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到重視,同時若欲促進公民對於科學議題之理解,則報導內容於提及科學知識之 際,亦須與公民生活有所連結。換言之,傳統單向的科學傳播模式將使科學專家 與公眾之間形成隔閡無法溝通,公眾也僅能被動地接受科學家所認為的科學知識,

此現象將不利於公眾對於社會性科學議題之參與,對於科技政策也難以理解與涉 入。

黃俊儒與簡妙如(2010)在描述台灣科學傳播的情境時,便指出國內社會面 對由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起之重大爭議,往往在溝通方式欠缺共同基礎的前提下,

形成各說各話之局面,致使爭議難以解決,誤解隨之加深。研究者認為,經由檢 視台灣媒體對於基因醫學議題的報導,也發現分析結果多呼應了過往學者所指出 科學傳播方式不足之處。基因醫學除了是重要科學研究及發展議題,其所涉及的 眾多面向討論,包括法學界對基因醫學中生物基因資料庫傷害隱私權的探討、社 會學界對基因醫學可能帶來優生學的隱憂、哲學界則於基因複製對生命的意義再 思等等,都是現代科技社會中公民須要理解的課題。

媒體對於社會性科學議題的報導將影響民眾接收與理解科學知識,故作為科 學傳播角色的媒體,若能對科學新聞的報導主題更加豐富,而非全然侷限於科學 新知主題;針對社會中不同行動者的說法作為消息來源之引用,並從一般大眾的 角度思考與其切身相關的議題資訊,方能提供利於公眾認識、理解並參與科學議 題的機會。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壹、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國內四大報紙《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與《自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時報》為對象,分析 2001 年至 2011 年的基因醫學新聞。然而除了《中國時報》

與《聯合報》能在新聞資料庫中蒐集到 2001 年至 2004 年的報導,其餘兩報皆只 能從 2005 年開始蒐集,因此本研究各媒體差異的交叉分析與比較也只能從該年 度開始,而上述各報資料庫所收錄相關報導的時間不盡相同,基於比較一致性,

即令《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兩報在 2005 年前的相關報導數量不少,本研究 也僅能呈現其描述性分布,無法進一步進行推論統計,是為限制之一。

其次,為使新聞資料蒐集具系統性,各報新聞的來源取得以新聞資料庫收錄 資料為主。然而研究者發現,《蘋果日報》對基因醫學研究之報導,多輔以圖片 解說,呈現清楚的科學原理或過程。本研究未將圖表納入分析,僅以新聞刊載之 報導文字內容為主,但圖表亦為科學傳播之一部分,藉由圖表有助於民眾理解科 學研究。因此,若能再進一步分析科學新聞報導中的圖表呈現,可望能提供基因 醫學新聞更完整的報導樣貌。

最後,本研究以新聞「則」為分析單位進行新聞內容分析,然研究者於分析 科學研究類主題的報導中,有些媒體會於同天以兩則或以上的方式呈現,例如第 一則為此科學研究發現,第二則是為針對前則新聞內容中所提及的專業名詞或重 要爭議進行剖析。由此,僅以「則」為單位進行分析,可能於編碼過程中忽略整 日新聞報導為單位之訊息的完整性,是為另一研究限制。

貳、研究建議

一、學術研究方面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以傳統菁英或以一般大眾作為閱聽族群的媒體,

多以基因醫學的新知資訊作為最主要的報導主題,此特色對科學資訊的呈現有其 利弊之處。如同本研究發現,《中國時報》、《聯合報》及《自由時報》提供以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學研究為主的新聞數量較多,但報導中對與民眾健康疾病相關的科學資訊元素提 及則較少。內容分析法提供我們媒體報導基因醫學新聞的圖像與趨勢,然而報社 內部的報導常規對於新聞的呈現亦可能為科學新聞呈現方式的影響因素之一,因 此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進一步分析新聞產製過程中媒介組織對新聞的影響。

此外,本研究以報紙作為主要分析對象,但基因醫學議題卻也呈現於其他不 同媒體,例如雜誌、電視新聞、電視節目及電影等媒介之中,因此未來研究者也 可針對不同媒介對此項議題的呈現方式與特色進行分析。

二、新聞實務方面

當今科學傳播研究多建議科學傳播者採取雙向溝通、互動、及重視公民參與 的方式進行,過往單由專家或政策執行者向公眾進行科學傳播的方式不適宜現今 社會性科學議題日漸增多的社會,黃俊儒(2010)建議應於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 科學傳播,本研究透過研究結果發現基因醫學新聞報導仍偏向傳統專家單向提供 科學知識的模式,公民得以參與、發聲的機會相形渺小。本研究建議可參考黃惠 萍(2005)所提出的審議公共議題的新聞報導模式,此新聞報導模式結合審議式 民主的內涵與公共新聞經驗,格外適用於具爭議性的公共議題,實踐方式為對於 爭議議題,報導著重爭議中不同的論點,系統性地呈現各項爭議論證,而非以強 調衝突性的方式處理議題,模糊爭議點而流於對立型式,於是較有助於公民瞭解 並對於爭議性議題的評估,有所依據。基因醫學議題本身具高度爭議性,媒體的 報導也將影響民眾對這項議題的認知,因此本研究建議媒體報導類似議題時,可 參考審議公共議題的報導模式。

此外,近年來有許多新聞獎項的設立,期望能夠強化媒體對於社會的正面影 響,獎項多元包括專題報導獎、深度報導獎、地方新聞報導獎等,而與健康醫療 議題相關的獎項為「醫藥新聞專題研究獎」,鼓勵記者針對重要醫療政策或議題 進行新聞專題研究。由此觀之,新聞獎項的設立可作為促進記者報導對於各項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題的發掘,無論是報導平日不被注意或刻意忽略的議題,或是針對有意義的人物 事蹟進行採訪,除了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之外,亦提升現今媒體的報導品質。

前述為針對新聞工作者之建議,但新聞工作往往也受到媒介組織、甚至整個 社會所處脈絡之影響。媒介組織方面,報社須正視科學議題報導的重要性,實際 執行方式可為提供教育訓練以提升報社員工科學素養,或提供資深記者報導版面 空間撰寫科學新聞,換言之,欲提升科學新聞的報導品質,除了記者本身的科學 素養外,媒介組織也須給予支持,良好的科學新聞報導才得以成為可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台灣地區華人細胞株及基因資料庫」建立調查〉(無日期)。取自中央研究 院重要研究成果 http://www.sinica.edu.tw/info/import-results/92/11.html

〈台灣生物資料庫可行性研究計劃〉(無日期)。取自台灣生物資料庫可行性研 究計劃 http://www.twbiobank.org.tw/nsc/faq.html#2

〈台灣地區基因體意向調查與資料庫建置之規劃(Ⅰ):2003 基因醫學組第一波〉

(2009 年)。取自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https://srda.sinica.edu.tw/group/sciitem/3/137

(基因治療人體試驗申請與操作規範)(2005 年 4 月 27 日)。取自行政院衛生 署網頁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 p01.aspx?class_no=1&

now_fod_list_no=4356&level_no=3&doc_no=40872

〈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無日期)。取自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網 頁 http://nrpgm.sinica.edu.tw/index_tw.php

尹德瀚(2008 年 10 月 14 日)。〈基因決定你禿頭 又有新發現〉,《中國時報》,

A13 兩岸新聞。

王玉祥(2002 年 11 月 17 日)。〈昂貴醫療時代的來臨〉,《聯合報》,36 版 健康。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朱元鴻(1995)。〈風險知識與風險媒介的政治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19: 195-224。

江欣怡(1999)。〈科普書與讀者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漢聲(2006 年 11 月 10 日)。〈《醫學倫理》基因篩檢 事先諮商有必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中國時報》,A19 時論廣場。

呂立翔(2008)。〈重建科技社會中科學新聞產製的圖像-以中時、聯合、自由 三報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津(2005)。〈憂鬱症的美麗與哀愁:名人 vs.非名人的憂鬱症新聞報導再 現〉。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 黎、薛人望譯(1986)。《美麗新世界》。台北:新潮文庫。

李 瞻(1985)。〈科學、環境、醫藥新聞報導〉,李瞻主編,《新聞採訪學》

再版,頁 235-60。台北:三民。

李明珠(2002 年 8 月 10 日)。(幹細胞植入人體 促生新血管 日本研究發表 因 動脈栓塞而四肢疼痛的患者有福了),《聯合報》,13 版兩岸港澳.國 際。

李瑞全(1999)。《儒家生命倫理學》,頁 139-140,台北:鵝湖出版社。

李瑞全(2003)。〈基因疾病、基因治療與醫療保健〉,李瑞全、蔡篤堅(主編),

《基因治療與倫理、法律、社會意涵論文選集》,頁 29-56。台北:唐山。

李樹人(2009 年 8 月 2 日)。〈有乳癌基因 先切掉乳房? 不想活在罹癌陰影 女 子苦求 醫師:定期回診即可〉,《聯合晚報》,B3 健康一起來。

汪浩譯(2003)。《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原書 Beck, U. [1986]. 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

Frankfurt, Germany: Suhrkamp.)

周桂田(2000)。〈生物科技產業與社會風險—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 會研究季刊》39: 239-283。

周桂田(2003)。〈在地化風險之實踐與理論缺口〉,林子儀、蔡明誠 (編),

《基因技術挑戰與法律回應:基因科技與法律研討會論文集》,頁 165-238。

台北:學林文化。

周桂田(2004)。〈獨大的科學理性與隱沒(默)的社會理性之「對話」—在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公眾、科學專家與國家的風險文化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

1-63。

周慶祥、方怡文(2003)。〈新聞價值衡量標準〉,《新聞採訪寫作》,頁 11-12。

台北:風雲論壇。

林宜靜(2009 年 7 月 31 日)。〈破解乳癌 基因密碼找到了 中研院團隊在人類 第 2、3、17 號染色體 發現乳癌基因精確位置〉,《聯合報》,D2 健康。

林國明、陳東升(2005)。〈審議民主、科技決策與公共討論〉,《科技、醫療

林國明、陳東升(2005)。〈審議民主、科技決策與公共討論〉,《科技、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