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省思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本節除提出進行公民科教學的建議外,也提出幾個有志於探究學生學習經驗 的研究者在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124

壹、對公民科教學的建議

從學生的觀點中,我們知道一堂理想的公民課絕對不是只靠教師一人之力經 營,教師雖然在教學知能上具有專業,但學生是學習歷程的主角,教師在教學準 備時應考量學生的想法與需求。綜合研究中所蒐集到的資料,研究者在此提出幾 點建議供公民科教師作為教學上的參考。

一、對教師教學的建議

(一)教學方法多元不花俏

適合公民科的教學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多元」的策略不一定是大 規模的變換教學情境,例如這堂課用議題中心教學法,下堂課改用合作學習;也 可以在同一種教學方法的架構下做細部調整,例如在講述教學中安插議題探討,

或是以「講述-討論-分享」的迴圈,先由教師做課程基本概念的提點,再賦予學 生討論和分享的時間。

簡言之,運用教學策略不是為了多元而多元,課程教學不是在展演教師會多 少種教學法。即便只用一種教學法,有人可以憑藉一張嘴、一隻粉筆就獲得滿堂 彩;也有人一張嘴就讓學生睡倒。關鍵在於教師要保持求新求變的教學態度,依 課程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二)讓學生成為教學的重心

雖然公民科教學時數很少,但是教學的目的不為了趕期中考進度,而是提升 學生自我學習與精進的能力。

學生是能夠主動學習的個體,但在傳統教學環境中並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

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中提供更多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去討論、分享、體驗。荀子《儒 效篇》提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 至于行之而止矣。」13正說明學生在學習時,用「聽」的、用「看」的都不如親

13白話翻譯:未聞不如耳聞,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心領神悟,心領神悟不如身體力行。能學 至身體力行便足夠了。

125

身「參與」在課程之中。

因此教師應從教室的主導者轉向引導者的角色,試著讓學生成為教學歷程的 中心,而不是教室中的「看客」。教師可將原先控制住的教學時間下放給學生自 主學習、討論與分享,然後藉由這些學生主導學習的課堂時間,去觀察與了解過 去因為趕進度而忽略的學生學習情況,讓教學歷程成為師生共構的動態循環,而 不是傳統單向傳遞與接收的歷程。

(三)經營良好師生互動有助了解學生想法

每堂四十五分鐘的課程,如何讓學生可以專注在學習之中,教師的引導扮演 關鍵角色。透過合宜的師生互動關係可以建立正向學習環境,也能在良好的互動 之中相互了解與肯認。

雖然學習本身是件令人感到愉悅的事情,但是當學習與其他外在因素(例如 評量測驗)連結時,經常會形成壓力來源。對於在乎學業成就表現的學生來說,

每天在學校就要承擔七到八堂課程的學習壓力,長期下來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不是 件好事。既然無法避免到校學習,至少讓課程進行時可以是個輕鬆、自在學習的 環境。

因此,教師的教學熱忱以及與學生的互動關係是否正向就至關重要,具備互 信互諒基礎後實施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師生的關係更加緊密,若教室的學習環境、

氣氛可以學生對課程有期待、對教師有期待,對學習的意願與效果的提升應有正 面幫助。

(四)協助學生培養主動探究的學習模式與統整學科知識內容的能力

由於公民科的學科特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應限於教科書知識的記憶,

教師除了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閱讀教科書中的知識外,也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 尋找與課程相關的人、事、地、物,將知識的界線延伸至日常生活之中。

126

此外,學生既然作為學習歷程中的主體,教師也應培養學生整理學科知識內 容的能力,如何從龐雜紛亂的課程中提取最重要的概念,並將之依目的、意義、

性質、功能等分類方式做歸納,主動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模式,教師應退居學習 上的輔導者,而非教學資源的控制者。

二、對課程教材的建議:選用生活化的議題融入教科書文本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教學特性,公民科因為課程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在教 學時所使用的教材也應選擇生活化、能實際應用的材料。

教師應體認到教科書中的知識只是淺化後的基本內容,即便再圖文並茂也只 能帶給學生對內容平面的認知,可是生活卻是動態立體又瞬息萬變,例如一百零 三年三月中旬發生了「太陽花學運」,這項社會議題對於國中公民科教師的影響 會是什麼?此時正值第二學期的課程,國一課程正好談到個人參與社會生活的方 式;國二課程則談論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義務;國三課程則進入國與國之間的互 動關係。

教師應對正在發生的社會議題發生具有教學上的敏銳度,一個社會運動的事 件可以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提供不同面向的思維,教師不用宣揚或灌輸學生該支持 什麼價值觀或立場,而是藉由每天都可以看見的鮮活素材,讓學生學習如何把課 程知識和社會議題結合、學習批判思考、解讀訊息、溝通討論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這是公民科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最具區別性、也最有價值之處。

三、對評量的建議:評量應作為培養學生公民知識、態度與行動的輔助工具 公民教育培養具有公民意識及社會參與能力的全方位公民(張秀雄,1998),

也就是說,公民科課程除了社會科學知識的傳遞外,也強調公民態度與公民行動 能力的養成。但在選擇題形式的測驗下,學生很難在學習歷程中學到何謂公民意 識、學到如何參與社會生活,學到的都只是考試卷上的 ABCD。

127

評量能否能帶出積極、正向的學習影響,決定於教師如何進行評量、如何使 用評量結果(甄曉蘭,2008)。教師應將評量視為診斷學生學習的輔助工具,藉 由評量促進學生學習,而不是將它作為評判學習成效的唯一標準。學校教育時間 說長不長,但卻佔據了人生的精華時刻,教師教學一定要時時刻刻檢視自己的作 為是為了便宜行事還是為了學生的未來。

評量測驗深深地影響了教學歷程,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正向的學習價值觀,

讓學生知道評量的結果不代表真正的學習成就,但它可以作為一項自我檢核的工 具,了解自己在當下學習的盲點與困頓之處。當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或評量時 產生了疑惑,不管是問老師還是同學,一定要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管道,不要把 問題留在評量測驗中。

貳、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本研究是以一所公立國中的一個班級為研究個案,探究學生在公民科課程的 學習經驗,藉由觀察、訪談和教學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經三角檢證、同儕 檢證與研究參與者檢證等方式確保研究成果的信實度。

如果有機會再度進行相關研究,可以嘗試調整學校的地域性、教師的性別、

年資、人數、學生的組成等研究場域的條件,也可以限縮課程的範圍,例如了解 學生對「法律」課程的學習經驗,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到學生對法律課程重視的程 度明顯大於其他單元,或許可以再深入了解學生對法律課程的想像。

若研究目的是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經驗,則建議可以把觀察期間拉 長、增加訪談的次數、除了焦點團體訪談外,也加入一對一的訪談方式,增加資 料的豐厚度與深度。此外,也能加入教師部分的訪談內容,將學生觀點與教師觀 點直接進行比較,凸顯師生在觀點上的相同相異處。

還有,本研究在學生公民實踐的部分因學生缺乏相關經驗無法進一步探討,

因此,若能找到有例行性進行公民實踐行動的研究場域,或許可以觀察到教室以

128

外的公民課學習經驗,讓公民科學習經驗研究領域的範圍跨越教室的藩籬,進到 實際生活之中、進到社會環境之中。

129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王迺莉(2011)。多元文化替代性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公民課程之行動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王秋原、張伯宇、周惠民、洪泉湖(2012)。國民中學—社會。臺北市:南一。

何信慧(2009)。台中市國中公民教師對公民學科知識之探究。東海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玉汝(2006)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 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崇(2006)。教學目標、能力指標與評量。臺北市,高等。

李佩寧(2006)。國中社會領域教師教學之現況分析-以臺北市縣為例。國立政治 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江(1980)。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 研考會。

林有土(1995)從課程規劃談公民訓育學系的發展。中等教育,46(6),3-10。

林美賢(2001)。國小社會科實施多元評量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

林美賢(2001)。國小社會科實施多元評量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