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十屆總統選舉

第二節 影響全國化政治建立之其他因素

繼前兩章陸續針對單一選區制度對一國政治全國化影響作出測量後,本文發 現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制後,並未能如願地將政黨競爭樣態導向為以政黨為本 位的競爭模式,選舉競爭仍舊受到地方性相當大的影響,從而未能順利建立起全 國型政治,因而本節將指出對政黨競爭體系及得票率的變動,除選舉制度的因素 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其它因素的作用,以對於全國化政治的建立與否有更為全面 的考量。

Neto and Cox(1997:149-174)指出選舉制度與社會分歧,二者都是影響政黨競 爭體系不可獲缺的因素。Cox(1999:145-161)認為國內有愈複雜的分歧結構(如宗 教、語言、種族等),將增加地方性的政黨,最後影響全國性政黨的形成。還有,

政治菁英對政黨全國化的型態也具有形塑的作用,如拉丁美洲各國至今仍然有很 深的民粹主義(populism)傳統,政治強人往往挾民意以自重,或者不顧憲政制度的 約束,或者發動軍事政變,或者破壞或者重組政黨(Mainwaring,1999:55)。

Chhibber(2001:1-20)在研究印度(同時與西班牙、阿爾及利亞比較)時的發現,恰好 可以提供台灣做為政黨發展的參考。他認為在社團組織活動薄弱的社會中,一個 由無所不包(catchall)的一黨獨大體系,如何轉變為多黨競爭的體系?以及政黨與社 會分歧如何連結?他認為這不是由選舉制度或社會分歧所決定,兩者的因果關係 反而要 倒置過 來,也 就是政 黨菁英彼此之間的競 爭(party competition)與策略 (strategy),將決定哪些社會分歧會被突顯出來,哪些社會分歧將會被壓抑下來,進 而影響到政黨體系的發展。

而 Caramani(2004:1-9)長時間對於歐洲各國在全國型政黨的建立與否研究中 提到,對於各政黨間的分析必須包含所有重要社會及政治的分裂,掌握這些因素,

才能掌握政治全國化的全貌,並進行相關評價。其中,投票區域性結構間的差異,

是分析全國化政治的一個相當重要因素。無論是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亦或是 比例代表制,所有的政治分裂以及社會分割,都會被配置到地域空間分析,使其 得以反映多樣性文化、政治和社會經濟因素。而根據證據顯示,地域分裂的侵蝕,

不但是社會普遍整合的決定性結果,同時也是政黨行動及他們固有競爭策略的結 果,因而政治現象的地域性成了現今研究分析中不可忽略的焦點,藉由投票率的 地區性變化及全國普遍選舉政黨強度,得以測量出政治全國化的不同面向。

觀察歐洲在過去數十年來,地區化的地域結構配置,成為影響全國化政治形 成的主要因素之一。這是因為每個地區都有各自全然不同的歷史經驗,因此對於 全國化的形塑,將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子,對於欲建立全國化的國家來說,

是相當艱苦的。總而言之,地區性及文化的面向,是影響全國化形成相當重要的 面向,因地域性造成了種族、語言、宗教…等認同問題,且會有不同的地方傳統 與公民文化出現(Caramani,2004:295-297),因而空間地域性對全國性政黨體制形 成的分析是不可忽視的。

有關地域性的討論,賴進貴等人(2007:33-40)研究發現,投票行為具有空間 聚集現象,地域的差異對於選區的劃分、選舉策略的操作或選舉結果,都有相當 大的影響力。況且台灣受地方派系影響相當深遠,因而將不同地域間的投票差異 考慮進來是相當重要的。並且社會生產總是伴隨空間的分化而形塑地域差異,因 此不同地域中的選民,可能其社經因素也具有不均等的關係,而具有空間異質性。

再者,選民與選民之間也可能藉由鄰近或接觸關係,互相影響彼此的投票行為,

亦即具有空間相依性。這兩種性質是交戶參雜在一起的,因而對於地域性的考量 是相當必要的。

另一種需要考慮的脈絡效應是強制地區過程(Forced-field process) ,此乃某地 區黨派圍繞地方事務進行選舉動員,建立某種地方政治文化的過程。地方事務之 所以能夠動員選民,除了切身的利害關係以外,往往還涉及形而上的地方認同。

人們所成長與活動的空間,對人們產生意義與價值,人們往往藉由這種地方感來 界定自我認同。經由脈絡效應之運作,地方社會環境的特點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 和行為,使相似的投票行為在空間上相互靠近,而實驗也證明:投票行為具有空 間聚集的現象,愈鄰近的選民有愈相似的投票行為,並集結成對立的地域性(賴進 貴,2007:33-40)。

對於類似的言論,學者鄧志松(2006:92-97)也提出選舉地理學,即地區與地 區間會相互影響,這種影響隨著距離的加大而遞減。如果加進時間的向度,此種 影響也許不是立即的,但有了時間間距,成了空間的擴散作用,這讓問題的分析 更形複雜,但也更合乎實際。地理區塊可以是行政區界(縣市、鄉鎮、村里或者投 票所等),或是類似於美國的普查區,且資料係集體資料(aggregate data),而非以抽 樣為基礎的個體資料(individual data)。強調地區脈絡(local contextual effects)的重 要性,是因為地區的選舉表現經常超越經社背景變項所能解釋的範圍,它是個人 與其環境互動的結果,而這個環境的本質是行為者長期建構出來的產物。人們做 政治決定時,無法擺脫社會環境的刺激。這種論點承認空間因素的重要性,認為 人們即使屬於同樣經社背景或條件,其投票行為也會因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而 異,因此即便在統計分析中放了所有經社背景自變數之後,仍無法完全解釋地區 變異。因而考慮地理的空間因素,是觀察全國化政治形成所不可或缺的面向之一。

此外,Caramani(2004:196)也認為一國的都市化程度也同樣形成觀察全國化 的重要面向。這是因為工業化及都市化將創造出社會和空間的流動,能使國家走 向沒有地區性的全國性結盟,能影響政黨全國化體系的建立。而都市化程度的不 同,也將依據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及經濟結構,影響該地的中央財源分配及補助、

地方教育文化、社會福利、政府組織等規模,而呈現不同的政黨得票分布;另一 方面,藉由同質性投票率模式,也將顯示出都市化程度低的地區選票如何被動員 與聚集至全國性政治體系中。Caramani(2004:293)發現,為了要能成功動員都市 化程度較低及較遙遠的邊陲地帶選民,政黨會將地方組織發展出如毛細血管般的 網絡,以利全國中央總部控制。而政黨間的競爭就依賴於更多有效率全國性競爭 的技巧,也因此都市化程度的高低,將影響全國性政黨所支配的候選人、意識形 態及議題是否會取代獨立參選及地方上有利的政治人物。

最後,根據社會學研究途徑的觀點,個人社會特徵決定了政治偏好及態度,

這些社會特徵係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種族、宗教等變數,這些個人社會 特徵提供選民基本的「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與「資訊脈絡」(informational

context),進而影響政治意見與行為,因而社會人口的基本特徵將是影響個人對政 治參與的關鍵因素。首先,從社會人口特徵觀之,若干研究指出,民眾政治參與 的差距主要肇因於諸如性別 、年齡、種族,以及 社會經濟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 等個人社會特徵;其潤量指標包括教育水準、職業類型,以及家庭收入等。

無疑地,教育程度係個人社會經濟地位的最重要指標。若干研究顯示,教育程度 對於民眾的政治傾向及態度具有顯著影響。基本上,個人教育程度愈高,政治學 習能力愈強,進而提高對於政治事務的判斷力(吳重禮,2006,600-615)。而對於 政治全國化的研究,Caramani(2004:1-9)也認為一國的識字能力,即教育程度是相 當重要的觀察指標。

綜上所述,對於台灣未能順利在選制變革後建立起全國型政黨體制,意味著 全國型政治的建立,除了選制的改革外,還必須考量其他變數的影響,而上述學 者之研究,提供本文相當多元豐富的考慮面向,以為台灣未能順利建立全國型政 治提出相當有利之參考與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