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國中《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事件談起

第二章 高中歷史教科書爭議問題

第一節 從國中《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事件談起

問題之脈絡(2003-2016),分析自九五課綱、九八課綱、一○一課綱、一○四課 綱等,一路歷史課綱發展所產生的爭議及其焦點、教科書爭議事件,並提出對爭 議的反思;第三節分析高中歷史教科書爭議議題問卷調查,提出高中歷史教師認 為比較具爭議的歷史教科書議題,作為後續訪談教師的題綱內容。

23

第一節 從國中《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事件談起

國中《認識臺灣》教科書的出現,是臺灣歷史教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因為它 揭示了中華民國在臺灣「本土化」的史觀,透過歷史教科書,一種潛藏官方史觀與 知識的制度化文本,作為教育學生集體歷史記憶的藍本。《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 開啟臺灣歷史教育之「變」,提供後來高中歷史課綱與教科書不斷質變的土壤,這 也是本研究在探討高中歷史教科書爭議脈絡時,必須從此事件談起的重要原因。

壹、大中國史觀之形成背景與課程內涵

自從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一方面為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遺風異

俗,一方面為強化以「中國為中心」的大一統中國史觀,作為看待臺灣歷史上不 同時期統治者的定位,因此積極地透過學校教育來「重塑國家認同、民族意識及國 民性格」(鄭政誠、賴澤涵,2012:25)。就歷史教育而言,在大中國史觀下,中 國(包括明鄭、清朝,及國民政府)被認為是臺灣的開發者及建設者,而荷蘭、

西班牙、日本則被認為是侵略者及掠奪者(戴寶村,1993),因此所呈現出的歷 史教育具有三項特徵:一是全面展開「去日本化」的教育與宣導,並以中國化

(內地化)為依歸。二是敘述中國時慣常以「我國」稱之,使學習者在學習歷史 的過程中認同「中國」為「我國」。三是各階段的歷史教育架構僅定中國史(本 國史)及外國史(世界史),臺灣史並沒有完整獨立的內容,僅穿插在中國史的 明末清初、清末甲午戰爭及中華民國在臺灣等章節(彭明輝,2002:208-209)。

若檢視歷次課程標準下的初版教科書「標題」可看到:《認識臺灣》之前的 30 年,「臺灣」以「臺灣的建設∕臺灣的開發」為標題,與「反共復國的準備∕

鄭成功的抗清∕反共奮鬥∕民族復興基地∕復興基地」等標題併列,作為其與中 國歷史的依存關係與連結。

一、1968 年開始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依據五七年公布之國中暫行課程標準),國 中歷史教科書還沒有出現臺灣字眼的標題。只有在明末、馬關條約、反共復 國的準備等小節有涉及臺灣。

24

二、1973 年教科書(依據六一年公布之國中課程標準),除標題「中日甲午戰 爭」的內容有涉及臺灣之外,在第三冊最後一章「反共與中興」開始出現

「第三節 臺灣的建設和反共復國的準備」小節標題;這套教材至 1980 年重編,始 於第二冊之「明代的政策」中新增「第四節 鄭成功的抗清與臺灣的開發」小節標 題,及第三冊最後一章「反共奮鬥與臺灣建設」其下分三小節「第一節 英明的 領導;第二節 進步的建設;第三節 爭一時也爭春秋」。

三、1984 年教科書(依據七二年公布之國中課程標準),除標題「甲午戰爭與瓜 分危機」的內容有涉及臺灣之外,延續在第二冊有「鄭成功的抗清與臺灣開發」 小節標題,而第三冊最後一章改為「民族復興基地的成就與展望」其下分三 小節「第一節 強固的領導中心;第二節 各方面的建設成就;第三節 未來的展望——三民 主義統一中國」。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教材在 1989 年因應解嚴(1987 年)後 政治社會的變遷,而進行適切合理化改編(依據七四年公布之國中課程標 準,且教科書版面擴大為現今所見 B5 紙張大小),第三冊教科書編者胡平 生,將最後一章調整為「(刪去「民族」二字)復興基地的成就與展望」其 下分三小節「第一節 從危機到轉機;第二節 各方面的建設成就;第三節 未來的展望

(刪去「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副標)」。

四、1997 年《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依據八三年公布之國中課程標準)

全一冊出版,於國中一年級上、下學期實施。升國二時則使用歷史教科書第 一冊、第二冊(中國史),國三時使用歷史教科書第三冊、第四冊(外國 史)。而除了第一學年的《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之外,學生在國二 的第二冊教科書,仍有學到臺灣的內容,在「戰後中國」一章,下分兩小節

「第一節 中共政權的演變;第二節 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發展」。《認識臺灣》教科書 共使用了 5 年,其後,國中《認識臺灣》課程名稱消失,併入其後新的課程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17

17 惟 2000 年推出的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特別標舉「課程統整」與「能力指標」的架構,實 施一綱多本,開放教科書為審定本。許多民間教科書書商在這一波新課程的解讀與摸索中倉皇 上路。2002 年 9 月開始供應七年級(即國中一年級)學生使用的國中社會第一冊教科書,有從 臺灣早期政治發展切入者(如康軒版),有從世界人類與文明起源切入者(如翰林版),有從古 早的臺灣人切入者(如南一版)。因各家版本之間歷史主題不一,使各教材內容之間無法交 集,不利教科書編輯、師生教學、學測命題的參酌。教育部遂於 2005 年提出修正社會學習領

25

茲將歷次國中課程標準、歷史科教材綱要、歷史教科書中,與臺灣有關的章 節名稱,整理如表 2-1。

整體看來,1980 年代以前,歷史教科書以中國觀點出發,教導臺灣人民相信 在血緣及文化上都是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後裔;地理上臺灣是中國固有疆域、

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領土;對日本外來的殖民統治,應該進行一番去日本化及再中 國化,以回歸祖國懷抱。及至 1980 年代,反共與回歸祖國懷抱,已逐漸轉化為 對臺灣作為復興基地的展望與建設。這種以中國為中心的歷史教育,學生只能透 過中國史的脈絡來學習,所接觸到關於臺灣的教材,只有在大格局中的意義,沒 有作為自己主體性的意義(許倬雲,1993)。學生能掌握許多中國的知識,卻對 臺灣的瞭解不甚了了,出現「學子只知道黃河、長江,從不知臺灣有淡水河、濁 水溪的怪現象」(許雪姬,2010:97)。也因此,促使關心中學歷史教育的學者 專家和社會人士屢次呼籲,本國歷史教科書應加強臺灣史的分量,使中學生不僅 對中國史的發展有所認識,對臺灣斯土斯民發展奮鬥的歷程更應有所瞭解(黃秀 政,1996:11)。

域七至九年級基本內容。復於 2008 年又修訂社會學習領域,依據課程設計理念,規劃了包含 課程主題與單元名稱的章節架構:七年級上學期—個人與家庭、臺灣的環境特色、早期臺灣歷 史的發展(史前臺灣∕海權競爭時代∕清領時代前期∕清領時代後期);七年級下學期—近代臺灣歷 史的發展(日治時代的政治與經濟∕日治時代的教育學術與社會文化∕戰後臺灣的政治發展∕戰後 臺灣的經濟、文教與社會)、臺灣的環境特色、社會生活(教育部,2008)。這當中,一方面可 以看出,10 年前國中《認識臺灣(歷史篇)課程標準》的影子架構,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九年一 貫課程的社會學習領域仍走向分科學習之路,原本標舉的統整課程理念,實是名存實亡。

26

27

貳、《認識臺灣》教科書的出現與爭議焦點——歷史主體性之爭

1990 年代的臺灣,雖然在 80 年代末經歷反杜邦、反六輕等環保運動,以及 農民、勞工及消費者保護等各種社會運動的逐一而起,但整體經濟是持續起飛,

與此同時,民主化與自由化也加劇發展,由三月的野百合學運揭開序幕。野百合 學運(1990/3/16-3/22)當時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 國是會議」、「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是政府遷臺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學 生抗議行動,對臺灣民主政治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後來李登輝總統召開國 是會議,在 1991 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 作。而在另一方面,延續 80 年代末蔣經國過世後國民黨黨內的權力之爭,李登 輝為改造國民黨,於 1990 年 2 月引爆國民黨內主流與非主流之爭,加之學運的 催化,當時國家的體制以「舊瓶子裝新酒」18 之姿,在追求臺灣民主化與自由化 的同時,也逐漸形成本土化的意識。

當時傳統教科書仍在大中國史觀下呈現臺灣的歷史,一則視臺灣為中國「固 有領土」的一部分,二則以中國中心的角度來看臺灣歷史(臺灣歷史學會,1995),

已受到一些重大政治事件19 嚴峻的挑戰。這些臺灣政治漸次地本土化、臺灣化的 實現,使得大中國意識所宣稱,並構連臺灣與中國政治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與現 實情況不符而且產生脫節;也使得 1980 年代以來崛起的臺灣意識,從文化或地 方層次,逐漸被提升到民族主義的政治層次;而戰後以來外省人和本省人的族群 衝突,也開始超越「省籍對立」的含意,而轉變為「統獨」或「國家認同」問題

(江宜樺,1998)。在教育方面,1994 年「四一○教育改革行動聯盟」動員七十 多個主辦單位所發起的教育改革大結合遊行,20 成為教育史上最大的社會運動。

18 此為杜正勝語(引自韓國棟,2016:97)。蓋因廢除國大代表、總統由人民直選、立法委員由 臺灣各地區選出,不再有中國各省的代表,雖然形式上仍為中華民國體制,實質已因應現實政 治發展而改變。

19 如前文指出的國民黨內政爭與學運之外,整個 1990 年代,臺灣政治歷經國會全面改選、省市 長開放民選、總統直選等選舉制度的變革。重要的是,民進黨提出臺灣獨立黨綱,訴求臺灣獨 立的立場也被浮上檯面,成為臺灣政治意識型態的一個選項。而 1997 年通過、1998 年實施的

19 如前文指出的國民黨內政爭與學運之外,整個 1990 年代,臺灣政治歷經國會全面改選、省市 長開放民選、總統直選等選舉制度的變革。重要的是,民進黨提出臺灣獨立黨綱,訴求臺灣獨 立的立場也被浮上檯面,成為臺灣政治意識型態的一個選項。而 1997 年通過、1998 年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