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是本研究探討的議題。將觀察到的他人行為內化,

自己再重演出來,這之間的歷程都可以統稱為模仿(imitation);換句話說,俗 稱的「模仿」只是個約略的詞,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種形式出現,但背後其實牽涉 許多不同的社會學習方式。

我們從小到大在日常生活與人互動的經驗之中成長。嬰兒牙牙學語的時候,

雙眼注視大人的嘴形,耳朵聽著話語,逐步學習母語的發音;家裡的二、三歲兒 童如果有年紀相近的哥哥姐姐,常常會堅持要做一樣的,於是帶動口語表達、工 具使用以及遊戲能力等各領域的發展;到了念幼稚園的年紀,家長平時打開電視 看新聞或連續劇,許多兒童也開始會把 DVD 放進播放器,看起卡通動畫。直到 小學,兒童在課堂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課餘和同儕追逐玩耍,除了口語訊息之 外,人與人互動之間的動作脈絡成為兒童是否學習的重要線索。

這些社會學習經驗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習以為常,容易忽略對於個 體成長發展的重要性。透過觀察他人行為,經過內化之後再重演出來,這個能力 並不僅只於人類,其他的物種也能透過社會學習取得經驗;只是國內在這方面的 研究資料著墨不多,大眾對模仿議題的了解有限,值得進一步探討。

近幾年國外的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l psychology)、發展心理學與認知神經 科學為了區辨模仿背後牽涉不同的社會學習機制,建立了許多相關的派典,得到 許多研究結果。舉例來說,演化分類(evolutional taxonomy)上不同種類動物的 模仿形式並不相同,像是魚透過社會學習而懂得不同於以往的游泳樣式(Laland, Atton, & Webster, 2011),鸚鵡能夠習得如何打開門取得食物(Galef, Manzig, &

Field, 1986),猩猩則透過模仿得知如何使用工具來取得獎賞(Whiten, Custance, Gomez, Teixidor, & Bard, 1996; Whiten, Horner, & de Waal, 2005)。在人類的身 上,隨著年紀的增加,模仿表現也會有所差異,像是 3 至 5 歲幼兒比 2 歲學步兒 是較為忠誠的模仿者(Whiten, McGuigan, Marshall-Pescini, & Hopper, 2009),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成人的模仿則比兒童還要來的完整而細膩(McGuigan, Makinson, & Whiten, 2011)。另一方面,腦造影的技術則讓我們了解到:物體導向的模仿以及單純身 體樣式的模仿兩者背後牽涉的神經生理機制並不相同(Hamilton, 2008),如果模 仿涉及推論示範者的意圖,這種向下調節的模仿(imitation of top-down

modulation)更不相同(Hamilton, 2009)。整體而言,模仿在表面上只是自己重 演觀察到的他人動作,但是背後的心理機制卻是多樣的。本研究的第一個動機就 在於藉著文獻探討的過程,闡述演化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是如何 對於模仿背後不同的社會學習機制進行分類與描繪。

相較上述的演化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建立關於社會學習理論 脈絡的基礎(Hamilton, 2008; Hopper, 2010; Whiten, McGuigan, Marshall-Pescini, &

Hopper, 2009),另一端已著墨於模仿研究數十年的自閉症類疾患(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卻缺乏理論性的突破。社會學習的議題對自閉症類疾患的發 展非常重要,國際疾病分類與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修訂版中,該疾患被 定義為社會性互動有質的障礙,溝通上有質的障礙,以及行為、興趣與活動的模 式相當侷限重複而刻板等三大向度,第一個向度即與社會學習有關。

自閉症類疾患是一種神經心理發展上的缺失,這使得自閉症類兒童即便身處 同樣的社會互動環境,接收到的社會訊息與一般發展兒童並不相同;換句話說,

接觸到的經驗有差別,後續發展也就隨著不同。若真是如此,究竟是哪些社會學 習機制出了問題呢?Williams、Whiten 及 Singh(2004)認為自閉症類兒童在物 體關聯的模仿作業表現通過率較高,單純身體動作的作業通過率則時常不佳。

Hamilton(2008)提出 EP-M 模式,認為自閉症類兒童兩種截然不同的作業表現,

似乎意味著背後不同的神經心理路徑,而不能夠以單一機制解釋來。有鑑於此,

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就在於探討自閉症類兒童面對模仿作業時的通過率。

不只如此,Hamilton(2008)將這些模仿作業大致區分為仿效的作業與學樣 的作業,並認為學樣與社會動機有關。另一方面,國外的比較與發展心理學在比 較猩猩與人類兒童的模仿表現時,發現正常兒童在發展過程中的過度模仿現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者紛紛提出過度模仿背後牽涉的心理機制時,像是與人互動的社交策略、或 是帶有文化傳承的教育意味等,也發現與社會動機有關。由於自閉症類疾患在社 會互動上有質的障礙,原因之一可能與缺乏社會動機有關(Chevallier, et al, 2012;

Scott-Van Zeeland, et al, 2010)。倘若如此,就會預期自閉症類兒童不會過度模 仿。但是Nielsen 與 Hudry(2010)卻推翻這個想法,發現自閉症類兒童與唐氏症兒 童的過度模仿表現沒有差異。於是本研究的第三個動機即是以過度模仿的自動化因 果編錄理論(Lyons, Damrosch, Lin, Simeone, & Keil, 2011)來解釋 Nielsen 與 Hudry

(2010)的發現,透過實驗方法來操弄物體部件的因果關連性,檢驗自閉症類兒童 的社會學習方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