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一、本研究認為出版業將會走向「集團化」的趨勢,這也是一個不得不然的走向,

針對國外各出版集團運用 conglomerate 的媒體巨人的型態,發揮綜效。其 經營模式實對於當前台灣的出版產業應有其啟示,後續研究可選取國際出版 集團的發展策略與模式進行個案的討論。

二、中國市場的興起,本身就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出版產業具有高度的政治意 義,出版的產值不高,但影響力很大。對於中國政府來說,出版目前還是一 個會讓他們神經緊繃的一個領域,對於台灣出版業者來說,如何在中國經濟 起飛與出版市場快速成長之時,摸著石頭過河,積極的介入華文出版這一 塊,這個議題可供未來研究者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中國企業競爭情報中心,中國出版業諮詢報告,北京市:中國企業競爭情報 中心,2005。

2. 王冷一、巫志南、郭潔敏、樊兆鳴,文化金礦-全球文化投資贏的策略,花建 (主編),台北:帝國文化出版社,2003。

3. 王秀珍,由 WTO 談未來圖書出版業之路,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卷 37 民,2001,

1 月號。

4. 王乾任,台灣出版產業大未來~文化與商品的調和,台北縣:華文網,2004。

5. 加藤敬事(日本)、郝明義(台灣)、劉蘇里(中國)、韓淇皓(韓國),東亞四地 書 的新文化(Building a New Book Road:Publishing in East Asia),台北市:

英屬蓋曼群島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04。

6. 台北市出版同業公會,出版界 Publishers,第 71 期,2004。

7. 台北市出版同業公會,出版界 Publishers,第 72 期,2004。

8. 台北市出版同業公會,出版界 Publishers,第 73 期,2004。

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八十九年文化統計,2001。

1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九十年年文化統計,2002。

1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年<全球思考、台灣行動>文化創意產業國際研 討會論文暨會議實錄,2003。

1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創意產業手冊,2003。

13.行政院主計處,1998,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台閩地區工商普查及服務業普查報 告。

14.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 91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台北市:新聞局,

2003。

15.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 92 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2003 survey of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台北市:新聞局,2004。

1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2003。

17.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績效指標研究計畫,2002。

18.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發展創意設計產業國際接軌,2002。

19.克勞斯•昆茲曼 Klaus Kunzmann,文化產業與都市經濟發展 ,典藏今藝術,

2003,12 月 12 日。

20.吳漢中,文化與經濟間的第三條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初期研究,國立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4。

21.宋定西,出版業--走向國際出版舞臺的我思我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卷 14 ,2000,2 月號。

22.宋偉航譯,戴維思 (Davies, Gill),我是編輯高手 : 書的編輯企劃與出版 流程,台北市:新自然主義出版,2000。

23.李沛儒,台灣出版業的流通市場,中華民國出版年鑑,1996。

24.李明軒、邱如美譯,波特(Michael E. Porter)著,國家競爭優勢,台北市:

天下文化,1996。

25.李璞良,林怡君譯,丹麥文化部/貿易產業部,丹麥的創意潛力,台北市 : 典 藏藝術家庭出版,2003。

26.李璞良譯,John Howkins 著,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台北:典藏藝 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

27.李錫敏,不要讓華文單一市場泡沫化,出版人,2001,5 月號。

28.辛廣偉,台灣出版史,中國 石家庄:何北教育出版社,2000。

29.辛廣偉,版權貿易與華文出版,台北市:遠流,2002。

30.卓妙容譯,麥可.柯達(Michael Korda)著,打造暢銷書 : 從暢銷書排行榜解

32.林訓民,臺灣出版業未來發展與臺、港、大陸中文出版業的整合方向,出版 界,卷 34,1992,8 月號。

33.林訓民研究主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著,大陸出版集團發展趨勢及影響,

台北市:陸委會,1998。

34.花建,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帝國文化出版社,2003。

35.金石堂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情報,1 & 2 月合刊,201、202 期:42~156,

2005。

36.范梅君編,數位內容 : 虛擬與真實交界的產業 (Digital content),臺北市 : 典藏藝術家庭,2004。

37.唐展風,給出版業的成績單,中央日報:讀書周刊,卷 227,1997,1 月號。

38.夏業良、魯煒譯,體驗經濟時代,約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Ⅱ)、詹姆 斯•吉爾摩(James H. Gilmore)著,台北市:經濟新潮社出版。

39.陳惠莉,蔣千苓譯,小林一博著,出版大崩潰,台北:尖端:2001。

40.張笠雲(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2000。

41.郭宣靆,出版與文化產業:出版產業的文化特性與產業定位,網路社會學通 訊期刊,28,2003,http//www.nhu.edu.tw/~society/e-j.htm。

42.陳信元,兩岸暨港澳出版事業的發展與整合,台北市:文史哲,1997。

43.陳信元研究主持,兩岸出版業合作發行書籍之現況調查與研究,台北市:陸 委會,1993。

44.陳姿月,南韓政府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2004。

45.陳貞如,談兩岸出版合作未來發展的模式,出版人,2001,5 月號。

46.陳慶文,發行--臺灣的出版業如何共同開發海外市場,出版界,卷 47,1996,

7 月號。

47.陸妍君,台灣書店地圖 : 最豐富的書店散步地圖,臺中市:晨星發行,2004。

48.傅家慶,台灣圖書出版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

2004。

49.彭松建、趙學范譯,達塔斯、史密斯 (Datus C. Smith, Jr.)著,圖書出版 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市:周知文化出版,1995。

50.楊士賢,台灣電影產業國際競爭力與全球化策略情境規劃-波特「鑽石體系」

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3。

51.誠品書店編,誠品報告 2003:新競爭時代的閱讀紀事、誠品書店 2003 年度 中文圖書銷售 100 全記錄,台北市:誠品,2004。

52.劉大和,從文化產業的特質思考何謂產業,知識台灣、戀戀台灣 http://home.kimo.com.tw/liutaho/,2003。

53.劉維公,台北市文化產業發展現況與振興政策調查研究,台北市文化局委託 研究,2003。

54.劉維公,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 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第十一期,頁 113-136,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2001,頁 113-136。

55.蔣晞亮,中國書業調查,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

56.蔡宜真、林秀玲譯,布魯諾(Bruno S. Frey)著,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 與文化政策,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

57.鄭永生譯,湯瑪斯、渥爾(Thomas Woll)著,誰說出版不賺錢(Publishing for Profit),台北市:高寶集團 Rich,2005。

58.龍應台,面對大海的時候,台北市:時報文化,2004。

59.魏龍泉,美國出版社的組織與營銷(The Organization & marketing of American publishers),台北縣:三思堂文化出版,2001。

二、英文部分

1. Bourdieu, Pierre,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 Caves, Richard E.,2000,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 Cornford, James & David Charles ,2003, Culture cluster mapping and analysis., Final report to ONE North East, CURDS.

4.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 Sport, Creative Industries Division DCMS, 1998 ,Creative Industries Fact File ,London, UK.

5.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 Sport, Creative Industries Division DCMS, 2001 ,Creative Industries Fact File ,London, UK.

6.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 Sport, Creative Industries Division DCMS, 2002 ,Creative Industries Fact File ,London, UK.

7.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 Sport, Creative Industries Division, DCMS ,2001,Creative 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 2001. London, UK.

8. Florida, Richard,2002,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New York: Basic Books.

9. Hesmomdhalgh, David,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ondon: Sage.

10. Harold, L.Vogel,1986,Entertainment Industry Economies,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11. Howkins, John ,1991,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London, UK : Allen Lane.

10. Lash, Scott & John Urry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Sage.

11. New Zealan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NZIER,2002,Creative Industries in New Zealand: Economic Contribution, Report to Industry New Zealand.

12. Paul du Gay (ed.) ,1997, Production of Culture / Cultures of Production, London:

Sage.

13. Paul du Gay&Stuart Hall&Linda Janes&Hugh Mackay&Keith Negus,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Sage.

14. Scott, Allen ,2000,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London: Sage.

15. Theodor, W. A.,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6. Throsby, David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三、相關網站

1. 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index.htm 2. Forum On Creative Industries

http://www.mmu.ac.uk/h-ss/mipc/foci/welcome1.htm

3. Kulturwirtschaft NRW 官方網站 http://www.kulturwirtschaft-nrw.de 4. 中國報刊出版網 http://www.mediainchina.com.cn

5. 出版之門 http://www.publishing.com.hk/default.asp 6. 台北市文化局 http://www.culture.gov.tw

7. 台北國際書展 http://www.tibe.org.tw/2005/index.php 8. 台灣出版資訊網 http://www.tpi.org.tw/index.htm 9. 老貓學出版 http://b-oo-k.net/blog/

1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ww.cca.gov.tw/

11.法蘭克福書展 http://www.gio.gov.tw/info/2002html/90report/b.htm 12.數位內容產業推動服務網 http://www.nmipo.org.tw

1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ndustries

附錄一

35%~40%,經銷商大約是 10~15%,剩下 50%是由出版社來分。印前、印製(直 接成本)約佔 25%,作者約佔 10%(版稅有兩種算法),大概出版社為了一本

訪談時間 2005/03/10 PM2:00~PM5:00 訪談地點 城邦出版社

書會播 3~5%的行銷預算,(翻譯書大約是佔有 8%左右)。另外,管銷成本再

Q:「語言」&「文字」&「文化」都是困難點,出版是一個與「語言」&「文字」

直接相關的產業,同樣的一本書要出口,難免要去找漢字熟悉的人,才能去閱

Q:華文市場即使使用同樣的語言,但是在文化上的差異是很大的,(香港、中國

思考出來、定義出來、創造出來,甚至,是憑空誕生出來一個新的利基市場。

所以,所有的競爭永遠都是在變動當中的。

大公司從上個世紀互相兼併的情況,大約是十個大集團,剩下一些小的羅撥 頭,中間幾乎沒有多少中間公司,幾乎全部都變成大集團裡面的公司,集團 的力量,隨便一出手去拿柯林頓的欲付版稅就是一千一百萬美元,以靈活程 度來說,小公司還是一堆,但雖然出版集團已經佔據很大的市場,但只要有 心想要進去,就還是會有機會。出版市場幾乎是「沒有辦法壟斷」的,甚至 連「寡佔」都很難。台灣未來的發展,也是大公司會越來越大,但是,台灣 的環境可能沒有那麼快,但是只要是出版發展成熟的國家,50%的市場都是由 出版集團出的書,美國年度書籍的排行榜,95%都是集團出的書。

附錄二

訪談時間 2005/04/17 PM2:00~PM4:00

訪談地點 台北市出版同業公會

如金馬獎、金鐘獎或金曲獎,在這方面,您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想法?

幫助出版業,我不贊成政府去幫助某一個個案,希望可以通盤檢討整個產業

碁在大陸賺錢,在台灣不賺錢,他把大陸賺的錢拿來維持台灣這個根,這也 是好現象,對不對?

7. 出版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Q:將來企業要放眼整個世界,不要只看到台灣這個市場,我鼓勵試著走出去,

那就會海闊天空。大陸因為政治影響,也不是那麼簡單可以進去,他們加入 WTO 以後慢慢開放通路,所以有機會,雖然說機會比大陸人差,但是還是有 機會,就看我們台灣業者怎麼走。

附錄三

訪談時間 2005/04/07 PM2:00~PM3:00 訪談地點 聯經出版社

6. 出版社的核心能力?

不拿錢出來,民間業者根本不可能去作。島內來講,累積一段時間和精力,

不拿錢出來,民間業者根本不可能去作。島內來講,累積一段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