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本文對未來的研究建議說明如下:

本文的不足之處在於無法提出政策建議,但文中概述中共治疆政策的歷史、

塑造國家認同的方法以及國際話語權之爭,仍可提供後續研究者能藉此分析歸納 出可能的政策建議。

由於體制上的差異,在威權主義的中共治理下,才會產生維吾爾人民受到壓 迫的情形。儘管對中共進行和平演變的理想一直都在,但事實就是中共目前並非 實行民主制度,而只能在現行制度下找出解方。簡言之,中共的治疆政策其最高 目標是維持主權完整,強化國家認同,故打壓境內分離主義勢力是中共合邏輯的 選擇。然而,若欲達成長期穩定的國土統一,促進族群融合是更合理的著力點。

亦即若要達成主權完整的最高目標,族群融合必須取代目前族群隔閡的現象。建 議後續研究者回顧胡耀邦在 80 年代對少數民族的寬鬆政策,以及 2010 年到 2016 年張春賢在新疆的懷柔政策,若未來中共政權產生分裂或路線之爭,進而影響治 疆政策的轉變絕非不可能。

此外,東突組織除了在境內的活動會直接影響中共治疆政策,境外國際社會 對新疆的態度更影響中共的治疆政策的形成(例如 2018 年開始對再教育營的合法 化和鬆綁),故仍建議後續的研究者可以考量境外因素,整理出治疆政策可能的 演變與方向,進一步探討中共如何可能促進族群融合、緩解新疆局勢,進而實現 中國式的多元文化主義。

最末,在本文結論之際,2020 年 6 月美國總統將《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簽 署成法後,中國政府的三個官方回應(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外交 部以及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都提到自 2017 年至今新疆沒有發生一件暴恐事件,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新疆 2500 萬各族群眾的生命權,)這才是尊重人權的最好體 現,除了為再教育營辯護之外,亦間接證實再教育營的運作和效力。同年 7 月 9 日根據該法和《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美國正式首次針對再教育營執行對中國高階官員的制裁,140包 括現任新疆黨委書記陳全國,以及前新疆黨委政法委書記朱海侖。141隨即在 7 月 12 日數百名旅日維吾爾人和香港人在東京展開遊行,抗議中國的迫害。而 7 月 13 日中方則宣布針對四名美國相應人士實施相應制裁,作為對美國制裁行為的反制 裁。

中共在 2014 年制定《國安法》對新疆進行維穩,2020 年 7 月《香港國安法》

在爭議中生效,六年前的新疆可以做為香港的借鏡,更可提醒台灣切莫在安逸的 環境中忘了居安思危。因為在中共維護國家統一的框架下,任何不受控的領土對 其都是威脅,而為了維護國家安全而不惜侵犯人權則是中共治理的常態。新疆、

西藏和香港具有休戚與共的關係,而台灣亦不能置身事外,應以客觀的角度理性 分析現實狀況並避免民粹的行為,以期在了解國際利益傾軋的現實下,持續不斷 關注並支持此三地的人民,保持他們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以適時尋求和利用外 力幫助遭中共壓迫的人民,牽制中共的力道,使其受到較小的壓迫。

然而,我們不得不認清,特別是當國際輿論對新疆問題做出干預或影響後,

影響的結果無論好壞還是由新疆概括承受,影響的結果或許緩解了中共對再教育 營的執行,但亦可能同時增強中共控制新疆的決心。理想的狀況是,話語權的交 鋒應建立一個有效的民族間直接溝通的管道,中共應拋開對立態度與世界維吾爾 代表大會等維族代表性組織接觸討論,甚至建立官方定期開會機制。如此一來,

若能避免過多國際勢力不必要的介入,新疆問題中的兩個主角-中共和維吾爾族

-才有可能展開真正的對話。而一旦對話展開之際,便是國家認同的核心概念中 政治制度和普世價值的堅守和抉擇。

140 聯合新聞網,轉角國際(2020)〈美國開鍘的中國最大官:新疆「再教育營一把手」陳全國遭 華府制裁。〉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691217。2020/07/25 檢索。

141 前者自 2016 年起主導新疆政策大方向,精通維語的後者則憑藉對當地的深入了解,策畫在新疆 對維吾爾族的壓迫政策如再教育營和數位化監控等執行細節。

參考文獻

壹、中文

一、專書

毛澤東(1999)。《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9)。《毛澤東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建娥(2011)。《族際政治:20 世紀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

石之瑜(1995)。《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臺北:五 南。

石之瑜(2004)。《族國之間:中國西南民族的身分策略》。臺北:揚智文化。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

宋穎(2012)。《美國國際形象建構:美國之音新聞報導》。北京:世界知識出 版社。

杜正勝(2016)。《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台灣主體教育之路》。臺北:時 報出版。

周恩來(1984)。《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恩來(1984)。《周恩來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易君博(1984)。《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1996)。《學科.知識.權力》。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馬大正(2002)。《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新疆穩定問題的觀察與思考》。新疆:

新疆人民出版社。

馬大正,許建英(2006)。《東突厥斯坦國迷夢的幻滅》。新疆:新疆人民出版 社。

莊萬壽(2011)。《中國民族主義與文化霸權》。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

公司。

斐魯恂(1988)。《中國人的政治心理》。臺北:洞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編(2008)。《新疆統計年鑒》。北京:中國大陸統計 出版社。

楊瑞松(2010)。《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 族論述想像》。臺北:政大出版社。

劉少奇(1985)。《劉少奇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慧(主編)(2014)。《2014 國家安全藍皮書: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上 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霍爾.唐日塔格/HÜ R TANGRITAGH(2016)。《東突厥斯坦:維吾爾人的真 實世界》。臺北:前衛。

鍾祖康(2008)。《來生不做中國人》。臺北:允晨文化。

二、期刊論文

王力雄(2013)。〈新疆危機的根源-肆虐的權力加速民族分裂〉,《時務週刊》,

(54):40-42。

王承宗(2002)。〈新疆維吾爾獨立運動與中國政策〉,《中國事務》,(8):

36-47。

王嘉毅、常寶寧、丁克賢(2008)。〈新疆南疆維吾爾族青少年國家認同調查〉,

《新疆社會科學》(4):40-45。

吐爾文江.吐爾遜(2013)。〈新疆維漢關係的變遷及癥結〉,《陽光時務週刊》,

(54):37-39。

吳政緯(2014)。〈評楊瑞松,《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中的中國形 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新史學》25(1):205-215。

吳啟訥 (2017)。〈論族群與國族,多元與一體的關係,中國邊緣與四周族群 跨越邊界分布的現象與邊界本身的意義〉,《遠望雜誌》,(344):16-19。

侍建宇(2013)。〈世維會的三種政治形象與隱憂〉,《陽光時務週刊》,(54):

43-45。

侍建宇(2015)。〈蘇聯介入與現代維吾爾民族主義的興起: 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不同史觀的討論〉,《文化研究》, (21):127-160。

侍建宇、傅仁坤(2010)。〈烏魯木齊七五事件與當代中國治理新疆成效分析〉,

《遠景基金會季刊》,11(4):149-190。

孟鴻(2016)。〈2015 年媒體對新疆、西藏報導之分析〉,《中國邊政》,(205):

33-76。

季茱莉、邱榮舉(2011)。〈中國少數族群文化政策: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個 案分析〉,《中華行政學報》,(8):177-193。

阿地力江·阿布來提(2013)。〈境外“疆獨”勢力對新疆的網絡滲透及其危害〉,

《現代國際關係》,(7):56-62。

哈日巴拉(2008)。〈新疆的政治力學與中共的民族政策〉,《二十一世紀評論》,

(19):26-35。

胡鍵(2009)。〈揭開“世維會”非暴力的偽善面紗〉,《社會科學文摘》,(8):

4-7。

馬大正(2006)。〈新疆歷史發展中的五個基本問題〉,《學術探索》,(2):

100-108。

馬大正(2014)。〈論百餘年來新疆反分裂的幾個問題〉,《新疆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35(1):9-16。

馬戎(2008)。〈新疆民族教育的發展與雙語教育的實踐〉,《北京大學教育評 論》,6(2):2-41。

馬戎(2010)。〈略談列寧、斯大林有關民族問題的論述〉,《科學社會主義》,

(2):23-25。

馬戎(2011)。〈新疆城鎮發展和雙語教育的進程—南疆地區兩個專題調研報 告〉,《西北民族研究》,(2):159-172。

張宏峰(2011)。〈淺談毛澤東民族平等理論〉,《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 報》,28(3):77-79。

張冠文(2004)。〈視聽傳媒中的西方文化霸權及抵禦對策〉,《編輯之友》,

(1):4-5。

張錦華、陳莞欣(2015)。〈從人權報導觀點分析五地 10 報新疆衝突報導框架〉,

《新聞學研究》,(125):1-47。

強世功(2010)。〈族群融合是新疆政策的最高目標-專訪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強世功〉,《南風窗.雙周刊》,(12):16-18。

梁凱音(2010)。〈對中美關係中的中國國際話語權問題的研究〉,《東嶽論叢》,

31(7):174-177。

許冲(2006)。〈建國初期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關於批案大漢族主義的思 想〉, 《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 2):64-68。

陳金龍、李娟(2009)。〈論建國初期大漢族主義問題的消解〉,《黨史研究與 教學》,(4):41-49。

彭思舟、吳建忠(2011)。〈馮京當馬涼?論國際話語權與中國〉,《展望與探 索》,9(7):74-89。

馮建勇(2015)。〈意識形態、國家利益與民族國家統合方略之糾葛-1944-1947 年國民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7):127-178。

楊羽西(2010)。〈重大突發事件報導的國際話語權爭奪 - 從“非典”到“7•5”事 件的觀念轉變和效果提升〉,《青年記者》,(8C):32-33。

楊海萍(2010)。〈新疆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的現狀調查與路徑選擇〉,《新疆 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4):52-59。

董云虎(1991)。〈生存權是中國人民的首要人權〉,《科學社會主義》,(5):

66-70。

趙竹成(2011)。〈中國的民族分離運動-新疆案例的分析〉,《國際關係學報》,

(32):13-50。

厲聲(2002)。〈新疆歷史上的短命分裂政權—「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的 覆滅〉,《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2(2):46-55。

樊建新(2005)。〈美國之音如何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中華魂》,(11):58-59。

潘光、趙國軍(2009)。〈析“世維會”的國際化圖謀〉,《現代國際關係》,(9):

21-28。

盧曉輝(2010)。〈“世維會”境外活動特點及其走向分析〉,《湖州職業技術學 院學報》,(2):20-24。

三、專書譯著

艾思明(譯),裴魯恂(Pye, Lucian W.)(原著)(1988)。《中國人的政治 心理》。臺北:洞察。

李金梅、黃俊龍(譯),Gellner, Ernest(原著)(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

李金梅、黃俊龍(譯),Gellner, Ernest(原著)(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