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跨文化的基本精神導論

第三節 從巴黎派與紐約派的多元化背景看跨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巴黎的自由開放環境,吸引了不同國家的前衛藝術家,

前來巴黎尋找展示他們作品的最佳機會;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紐約則成為世 界各地藝術家前來避難或移民的首選之地。兩次世界性的大戰,所引發的跨國、

跨洲或跨洋的避難大遷移,可以說分別造就了巴黎派與紐約派的形成,尤其豐富 了現代藝術多元化背景的發展趨向。二戰之後,紐約甚至於取代了巴黎,嚴然成 為世界藝術的新中心。

一、巴黎派的跨文化背景與成員的多元化 (一)、巴黎派的來龍去脈

1、巴黎派形成的起因

俄國花花公子賽爾吉‧迪雅格列夫(Sergei Diaghilev, 1872-1929)1917 年 5 月 18 日,率領俄國芭蕾舞團首次在巴黎演出<大遊行>的芭蕾舞劇,獲得極大成功,

証明了巴黎既使當時處於大戰的氛圍中,仍然不失其世界前衛藝術之都的雅號。

不過這裡令人感興趣的是,這次芭蕾舞劇的演出,卻是集結了不只一國的各國前 衛藝術家的精華份子的力量,像劇本是來自吉恩‧柯托(Jean Cocteau, 1889-1963);

音樂是由艾里克‧沙提(Erik Satie, 1866-1925)所作; 畢卡索負起了舞台的佈景及 服裝設計,負責編舞的是俄國人馬欣(Leonide Massine, 1896-1979),而指揮家則 是來自瑞士的恩斯特‧安賽梅(Ernest Ansermet, 1883-1969),這次的集体合作演 出深具國際風格,此即所謂的巴黎派(School of Paris)的典型特色,當然它也並非 如拿比斯(Nabis)與野獸派(Fauves)般具有特定的持續藝術風格呈現。29

巴黎派之形成乃是因為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認為,巴黎在當時(約 1920-1940)可以提供給他們生活與創作最自由的環境,以及討論並展示他們作品 的最佳機會,儘管法國官方的藝術品味仍然相當保守,在遭遇到批評與艱困工作 的挑戰下,這些國際的前衛藝術家們仍然覺得他們的努力值得一試。

2、廣義的巴黎派

巴黎派的國際成員實在難以一一列名,但是如要明確指出自 1914 年即已落 腳巴黎的,大家可能會想到畢卡索、格里斯(Juan Gris, 1887-1927)和來自西班牙 的雕塑家龔薩萊斯(Julio Gonzalez, 1876-1942),來自俄國的夏加爾(Marc Chagall , 1887-1985)、蘇丁(Chaim Soutine, 1893-1943)、亞奇平可(Alexander Archipenko , 1887–1964)、李普奇茲(Chaim Jakob Lipchitz, 1891-1973)及沙德金(Ossip Zadkine , 1890-1967),羅馬尼亞的布蘭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 1876-1957)、義大利的莫 迪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還有來自更遠國度的日本之藤田嗣治

---

29 George Hamilton, Painting and Sculpture in Eurpoe,1880-1940.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6.

p.425.

(Leonard Foujita , 1886-1968),他以精緻線條所畫的貓作品在巴黎非常有名,他 是在 1913 年定居巴黎的,墨西哥的里維拉(Diego Rivera , 1886-1957)曾於 1911 至 1921 年間在巴黎住過,被公認為是極出色的立体派畫家。

我們也可以加一些此時期曾在巴黎停留過的英美藝術家,他們有些只在巴黎 住上幾個月,或許數年不等,不過卻對他們本國的現代藝術運動發展至關重要。

20 世紀的英國藝術家不能不提登肯‧格蘭特(Duncan Grant, 1885-1978)、溫德漢‧

李維斯(Percy Wyndham Lewis , 1882 -1957)、尼溫生(CRW. Nevinson,

1878-1958)、班尼查生(Ben Nicholson, 1894-1982)、威廉‧羅伯(William Roberts, 1895-1980)及馬提佑‧史密斯(Matthew Smith, 1879-1959),他們均曾在 1914 年前 去巴黎看過第一手的野獸派與立体派的作品。

同樣地,在美國的現代藝術運動史上,像查理‧德穆斯(Charles Demuth, 1883-1935)、亞瑟‧多夫(Arthur Dove, 1880-1946)、維廉‧格拉肯(William Glackens, 1870-1938)、馬斯登‧哈特里(Marsden Hartley, 1877-1943)、愛德華‧霍帕(Edward Hopper, 1882~1967)、約翰‧馬林(John Marin, 1870-1953)、亞夫瑞德‧莫瑞(Alfred Maurer, 1868-1932 )、及毛里斯‧普蘭德加(Maurice Prendergast, 1859-1924 )等,

都曾受過當代歐洲藝術的影響,他們均曾在 1900 年之後訪問過巴黎。其中有二 位美國藝術家馬唐納‧萊特(Stanton Macdonald-Wright, 1890-1973 )與摩根‧魯賽 (Morgan Russel, 1886-1953)曾在巴黎住了四十年,他們的抽象作品是根據德勞迺 的奧菲主義(Orphism)而來。30

雖然大多數的外國藝術家是於 1914 年之前即已在巴黎定居,但大戰結束後 來到巴黎的也不少,他們多半是來自中歐與東歐的藝術家,或因革命與內戰,或 因通貨澎脹與政治壓迫,俄國的構成主義藝術家培夫斯納(Antoine Pevsner, 1886 - 1962)與加保(Naum Gabo, 1890-1977),分別於 1923 年及 1932 年來到巴黎。包浩 斯的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 -1944)是在 1932 年來的,德國雕塑家奧 托‧法蘭德里克(Otto Freundlich, 1878-1943)於 1924 年來到巴黎,他的同胞漢斯‧

哈同(Hans Hartung, 1904-1989)自 1935 年後即長住巴黎。於 1920 年之後曾在巴黎 創作過的美國藝術家,有史徒華‧戴維斯(Stuart Davis, 1894-1964)及亞里山大‧

卡德(Alexander Calder, 1898-1976 ),他們均將立体派與抽象的元素融入了他們的 美國風格,事實上,像卡德他知名的動感雕塑作品在 1932 年巴黎首次展出時,

即為美國人在歐洲贏得了聲譽。31 3、從蒙馬特到蒙巴納賽的左岸

戰後巴黎的藝術活動中心,由蒙馬特轉到蒙巴納賽的左岸,因為蒙馬特已成 為觀光區,畢卡索於 1912 年 9 月即將他的工作室遷往新區,其他的藝術家也相 繼跟進。像蒙巴納賽與聖米榭等地區的咖啡廳,如 Flore, Deux Magots, Dome 等,

---

3 300

Ibid., p.425.

3 311

Ibid., p.426.

均為印象派及象徵派藝術家常去的地方,在 1929 年經濟不景氣之前,那裡的確 是國際藝術家、批評家與作家的聚會場所。就以文學作家來說,巴黎就吸引過像 龐德(Ezra Pound, 1885-1972 )、喬艾斯(James Joyce, 1882-1941)、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及史坦納(Gertrude Stein, 1874-1946)等知名文學家前往小 住。

不過 1930 年代正處經濟困局,大部分的流亡藝術家均已返回故鄉。但是,

1939 年之前十年流亡巴黎的這些藝術家,較 1918 年之後那一段時期的藝術家辛 苦一些。野獸派及立体派的大師們,如馬諦斯、盧奧(Georges Rouault,

1871-1958)、布拉格(Georges Braque, 1882-1963)及勒澤爾(Fernand Leger,

1881-1955])等人的風格,在此時期更加精緻。畢卡索在超現實主義登場的同時,

繼續他不停的造形蛻變,而德蘭(Andre Derain, 1880-1954 )也獲得了他的國際聲 望。

也有一些在戰前曾一度吸引人注意的藝術家,後來卻表現平平。與首批野獸 派及立体派有密切關聯的藝術家,如維拉明克(Maurice de Vlaminck,

1876-1958)、杜飛(Raoul Dufy, 1877-1953)、格羅梅爾(Marcel Gromaire, 1872-1971) 及勞倫森(Marie Laurencin, 1883-1956),他們的努力為巴黎派提供了不少具代表 性的歡悅作品,而塞龔扎(Andre Dunoyer de Segonzac, 1884-1974)卻從來就不認為 自已與任何風格有關連,他畫了許多風景與裸女習作,他的色彩雅緻,技巧完美,

雖然並非富想像力的大師級作品,卻也是中規中矩的法國學院式作品。32 4、沒有特定主義的巴黎派

廣義的「巴黎派」是指以巴黎為活躍的根據地,而不斷新陳代謝的不特定之 多數畫家。19 世紀的巴黎,雖然名符其實地成為世界藝術的中心,然而在當時,

一般人認為,古代的羅馬仍然保持其榮冠。巴黎要真正從羅馬奪取名與實兩方面 的領導權,是在等到 19 世紀後半葉的印象主義運動發生以後了。尤其到了 20 世紀初,現代繪畫產生以後,巴黎在各方面來說,都已成為全世界的藝術之都。

因而所謂的「巴黎派」,也並不是像一般畫派一樣,有特定的主義或主張,它 只是對歷史上藝術活動的根據地,如希臘、羅馬等所取的相對名稱罷了!要是根 據上述廣義的解釋,那麼「巴黎派」在過去應該曾形成過幾次,巴黎現代美術館 館長多里瓦在 1961 年所著的《在現代美術館裡的巴黎畫派》一書中,曾提及巴 黎在歷史上有過三次輝煌的藝術成就:第一次發生在 12 世紀到 13 世紀的哥德藝 術,此藝術當時影響了整個歐洲的基督教世界;第二次則是在路易十六古典主義 的霸權下,約一個世紀半的時間,所有歐洲國家的王子、國王、甚至大帝或女皇,

均渴望採取凡爾賽宮或仿巴黎的服裝、風尚,和在巴黎宮廷和城市所流行的藝 術;第三次即是 20 世紀,或許是巴黎藝術光輝達到頂點的一次。

巴黎派的畫家有個共通的性格,他們不僅是由異國而來,而且是在祖國與巴

---

32

Ibid., p.426.

黎之間選擇了巴黎,這種對於祖國抱著絕望感,同時也帶有幾分遊子的不安和沉 痛等悲哀的性格。其中大部分的猶太裔畫家,不但不屬於任何畫派,甚至處於無 國籍的狀況下,所以他們之中通常是處於被壓迫者的地位之下生活著。

5、狹義的巴黎派

在 1910 年時,野獸派的視覺熱度稍微緩和了些,有一些藝術家開始追求個 人表現風格,大部分的流亡藝術家生活艱困,被人稱為是被詛咒的畫家(Peintres Maudits),他們其中的三位: 莫得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蘇丁 (Chaim Soutine, 1893-1943)、和夏加爾(Marc Chagall, 1887-1985)是猶太裔,有人 企圖解釋稱他們對現代繪畫的貢獻,即是表現了猶太人的病態與悲劇的命運。不 過,如此歸因於族群的解釋,卻忽略了他們之間的懸殊差異,莫得里安尼的冷靜 優雅,源自他年輕時所仰慕的義大利杜斯康大師作品; 蘇丁的彩色暴力,令人聯 想到林布蘭與梵谷; 夏加爾作品中的歡樂與幽默,來自他對猶太人生活的回憶,

是其他藝術家作品少見到的。

一般人還是將他們的藝術視為是歐洲的傳統,而不會去考慮到他們的族裔或 宗教根源,然而這些竟然是他們在自已祖國發展的障礙,不過他們在巴黎卻能獲 得包容的創作。這些藝術家們的族裔特性,反而不如他們的悲慘生活更受人注 意,他們的貧病與絕望,只有借助酒精與藥物來獲得短暫的疏解,他們的波西米 亞式特質與古怪行為,更添增了他們的孤立感。33

巴黎派的畫家們,由於過著悲慘而又頹廢的生活,而獲得「被詛咒的畫家」

的稱呼。從另一個觀點來看,他們會被詛咒也是因為猶太人的關係。在保守的法 國人眼中看來,這些猶太人在「花都」巴黎一向跋扈,更是礙眼。等到第一次世 界大戰爆發時,「蒙巴納賽的燈火」暫時熄滅,好不容易等到戰後,才有新的咖 啡廳、夜總會等紛紛開業,換句話說,這意味著猶太人又要開始跋扈了。

此時又流行起和「boche」(對德國人的蔑稱)一樣的詞彙,就在如此的氣氛 下,「法國派」出現了。所謂的「法國派」,明顯的是相對於猶太人的「巴黎派」

意識而講的,對這些保守的畫家們來說,「巴黎派」不外是從東方來的野蠻人,

他們要侵略傳統的法國文化。當此「反巴黎派」即「反猶太主義」的氣氛興盛時,

又遇到 1920 年代末的法西斯主義抬頭,和紐約股票暴跌引起的經濟恐慌,而使 得反對的聲浪更加高漲,「巴黎派」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宣告了其實質

又遇到 1920 年代末的法西斯主義抬頭,和紐約股票暴跌引起的經濟恐慌,而使 得反對的聲浪更加高漲,「巴黎派」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宣告了其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