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國中生學習公民科課程的因素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

第三節 影響國中生學習公民科課程的因素

Erickson 與 Shultz (1992) 認為學生學習經驗是由多重面向所構成的,包括 認知、社會與情感三個層面,可見在學生學習的歷程中,會存在各種內外在因素 對學生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

因此,本節將從學生的觀點探討可能影響公民課程學習的因素,雖然每位學 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不會完全相同,但是在參與觀察和訪談的過程中還是可 以找到一些具有共通性的影響因素,以下將就教師、學生、課程內容、課堂互動 與評量等因素進行分析與討論。

壹、教師直接影響學生公民科的學習

學生是能主動思考、學習的個體,而教師則是引領學生培養學習習慣與能力 的領路人。教師的教學貫串了學生在各學習階段的學習歷程,特別是在中小學階 段,學生主要的學習時間是受到教師安排的課程教學所影響。

雖然公民課的每週學習較少,相對來說與君君老師相處的時間也不多,但是 幸福班的學生仍認為教師的言行舉止對於他們公民科課程的學習有相當大的影 響力:

103

R: 那什麼因素會影響你公民課的學習?

S07:老師,老師的 FU,老師的熱情。

S09:看老師怎麼上課。

S07:畢竟還是他在上。(20140324,訪,G-H)

S18:老師吧,比如說老師上課很無趣的話就會不太想唸,但有活動的話就 比較想上。(20140318,訪,G-G)

R: 什麼因素影響你公民課的學習最多?

S28:老師,因為妳每次上課都要看到他,當然六日除外,如果一個老師,

也許不用有很出眾的外貌,但是他講的東西你都聽得懂,不是照課本 唸,就會有一種想要繼續聽他講課的期待。(20140325,訪,S28)

學生與科任教師有最多接觸的場合一般來說都是在教室之中,教學進行時不 僅教師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表現有期待,學生也會對教師的教學熱忱、教學方 式有期待。

即便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教室中的學習時間大多還是在回應教師 傳遞的教學內容,可以說,一堂課品質的好壞,教師的教學設計與班級經營要負 較多的責任。因此,教師在做課前教學準備時,不能單就自己對課程的理解與想 像來做教學設計,應進一步考量到學生的需求:

S07:老師如果有帶一些活動,會讓同學印象深刻。

R: 那君君老師這段期間安排的一些活動,你們覺得是對學習有幫助,還是 就玩玩就算了?

S09:有幫助。

S07:從好玩中學習。(20140303,訪,G-B)

在課間安排活動是受到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在前面的段落有提到學生理想 中的公民課程需要在教學中安插學習活動,讓學習不只是「教師講、學生聽」的 傳統講述教學模式,而是讓學生在教學歷程中獲得足夠的主動性,透過不同的學 習任務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架構。

教師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除了可以活化課程教學外,其實也可能會影響學生

104

在學習時的行為,教師在教學時應多加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行為是否會因教 學方式轉變而有所差異:

R: 老師不同的教學方式會影響你在上課的行為嗎,譬如說投影片、講述或 用活動?

S09:如果比較新鮮的活動可能會吧。

S07:就用投影片的話可能要自己做筆記,有講義的話就看講義就好。

(20140303,訪,G-H)

R: 不同上課方式會影響你的學習行為嗎?

S35:我覺得還好,因為像用投影片或嘴巴講其實差不多。

S27:會!就一直說會聽不下去,就會想睡覺。(20140331,訪,G-J)

由此可知,學生在面對不同的教學方式也會改變自己的學習行為,但不論是 使用投影片或是直接講述,基本上都是教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一旦教師講 述的時間過長,學生的專注力和學習動機就會隨之下降,學習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對於這樣子的情況,幸福班的學生也提出自己的建議:

R: 不同教學方式的轉換,怎樣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S07:有時候寫寫講義,加上一些分組討論。(20140303,訪,S07)

其實,學生雖然多數時間是受到教師教學的影響而被動的回應,但是對於如 何教學才是符合所需也不是全無想法,或許只要教師願意花點時間直接與學生溝 通在教學上的需要,學生也可以成為影響教師在教學設計上的重要因素,黃政傑

(1991)也提到課程內容的選擇與活動的安排應採取以學生為主體的觀點,以學 生生活中經驗為教學活動計畫的基礎,讓教學不再是單方面的傳遞與接收,而是 師生相互影響、共同成長。

105

貳、學生個人心態與生活經驗會影響公民科的學習

除了教師對學習的影響外,學生個人的學習意願、態度、生活經驗等也都會 影響公民科課程的學習。

一、學習心態的影響

S24:「看你喜不喜歡這個課。」學生對於學習好惡的表達非常直接,對課程 有興趣的時候就多讀一點,學習意願高漲;對課程內容沒興趣、教到與自己生活 較疏離的單元時,怎樣都提不起勁。S16 也在訪談時提到,對於學習或不學習就 是「看自己想不想讀吧,心態問題。」(20140318,訪,S16)。

對教師來說,學生的學習心態其實較難在教學中及時觀察,學生心中可能對 前一個單元的內容表現高度興趣,在下一個單元卻是興趣缺缺,但是這種內心好 惡的轉換如果沒有經過個別談話,很難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轉變。

不過教師可以藉由平時測驗的成績作為輔助觀察的工具,S28 在談到自己學 習的動機時表示:「成績吧,就是如果公民能考得好,就會想去讀這科,考不好 就不想。」(20140325,訪,S28)。

雖然成績不能完全代表學生在公民科學習的成就,但是可以作為了解學生學 習狀況的方式之一,特別是成績表現長期低落和起伏較大的學生,教師應適時給 予關注,了解學生學習成就不佳或不穩定的情況是因為自身教學上的問題,還是 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

唯有細心了解學生學習中的情況,才能提供適合學生的學習環境,教師要能 促進學生對課程的期待,維持學生對學習的動機與熱情,即使無法讓每位學生都 喜歡上自己的課,但是也不要讓學生一想到要上課就覺得厭惡。

二、生活經驗的影響

除了學習者個人的學習心態之外,日常生活經驗也會影響學生學習公民課的 意願以及學習表現:

106

R: 平常有什麼機會接觸到與公民課有關的知識嗎?

S06:平常會看電視新聞。

R: 曾經從新聞可以找到跟課本內容有關的部分嗎?

S09:就是會有連結,像是理財、股票。

S10:還有人權。(20140303,訪,G-B)

R: 除了課本之外,你們會從其他管道接觸到公民相關知識嗎?

S29:電視阿、報紙。

S28:新聞,有時候會覺得課本好像把政治講的很單純,可是有時候一看新 聞就很想罵。

R: 所以如果時事可以跟你的課本結合?

S29:那就更容易懂。(20140311,訪,G-B)

除了公民課的學習外,要接觸到相關知識最方便的管道就是透過平面媒體或

(20140324,訪,29)

R: 你說平常沒時間看新聞,那如果老師沒有另外補充新聞時事,你覺得會 不會容易和社會脫節?

S32:我覺得還好,因為家裡長輩也會看新聞。

S35:對,我們家最近有討論馬航。(20140331,訪,G-J)

107

有些學生因為課後補習佔去多數時間而無法收看新聞,但是透過家人之間對 新聞事件的討論,也不至於與社會產生疏離。

有些學生從小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因此對於待人處事的道理有了基礎,當 進入國中接觸到公民課程時,對於部分課程所傳達的概念可以直接和過去的學習 經驗連結,在學習上更為容易。

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會持續受到內外在因素對其的影響,國中生的日常生活 大多在學校和家庭中度過,生活經驗的不同會導致每位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動 機有所差異,也可能會影響學生在學習上的成就。

參、課程內容規劃影響學生公民科的學習

國中公民科的課程內容可粗略區分社會學(國一)、政治學(國二上)、法律 學(國二下)、經濟學(國三上)、國際關係(國三下),共三十四個單元課程。

研究者進場觀察是在十一月到隔年四月,期間經歷的課程是國三上學期中段到國 三下學期前段,約六個單元的內容。

經濟學的課程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交易行為、國際貿易與分工、家庭經濟與企 業倫理等內容,涵蓋個人經濟到全球經濟的基礎知識。但是,從一週收支表的活 動中可以發現,對大多數的國中學生來說,除了買早餐、文具用品或一些娛樂性 商品外,其實對交易行為的接觸並不多,也有學生表示買東西的錢都不是他出的、

沒有零用錢可以買東西等(20131209,觀,幸),經濟學的概念對學生來說,不 算遙遠但也不算親近。

至於國際關係的課程相較之下就與學生日常生活更有距離,由於日常生活在 家庭與學校之間擺盪,又有升學考試的壓力,國際互動、國際團體等概念只存在 於教科書中的圖文與新聞播送的畫面中,對學生目前生活環境的直接連結又更少 了些,部分學生因而認為自己學習公民課的動機不如以往:

S24:以前滿喜歡,但現在還好,因為都在講那些國際上的問題,因為還接 觸不到那些問題所以就沒什麼興趣。(20140325,訪,S24)

108

過去的研究曾發現一門學科是否會受到學生的喜愛,關鍵在於它所教授的內 容能否對未來生活具有意義,以及課程內容是否會太過艱難 ( Schug et al., 1984;

June, 2006 ),在研究者訪談的過程中,也觀察到幸福班的學生具有類似的觀點:

R: 什麼因素會影響你對公民課學習的看法?

S07:課程對我的重要性。

S09:我們在這個階段應該要學什麼。(20140324,訪,G-H)

S34:課程內容吧,跟其他科比起來比較簡單。(20140331,訪,S34)

S34:課程內容吧,跟其他科比起來比較簡單。(20140331,訪,S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