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從眾傾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從眾傾向

一、從眾的定義

最早研究從眾行為是美國心理學家Solomon E·Asch在1951年所做的一連串 實驗,他發現,有76%的人,平均有33%的人最後會順從大多數人的意見,即便 群體的意見很明顯的是錯誤的。不過Asch在其1951年之研究中並不是使用從眾一 詞(Conformity),而是使用相似的多數效應一詞(Majority Effect),其意義為:

當多數人的主張是錯誤時,個人也可能會遵循多數人的意見。

在行銷的領域中,不重視心理學界探討的個人原有思想是否與群體相衝突,

並在面對群體壓力時,產生從眾的行為,而僅強調消費者為了取得群體的認同、

符合群體的期望,會採取與群體其他成員相似的思想或行為(Wilkie 1994;

Macinnis,1997),簡而言之,行銷學中較關心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會不會受到群體 的影響。

二、從眾傾向相關理論

1. 認知失調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主要是指,當個人信念或行為產生矛盾與衝突時,亦無法長期忍受其不協調 感,進而必須採取某些行動,改變某些信念或行為,來消除認知與行為的不一致,

使信念或行為之間得到合理化(Festinger,1957)。因此,若個人在群體中因不 同的理念或行為,產生了不協調感,他變為了成為群體中之一份子,而對於群體 的理念或行為加以認同,降低不協調感,導致從眾行為的產生。

2.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歸因理論最早由Heider(1958)所提出,主要是說明和分析人們活動因果關係 的理論。他將行為發生的原因分為性格歸因(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與情 境歸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性格歸因是指個人認為行為人之所以產生 行為,是出自於自願或本身的因素,屬於內在歸因;而情境歸因則是指個人認為

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行為人之所以產生行為,是出自本身以外的其他因素所影響,屬於外在歸因。如 果個人將群體的行為作外在歸因,較不容易產生從眾行為,反之亦然,因為以外 在因素解釋群體行為時,這些外在因素對群體與個人的影響力可能並不相同(對 群體的影響很大,而對個人的影響較小),因此個人所持的反對理由較為強而有 力,可以降低反對群體的風險 (Bearden,Rose and Teel,1994)

三、從眾傾向之分類

Allen(1965)將從眾分為兩種類型:公眾順從(Public Compliance)與私人接 納(Private Acceptance)。公眾順從意指發生在他人的監視下(Kelman,1961),

面對面時,個人為追求獎賞或避免懲罰而展現出從眾行為(Festinger,1953);

而私人接受則是自願性的接受參考團體之態度、準則、價值觀、期望等,而影響 到個人的認知(Festinger,1953)。公眾順從往往也會伴隨著私人接受,例如個 人若想要增加在團體中的被接受度時,不過一旦個人不想當團體的一份子時,私 人接受的程度便會減少。

Deutsch and Gerard(1955)則將從眾傾向分為規範性影響(Normative Influence)與資訊性影響(Informational Influence)兩種,而Lascu and Zinkhan(1999)則融合了先前學者研究之文獻,進一步解釋從眾傾向:

1. 規範性影響:規範性影響會使個體服從他人或群體的期望,透過順從 (Compliance),個人會接受影響去獲取他人的獎勵或避免懲罰。規範性影響僅有 在影響者能觀察下,以及群體有能力提供獎勵或加以懲罰時,才會被表現出來 (Kelman,1961),即為Allen之公開順從。其次,當個體很滿意與群體之間的參 照(Referent)關係時,他便渴望參考群體的認同(Identification)而達到自我認 同(Kelman,1961),表現出群體制定的行為。一旦群體失去獎勵或懲罰的力量,

順從的力量將不再存在,而若群體無法維持或建立起令個體滿意的參照關係,或 團體失去參照權(Referent Power)時,認同則會被摒棄。規範性影響的動機是避

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免被排斥,希望得到別人的喜歡、接納與認同。

2.資訊性影響:使個體認同從他人那接受而來的訊息,個體會由觀察他人的 行為來獲取資訊,作為決策的行為,也就是私下接納。透過內化(Internalization) (Kelman,1961),個體會接受與其價值觀一致、來自於專家團體的影響。而因內 化而做出的行為是個體認為能最大化其價值的,若無法使個體認為能夠最大化其 個人價值,他將不會接受團體的影響。資訊性影響已經被證實會影響消費者對產 品評價的決策過程(Burnkrant and Cousineau,1975;Cohen and Golden,1972;

Pincus and Waters,1977)與產品或品牌的選擇(Bearden and Etzel,1982;Park and Lessing,1977)。

在Lascu和Zinkhan的整理過程中,將會造成從眾行為的因素可分為四個特性:

個人特性、群體特性、品牌特性和工作/情境特性,並繪製出從眾行為的模型如 圖二-4:

圖 二-4 從眾模型

資料來源:Lascu, D. N., Zinkhan, G (1999). Consumer conformity: Review and ap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herif(1935)在自動燈光效應(Autokinetic Light Effect)研究中,發現在 下列情況最容易受到資訊性的影響而產生從眾效應:

1、當情況曖昧不明時:愈無法確定的狀況,愈會依賴別人的判斷。

2、當狀況處於危機時:危機產生時因時間急迫,很自然的觀察別人的反應而產 生從眾效應。

3、當別人是專家時: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其指引在曖昧不明狀況之下就愈有價 值。

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