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影響職涯發展的因素

西方文豪曾說過:「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並非我的責任,但是怎樣 安排此生卻是我的責任。」由此可知,每個人都有首生命之歌,但譜出 的旋律可能因人而異,這其中的影響因素是什麼?是個人因素、家庭因 素或社會因素?本節將分成「影響職涯發展因素」與「影響職涯發展的 個人背景因素」兩段來解釋與描述。

一、影響職涯發展因素:

有關影響職涯發展因素的相關文獻中,Super(1957)指出影響職涯 發展的個人背景因素分為四大方面:(1)個人特質及經驗方面:包括生理 及心理各方面狀況,如興趣、性向、人格特質、健康狀況等,(2)家庭背 景方面:包括原生家庭、自組家庭之經濟地位、子女個數、家人期望及 個人在家中的人際關係等,(3)個人所處環境的因素方面:包括國家、地 區、社會、政治、經濟、教育環環境等,(4)其他不可預知的因素方面,

包括各種預料外之其他機遇等。

莊慧秋(1990)指出,影響個人職涯歷程的因素,包括:(1)家世背 景及父母教育態度,(2)面臨升學、工作、婚姻關卡時選擇,(3)個人對未 來的探索意識等。

根據 Gizeda(1999)提出職涯彈性(Career Resilience)是指為阻止 職涯瓦解,個人在面對各種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堅忍、堅毅的態度。Gizeda 的研究顯示,職涯彈性和職涯轉換行為有正相關,且自我效能、冒險意 願也和職涯彈性呈顯著正相關。以個人方面因素若依照 Bonfenbranner 的界定,個人背景、人格特質、態度及價值觀,是屬於個人直接接觸。

工作、組織環境、家庭、社會情境以及時間脈絡產生互動,經由交互作 用更進一步的影響個人的職涯發展。

張添洲(1999)將家庭因素分為父母的背景條件和個人本身的家庭 背景兩方面,大致包括:1.家庭結構。2.家庭經濟壓力。3.配偶與家人的 期望。4.子女數及子女年齡。5.父母的教育程度。6.父母的社經地位。7.

父母的職業。8.家庭生活型態。

而父母的教育程度、社經地位、職業以及配偶與家人的期望,對個 人的教育訓練、人格發展、職業選擇及職涯期望等均有相當程度且深遠 的影響。而家庭是屬於何種發展階段、家庭的類型、家庭經濟情形、子 女數及子女年齡等,都和家庭生活型態有關,且影響家庭資源的質與量 以及個人在家庭生活及工作生活上的時間與精力的分配,若資源有限,

則經常會造成家庭生活與工作生活間的衝突,進而影響一個人的職涯決 定。

綜合上述學者論述要點,個人背景因素:年齡、性別、教育程度、

婚姻、工作經驗、年資、兼任或全職等個人背景變項和職涯發展的關係 有著密切之影響。其中年齡變項是最早被用來探討職涯發展的影響因 素,年齡和時間常用來代表一個人職涯發展的進程。而教育程度往往是 影響一個人職涯發展的貣始點的指標。教育程度高的員工較會尋求發展 為主管或專業管理人員。

二、影響職涯發展的個人背景因素

依據上述各家學者論述要點總結影響職涯發展之個人背景因素

的「舊人類」有很大的不同。

(三) 婚姻:家庭生活型態有關,且影響家庭資源的質與量以及個人 在家庭生活及工作生活上的時間與精力的分配,若資源有限,

則經常會造成家庭生活與工作生活間的衝突,進而影響一個人 的職涯決定。

(四) 教育程度:根據黃佑安(1992)的研究,教育程度低者訓練成 效較大,教育程度高者訓練成效較小。

(五) 職位:一般而言,主管人員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強,所以在訓練 投入時會要求較多的自我管理機會,使訓練符合其工作所需。

(六) 服務年資:根據李淑娟(1992)的研究結論,服務年資愈長的 受訓者,訓練遷移的成效愈佳。究其原因,應為服務年資愈長 者,職等通常也愈高,對於組織之決策與管理較資淺者更具有 影響力,在訓練遷移方面因此可以有較佳的表現。

本節影響職涯發展因素文獻探討的結果,影響個人職涯發展的因素 大致有個人方面、家庭方面、社會環境等方面。若依據 Bronfenbrenner 的 生涯發展生態論中系統的分界,可將影響職涯發展因素分為四個系統層 次:(1)個人方面因素,包括個人人口統計變項(種族、性別、年齡、婚 姻狀況、教育程度、健康狀況、訓練經驗、公司年資、目前職位年資、

產業年資、部門別、公司職位、兼任或全職、收入、有無證照及證照等 級等)、工作價值、人格特質及職涯彈性等。而本研究著重影響個人職 涯發展之個人背景因素,故選定以個人性別、年齡、婚姻、教育程度、

職位、服務年資為本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