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現實的解釋權隨著時代與社會發展的變遷、或來到不同立場的政權之手,即 可能掀起歷史記憶的重塑之爭。上述一○四歷史微調課綱之爭,已在 2016 年政 黨輪替、蔡英文政府上台旋即廢止。唯 12 國教課程的高中歷史課綱研修,恐怕 又要掀起一場歷史記憶與歷史敘事之爭了。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壹、 研究動機——關注被忽略之教學現場與歷史爭議議題教學

一、課程改革的媒體焦點與教學實務現場存有落差

歷次中小學課程的變革,總訴求因應社會變遷的需求及新教育趨勢與理念的 落實。但課程變革過程中,往往觸及政治的脈動與媒體的關注。其中又以高中歷 史課綱與教科書的修訂,明顯受到現實政治氛圍的影響,並聚焦在如何詮釋過去 與中國大陸、乃至日本的歷史關係。在傳播媒體當道的今日,報章媒體與網路經 常在課程改革修訂的過程中,進行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來影響閱聽人。如 Bernard Cohen 名言:報章的議題設定,它沒時間好好告訴人們「想什麼」(what to think),但卻能成功地告訴人們「該想些什麼」(what to think about)。10 因為 議題設定具有影響大眾認知或思考結構改變的功能,同時,議題設定也說明了人 們看這個世界的方式,總是給予某些討論問題或特質較高的關注,而忽略其他的 問題或特質。例如,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的教科書開放政策,開放初期問題叢 生,報章媒體的關注大多圍繞在三個主要議題:教科書的市場化、教科書的編審 政策、教科書的使用等議題(詹美華,2004:70)。其中教科書使用議題關注在 升學考試、教材銜接、內容錯誤等問題,卻鮮少有報章媒體討論教育現場中教材

文化∕核心文化、原住民文化為低文化∕邊陲文化的象徵,合理化統治原住民的基礎。當這種 敘事與象徵所代表的現實成為一種社會權力所支持的正統與典範,於是與之相應和的「歷史」

也成了「典範」知識,進而透過教育的手段,將這種典範知識納入學校的教科書中, 形成一 種與當時社會現實相應和的「歷史」知識。吳鳳史事,讓漢人對原住民「獵人頭」的野蠻習 俗、殺死民族英雄的罪名,留下刻板印象並歧視原住民,後經原住民運動與學術研究對於此一 神化(「歷史」知識)的反駁與辯證,才於 1988 年將吳鳳在教科書中的各種敘述全面刪除,逐 漸退出人們的集體歷史記憶。

10 Bernard Cohen 於 1963 年提出的原文為 “The press may not be successful much of the time in telling people what to think, but it is stunningly successful in telling its readers what to think about.”

10

在教學使用上遭遇的問題,或是九年一貫課程在進行教學轉化的困境與因應之 道。

美國課程學者 Kliebard 曾對美國課程的周期性變動,提出四種精闢的假設。

第一,課程涵蓋範圍無限擴張,使得課程內容和科目幾乎不設限。第二,主張改 革的言論比反對者更有力,所以改革一開始,就缺乏使之成功的配套性結構變 革。第三,這些變動本身是為了和現實社會政治氛圍互動,所以沒能真正取代原 有課程的意識型態,只是在有利的社會政治情勢下,讓新興的做法暫時登上檯 面。第四,課程時尚的快速變化,與學校行政階層為了專業地位或生存,而需要 把學校營運跟上時代有關。總歸而言,在課程改革中,改變是值得嚮往但沒有一 定的方向,改變似乎是為了公開展示(public display),而非堅持教學理念(pedagogical beliefs)(杜振亞,2008:116;Kliebard, 2002: 77)。細想之,這種呼應不同政權 立場的政治氛圍(如,高中歷史課綱的微調)和因應時代與社會之需(如,12 年 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推動)所進行的課程改革,一如流行、時尚和儀式(fads, fashions, and rituals),總能擄掠媒體的關注而成為公眾關心的話題。但是,課程 的實踐是需要經過教學的轉化,不單是從理想課程、正式課程、覺知課程、運作 課程、經驗課程(Goodlad, 1979)等不同課程實踐層級之間的層層詮釋和轉化,

更是深一層地意指教室內教師、學生、材料、活動、經驗之間的互動轉化(甄曉 蘭,2001:129)。這些攸關教育現場之教學相關討論與實徵研究,實則更需要我 們投入時間與精力去探究與瞭解,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二、從高中生抗議行動思考歷史課堂該如何教導學生面對歷史爭議議題

2015 年參與反對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的社會力量之一,即是來自一群串聯一群 站上街頭、包圍教育部抗議的中學生,這是臺灣教育史上的頭一遭,由中學生集 結發聲與採取行動來表達受教者對高中課綱的看法。他們之中的一位學生甚至在 反課綱行動期間燒炭身亡(聯合晚報,2015/7/30), 震撼社會。整個中學生的反 課綱運動及後來的佔領教育部行動,前後近四個多月,最後在 8 月 7 日因為颱風 來襲,學生訴求已獲階段性達成而退場(中央社,2015/8/6、自由時報,2015/8/7)。 在清華大學校園「歷史與教育:從高中課綱爭議談起」研討會邀請了部分參與反 課綱運動的中學生進行座談,談論學生眼中微調的高中歷史課綱與教科書;反課

11

綱運動的展開、串聯與行動;課綱爭議下學生對社會關懷的角色反思;以及學生 從旁觀者看整個反課綱學生運動的省思。會中,有學生提及輕生身亡的成員,激 動得難以自已;有學生對於周遭同學的不關心反課綱運動,責身自問;有學生強 調社會需要在理性溝通與思辨下,學習傾聽與讓步的重要和可貴。相較於研討會 中學者們為了爭取「認清真相」的論辯而向外劍拔弩張,學生們的討論則顯得更 多的內省、自我檢討與自我反思了。然而,這種對歷史課綱與教科書爭議議題的 發聲與行動,不該僅是中學生曇花一現的社會運動或網路上的人云亦云,我們應 該正視這類歷史爭議議題的思考與論辯;學生不該只是等待「社會教育」的機 會,而應該在培養理性之批判思考的「學校教育」中得到應有的鍛鍊。那麼,從 高中生在微調課綱爭議中的發聲、行動與訴求,省思歷史課堂該如何教導學生面 對歷史爭議議題,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三、從教師的教學解放思考教師該如何進行歷史爭議議題教學

在現今以教科書作為主要教材的教學環境下,學習歷史往往成了記憶歷史知 識的負擔,教科書已把歷史知識庸俗化,把歷史學狹隘化,使得歷史教育的重要 性正和歷史課在學校課程的邊緣化成為反諷。許多關心歷史教育的歷史學者都提 出「歷史教學的解放」,一方面,歷史教學主要是教歷史,不是歷史教科書,教 師是要透過歷史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具備表達時序、理解和解釋歷史的能力,

以及運用史料的能力(教育部,2014),歷史教科書只是配合教學的工具。只有 當歷史教學已經提升到學術研究的領域,且提出一些理論,這些理論完全能夠濃 縮、簡化在歷史教科書中,這樣的歷史教科書才有一定的重要性(張元,2000:

141)。另一方面,同樣使用歷史教科書,每位學生的感受可以有大大的不同,其 關鍵就在教師身上。在現行歷史教科書編纂模式下,教師應先解放自己,以「研 究」來達成解放的捷徑。因為人在研究中才會找到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天地,

才能產生自己的看法,以避免人云亦云,也不容易被成見所蒙蔽,面對教科書也 才可能有所批判。能批判,課堂才能活絡生動(杜正勝,2000:338)。尤其在面 對歷史爭議議題時,教師如何敏覺爭議問題之所在,找出可以提供教學運用的證 據與資料,如何組織這些材料以進行教學設計,如何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等,都有賴於教師的投入教學研究,不被自己以前所獲得的歷史知識與教學觀念

12

所束縛,不僅作為一種自我解放、自我提升,更能嘉惠學生對歷史的學習。那麼 高中歷史教師通常如何看待歷史爭議議題,又如何進行爭議議題教學,此為本研 究動機之三。

四、從歷史教科書出發思考歷史爭議議題教學的迫切性

歷史教科書是一個國家用來同質化國民的歷史知識、規範其歷史記憶的重要 工具,因而呈現出一套論述框架。例如,「我群、你群」是歷史教科書編纂中選 定敘述「主詞」所代表的人群:「我們」、「你們」各是指哪些人?即是一種「我 群」和「你群」的劃分,這項劃分帶動歷史知識全體內容的改變與評價體系的變 化,所以「我群」和「你群」之分,往往便是「烈士」與「叛賊」之分(王汎 森、2008:132)。換言之,「誰」有權掌握歷史敘事中的「主詞」,誰便有權力以

「我群」的角度敘述和評價歷史。而且,在一個敘事架構中,「主詞」通常成為 讀者不自覺認同的對象,讀者跟著主詞認定的英雄人物而崇拜之,忽略了每個歷 史人物都有其多面而複雜的性質。惟因歷史並不是全部的過去,而是對過去的一 種選擇性重構(Foster, 2014: 24)、一種透過歷史記憶所展開的人為建構(叢日 云,2012:序言)。因此,那些歷史教科書中不被寫入的人事物,往往對受教育 者而言就好像是不曾存在過。

臺灣關於「我群」和「你群」歷史知識體系的一大變動與爭議,啟自 1997 年國中統編本《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的出版,它代表了官方歷史觀點的一 個巨大轉變,使得大約 1985 年以後出生的學生到國中開始讀《認識臺灣─歷史 篇》教科書,與 1985 年以前出生的人讀的歷史以「中國」為主詞來代表「我 群」的詮釋觀,有很大的差別。在臺灣教育上,《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的

臺灣關於「我群」和「你群」歷史知識體系的一大變動與爭議,啟自 1997 年國中統編本《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的出版,它代表了官方歷史觀點的一 個巨大轉變,使得大約 1985 年以後出生的學生到國中開始讀《認識臺灣─歷史 篇》教科書,與 1985 年以前出生的人讀的歷史以「中國」為主詞來代表「我 群」的詮釋觀,有很大的差別。在臺灣教育上,《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