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從科學傳播到科學新聞報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得專家與在地公眾於意見上的分歧、對立,進而使得科技決策窒礙難行(周桂田,

2004)。是故,提升公民知能、促進公民參與意願及能力,也被視為是公民參與 科技決策的一種必要手段(林國明、陳東升,2005)。

經由本節整理,我們可發現基因醫學議題的內涵不僅為單純的科學新興發現 或應用,實際上為充滿爭議與風險的科技議題。過往的研究較少自傳播角度探討 基因醫學的新聞報導,少數研究如 Nisbet、Brossard 和 Kroepsch (2003)分析 美國媒體對幹細胞使用爭議的報導,瞭解這項議題如何被框架、及隨著時間演變 框架的變化情況,研究結果發現政府政策會影響媒體決定是否報導幹細胞相關議 題,例如美國 2001 年宣布展開人類基因體計畫後,媒體的關注即達到巔峰;此 外,當議題與人體健康、疾病關聯更為密切時,也會增加媒體的報導程度。在台 灣,謝君蔚(2008)分析基因改造食品的報導,發現新聞數量隨時間有所消長,

議題面向也從最初的科學新產物轉向政策制定及食品安全議題,之後回到在地的 政策執行。

由此可知媒體對於議題的關注焦點隨社會脈絡與時空背景而異,故本研究欲 擷取較長的時間觀察範圍,分析基因醫學新聞的報導,以知悉媒體建構基因醫學 的樣貌為何、隨時間之演變不同的變化情況、科學新聞品質與科學研究資訊元素 呈現情形。以下第二節則從科學傳播的角度彙整相關課題與討論。

第二節 從科學傳播到科學新聞報導

壹、科學傳播基本內涵

當社會面臨由科技所帶來之風險與災難後果之際,有越來越多的社會性科學 議題存在於現代社會之中,人們也開始意識到面對科學社會爭議的重要性。社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性科學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是指「在科學及科技向度上具有重要意義的 社會議題」(Millar, 1997; Sadler & Zeidler, 2004)。在現代科學及科技的規模增大

(Price, 1963)及科學/科技與政治、經濟、文化之間關係更為密切(Bridgstock et al, 1998)的情況下,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性質也愈形複雜。

因社會性科學議題複雜性高,議題已不如過往單由科學、科技專家解決即可,

顯示各界參與討論之必要;同時議題不確定性的本質,未因科學進步降低,且受 限科學知識所及,以致在不同價值承載的多重解釋下,造成許多專家與在地公眾 之間的意見分歧,科技政策於決策過程中難以達成共識(周桂田,2004)。

由此可見,專家與公眾之間溝通、及公眾參與科學事物顯得重要。公眾具備 足夠的對話資本,有賴於公民意識、科學素養及參與議題進而對話等能力的養成,

當公民具備知識及能力後,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才可能進入科技決策的討論之中。

欲使得公民具備科學素養並於科技政策等公共議題進行參與,科學傳播的角色則 不容忽視。

對於科學傳播的意涵,Burns、O’Connor 及 Stocklmayer(2003)從促進公 眾對科學的理解、參與等角度進行詮釋,他們指出科學傳播是對於媒體、活動、

及對話等技能合適使用,進而使個人產生一個或多個對於科學的回應,而這些 回應包含知曉(awareness)、樂趣(enjoyment)、興趣(interest)、意見形塑

(opinion-forming)、理解(understanding),此定義提供科學傳播一結果類型

(outcomes type)的觀點,前述五項能力乃針對公眾科學意識、理解與素養的 促進。

Einsiedel 與 Thorne(1999)同樣認為科學傳播是為公眾理解科學的過程,

他們從傳播過程的角度描述科學傳播,將相關研究分為公眾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 model)以及互動式科學模式(interactive science model)兩種類型:前者 科學素養模式主張一般大眾有必要具備基本的科學知識,並以教育學為基礎,知 識的流動從科學社群經由媒體傳至公眾;而後者,互動式科學模式則強調科學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業存在不確定性且科學無法從社會與制度脫節分離,主張科學知識的流動並非僅 自專家到公眾,流動方向非單一線性,而可能是共享或多方向。

Kahlor 與 Rosenthal(2009)指出,科學傳播已從較早的「缺乏模式」(deficit model)轉向為「脈絡模式」(contextual model)、「常民專家模式」(lay-expertise model)與「公眾參與模式」(public engagement/ participation model)。「缺乏模式」

(deficit model)假設公民科學素養低落,源自於科學知識的不足,公民科學素 養的提升須仰賴專家提供相關知識,但此模式卻忽略公民接收科學資訊的脈絡不 盡相同。換言之,將公民視為單一整體的科學素養接收者,可能忽略不同公民之 間的差異性。「脈絡模式」、「常民專家模式」與「公眾參與模式」三模式正是源 自於對「缺乏模式」的批評,「脈絡模式」強調知識鑲嵌於社會脈絡中,因此科 學知識的解讀也須於脈絡之中理解;「常民專家模式」重視知識與文化之間的關 係,主張知識有其文化背景;「公眾參與模式」則強調提升公眾喜愛科學事務的 重要性,以增進科學參與。自上述學者所提出科學傳播模式的轉變,我們不難發 現,當今科學傳播開始轉向重視公眾的資訊接收背景與脈絡,不如以往僅專注於 專家對於公眾的單一方向傳播。

關於科學傳播的研究,據 Logan、Zengjun 與 Wilson(2000, pp. 5-6)整理,

約可分為三種範疇:(一)科學家與公眾之間的科學素養及對科學政策的認知差 異研究;(二)探討不同於新聞媒體的大眾傳播媒介形塑公眾對科學的理解;以 及(三)媒體的科學新聞報導對社會的影響。由於新聞媒體的呈現乃與公眾認知、

理解及對科學的支持相互連繫,因此科學新聞報導顯得格外重要。

提升民眾認知科學、瞭解科學活動進而影響生活中的事務的過程中,媒體具 有重要影響力。Norris、Phillips 及 Korpan(2003)認為科學新聞可作為公眾接 觸科學、參與科學議題的管道,媒介可影響公眾對科學的信念及行動;黃俊儒

(2003)亦指出科學新聞為一般公眾取得科學訊息的主要來源,可見科學傳播中 大眾傳播媒體的重要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綜言之,學者研究科學傳播中的媒體角色,除了研究公眾與科學家之間的不 同認知之外,也著重於探討科學傳播過程中,新聞報導在公眾理解科學時所扮演 的角色及其為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貳、科學新聞報導的源起與特色

科學新聞報導的起源與科學家有關。美國科學新聞起自於一群對新聞報導在 增進民眾知識及增加資金來源有興趣的科學家,這群科學家相信新聞可使民眾瞭 解科學亦能增進民眾對科學的喜愛與科學素養的提升,且對他們切身的研究經費 來源有所增益(Tobey, 1971)。

科學新聞與民眾息息相關,除可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外,也因涉及科學且與 人體健康疾病最為相關的醫學研究,因此醫藥科學新聞受到關注。醫藥科學新聞 報導的範圍甚廣,凡涉及與人類健康疾病的主題,多為醫藥記者(medical reporters)

報導的焦點,上至科技下至民生(from the highest technology to the helping hand)、 從實驗室科學至臨床科學實踐、醫藥的科學、政治、經濟、倫理面向、個別病人 故事、民眾健康行為、醫療政策等皆屬其內(Levi, 2001)。

由於科學新聞所報導的題材與議題的專業性之故,具有以下幾點不同於一般 新聞報導之特色,Burkett(1986)將傳統新聞學所主張的新聞價值與科學新聞相 對照整理科學新聞的特色。傳統新聞學主張的新聞價值包括時宜性(timeliness)、

時機(timing)、影響性(impact)、重要性(significance)、獨特性(uniqueness)、

接近性(proximity and demographics)、人情趣味(human interest)、多樣性(variety)

及矛盾性(conflict)。科學新聞的報導價值與傳統新聞價值有相似處,亦有相異 之別,差異分別整理如以下幾點(謝瀛春,1991,頁 12-13):

(一)時效性:時間發生上,越新越快的事件是為重要的新聞價值之一。

然而,科學議題的新聞報導,並非皆為如此。由於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往往為經年累月的實驗研發才獲得,因此,時效性不及一般新聞所訴 諸的要求。

(二)獨特性:越為獨特的事件,越容易成為新聞。科學新聞報導不少科 學、科技發展新知,然而實際上這些新知是以過往的發現為基底續

而深掘,因此與過往所定義之獨特性有所差異。

而科學新聞的報導價值與傳統新聞價值有相似處,則如以下:

(一)人情趣味性:新聞以「人」為報導題材,具有故事性且較易吸引讀者

閱讀。科學新聞亦為如此,Blakeslee(1986)發現科學新聞強調人情 趣味與個人軼事。Hansen(1994)指出,科學新聞最重要的新聞價

值為此議題是否與人情趣味相關,與民眾的連結強烈。

(二)爭議、衝突性:傳統新聞價值主張事件具報導價值之一的特色為具 備爭議或衝突性質,同樣地當科學事件具爭議性時,不論是政治、

社會或科技災難有所連結時,皆為重要科學新聞報導(Hansen, 1994)。

透過上述討論,我們可發現一般新聞與科學新聞的價值異同之處,基本上科

學新聞仍符合一般新聞價值,但也因其報導議題之特性,使得其新聞價值略為不 同。

参、基因醫學議題之科學報導研究

國外與健康風險新聞相關的媒體研究起步甚早(謝瀛春,1990),專業學刊

如《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公眾理解科學》(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健康傳播期刊》(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及《健康傳播》

(Health Communication)等中的相關研究多以健康、科學議題的媒體報導為主。

本研究擇以「基因醫學」作為研究主題,乃因這項議題涉及的爭議不僅限於 科學層面,據其特殊性也延伸至社會其他面向。學者對於基因醫學相關的媒體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究分別以不同角度切入探討,如探究基因狂熱(biofantasies)現象於媒體報導的 呈現(Petersen, 2001)、癌症基因研究的新聞報導(Brechman, Lee, & Cappella, 2011)、媒體於基因科技資訊扮演的角色(Toby, 2005)、公眾對於基因科學及科 學治理的態度(Knight & Barnett, 2010)、幹細胞爭議報導研究(Nisbet, Brossard,

& Kroepsch, 2003)等。由此可見,國外對於基因醫學主題的研究頗多。相關研 究成果,可將基因醫學新聞的報導特色與重要報導議題歸納為以下幾點:

& Kroepsch, 2003)等。由此可見,國外對於基因醫學主題的研究頗多。相關研 究成果,可將基因醫學新聞的報導特色與重要報導議題歸納為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