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三、 後設評鑑標準的內容

關 於 後 設 評 鑑 標 準 的 內 容 , 國 內 學 者 游 家 政 (1994) 採 用 德 懷 術 ( Delphi Technique)邀集十三位學者專家(包括教育學者、教育行政專家、國小校長、民 間文教與企業人士)為樣本,經由三次連續密集的問卷,蒐集不同的意見和建立

74

共識,建構一套後設評鑑標準,作為判斷國民小學評鑑品質的參考,爾後也有許 多學者採用相同研究方式,進行各級學校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

國 外 學 者 對 於 後 設 評 鑑 標 準 之 研 究 投 入 甚 多 , 亦 有 相 當 成 果 。Bayless 、 Cahalan 及 Stufflebeam 等人歸納近代的評鑑文獻資料,彙整出七項後設評鑑之 標準規範,分別是: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標準與政策」(Standards and Policies)、

能源資訊系統的「標準手冊」(Standards Manual)、美國主計局「政府審計標準」

(Government Auditing Standards)、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的「環境對健康影響的資 訊與統計指導原則」(Draft Guidelines for Statisticsand Information on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 on Health)、教育評鑑標準聯合委員會 的「教育方案、計畫、教材 評鑑標準」、聯合委員會的「教育和心理測驗標準」(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Testing)及評鑑研究學會的「方案評鑑標準」(Standards for Program Evaluation)

(引自賴志峰,1997:48)。以下將後設評鑑標準之演進整理如下(教育部,2008;

林劭仁,2001;洪中明,2006):

1. Stufflebeam 於 1974 年發展後設評鑑檢核規準其內容大致分成技術的適當性標 準、效用性標準、及效率性標準等三大項,總共十一項的檢核規準,技術適當 性規準包含內在效度、外在效度、可靠性、客觀性;效用性規準包含相關性、

重要性、範圍、公信力、適時性、普遍性;效率性標準包含評鑑活動所獲得的 評鑑結果是否能夠符合成本效益。

2. Cook 於 1978 年提出後設評鑑的標準包括:評鑑報告之文件評論;被評鑑特殊 方案之文獻分析探討;評鑑數據報告的實證再分析;其他尚存資料數據的實證 再分析。

3. Stufflebeam 於 1981 年提出的後設評鑑標準中,增加了:有效性、實用性、道 德性。

4. Harlen 和 Elliott(1982)為提昇後設評鑑的品質,設計了一個後設評鑑檢核表,

內容主要針對後設評鑑進行時的重點提出下列十六個問題,以提醒評鑑者隨時 注意並維持後設評鑑實施時的品質,評鑑檢核規準的發展與公佈,可協助評鑑 實施前能夠多加思考潛在的問題,規劃評鑑的過程。

5. 教育評鑑標準聯合委員會 1981 年完成「教育方案、計畫、教材評鑑標準」,

75

內容分為效用性、可行性、適切性及精確性等四大類三十項標準。

6. 評鑑研究學會標準委員會 1982 年認為教育評鑑標準聯合委員會之評鑑標準關 注於教育方案,未能涵蓋評鑑研究學會成員的需求,因此另行發展出「方案評 鑑標準」,共有五十五項標準,分為規劃與協商、結構與設計、資料蒐集與準 備、資料分析與解釋、溝通與公佈、結果的利用等六個部分。

7. Chemlisky 於 1983 年提出的後設評鑑標準中,增加了:技術性恰當、有效性。

8. Stufflebeam 於 1988 年 引 領 美 國 西 密 西 根 大 學 評 鑑 中 心 研 發 人 員 評 鑑 標 準

(personnel evaluation standards),以正當性(propriety)、效用性(ut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精確性(accuracy)為核心概念。

9. Schwandt 於 1988 年提出的後設評鑑標準包括:精確性--使用正確的方式;價值 性--優點、重要性、價值、結果;效能效率--評鑑計畫、實施與操作。

10. Smith 於 1990 提出的第四代後設評鑑,增加了詢問式範例(inquiry paradigm)

與 工 作 表 (working list ) , 標 準 包 括 : 可 信 性 ( credibility ) ; 可 應 用 性

(applicability);可靠性(dependability);可確定性(confirmability)。

11. 教育評鑑標準聯合委員會 1994 年修訂「教育方案、計畫、教材評鑑標準」更 名為「方案評鑑標準」,並經美國國家標準協會認可。

12. Brandon 於 1998 年指出,對於後設評鑑而言,評鑑規準是關於「評鑑研究的 過程型態,或在檢視之下應該遵循的研究之過程型態;以及研究應該產出之結 果的型態」的描述。因之,就「學校之選擇性地區管理計畫專案」而言,後設 評鑑的規準包括:(1)所有學校教職員參與選擇性計畫的程度;(2)學校全 體人員使用適當的資訊來源的程度;(3)學校在作成最終的計畫選擇之前,

比較其偏好的與其他有用的計畫之程度;(4)學校考量議題之可行性(比如 計畫成本與容易執行)的程度。

13. Stufflebeam 於 1999 年根據方案評鑑標準研發「方案評鑑之後設評鑑檢核表」。

該檢核表亦以正當性(propriety)、效用性(utility)、可行性(feasibility)、

精確性(accuracy)為核心概念,發展出 30 項後設評鑑標準,其後又於每一標 準下各衍伸 10 個檢核點(checkpoints),以作為方案評鑑之後設評鑑的判準。

14. Stufflebeam 於 2000 年根據其引領之美國西密西根大學評鑑中心所研發的人員

76

評鑑標準,研發「人員評鑑之後設評鑑檢核表」。該檢核表以正當性(propriety)、

效用性(utility)、可行性(feasibility)、精確性(accuracy)為核心概念,發 展 出 22 項 後 設 評 鑑 標 準 , 其 後 又 於 每 一 標 準 下 各 衍 伸 6 個 檢 核 點

(checkpoints),以作為人員評鑑之後設評鑑的判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