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李梅樹與 30 年代後期臺陽美術協會的文化活動

第一節 從赤島社到臺陽美術協會

一、民族意識抬頭

1920 年代臺灣畫會團體活動單純,多以水彩畫或者西洋畫等現代美術愛好 同人的形式存在,例如紫瀾會(1914-1916)、水彩畫展覽會(1911-1914)、黑壺會 (1926-1928)等。這些社團目的在於增進美術創作技巧與培養趣味,活動成員多以 日籍人士為主,組織及規模不大。相較於日人主導的畫會,早期臺籍青年的美術 活動多以校園內部零散的愛好交流為主,如前述李梅樹發起的自習室交流會,並 未形成規模,直到石川欽一郎再度返臺任教後,常帶領學生於戶外寫生,課外教 學逐漸成為臺籍青年繪畫團體形成的契機。123

1926 年石川欽一郎的學生藍蔭鼎、倪蔣懷、陳植棋、陳澄波、陳英聲組成

「七星畫壇」,兩年後後南部則有陳澄波、顏水龍、廖繼春、范洪甲、張舜卿、

何德來組成「赤陽會」,後者層次更高,以東京美術學校臺籍學生為首,後來合 併為「赤島社」,成為串連本島北部與南部的西畫家團體。

1929 年 8 月底臺北博物館舉行赤島社第一回同人展,連續三天, 14 位出品 畫家、36 件出品數,卻囊括帝展、臺展入選者,以及旅居國外的留學生、研究 者等極具潛力的美術同人,不僅全為臺灣籍青壯年畫家,且聲勢浩大,報紙以「臺 灣が生んだ鄉土美術家(臺灣出身的鄉土美術家)」、「臺灣本島人一流少壯畫家」

報導,傳達出臺籍美術團體集結的印象,並隱含民族宣示意味。124

赤島社相對先前性質單一、個別運作的小型畫會,呈現積極多面的發展。除 了臺北舉辦展覽之外,赤島社將展覽規模擴張至臺中、臺南公會堂展出,吸引觀

123台灣早期畫會相關研究,見林柏亭,〈日據時期臺灣的畫會活動〉;《何謂臺灣?近代美術與文 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頁 231-246。

124〈赤島社同人展 臺北博物館に〉,《臺日新》,1929.08.31[07];〈赤島社第二囘賽會〉,《臺日 新》,1930.05.10[漢 4]

41

賞者達千人,並考慮邀請優秀臺籍日本畫家及雕刻家入會的可能性,朝「綜合美 術的私設展覽會」路線前進,當時評論者認為赤島社刺激本島洋畫界頗大,有別 於先前業餘團體,展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氣象。125

赤島社主事人物是陳植棋。值得留意,其轉向美術界發展後,積極發表多幅 描繪「臺灣」的畫作,並創設畫會,發表文章鼓吹美術家脫離美術愛好自娛活動,

將現代美術帶往社會參與。赤島社首回展覽公開發表於報刊的宣言,提供一手資 料,可以觀察此社團美術研究的取向126

時勢を動きを忠實に見、生活即美 藝術境に終始し、吾等の此の島を美 しく育て上け度い、藝術を愛する吾々の心は吾等の鄉土臺灣島への殉情 を強りるからだ何時々々迄も學貧學愚の気持ちを忘れずに研究の一道 精進すうー其處に赤島社の使命があり吾等の生命がある、秋は臺展で春 は赤島展で有意義に此の殺風景な島を飾り度い

忠實地反映時代的脈動,生活即是美,吾等希望貫徹藝術,化育此島為美 麗島。愛好藝術的我們,心懷為鄉土台灣島殉情,不論何時都不忘以學貧 學愚的心情鑽研精進研究。赤島社的使命在此,吾等生活亦在此,且讓秋 天的台展和春天的赤島展來裝飾這個缺乏風雅的島嶼吧!

從以上宣言,我們得以推測赤島社基本立場的幾個面向,第一是以藝術反映時代 的訴求,印證黃土水以來現代美術逐漸走向社會,與社會保持互動的關係;第二,

赤島社強調的美術研究帶有濃厚民族意識性格,美術奉獻故鄉臺灣島,包含再現 臺灣生活文化之美、為臺灣島增進風雅文化意圖,與提升現代文化層次的企圖相 連;第三,社團展出並非杯葛臺展,而是企圖並行於臺展之外,另外增設美術研 究及展出新管道。

為什麼赤島社要開闢以臺灣島、臺灣人為主體的美術創作管道呢? 這或與官 展的動態有密切關聯。距離赤島社成立之前兩年,臺灣首屆官辦美術展覽會盛大 舉行,此為現代美術的展示場域,分別設置東洋畫、西洋畫部,意圖以現代美術 之鑑賞培育本島文化風雅、增進人民現代素質。127然而當時臺灣多數書畫家以傳

125〈臺展の向ふを張つて美術團體「赤島社」生る每春美術展覽會を開く〉,《臺日新》,

1929.08.28[7];〈赤島社第三囘洋畫展覽〉,《臺日新》,1931.04.01[4];〈赤島社洋畫展覽會盛況〉,

《臺灣新民報》,1931.05.02[9]

126 〈粒揃ひの畫家連 臺展の向ふを張つて 赤島社を組織し本島畫壇に烽火を揚く〉,《臺南新 報》,1929.08.28;資料原文收入自葉思芬,《臺灣美術全集:陳植棋》,中譯收入同書,頁 48,

筆者部分修改。陳植棋與赤島社相關研究,見葉思芬,〈英雄出少年-天才畫家陳植棋〉,《臺灣美 術家全集14 陳植棋》(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頁 15-43;賴明珠,〈陳植棋「鄉土殉情」

意識溯源〉,《臺灣美術》,第86 期(2011),頁 52-75。

127石黑英彥,〈台湾美術展覽会に就いて、台湾美術展覽会開催の旨趣〉,《台湾時報》1927.5。

42

統書畫為專才,首屆官方美術展覽會開辦的結果,不僅臺籍傳統名望書畫家被排 擠,從事現代繪畫的臺籍青年也僅佔少數,第一回臺展出品百餘件作品,臺人僅 佔四分之一強,其餘多是日本籍畫家,本島人畫家處於相對弱勢之姿,作為示範 的教員無鑒查室「出品點數十九點,全無臺灣人的作品」,突顯官方籌備現代美 術盛會,卻未曾考慮與本島人相應的現代美術教育條件,引起《臺灣民報》記者 的懷疑與批評。128

赤島社「學貧學愚」的態度,實則集結不論數量與力量都是相對弱勢的臺籍 青年,致力提升島內美術創作能力。第二回展覽後,改倪蔣懷創辦的「臺北洋畫 研究所」為「臺灣繪畫研究所」(圖 3-1),由陳植棋、楊佐三郎、藍蔭鼎、石川 欽一郎三人分別教授石膏寫生、油畫、水彩畫,培育美術人才。129陳植棋北師同 窗蕭金鑽(約 1906-?)記載,他參觀臺灣繪畫研究所時,看到十來位年輕人正以自 己喜歡的題材作畫。130赤島社首次以社團力量,實質提升島內美術素養,愛好美 術的青年才俊增加管道接近美術,目前資料看來,洪瑞麟、陳德旺、張萬傳等畫 家皆曾入「臺灣繪畫研究所」學習而後赴日。131

赤島社除了美術教育之外,其美術研究具有探索故鄉臺灣美麗文化的意圖。

蕭金鑽記載他參觀臺灣繪畫研究所時,看到陳植棋花錢僱用一位臺灣老藝人,以 之作為模特兒創作油畫,努力表現鄉土色。132陳植棋描繪的《老藝人》已不復存 在,但是同一年臺展楊三郎提出《老藝人》(圖 3-2)同名之作,很可能就是當時 臺灣繪畫研究所聘請的同一名模特兒。念唱月琴維生的「老藝人」來自閩粵傳統,

是臺灣鄉土常見的賣唱文化,該畫裡人物體態瘦弱嶙峋,撥弄著月琴,著臺灣衫、

打赤腳,坐在臺灣常見的坐墩之上,身側一位幼小的孩童注視著正在演奏的老人。

根據現存赤島社第二回展目錄,該次展出現代美術主題的習作,如張秋海描繪裸 女人體的《裸婦》,以及其他石膏像、靜物畫等近代美術習作;此外大部分畫作 以臺灣人文風光為題材,例如范洪甲《四重溪風景》、陳英聲《大屯山》、楊三郎

《淡水風景》,突顯赤島社畫家美術形塑本土造型的氣氛。陳植棋和楊三郎描繪

「老藝人」是進一步探索臺灣特有母題的嘗試,此階段主導者陳植棋留下許多與 臺灣景物為題、描繪臺灣特色的畫作,運用如大紅袍、觀音像、陶甕、廟宇、磚

中譯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上)》,頁 558-560。

128 第一回臺展共出品 109 件,臺籍作家僅占 28 件。〈臺灣美術展覽會〉,《臺灣民報》1927.10.30[04]

129〈臺灣繪畫研究會生る〉,《臺日新》,1930.07.14[07]

130蕭金鑽,〈故陳植棋君の追憶〉,《臺灣新民報》1934.10.19,20。中譯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 境(上)》,頁 391-393。

1311927 年洪瑞麟入「臺灣繪畫研究所」,與張萬傳、陳德旺為同學。江衍濤,《礦工‧太陽‧洪 瑞麟》(臺北市:雄獅美術出版,1998),頁 159。

132 「沒有模特兒沒辦法,費盡苦心才找出來這位老藝人,我努力想在這幅作品上表現臺灣的地 方色彩,他每天一早來,約一個小時就回去,一次代價二十錢,對我們這窮畫家而言,還算運氣 不錯!」蕭金鑽,〈故陳植棋君の追憶〉,前引書,頁 391-393。

43

厝風景等母題,帶有形塑臺灣民族情感的意圖。133

1931 年李梅樹以《南瓜を持って女》(圖 3-3)入選臺展,畫中女性身著大袖 的臺灣衫,下身著及膝裙,腳穿黑色皮鞋,手持傳統陶瓷器物,身旁有南瓜及漢 式木製元寶櫃;另一幅發表於1934 年臺展《芋をむく女》(圖 3-4),女子身著七 分袖臺灣服,手削芋頭,畫面左下到右上的軸線依次擺設芋頭、木桶、陶甕,身 後則是樹叢,露出半邊的臺式磚厝。這兩幅畫作摸索堅實穩固造型的意圖強烈,

女性皆身穿臺灣服,周圍環繞民俗特色的家具、器物、食物、屋瓦等物件,表達 臺灣忙碌廚事的傳統婦女,與同時期赤島社臺籍畫家追索的地方人文風景繪畫相 符。

1931 年陳植棋逝世,隔年支持赤島社的石川欽一郎也離臺,中堅臺籍美術 家如楊三郎、陳清汾、陳澄波(1929-32 赴上海)先後離開臺灣,社團僅三屆之後 就難以維繫,不僅面臨人事離異的挑戰,中斷的時間點與1927 年文協轉向左傾 分裂後,政治氣氛轉向壓抑可能也有所關聯。30 年代初期赤島社逐漸消聲匿跡,

宣告以陳植棋為首的第一階段美術運動暫時中止。

二、轉向現代潮流發展

從赤島社首屆宣言看來,成立的出發點並不排斥臺展,然而社團標榜以臺籍 美術菁英為中心、以臺灣為美術研究內涵的氣氛,皆不避諱高舉民族意識,引起 當局顧忌,數篇中南部報紙以「臺展の向ふを張つて美術團體」、「粒揃ひの畫家 連 臺展の向ふを張つて」、「文教當局を脅かした赤島社洋畫展」傳達出與臺展

從赤島社首屆宣言看來,成立的出發點並不排斥臺展,然而社團標榜以臺籍 美術菁英為中心、以臺灣為美術研究內涵的氣氛,皆不避諱高舉民族意識,引起 當局顧忌,數篇中南部報紙以「臺展の向ふを張つて美術團體」、「粒揃ひの畫家 連 臺展の向ふを張つて」、「文教當局を脅かした赤島社洋畫展」傳達出與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