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模仿的雙動作法到過度模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從模仿的雙動作法到過度模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動物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一個特定的位置。刺激強化則是指觀察者的注意力聚焦在 器材或物體的特定部位。這些都屬於更為簡單的社會學習方式。

本研究的第一個動機即是整理比較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的理論脈絡,呈現這 兩個領域以實驗法的方式釐清的社會學習架構。在這些社會學習方式之中,模仿 並非習以為常的籠統概念,所以早期研究才需要區辨模仿與仿效的差異。隨著參 與研究的動物種類增加、兒童年紀越分越細以及研究派典逐漸的演進,也開始歸 納出結果狀態仿效、物體運動重演與物體效應學習三種社會學習方式;其中,結 果狀態仿效與物體運動重演較被一致視為屬於仿效的類別,物體效應學習的歸類 則仍存在著爭議。除此之外,仍有一些較基本簡單的社會學習方式存在,它們的 本質與複製、模仿並不相同,卻是每個社會學習的研究不能忽略的變項。

在這些不同物種的社會學習比較研究中,猩猩與學齡前兒童的模仿表現差異 經常得到有趣的發現。猩猩的比較心理學研究中最早區辨出仿效的現象,後續比 較學齡前兒童的模仿表現時,發現猩猩和 3 歲兒童的複製忠誠度並不相同,這不 僅僅只是猩猩較偏向學習周遭環境,當 3 歲兒童全然地模仿示範者的動作,過程 除了學習周遭環境外,也摻雜某些程度的刻意性。第二節的文獻回顧試圖從比較 心理學的研究脈絡中逐漸描繪出這種刻意模仿的行為現象,以及後續如何形成研 究風潮。

第二節 從模仿的雙動作法到過度模仿

模仿背後牽涉不同的社會學習機制,為了能夠更進一步區辨,了解受試者究 竟採用何種學習策略,比較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開始發展出能夠區辨模仿和刺激 強化效果的模仿派典,稱為雙動作法(two-action method)。以雙動作法示範,再 讓鳥類、猩猩以及人類兒童做出反應,藉此比較不同種族之間的社會學習方式。

一、模仿的雙動作法

當提及模仿研究時,一般會包含兩個動作和一個目標,這源自於 Dawson 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Foss(1965)用來訓練長尾鸚鵡的雙動作法。雙動作法會同時存在兩種得以達到 目標的方法,以了解受試者是否選擇模仿示範者的身體動作,並同時排除刺激強 化的效果。Whiten、Custance、Gomez、Teixidor 及 Bard(1996)的人造水果派 典(artificial fruit paradigm)即透過雙動作法的研究,進一步區分猩猩的模仿行 為與其他像是刺激強化等不同的社會學習。

在 Whiten 等人(1996)的人造水果派典裡,由於考量猴子與猩猩不像人類 習慣使用工具,於是仿照日常生活經驗之中剝皮後才吃的水果,設計出打開栓子 後才能取出內部食物的箱子,這種操弄新奇玩具的方式即稱為人造水果派典。在 這種人造水果派典中,打開栓子有二種方式,以檢驗猩猩與幼兒的複製忠誠度。

研究受試採用 2 歲、3 歲及 4 歲兒童各 8 名,猩猩則是平均 4.5 歲。實驗材料一 共有 2 個透明壓克力箱子,由栓子鎖著。附有螺栓閂(Bolts Latch)的箱子情境 裡,戳的動作可以幫助打開,是必要的動作,螺栓可以旋轉,但旋轉的動作與打 開箱子無關,是不必要的動作。在附有筒形栓(Barrel Latch)的箱子情境裡,將 上方的手把栓轉出或拉出才能打開箱子,是必要的動作,一直旋轉側面栓無法幫 助打開箱子,則是不必要的動作。

結果發現猩猩打開箱子的速度較兒童快,但是複製示範者的動作忠誠度較兒 童低。對兒童而言,即使不必要的動作無法打開箱子,他們仍然會複製示範者的 不必要動作。在螺栓閂與側面栓的情境裡,示範者總共只旋轉 16 次,2 歲兒童 平均約旋轉 31 次與 40 次,3 歲兒童平均約旋轉 36 次與 41 次,4 歲兒童最多 32 次與 47 次,相較於猩猩平均只旋轉約 23 次與 6 次。Whiten 等人認為兒童一直 轉的動作並不是在玩,而是真的相信轉的動作可以打開箱子。

在這樣的實驗裡,猩猩和兒童都有模仿的證據,但是猩猩打開人造水果的速 度總是比兒童快,這表示 3、4 歲兒童的模仿傾向比猩猩來的更為強烈。Horner 與 Whiten(2005)認為對於猩猩而言,面對這種人造水果派典的操作物體作業 以及作出手部或臉部姿勢動作都有模仿的表現,而在其他的工具使用作業上卻只 有仿效的證據,這種策略選擇是源自猩猩對於因果關連性的知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因為模仿只需要足夠的忠誠度來複製示範者的動作與結果,並不須知道各個 元素之間的因果關係;但是在仿效的過程中,猩猩會整合作業裡的因果關係,採 用不同的方式來達到相同的結果。由於打開螺栓閂和筒形閂的因果機制對觀察者 而言相當清楚明瞭,就可以避免做出過多的不必要動作。可是相反的,如果該實 驗採用的人造水果從外觀看到的因果關聯性並不明確,而難以推論動作是否與目 標有關或無關時,模仿就會比仿效來的更為適切。

除了人造水果派典,Nielsen(2006)也是採用雙動作法來探討嬰幼兒的認知 能力與模仿表現。該研究材料採用三個不透明的木盒,正面各有不同開啟方式的 鎖,須分別透過往內推、從右往左橫向移動以及反時鐘方向旋轉來開啟,三個鎖 的外面套著不同的小熊維尼卡通角色,以示區別。嬰兒可以使用學習示範者拿著 相應物體來打開木盒,或是直接用手打開,結果實驗一發現對於 12 位 12 個月大 的嬰兒與 12 位 18 個月大的嬰兒而言,分別只有一個會學習示範者拿起物體來開 鎖,而 12 位 24 個月大的幼兒則有 8 個。該研究將拿著物體打開鎖的動作稱為特 定的動作(specific actions),是不有效的模仿,而將直接伸手打開鎖的動作視為 仿效的證據,是較為有效的模仿。顯然 24 個月大幼兒傾向模仿主試者,採用較 多特定動作。

綜上所述,研究者為了區分模仿與其他不同的社會學習行為,而設計出包含 兩個動作和一個目標的雙動作法。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對於主試者動作的模仿傾向 較猩猩來的強。後續研究為了進一步探討模仿與仿效,設計出另一種實驗派典,

其中一個動作與達成目標有關,但另一個動作與達成目標無關,在這樣的實驗派 典中,由於受試者很清楚示範中的動作與目標是否有關,就能夠根據受試者複製 行為的表現來推論其採用的社會學習方式。

二、過度模仿

模仿之所以在不同社會學習策略中有其重要性,是因為只要個體和示範者動 作完全吻合,不須留意工具和目標之間的關連性,就可以達到目標。然而模仿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非萬能的策略,當個體仔細觀察工具和目標之間的關連,嘗試擬出屬於自己達成 目標的方式,這種仿效手法就可以類化到不同情境。於是在某些情形下,仿效會 比模仿來得更有效。只是有趣之處在於,當個體明知模仿並非有效的策略,卻一 味的堅持模仿,這個現象就稱為過度模仿(overimitation)。

Horner 與 Whiten(2005)是第一篇以無關動作(unrelated actions)與有關動 作(related actions)的方式來探討過度模仿的研究。研究材料中二個垂直箱(puzzle box)的內外部結構皆相同,內部隔板將箱子劃分為上與下兩層,分別是完全透 明的與完全不透明的(見圖 2)。箱子上方的開口有一個圓柱形栓子擋住,可以 移開,箱子正前面也有一個小門擋住開口,移開之後可以將鋁棒伸入取得獎賞 物,猩猩的獎賞物是食物,兒童的獎賞物則是貼紙。示範階段使用雙動作法,也 就是移開栓子有兩種方式,打開門也有兩種方式,這可以用來檢視受試者的動作 是否與主試者所示範的相同。在這個研究裡,無關動作是拿著鋁棒將箱子上方的 圓柱栓推出,穿過洞口而伸入上層箱子內部敲擊內部隔板,無法取得食物;有關 動作則是使用鋁棒移開箱子正前面的門,伸入取得食物。研究結果顯示猩猩面對 不透明箱子時,會學習示範者的無關動作與有關動作;但是透明箱子卻能夠讓猩 猩忽略無關動作,只做出有關動作,是較為有效的仿效作法。另一方面,即使 3 到 4 歲兒童知道透明箱子的因果結構,在面對兩種箱子時,卻都會模仿無關動作 與有關動作。Horner 與 Whiten 認為相較於猩猩,這是因為兒童會推論示範者的 意圖,認為示範者面對透明箱子做出的無關動作是有意圖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多半是可愛漂亮的貼紙。

McGuigan、Whiten、Flynn 及 Horner(2007)延續過度模仿的垂直箱派典,

透過主試現場示範以及影片播放示範兩種方式呈現,以 3 歲和 5 歲兒童當作受試 者。結果發現在主試現場示範的情境裡,3 歲和 5 歲兒童無論因果關係是否明確 皆會模仿無關動作;在影片播放示範的情境裡,3 歲兒童會採用仿效的方式,忽 略無關動作,而 5 歲兒童則完全複製無關動作。雖然擺放的實體箱子與影片播放 中的動作和手,似乎沒有足夠訊息讓 3 歲兒童進行模仿;但似乎隨著年紀增加,

兒童的模仿忠誠度也會跟著提高。

McGuigan 與 Whiten(2009)以 23 個月大與 30 個月大兒童繼續探討此議題。

結果發現此年齡的兒童以仿效居多,而不是模仿。由於這些兒童有選擇的複製部 分動作序列,有可能是這些資料不支持此年紀兒童採用物體效應學習,較可能是 結果狀態仿效。或是大部分兒童以主試者示範的推動方向做出此無關動作,但整 個動作的忠誠度不及 3 歲和 5 歲的兒童,於是推論這些兒童的無關動作並不是採

結果發現此年齡的兒童以仿效居多,而不是模仿。由於這些兒童有選擇的複製部 分動作序列,有可能是這些資料不支持此年紀兒童採用物體效應學習,較可能是 結果狀態仿效。或是大部分兒童以主試者示範的推動方向做出此無關動作,但整 個動作的忠誠度不及 3 歲和 5 歲的兒童,於是推論這些兒童的無關動作並不是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