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現實邊緣:葉清芳的攝影與生命

第一節 紀實與敘事概念的挑戰

一、 形式的掙脫與破除

我不願意太過於理會相機的霸氣、獨裁的證據個性,只期望能引 發思考的啟端。雖然是些微的片面印象,但內心裡真實存活的哲 學思維和生活經驗的再暗示,便是我的興趣。(葉清芳)

葉清芳的創作歷程,大致集中在 1980 年代,而這段期間正是攝影文化朝向由議 題性出發的高峰。此美學過程強調攝影是真實的中介,也要求攝影者的隱退,並且 將系統化的敘事結構貫穿於影像連作之中,將攝影影像整合為可閱讀檔案形式的過

83

程。然而,攝影景框劃定了影像成立的邊界與範圍,「取景」是攝影者終究無法抹去 的介入痕跡,因此在追求攝影如實呈現的理想過程中,應當退場且消匿主體的攝影 者,卻突顯了自身拍攝立場的矛盾。

葉清芳【圖 29】這張看似尋常的紀實之作,畫面中婦人因意識到自己正被拍攝,

直接指向攝影者/鏡頭的反應,迫使隱身鏡頭背後攝影者「現身」。原本因屬被動的 拍攝對象,此時卻主動「指明」攝影機,以及代理見證的攝影者,從而破壞了報導 攝影信仰的拍攝透明性。進一步來看,婦人的手勢,打破了攝影現代化過程中,攝 影者追求與被攝者「客觀」、「理性」的安適空間。但換個角度來看,葉清芳也在這 張作品留下一道創作者的「隱性簽名」。

【圖 29】葉清芳(1983)。〔瑞芳〕。

葉清芳以迂迴的方式,探索攝影者不遵守固定視角、固定身份的可能性。攝影 者在攝影透明性邏輯下理當「缺席」的身份,卻在葉清芳作品中的婦人手勢,又重 獲「在場」的權力。由此來看,此現身可說是取消攝影行為以某預設主體出發,從 而拍攝某一客體的單向途徑,並且嘗試從「在場」與「缺席」兩重端點,開闢攝影 思考的可能空間。如同一場遊戲,攝影者加入被觀看的循環中,使得影像內含一種

84

攝影者自我反駁、將攝影意義消解的過程。此作具有將自我置入作品的創作意識,

然而卻仍帶有一種自我否定的意味。

葉清芳不僅在創作思維上,嘗試由多重辯證的觀點開放觀者思考景框的彈性,

前文提及新寫實攝影者具有破壞性的創作特質,或以草率的影像品質、畫面過大灰 暗的陰影、歪斜的構圖等方式顛覆既有美感原則,同樣也是葉的風格特徵。然而,

表面上葉清芳的作品和新寫實攝影者,同樣具有破壞性,但相較新寫實攝影者的「非 理性」實踐,葉清芳攝影卻更思考攝影景框的存在意義,並且嘗試挑戰與抵抗。

1. 穿越、突破與干擾

葉清芳將照片作為串連對象、觀者與攝影者相互關係的具體物質。即便是不同 時期的作品,卻經常出現嘗試穿透、打破、破壞畫面的相似風格。依此來看,葉清 芳對於打破景框與觀看視點的欲望,是他持續思考創作的重要面向。

由作品【圖 30】來看,由觀者方向直接向前投射的目光,畫面中的破窗,鏡頭、

窗框、以及破玻璃的邊緣,疊合出畫面的三道層次,形成了一道強而有力的透視線,

並且直接貫穿由觀者到窗外的抽象距離。對照之下,【圖 31】則是相對由觀者出發,

身處造勢現場的老先生,他手上操弄的旗桿正以反向的透視線刺向觀者。這兩張「由 外向內」、「自內到外」企圖突破攝影受限二維視象的影像作品,置入一種特殊的力 道於畫面之中。此垂直式的影像張力是葉清芳特殊的攝影風格。他在攝影作品中營 造出作品與觀者之間的引力,使得攝影作品而非只是擔任單向愉悅的觀眾,而是轉 化為一種主動的身份,邀請觀者加入共享攝影影像互動的內在循環。

85

【圖 30】葉清芳(1982)。〔公車破窗〕。

【圖 31】葉清芳(1986)。〔機場事件〕。

【圖 32】葉清芳(1987)。〔土城看守所〕。

此外,藉由線條、物件的畫面貫穿分割畫面,也是葉清芳所擅長的;他尤

86

其喜歡將不完整的肢體呈現畫面之中,成為一種打擾、否定畫面的現象,而轉化成 具有戲謔(banter)的作品。無論是人物的「指向」、穿透畫面的手臂、或是跨越照 片限度的表徵,甚至讓人物觸碰畫面的表象與範圍邊界,誘惑且引領在距離之外的 觀者向前。

【圖 32】這張充滿了細節、人物畫面豐富的作品,卻讓一隻突兀且莫名的手臂,

由下而上貫穿畫面,完全將畫面中央帶著花圈的政治人物,間接地否定、遮蔽、去 除「英雄」的出場。這隻突兀的手,如同要呼喚在場群眾向前方的注意,然而從民 眾的表情、各自投向的目光來看,似乎是一場無效的召喚。

另一張作品【圖 33】拍攝於機場的接機大廳,畫面晃動且歪斜不安的構圖,一 位於畫面中央下的,屈著身體男人。雖無法辨識男子的身份,然而從柵欄外的大量 聚集的採訪媒體可判定,他是一位重要人物。對照一旁如伺機衝出柵欄的猛獸,男 子單薄、晃動、片段、模糊的身影,幾乎要被淹沒在右方的喧鬧與拉扯之中。值得 留意的,此照由右下方向上 45 度角的線條,和景框的四方接軌,組裝為一個實存的 框架,將視覺方向自然延伸到景深處。而右方一隻穿透景框的手,彷彿就懸掛在觀 者的眼前。

【圖 33】葉清芳(1987)。〔桃園機場〕。

87

88

照片中人們碎裂和模糊的面孔,像幻影如鬼魅,層層交疊在擁擠的畫面,因殘 影留下的動態軌跡,如同一再分割畫面的刀痕,象徵人們的面目在政治抗爭下的扭 曲、變形,展露另一種現實之下的真實片刻。

【圖 34】葉清芳(1987)。〔造勢〕

【圖 35】葉清芳(1986)。〔法庭〕。

另一張【圖 35】葉清芳將快門的速度調慢,配合現場其他攝影記者此起彼落的 閃光燈,形成迷幻、恍惚的殘影。一名男子正被拉扯出庭瞬間的新聞現場,身旁許 多手掌漂浮在畫面中,令畫面產生晃動的、膨脹且波動的視覺效果:

一幅層層疊疊的殘影出現了,錯綜混雜,正是那種激情囂張的氛圍再現,

令觀者身歷其境般的陷入。這些不可預期的,即興、解構的晃動影像,並

89

不是報社正統的需求,但更有立場、觀點與力量。清芳要做的,是尋找另 一種生機與新意,不要抄襲與重複。靜照是無聲的,但緊扣臨場感高潮一 瞬間的閃動,確能轉化出內裡巨大的張力與聲響。104

葉清芳的新聞攝影有別於報社要求的拍攝手法,突顯畫面中的碎裂性,並以此 作為獨樹一格的視覺語言,呈現抗爭場景既支解又交融的奇異片刻,從而獨立出紀 實攝影的另類表現。不難看出,攝影者以個人、私我的觀點見證此情此景,使得攝 影作品成為自我揭露、反映主觀情緒的載體,充分展現融合創作者、對象與外在世 界感受之下的生命運動。

前述透過舉出葉清芳的攝影作品,指出葉清芳的影像風格以實驗趣味的方式,

追求一種現場的「例外性」、「岔異的」的視覺張力。此挑戰視覺效果的企圖,基本 上和前述的新寫實者相似,皆為一種擾亂紀實影像的和諧與平衡結構的叛逆性格。

必須留意的,前述攝影作品的形式分析,經常是探討影像的首要步驟,然而形式應 當是一種輔助,而不該是目的。因此,若要深入剖析葉清芳攝影的內容,不應停留 在探索形式與視覺趣味的層次,需要更探討創作者的背後意志表現。

承此,以下將由葉清芳從事攝影的 1980 年代早期看起。表面上,葉清芳在當時 沿用了 1970 年代鄉土寫實「尋根」的古典題材,然而他的鏡頭卻捕捉小鎮殘破與陳 舊的景象,散發腐朽、詭譎的氣息,因而翻轉了紀實影像的範式,也使得「家鄉」

的意象產生了不同的質變。

104 張照堂,2006,頁 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