 分析(analysis):階段強調教學設計之初對於需求分析、內容分析對象 分析、現有資源之分析、開發工具之分析,以及教學目標之分析,以及 企畫書之擬定,其目的在於確保開發的內容,符合教學各個層面需求配 合。基於本研究以設計教材為主要目的,故分析現今市場上,或者公家 出版之教材為主要分析依據,並從各教材編排內容及排版設計中,擬定 本研究之教材開發計畫書,期望能符合教學需求。

(二) 設計(design):強調課程內容設計、教學策略之運用、教學流程與活 動之設計、美工/畫面設計,以及介面藍圖設計,其目的在於確保教材 內容之互動性與組織性。本研究亦為多媒體教材開發,所以互動設計環 節尤為重要,需要設計出課程內容、教學策略、美工/畫面設計及介面 藍圖規劃兼顧的網路多媒體互動教材。

(三) 開發(development):強調透過各種軟體的運用,製作教學內容所需的 各項元素,其目的在於完成與整合所有設計的主要步驟,進而驗收課程 系統之開發成果。教材編寫完成後轉為電子化必須兼顧多媒體技能等專 業知識,本教材運用 ibook author 為數位教材製作軟體,並且運用 Google classroom 為網路教室平台,兩者兼具,並非專供於數位電子書,而忽略 後續推廣可能性。

(四) 實施(implementation):強調課程實際實施的狀況,包括推廣與服務之 實際運作與所需的配套措施,其目的在於讓課程系統能夠配合實地教學 情境。

(五) 評鑑(evaluation):強調形成性的評鑑 (改進性:提供改進系統運作 之項目)與總結性的評鑑(評定性:提供滿意度與學習成效,或專家審 定之項目)。評鑑的要項一方面在於幫助系統藉由回饋,進行必要的修 正;另外一方面也在於提供系統開發的價值論斷。

研究者之所以選用 ADDIE 作為主要課程設計,是因為多媒體教學設計 最好依據系統化和程序化的設計步驟來進行,比較容易達到預期的目標。而

(32)

「ADDIE 教學設計模式」正式參考數位學習領域所發展出來的。「分析」

階段,強調教學設計之初對於需求分析、內容分析、對象分析、現有資源之 分析、開發工具之分析,以及教學目標之分析,以及企畫書之擬定,其目的 在於確保開發的內容符合教學各個層面需求配合。「設計」階段,強調課程 內容設計、教學策略之運用、教學流程與活動之設計、美工/畫面設計,以 及介面藍圖設計,其目的在於確保教材內容之互動性與組織性。「開發」階 段,強調透過各種軟體的運用,製作教學內容所需的各項元素,其目的在於 完成與整合所有設計的要項,進而驗收課程系統之開發成果。「實施」階段,

強調課程實地運用的狀況,包括推廣與服務之實際運作與所需的配套措施,

其目的在於讓課程系統能夠配合實地教學情境。「評鑑」階段,強調形成性 的評鑑 (改進性:提供改進系統運作之項目)與總結性的評鑑(評定性:

提供滿意度與學習成效,或專家審定之項目)。評鑑的要項一方面在於幫助 系統藉由回饋,進行必要的修正;另外一方面也在於提供系統開發的價值論 斷。綜而言之,ADDIE 教學模式在於提供教學設計者系統化的規劃指標,

以確保教學設計成果之教學品質。

二、多媒體學習平台

越來越多網路學習平台出現,例如:Google、Quizlet 等,教學者可以選擇簡 易操作的網路平台開設課程,建立網路學習社群與學習者互動。此類網路平台最 大便利就是將所有附加功能整合,教學者可以在這個平台使用到許多不一樣的功 能。而此次研究者 Google 和 Quizlet 作為主要學習平台。

(一)G Suite for education

G Suite for Education 是 Google 特別為學校教育單位推出的免費服務,

而且儲存空間無限,全球已有超過 6,000 萬名學生、教師和教育行政工作 者使用。使用者可以用 Goolge 多項服務如電子郵件 Gmail、雲端硬碟 Google Drive、日曆、文件、試算表,最特別的是「Google Classroom」,是 Google 為教學所開發設計的數位教學平台,它結合了 Google 的功能,包括 Google 文 件、Google 雲端硬碟、Gmail、Google 日曆、Youtube、Google hangouts 等服 務,有系統的整合讓學習者與教學者在使用上無阻礙。

(二)Google classroom

教學者可以在 Google classroom 上發布上課公告、制定上課計畫、開設 問題討論以及學習測驗,更能進行同步及非同步的教學;而學習者能夠在平 台上完成老師發佈任務也能自主學習,Google classroom 能夠拉近教學者與學 習者間的網路距離,增加更多互動。以下為 Dhaka, Bangladesh(2016)整理

(33)

出 Google classroom 四大特點分別是方便互相溝通及安排工作、作業分類清 晰有調理、教師追蹤管理功能完善及簡單操作的評分系統。Google classroom 透過提供討論功能方便學習者互相工作,教師也能透過討論功能發布作業;

也因為能將所有 Google 功能整合,所以方便學習者整理學習資料;在教師 管理方面能夠直接發佈學習任務並且追蹤學習者是否繳交,亦能直接評分和 回饋,將評分過程簡單化,方便教師使用也讓學習者快速得到回饋。Janzen, M. (2014)提出在課堂中使用 Google classroom 的優點,如下:

1.容易操作:簡單容易操作是 Google classroom 最大的優點,簡易操作頁面 有益於追蹤學習者作業繳交及記錄學習者學習紀錄,還能透過通知或者電 子郵件功能,快速和學習者溝通。

2.節省時間:Google classroom 整合了 Google 所有功能,例如:文件、表單、

簡報等,所以在管理分類文件、教學測驗評分等過程都能夠在教室中完成,

過程簡單又省時。

3.雲端服務:Google classroom 提供了許多專業的雲端功能,例如教學 apps 的應用。整合了所有雲端服務,將課堂串連創造真正的雲端學習環境。

4.彈性使用:Google classroom 可以使用在實體課堂和雲端學習中,教學者 可以簡單的使用功能進行課堂管理,例如成績統計或者收集作業。

5.免費:Google classroom 和 Google 所有功能都不收取任何費用,並且非常 容易申辦 Google 帳號。

6.數位友善:Google classroom 的設計是為了響應現在行動學習的普遍性,

只要有網路變成走到哪學到哪。

綜合上述優點,研究者選擇使用 Google classroom 作為網路課程網站,方便 地操作讓教學者和學習者在使用網站方面沒有操作上的問題,能夠省略掉很多時 間,直接將重點放在學習上,也因為學習者常使用 Google 功能,所以在使用 Google classroom 整合之功能上沒有多媒體操作問題。

(三)Google hangouts

研究者大量使用 Google 功能來教學,最大原因為方便,學習者只要有 Google 帳號就能夠完成所以學習任務,而 Google Classroom 中整合功能便有 搭配 Google 日曆通知學習者進行同步教學的「Google hangouts」,而他不僅 能夠用來同步教學,也能將課堂錄影,方便學習者重複學習。而「Google

(34)

hangouts」的功能中螢幕分享、直播功能、討論回覆皆是同步教學中能夠運 用的功能;再邀請學習者進入課堂更是操作方便,能夠使用 Google 日曆設 定通知,也能夠直接給學生課堂網址,所以學習者選擇使用這個為同步教學 平台。Teresa Chan, Nikita Joshi, Michelle Lin, and Neil Mehta (2015)列出將 Google hangouts 使用在教學中的優點,如可以直接儲存教學影片、能夠接納 一位老師以上同時上課、打破空間限制,教師能夠遠程隨時上課。所以這次 研究者選擇使用 Google hangouts 作為同步教學媒介。

(四)Quizlet

Quizlet 是全球最大學習者與教學者現在學習平台,可以自行創造不同主 題能夠自學也能夠搭配教學者課堂學習,網站操作簡單,最主要是透過字卡 學習,同時搭配六七種複習遊戲。主要優勢有自訂單字卡、設定發音、多國 語言、多元操作、課堂管理。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都能夠使用這個網路學習 平台,研究者主要使用 Quizlet 來當複習及測驗平台,最主要原因有二,一 為 Quizlet 能到建議一份學習計畫,並且通知學習者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內 容,也能夠省去自學者不知道該從何開始學起的困擾。二為 Quizlet 能夠直 接幫助學習者紀錄學習進度,學習者能夠清楚知道常犯錯之生詞,也能重複 複習。

三、傳統教材與多媒體教材

目前市面上較多的多媒體口語教材是傳統教材多媒體化,就是將已出版的紙 本教材變成多媒體電子書模式,這類的多媒體口語教材缺乏互動性,只注重原著 的還原,因而減少趣味性。若是搭配相關的媒體工具,依照功能適性的安排互動 功能及圖文擺放位置,增加閱讀舒適度及趣味性,使學習者得到不同於閱讀傳統 教材的感受,便能吸引學習者持續閱讀,並且持續購買電子書。傳統教材即紙本 教材,多媒體教材即透過多媒體工具即可閱讀之。我們可以從兩者的特性得知兩 者差異(白乃遠,2012)。傳統教材與多媒體教材差異整理如下表(4):

表 4 多媒體口語教材及傳統教材之比較

形式 傳統出版 數位出版

呈現方式 紙本圖文編排 除了基本圖文編排外,還具有影音 與互動效果

載體 紙本 行動載具

互動性 無互動 可透過網路或多媒體內容達到互

攜帶性 厚重體積大 易攜帶

價格 昂貴 便宜

(35)

因為傳統教材出版較為費時,需要經過漫長的製作流程,而數位教材出版只 需製作編排完畢即可上架販售,大量減少製作成本,而此成本也反映在購買價錢 上,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較為便宜又方便攜帶的電子書,作為主要閱讀方式。

以下研究者將分析使用多媒體教材的益處分析是否適用於課堂中。

Terry Brock(2014)於 San Francisco Business Times 中提出數位學習的十大 優勢分別為學習速度快、方便性、節省移動成本及時間、學習者自主學習、內容 可以隨時更新、內容可以先錄製在觀看,使教學達到最佳化、學習者對於科技教 熟悉、可以客製化教學內容、能夠透過重複性來加強學習以及永遠完備的知識寶 庫,而張振亨(2014)將數位學習的優點分為六個面向探討,分別是(一)時間 管理方面:學習者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學習。(二)知識來源:網路上能夠 快速收尋更多資源。(三)學習紀錄:完善的教學平台能夠紀錄學習者的學習歷 程,能夠檢討學習過程及成效。(四)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素材整合,能夠提 供學習者完美的虛擬環境練習。(五)學習模式: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主動學 習。(六)教學進度:能夠規劃符合學習者本身的學習進度。研究者根據上述優 點將益處分為三點,分別是益於集中學生注意力、有益於創設真實情境及有益於 擴大學生視野。

(一) 有益於集中學生注意力

Lyon and Krasnegor(2001)提到人類的學習與行為,全都有賴於對環境 中事物的關鍵特徵付出注意力,並進一步保留與追憶訊息,選擇、部署、監 控與控制認知的策略,以便於人們的學習、記憶與思考。鄭昭明(1993)也 提到人類的學習,接受外在的刺激,然而外在的刺激經常很快出現之後便消 失了。但藉由短期記憶的作用,使得這些感覺接受器仍能保持這些刺激訊息 一段短暫的時間,人類大腦可進一步分析其意義。也就是說沒有這些能力,

我們就無法計劃、 解決問題,或者使用語言。以數位互動教材為例,透過 色彩佈置和互動按鈕設置,提供學習者關鍵特徵,使學習者付出記憶力,並 且進一步學習、記憶與思考。

William James(2004) 提出「注意」的主張, 認為注意的關鍵是「犧 牲某些事物的處理,以便能有效的處理其他的事物」。 也就是說所謂的「注 意」是「在執行某些作業時,心智活動的分配」。因此,鄭昭明主張,人們 要有學習效果,就必需先「注意」某一件事。所以,注意力是學習的第一個 重要因素。顏永森(2011)因此總結出有感覺器官接收外在的訊息之後,接 著要有注意力的眷顧,才能有接續步驟的反應及學習。

根據上述論點,研究者將有益於集中學生注意力放於第一項,係因注意 力為學習的第一個重要因素,數位互動教材跳脫紙本教材的框架,加入聲音 及互動效果,給了增加注意力的條件,因此研究者認為數位互動教材製作第 一要點便是設計如何增加學習注意力之條件。

(二) 有益於創設真實情境

媒體藝術家林書民(2014)說:「電腦個人化的時代來臨,藝術家不必

(36)

再完全仰賴現成材料的先天特性及限制,一項新的法則產生了,藝術家可以 改變或決定新的媒材表達方式,新的程式書寫設定可以創造藝術個人的語言,

以及更多個人化發明、改造的可能性。」因為數位科技、資訊技術的蓬勃發 展,新的工具和技術提供了許多新的平台和方向,又能知道圖案影像數位化 的普及,圖像從實體轉為虛擬,也讓創作者的創意由虛幻轉變成實際,所以 我們能夠將所要傳達給學習者的情境利用科技呈現,並且能夠加入真實人聲,

跳脫死板電腦錄音。再加上實體課堂中要重現真實情境較於困難,便可透過 數位教材呈現。

(三) 有益於擴大學生視野

Clark Quinn(2000)將行動學習定義為透過行動載具,如個人數位助理、

行動電話等,進行電子化學習。吳欣容(2014)數位學習發展從一開始的個 人傳統電腦學習,到第二代透過網路與虛擬教室與他人進行協同學習,然而 這樣的學習能夠擴散的效益與使用的情境有所限制,因此隨著網路技術發展,

2007 年進入了第一代的行動學習,學習者將可透過行動學習進行群組學習 與環境結合的學習,更加的身歷其境。

行動學習的便利在於,只要地點、網路許可,便可開始學習,此外,它 是具有合作性質的,也就是說,「共享」是每個人之間都可立即使用相同的 內容,這種共享也會帶來立即的回饋,進而和各種國家的人對話,這會成為 學習語言最棒的學習方式。有了這樣的學習模式,把遊戲與學習結合的更有 效率及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就再也不是難事了。

利用文字、圖像、動畫、 視訊、聲音等技術,提高趣味性來增加學習者注 意力,同時也能善用技術創造真實情景,提供學習者融入情境學習。課堂不再是 枯燥乏味的講解也不是傳統無互動性的電子書,圖文及聲光皆備,學習者提高學 習動機,教學品質自然上升。而因為網路的無遠弗屆,學習者學習不再是以教師 為中心,而是以自身為中心出發,在這個網路爆炸的時代,運用多媒體教學配置 學習任務,無形中就擴大了學生視野。

四、多媒體學習網站比較

研究者選擇 Hello Chinese、Manga mandarin 及 Duolingo 作為分析比較,Hello Chinese 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基礎級口語電子書,教材分成引起動機、

生詞、句型、會話及練習,同時搭配真人發音以及對話情境影片;Manga mandarin 是以漫畫學華語的概念製作,漫畫主題豐富,多以日常口語對話為主。每個漫畫 都能夠直接點擊發音並且支持多種語言介面轉換,學習者也能夠聽發音並且自己 配音;Duolingo 是一個線上的免費語言學習平台,提供的服務包括主要學習語言 之 apps、線上語言能力測驗平台及語言學習輔助程式(Tiny Cards),且多鄰國所提 供的所有語言課程均為免費。研究者將使用功能、設計、優點及哪些待改進來分

(37)

析這三個市面上現有多媒體教材,可以幫助研究者分析多媒體教材優勢並且幫助 釐清此次製作多媒體教材的思考方向。比較如下表(5):

(38)

表 5 線上數位教材比較

功能 設計

Hello Chinese 1.點讀功能

2.教材有簡體、拼音及英 文

1.中規中矩

Manga mandarin 1.點讀功能 2.支援多種語言

1.圖片繪製精美

Duolingo 1.點讀功能 2.支援多種語言

1.簡單

優點 待改進

Hello Chinese 和傳統教材相似,學習者 較能快速習慣。

1.點讀功能不能單獨點 選詞,只能一大主題一起 播放。

2.沒跳脫出傳統教材排 版

Manga mandarin 1.主題多樣

2.詳細列出語言等級

1.分類繁雜難操作 2.需要網路

Duolingo 1.能夠創建學習檔案 2.反覆複習

1.答題制式化

綜合上面三個多媒體學習教材,研究者的喜愛為 Duolingo>Manga mandarin

>Hello Chinese,影響排名最直接的原因為趣味性以及實用性,對於學習者來說 若是多媒體教材操作頁面複雜,將會使學習者失去耐心,例如Manga mandarin 雖然畫風及分類都非常豐富而且精美,但是他在操作上太多複雜功能以及無法直 接明瞭的看到也面上能操作什麼功能,所以會讓人失去使用耐心。若是操作頁不 美觀以及無法搭配好玩的遊戲同樣會使學習者放棄操作。同時也發現 Duolingo 用不斷測驗的方式達成成就的方式讓學習者在測驗中學習,能夠一直引起學習者 動機,但是若重複測驗太多次也會造成反效果。根據上面分析之多媒體學習電子 書,研究者將著重在趣味性以及實用性的設計上,以抓住學習者注意力為主要目 標。

五、小結

現在科技不斷進步,學習模式不斷改變,多媒體學習跳脫以教師為中心的學 習,而是以自己學習為出發,因此研究者決定編寫一本符合學習者需求的多媒體 口語互動教材,編寫多媒體數位教材需要參考許多研究,其中 Mayer 的多媒體互 動原則為最主要參考,希望透過多媒體互動呈現教學內容,但又能兼顧多媒體教

(39)

材設計後的互動能貼近學習者需求,希望教材能夠利用多媒體將短期記憶後轉為 永久的長期記憶。而研究者以 ADDIE 教學模式在於提供教學設計者系統化的規劃 指標,嚴謹的教學步驟,能夠確保教學品質以及研究成果完美展現。本多媒體教 材會利用許多多媒體技術,例如:文字、圖像、動畫、 視訊、聲音等來提高學 習者的注意力,同時也增加許多趣味性。

第三節 多媒體學習策略

Solak & Caki(2015)提到學習策略的運用與學習者的學習效率關係密切,因 此常用來探討學習成效的重要變項。也就是說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兩者密不可分,

須先有學習策略的運用才能有依據探討學習成效,所以學習者將小節分為學媒體 學習策略及多媒體學習成效探討之。

一、多媒體學習策略

Isman(2009)指出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y)是指學習者學習的學習歷 程中,用來從事知識的獲得、保留與提取的行為與思考活動,是後設認知能力的 重要成份之一。Berger & Karabenick(2011)學習者依照自我經驗、學習目標等 因素,對於感官所接收的訊息,進行選擇性注意、精緻化,最後加以組織後進而 內化為自己長久記憶的知識結構。Oxford(1990)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直接性及 間接性兩大類:直接性語言學習策略,是指與學習本身以及目標語有直接相關的 策略,可再細分為三類: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及補償策略。間接性語言學習策略 是指幫助與管理語言學習的策略,亦可細分為三類:後設認知策略、情意策略及 社交策略。以下研究者將 Oxford(1990)的語言學習策略整理分類如下表(6):

表 6 語言學習策略

語言學習策略 解釋 舉例

直接 性

記憶策略

幫助學習者儲存及使用,學習者以 分類、圖像或聲音輔助記憶,就是 在運用記憶策略。

學到新單字時運用字 卡、圖案、照片、肢體動 作或是有聲的 CD、DVD 等,藉由視覺跟聽覺的刺 激加深印象。

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包括對目標語的練習、接 收和傳發訊息。

學習新句子時,反覆以口 頭及手寫練習,並將句子 放入不同的情境中運 用,以幫助新句子的理 解。或者,學習者在唸一

(40)

篇新文章時,試著做重點 筆記、大意摘要,以及設 法標出各段的重點,這些 皆有助於理解學習內容。

補償策略

學習者利用補償策略,在語言能力 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瞭解文意 或是對話內容。

學習者看到新單字時,透 過字根、字首猜測新單字 的意義,或藉由上下文、

句意及當時的情境來猜 測單字的意義。有時學習 者在使用目標語表達有 困難時,會試著用肢體語 言來輔助或用較簡單的 字句和文法來表達。補償 策略對於程度比較差的 學習者來說尤其重要,它 能幫助學習者在遇到困 難時想辦法解決。

間接 性

後設認知策 略

學習者用來整合自身語言學習過程 的策略。後設認知策略包括「專注 於某個目標」、「規劃學習目標」

及「自我評量」。

學習者聽到一段目標語 對談時,告訴自己要專心 地聽,這就是專注於某個 目標;學習者訂定學習目 標和時間計畫表,閱讀相 關書籍以增進自己的能 力,可說是規劃學習。此 外,透過測驗來監測及評 估學習的效果,並瞭解學 習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 為何,這些都屬於運用後 設認知策略。

情意策略

幫助學習者掌握學習情緒、態度、

動機和價值觀。情意策略的使用可 讓學習者控制自我的情緒或態度,

讓心理處於有利於目標語言學習的 狀態。情意策略包括降低緊張焦 慮、給自己鼓勵和自我情緒的瞭解

例如學習者在面對目標 語的學習時,會用深呼吸 或是聽音樂來減緩緊張 的情緒;在完成困難的學 習任務或是通過考試 時,給自己一些獎勵。

數據

表  5  線上數位教材比較  功能  設計  Hello Chinese  1.點讀功能  2.教材有簡體、拼音及英 文  1.中規中矩  Manga mandarin  1.點讀功能  2.支援多種語言  1.圖片繪製精美  Duolingo  1.點讀功能  2.支援多種語言  1.簡單  優點  待改進  Hello Chinese  和傳統教材相似,學習者 較能快速習慣。  1.點讀功能不能單獨點 選詞,只能一大主題一起 播放。  2.沒跳脫出傳統教材排 版  Manga mandarin  1.
圖  3  社群研究架構
圖  4  多媒體口語互動教材研究架構
表  16 Google hangouts 操作  研究者使用螢幕分享上課簡報,和研 究者練習句型,並且設定多種情境圖 片反覆操作。  學習者也能夠使用螢幕分享功能即時 和研究者分享上課問題,或者不會說 的中文找圖片展示。  二、網路學習網站:Google classroom  網路學習網站研究者使用 Google classroom 網路平台,研究者能夠自行設計 學習網路頁面,也能夠發送上課日曆給學習者以便提醒上課時間,並且設置線上 互動回饋等,為免費使用的自創網路平台中最為實用之一。以下為架設「華語文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nd, the value or function of the various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judged on the basis of Hua Yen's " complete teaching "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status

On the course content page, click the function module to switch to different learning activities pages for learning; you can also directly click the "learning activity" in

Nicolas Standaert, "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 ",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Chung

The relief fresco "Stories of the Buddha's Life" embody the advancement of life education: a profound outlook on life, religion and life and death, ultimate care, life

“Women learning Buddhism” from The Bodhisattva with the former published in 1937 by Bodhi Vihara of Wuchang School of Nuns as China’s first Buddhist reading material designed

In these lessons, students will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n our daily life, and analyze the moral issues raised in it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It provides ethnic minority parent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parents”)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including Hong Kong’s education system, major education policies

computational & mathematical thinking by task-based teaching as a means to provide a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for learners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outcomes; and (ii)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