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負責任環境行為之相關變項及其相互關係

本研究之最終極目標在試圖尋找可以解釋與預測遊客負責任環境行為之變 項,欲解釋什麼樣的變項佔了什麼樣的影響力,或是哪一個變項對另外一個變 項有多少的預測可能性,並以這些變項建構野柳地質公園華語遊客負責任環境 行為結構方程模型加以驗證之。

因此研究者從「行為」開始思考,分析可能影響「行為」的變項,再往前分析 可能影響該變項之變項,茲分述如下:

(一)行為意圖與行為的關係

Fishbein 與 Ajzen 提出的理性行動理論假設採取行為的意圖是基於有意識 的推理,而這種行為至少部分是由個人所控制。根據這個理論,行為意圖是最直 接的行為前提(Ajzen & Fishbein, 2005)。

另外,Hines 等人提出的親環境行為模型、Ajzen 之後提出的計劃行為理論、

Hirose 提出的二階段模型、Ölander 和 Thøgerson 提出的動機,機會與能力模型

(MOA)、以及Bamberg 和 Möser 提出的親環境行為後設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型,

也都表明行為意圖是影響行為的直接因素。

因此研究者提出假設:行為意圖對行為有正向的影響。

26

(二)主觀規範與行為意圖的關係

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的影響在各領域皆有研究並得到證實,如在一項教育 部門資訊安全改進措施的研究中,認為保護資訊安全不能通過技術手段而是必 需解決人類行為的因素,該研究應用計劃行為理論發現只有主觀規範是行為意 圖的重要預測因素(Johnson, 2017)。

而韓國在一項知識共享的行為意圖形成研究中也證實了主觀規範影響個人 分享知識的意圖(Bock, Zmud, Kim, & Lee, 2005)。最後,一項中國學生選擇海外 留學計劃的研究中發現,中國學生非常重視對他們重要的人之意見,故主觀規 範也被證實對學生海外的入學意圖有顯著的積極影響(Li, Liu, & Rojas-Méndez, 2013)。

因此研究者提出假設: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有正向的影響。

(三)態度與行為意圖的關係

Shwartz(1978)指出,如果人們藉鑑穩定的一般態度和價值觀來設計特定的 態度,則這些具體的態度可以更好的預測行為。

另外,Fishbein 與 Ajzen 提出的理性行動理論、Hines 等人提出的親環境 行為模型、Ajzen 之後提出的計劃行為理論、Ölander 和 Thøgerson 提出的動 機,機會與能力模型(MOA)以及 Bamberg 和 Möser 提出的親環境行為後設分 析結構方程式模型,也都認為態度是影響行為意圖的直接因素。

此外,許多領域的研究都顯示態度和行為意圖是經常使用的兩個關鍵和流 行的結構,例如廣告學者和從業者(Spears & Singh, 2004)、旅遊( Albarq, 2013)、

勞工心理(Karatepe, Karatepe, Avci & Avci, 2017)等領域。

因此研究者提出假設:態度對行為意圖有正向的影響。

27

(四)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的關係

Rotter 在 1966 年提出了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一詞,乃是指人們認為多少 的結果,是由他們自己的行動或是由外部力量來決定的(Rotter, 1966; Newhouse, 1991)。控制觀分為內部和外部兩種,內部控制觀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是 相信自己應對自己的命運與前途負責,外部控制觀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則相信外在力量決定自己的命運(Rotter,1990)。

許多的研究指出內部控制觀的學生傾向於有更高的學習意圖(Levy, 2007;

Joo, Lim & Kim, 2013)。Hines et al. (1987) 透過後設分析提出的親環境行為模型 發現控制觀對於親環境行為有積極的影響,屬於內部控制觀的人比外部控制觀 的人,有更強的意願參與環境負責任行為。

而Hsia (2016)指出控制觀會影響學生的知覺行為控制信念。另外,除了計 劃行為理論,Bamberg 和 Möser 提出的親環境行為後設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型也 認為知覺行為控制會影響行為意圖。

因此研究者提出假設: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有正向的影響。

(五)個人規範與行為意圖的關係

個人規範也被認為是影響負責任環境行為的重要因素,如親環境行為後設分 析結構方程式模型以及 Bortoleto、Kurisu 與 Hanaki 的垃圾預防行為模型,都認 為個人規範是預測行為意圖的因素之一。

另外,先前的一些研究已經證明了個人規範會影響行為意圖(Conner, Smith,

& McMillan, 2003; Harland, Staats, & Wilke, 1999)。而在一項加強防止汽車司機製 造道路交通噪音的意圖研究中,其結果也發現個人規範對行為意圖有著較大的預 期效應(Lauper, Moser, Fischer, & Matthies, 2016) 。

因此研究者提出假設:個人規範對行為意圖有正向的影響。

28

(六)信念與主觀規範、態度、知覺行為控制、個人規範及行為意圖的關係 本段主要說明 1.信念與主觀規範;2.信念與態度;3.信念與知覺行為控制;

4.信念與個人規範;5.信念與行為意圖,以及 6.信念與主觀規範、態度、知覺行 為控制、個人規範及行為意圖的關係,茲分述如下:

1.信念與主觀規範的關係

Fishbein 與 Ajzen (1975)的理性行動理論提出行為意圖受主觀規範所影響,

而主觀規範又以規範信念(normative beliefs)來解釋。然而,Grube、 Morgan 和 McGree (1986)針對理性行動理論的三個潛在重要修改的研究指出,關於他人行 為的信念是主觀規範之外的重要影響,但該研究之探索性因素分析也認為,主 觀規範背後的信念可能是多維的而不是一維的。

2.信念與態度的關係

信念指的是一個人基於事實或個人意見對一個人、事物或議題所擁有的訊息 或知識,並且與態度密切相關(Newhouse, 1991)。楊冠政(1997)亦指出態度是由 一些相關的信念所形成的。前述Ölander 和 Thøgerson(1995)提出的動機--機會--能力模型(MOA)中,也提出信念是影響態度的因素之一。

3.信念與知覺行為控制的關係

認知的自我效能是指「人們對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功能水平和影響他們生 活的事件的能力的信念」( Bandura, 1991)。而 Bandura 在 2004 年一份以社會認 知的方法促進健康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信念決定人們如何看待障礙和阻礙。

自我效能信念低的人很容易相信在面對困難時努力是徒勞的,因此他們很快就 放棄了嘗試。那些自我效能信念高的人則認為障礙可以通過提高自我管理技能 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來克服,即使面對困難,他們也會堅持到底。

29

而在理性行動理論中加入「知覺行為控制」變項成為計劃行為理論的 Ajzen,

其在2002 年的研究表明,知覺行為控制是總體的、上級的構造,由兩個較低層 次的組成部分組成:自我效能和可控性,自我效能和可控性可能同時反映了內部 因素和外部因素存在的信念。

4.信念與個人規範的關係

一份個人和其背景對家庭能源適應的影響之研究表明,有房屋所有權的家 庭,其家庭節能的改善會產生能源效益(個人利益)的信念,並影響個人能源效 率規範(Black, Stern, & Elworth, 1985)。

Dahlstrand 和 Biel (1997)認為人們的試用經驗會導致對執行行為後果的特定 的、且通常是堅定的信念。而有益的經驗似乎可以強化行為的個人規範,因為 它們增強了人們對行動有效性的信心,以及他或她按照規範行事的能力

(Schwartz & Howard, 1982)。

而Thøgersen 和 Ölander (2006)的研究指出,購買有機食品可以在很大程度 上追溯到動機因素; 也就是說,此動機因素是關於這種行為的個人規範以及對 這種行為後果的具體信念。

Stern(2000)的價值—信念—規範理論(Value- Belief- Norm, VBN)則提出個 人價值觀、新環境典範和結果的意識以及責任歸屬所形成的信念,以及個人規 範二者,乃先於行為之步驟,而個人規範是從結果的意識和責任歸屬中介的信 念中所激化的。

30

5.信念與行為意圖的關係

許 多 領 域 的 研 究 指 出 信 念 也 會 影 響 行 為 意 圖 , 例 如 Lowe 、 Eves 和 Carroll(2002)的研究即指出策略信念(instrumental beliefs)會影響採用使用系統的 意圖。而在一項將網站訪問者轉化為買家的研究中也指出消費者對公司能力的信 任信念會影響購買公司產品的意圖(Schlosser, White, & Lloyd, 2006)。

另外,一項環境信念及其在價格、品質和人口特徵對綠色購買意圖影響的 研究表明,那些對環境有正向信念的消費者可能表現出相對一致的回應形式和 購買意圖的共同性(D'Souza, Taghian, & Khosla, 2007)。

6.信念與主觀規範、態度、知覺行為控制、個人規範及行為意圖的關係

De Leeuw、Valois、Ajzen 與 Schmidt (2015)的研究發現,移情關切(Empathic concern)會影響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因此間接地影響了意圖和行為。

「移情」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療裡是指病患不自知的把隱藏在內心的情感轉移 到心理師的身上(張春興,2009)。而根據 Batson 等人的觀點,當人類或自然環 境被壓迫或需要的時候,移情關切就會產生。這種關切包括同情,憐憫和溫柔的 感覺,這些感覺可以通過從有需要的人的角度來刺激,想像這個人如何受到他或 她的困境的影響(Batson, Chang, Orr, & Rowland, 2002)。

Ajzen、Joyce、Sheikh 與 Cote (2011)表明,對於決策來說,準確掌握某個問 題的資訊是無關緊要的。他們認為,我們不是試圖去確保人們有準確的資訊,而 是需要確定人們對這個問題持有的信念,以及這些信念如何影響他們的意圖和行 為。只有這樣,才可能挑戰妨礙採取所期望的行為的信念,加強那些支持它的人,

或發展促進理想行為的新信念。

西方的歷史學者 White (1967)指出,猶太基督教所建立的「人類中心主義信 念」把人類和自然分離,相信人定勝天以及人類可以任意利用自然,乃是造成今

31

天生態危機及環境困境的原因。而由於「生態中心倫理」有 1. 人類應該對自然世 界的內在價值給予道德考慮;2.生態中心倫理重視生態系整體之倫理關係;3.生 態中心倫理著重價值觀之改變等三個信念(楊冠政,2001),因此,在移情關切的 作用下,新環境生態世界觀(新環境典範,NEP)就是挑戰人類中心主義信念,促 進理想行為的新信念。

另外,移情與個人道德行為之間的關係研究也所在多有,研究目前可分為 二類,其一是作為個體的性情特質( dispositional emotions),乃研究個體的移情 能力影響道德行為之程度。其二是把移情作為情境特定情緒( situational specific

另外,移情與個人道德行為之間的關係研究也所在多有,研究目前可分為 二類,其一是作為個體的性情特質( dispositional emotions),乃研究個體的移情 能力影響道德行為之程度。其二是把移情作為情境特定情緒( situational speci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