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學的過渡:遺留的個人抒情

第二章 台灣晚近攝影發展的公共化進程

第二節 鄉土寫實攝影:專題攝影的在地實踐與形式變格

一、 美學的過渡:遺留的個人抒情

正式進入討論之前,先就報導攝影的幾項特徵進行描述。首先,報導攝影在拍 攝之前已具備介入議題的問題意識,其次,為了提供觀者理性客觀的資訊與紀錄觀 點 , 報導 攝影 採用 的連作形 式 ,整 合 出一套 系統化、敘事 軸清晰的 照片故事

(photographic essay)。因此,建立一套相對客觀且清晰的影像檔案,是為報導攝 影的要務之一。由此來看,報導攝影並非單純抒懷的藝術媒介,而是紀錄、回應社 會現況的具體實踐活動。除了上述形式上的檔案特徵,報導攝影者親身採訪、紀錄

26

調查的實踐精神,充分展現該攝影文類內在的「社會介入」(social intervention)的 關懷意識與公共性格。

27

王信崇拜美國的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阮義忠一切效法法國的卡 提葉布列松(Henry Cartie-Bresson)所顯示的,事實上,在沒有正式攝影 教育的台灣,報導攝影時代初期的眾多攝影青年,不論在技術或理論上,

28

《蘭嶼.再見》中的感性主義,在證明攝影者對紀錄對象的欣賞與同情之 餘,還是無法意識清楚地導向明確的訊息或議題。這是西方人道主義攝影 家從二戰之後開始大量實踐的一個攝影文類,也就是Rosler稱之為「介入 社會最虛弱的可能概念」(或替代品),即,「同情」。30

相較於郭氏的觀點,本文卻認為這些「未成熟」的攝影,正是理解台灣攝影與 社會互動關係,以及突顯了攝影美學轉軌的重要面向。實際上,此沾染攝影者主觀 色彩、不符西方報導攝影準則的「台式專題攝影」,不僅體現了攝影者的摸索與矛 盾,更是台灣晚近攝影客觀化的軌跡中,一項在地文化與外來形式迎拒、斡旋下的 時代產物。

台灣 1970 年代的攝影場域,中嘗試將新攝影型態將攝影作為社會介入的過程,

在面對仍受限制的新聞環境與言論空間,使得報導攝影在台的初期表現,介於「藝 術表現」與「客觀紀錄」,具有半美學、半理性分散構成的美學體例。此攝影類型 展現本身具有過渡性的特徵。因此,本文進一步認為,在重探台灣 1970 年代報導攝 影初期實踐的討論之際,應當立基一套對於台灣內部既有的沙龍構圖唯美與寫實精 神的基礎認知之下,而將這些初期實踐,界定為一種結合在地美學繼承、導入西方 形式的混合性攝影類型來看待。

以下,本文將以台灣 1970 年代的「鄉土寫實攝影」為例,並且將之視為報導攝 影入台發展初期,寄生於台灣當時回歸現實的文化情境,所因應之下產生的特殊攝 影類型。

30 郭力昕,2007,頁 63。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