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以評量各個因素,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信念量表

」、「主觀規範量表」、「態度量表」、「知覺行為控制量表」、「個人規範量表」、「行 為意圖量表」。此外,對於受測者「基本資料」也進行調查研究。

而在遊客填答完問卷之後本研究將輔以觀察法,由研究團隊的另一位成員做 為觀察員,實際觀察遊客有無做出違規的行為,若有違規行為,則紀錄其違規行 為之種類與次數。研究者於問卷回收之後再依次數予以量化為單一指標評分。茲 分別介紹如下:

(一)問卷調查調查法

本研究調查問卷共分為野柳地質公園的遊客禁止事項、基本資料和問卷試 題三個部份,茲說明如下:

1.野柳地質公園的遊客禁止事項:

本研究採用之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項版本,乃是以野柳地質公園設立 於進入第一景區前之路徑與右轉往出口的路徑二條路徑交叉點所設立之告示版 本(圖 3-3-1)。研究者依照此告示將遊客禁止事項完整地繕寫出來給予遊客觀看 (見附錄問卷),並為能確保遊客能夠確實地逐條觀看,因此在觀看表格格式 上,要求遊客必須逐條觀看完後打勾確認才能繼續觀看下一條規定,直到全部 規定觀看完畢。

40

而研究者給予遊客觀看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項之目的有下列幾項:

(1).因為本研究所定義之負責任環境行為,乃是指遊客遵守規定,沒有違反任何 一種野柳地質公園所公告之「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項」之行為,因此必須 進行此前導動作,讓遊客明確了解可以在景區做什麼行為,不可以做什麼行 為。

(2).無論遊客在入園前有無觀看過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項,為求樣本的均質 性,必須一律給予遊客觀看,以求受測者對於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項之 理解能夠一致。

(3).確保遊客觀看的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項與研究者觀察遊客違規行為之標 準能夠一致,以合乎操作型定義。

41

3-3-1 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項

42

2.基本資料

本研究架構的背景變項,分別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是否曾經上過或 接觸環境教育課程、居住城市、這次旅遊是否為團體旅遊、導遊是否有宣導在 景區的注意事項及規範等總共7 項。茲將背景變項的部份,說明如下:

1.性別:分為「男」、「女」二個類別由遊客自行勾選。

2.年齡:在問卷上,由遊客自行填寫出生年與月的資料,研究者於問卷回收後 以2018 年為計算基準點計算實際年齡,最後則分為「30 歲以下」、

「30 至 39 歲」、「40 至 49 歲」、「50 歲以上」四組。

3.教育程度:分為「高中(職)以下」、「專科/大學」、「研究所」三項由遊客自行勾 選。

4.是否曾經上過或接觸環境教育課程:分為「是」、「否」二項由遊客自行勾選。

5.居住城市:在問卷上,由遊客自行填寫,問卷回收後再由研究者分為「臺灣 地區」、「大陸地區」、「港澳地區」、「東南亞地區」四組。

6.這次旅遊是否為團體旅遊:分為「是」、「否」二項由遊客自行勾選。

7.導遊是否有宣導在景區的注意事項及規範:分為「是」、「否」二項由遊客自行 勾選。

43

3.問卷試題

本問卷之量表,係同時參考各相關因素之量表及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 項予以改編,以求能夠適合野柳地質公園之情境而能準確評量遊客負責任環境 行為之相關因素。

為避免修辭和呈現問題的方式造成遊客填答時有偽善(faking good)反應心向 的情形而影響正確評量,研究者在正式施測問卷上不予以表明是評量何種變項。

另外,考量實務上,團體遊客到野柳地質公園參觀時間通常為一小時,其時 間計算為以下車時間為準,一小時後車上集合,若扣除進入景區的來回路程時間 20 分鐘,二個景區的平均參觀時間也各為 20 分鐘,因此為避免遊客閱讀問卷試 題的時間過長而中途放棄填答,因而導致調查問卷無效之情形,也把各個變項之 題數控制在2 至 3 題,以減少閱讀與作答時間。

本研究問卷全部試題採用Likert-type 五點量表,以 「1」 至 「5」 分別代表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無意見」、 「同意」、 「非常同意」 。各量表分述如 下:

(1).信念量表

Stern 在 2000 年依據價值理論(value theory)、Schwartz 的規範激化模型(norm-activation model)以及新環境典範(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NEP),提出了「價 值—信念—規範理論」(value-belief-norm theory, VBN),以預測並有效改變人類的 環境行為,其信念即是採用新環境典範信念。

新環境典範量表由Dunlap 和 Van Liere 於 1978 年提出,之後,Dunlap 等人 於2000 年更新了新環境典範量表,提出新生態典範量表(Dunlap, Van liere, Mertig,

& Jones, 2000)。

44

本研究信念題,即參考改編自新環境典範量表、新生態典範量表(New Ecological Paradigm, NEP),題目如下:

A. 「我相信自然萬物和人類一樣,都有存在的權利。」

原量表:「Plants and animals have as much right as humans to exist.」

B. 「我相信人類的活動,使得自然的平衡變得非常脆弱與容易改變。」

原量表:「The balance of nature is very delicate and easily upset by human activities.」

C. 「我相信人類目前的生活方式,對自然生態有非常嚴重的影響。」

原量表:「Modifying the environment for human use seldom causes serious problems.」(修改為正向題)

(2).主觀規範量表

本研究參考Hopper 與 Nielsen(1991)擴大參與社區回收計畫的規範和行為策 略研究中之心理因素項目的社會規範題目,依據其一般通用措詞改編成適合野 柳地質公園情境之題目,應用在主觀規範量表上。題目如下:

A. 「家人、朋友,認為我應該遵守風景區的規定。」

原量表:「Friends expect recycling.」

B. 「家人、朋友,希望我應該保護景區的環境。」

原量表:「Neighbors expect recycling.」

45

(3).態度量表

Thompson and Barton (1994)的研究檢視了兩種環境態度的動機之間的關係:

生態中心主義以及人類中心主義,發展了 33 個項目來測量生態中心主義、人類 中心主義,和對環境議題的冷漠。該研究說明生態中心量表表達了對自然的感謝、

處在大自然之間的正向影響以及壓力的減少,和看見人類與動物們的連結三個類 別。故本研究採用此生態中心量表改編做為態度的評量。題目如下:

A. 「我待在自然裡才會快樂。」

原量表:「I need time in nature to be happy.」

B. 「對我而言,到大自然中是很棒的減壓方法。」

原量表:「Being out in nature is a great stress reducer for me.」

C. 「看到自然環境被破壞,我會感到難過。」

原量表:「It makes me sad to see natural environments destroyed.」

(4).知覺行為控制量表

Rotter(1966)提出了有 29 個題目的控制觀量表,強迫受測者選擇 a(內控)或 b(外控)的項目以評量其知覺行為控制。本研究參考並改編此量表為 Likert-type 五點量表以適合野柳地質公園情境,做為知覺行為控制的評量,題目如下:

A. 「當我訂定計劃時,我幾乎確定我可以完成。」

原量表:「When I make plans, I am almost certain that I can make them work.」

B. 「只要夠努力,我們可以讓風景區的環境變得更好。」

原量表:「With enough effort, we can wipe out political corruption.」

46

(5).個人規範量表

個人規範量表則是參考Hopper 與 Nielsen(1991)擴大參與社區回收計劃的規 範和行為策略研究之心理因素項目的個人規範題目,同樣依據其一般通用措詞改 編成適合野柳地質公園情境之題目,應用在個人規範量表上。題目如下:

A. 「我把風景區的奇岩怪石帶回家會感到愧疚。」

原量表:「How much does it bother you to throw away newspaper? 」 B. 「我破壞環境,會受到自己的良心譴責。」

原量表:「How much does it bother you to throw away aluminium? 」

(6).行為意圖量表

行為意圖量表則是研究者根據前述本研究採用之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 項版本之野柳地質公園遊客禁止事項自行擬定,題目如下:

A. 「我不會在野柳地質公園的岩石上刻字留念。」

B. 「我不會跨越紅色警戒線以觀賞風景。」

C. 「我會遵守野柳地質公園的遊客規範及注意事項。」

47

由於問卷試題採取專家評估法( expert evaluation),不但讓題目看起來是測 量該變項的題目之「表面效度」,同時也可指出試題是否涵蓋了適合的內容與範 圍,而協助研究進行試題內容的「內容效度」評估。而且專家學者對於研究的 問卷試題是否可以測出各個潛在變項的抽象內容所提供的意見,則有類似於

「構念效度」的評估效果(邱皓政,2014)。因此,本研究選擇專家評估法做為 試題預試的方式,於問卷完成後邀請三位在環境教育與休閒旅遊相關領域的專 家學者,審查本研究問卷量表,評估良窳。三位專家學者任職系所及專長如表 3-3-1 所列。

另外,因本問卷試題皆採用他人提出已驗證之理論或研究量表以及野柳地 質公園實際的遊客禁止事項予以改編,因此本研究於問卷回收進行統計分析 時,不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FA),而直接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CFA)。

3-3-1 三位專家學者任職系所及專長表

學者專家 任職系所 專長

C 教授 某科技大學觀光與生態旅遊系 觀光地理資訊系統、環境負荷空 間統計理論、環境教育。

T 教授 某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 環境及保育心理學、戶外教育、

社會環境教育、學校環境教育、

氣候變遷教育、課程方案發展與 評量研究、青少年自然經驗與環 境認同。

Y 教授 某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生態旅遊、遊憩資源管理、景觀

遊憩資源規劃設計、森林遊樂、

鄉村旅遊與休閒社區發展、社區 林業暨休閒林業研究。

48

(二)直接觀察法

對於環境行為的研究,若對於受測者的行為評量方式乃由受測者自陳,而 並未予以實際觀察之研究,研究者認為這樣的研究無法實際檢驗「行為意圖」是 否真的能夠影響「行為」。

本研究則採取直接觀察法實際觀察遊客的行為,並且依據野柳地質公園遊 客禁止事項結合遊客的違規行為次數做為量化評分標準,以檢驗「行為意圖」是 否能夠影響「行為」的假設。茲說明如下:

1.觀察方式:

由於以一人詢問,一人觀察組成的二人團隊做實際的觀察調查行為,所耗 費的時間、經濟等成本將相當巨大,因此本研究每一次調查都由研究者和至少

由於以一人詢問,一人觀察組成的二人團隊做實際的觀察調查行為,所耗 費的時間、經濟等成本將相當巨大,因此本研究每一次調查都由研究者和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