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轉向鄉里人物像─指導精神的農村女性像

第四章 創造優雅現代的家族親友像

第三節 轉向鄉里人物像─指導精神的農村女性像

一、漸變的美術研究

1937 年 7 月 7 日中日事變爆發後,日軍連結北支、中支、南支戰線,發起 徐州、武漢、廣東等一連串戰役,臺灣位於日本領土最接近南洋的地方,被當成 戰爭重要的南進基地。臺灣總督府在各機關發起愛國運動,獻金、恤兵、農業栽 培、儲蓄等各項支持戰爭的政策,鼓吹臺灣人響應國防、並加強生產軍需及生活 必需品、消化國債等。雖然總督府促發各項愛國運動,不過大致上來說,臺灣身 處後方,戰爭初期尚未直接感受到戰爭威脅,一般民眾大致上各司其職的過生 活。

1937 年臺展因為戰爭取消,隔年主辦單位移交總督府文教局,並提高官展 預算,進行一連串審查機制與體制的改組。府展第一回舉辦時,評論家注意到:

「會場巡視一週的感覺是充分描寫中日戰爭時局的作品很少,在這方面要求臺展 畫家大概是有些過份,結果不少作品只是將標題虛假化。」244身處後方的臺灣缺 乏製作戰爭畫的客觀環境,畫家對於中央政策,通常加以挪用、組合或者模仿配

243錦鴻生(林錦鴻),〈昭和十一年度の臺灣美術界に對する希望 官民一致協力を期待〉,《臺灣 新民報》,1936.1.8。中譯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上)》,頁 525-527。

244岡山蕙三,〈府展漫評 洋畫の部〉,《臺日新》1938.10.27[03]。中譯收入顏娟英譯著,《風景心 境(上)》,頁 286-295。

86

合,例如府展第二回常久常春《中支の印象》,該畫臨摹自1924 年日本畫壇山內 多門(1878-1932)《長江大觀》,配合戰爭局勢,將畫名賦予「中支」之名,成為 帶有戰爭意味的畫作。

臺陽美術協會是在野最大的美術團體,不能自外於戰爭政策。1937 年臺展 取消後,臺陽美術協會旋即與水彩畫會、旃壇社發起「皇軍慰問臺灣作家繪畫展 覽會」,出售畫作並獻納繪畫慰問皇軍。在這次的展覽會中,本地的活躍的畫家 紛紛以獻納活動表達對當局的致意,陳澄波賣出「劍潭山」,木下靜涯賣出「淡 水」,鹽月桃甫則提出皇軍慰問金代替出品,李梅樹則賣出「バラ(薔薇)」。245

根據黃琪惠的研究,1938 年第四回臺陽展時陳清汾發表〈臺陽展に寄す〉

作為公開聲明,說明臺陽美術協會舉辦「皇軍慰問臺灣作家繪畫展覽會」乃是作 為「國民」的義務,另外又說明戰爭之下「畫家」繼續用心創作,以求提供時局 之下人心的慰藉功能,給予戰爭時期「臺陽展」定位。246事實上,臺陽美術協會 提出這種「國民」、「畫家」雙重的詮釋,正是說明美術家身分漸變,需要負擔起

「國民」義務的部分,純粹美術研究必須兼顧現實的政治情況。

1938 年第四回臺陽展李梅樹發表《裸婦》(圖 4-50)《磯邊》(圖 4-53),其中

《磯邊》畫作左方人物首度出現「和服」描繪,政治意識濃厚,兩幅畫作接點綴

「海洋」的母題,呼應時局下「南進」意識。《裸婦》的構圖及人物姿勢與塞尚

《大浴女》(圖 4-51,The Large Bathers,1906)非常相似,此外,也令人聯想到 岡田三郎助喜愛描繪「水邊裸婦」題材,例如經典的《裸婦-水辺に立てる》(圖 4-52),岡田以日本女性優雅的頸背曲線,重置西洋經典的「入浴」題材。同年 另一幅《磯邊》,不論構圖、母題,與1936 年伊藤清永(1911-2001)的《磯邊》(圖 4-54)十分相類,後者描繪日本沿海以採集捕漁維生的居民,畫家以垂弄長髮的 女子暗示日本傳統浮世繪的「海女」圖式,右後方人物則結合雷諾瓦人物的女性 姿態,賦予繪畫融合東、西方特色的新個性。

李梅樹相當有意識地挪用日本及歐洲畫壇名畫,再創出帶有戰爭時局元素的 兩幅畫作,若仔細觀察畫面,《裸婦》人物跨站的姿勢特殊,傳達出背部肌肉線 條的力與美,人體研究意味濃厚;《磯邊》仔細安排畫面裡每一個人物的坐姿、

立姿、背姿,探索學院人物群像的意識強烈。也就是說,雖然《裸婦》與《磯邊》

融合時局元素,本質上畫家仍繼續從事美術研究。

戰爭初期,當局並未強制性要求畫家表現時局,可以說追求藝術發展的自主

245〈皇軍慰問の繪畫展 森岡長官けふ來場〉,《臺日新》,1937.1 臺 0.10[02]

246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臺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7),頁 43-44。

87

空間較大。247不過,考量到美術團體的現實層面,若不配合政策發展則可能產生 維繫在野空間的困難248,李梅樹身為臺陽美術協會主要領導者之一,可見他在臺 陽展出品的繪畫風格與內容逐漸發生變異,不過雖然增添時局色彩,從本質上看 來卻未間斷臺陽展的美術研究,探索各種類型的人物像。

二、「都會」到「農村」─現代女性像落幕

1930-1940 年間,李梅樹創造出一生畫業經典的人物像,除了以《劉曾妹系 列》屢獲臺展肯定之外,1939 年前往日本創作《赤い衣》(圖 4-55) ,光榮入選 日本第三回新文展,在此之前,僅五位臺籍畫家曾入選日本內地官展,《臺灣新 民報》特地將《赤い衣》印成年曆(圖 4-56),可見入選時本地的歡欣之情。隔年 (1940) 適逢內地畫壇盛大舉行「紀元兩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李梅樹又再度赴 日創作《花と女》(圖 4-57),與廖繼春、李石樵、立石鐵臣、鹽月桃甫等畫家同 獲入選。249

接連兩年入選日本官展,李梅樹可謂創下個人塑造現代女性人物像的畫業巔 峰。值得注意,相較於陳澄波發表數篇闡述追求「東洋氣韻」的相關畫論,李梅 樹鮮少留下自己的繪畫理念,使得我們迄今不能深入頗析其創作概念。所幸1939 年入選新文展時,畫家曾留下一段說明繪製《赤い衣》的過程,使我們得以推敲 其創作思維250

我在昭和九年離開美術學校,因為母親生病一度回到臺灣,今年夏天上京。

以『紅衣』為題,雖花了約兩週的時間繪製完成,得到構想之前,卻花了 很多人家不知道的苦心,八月時到松坂屋的食堂喝茶時,從女服務生美麗 的肩膀得到啟發(hint)製作,從室內跟室外的關係出發,對窗外看到的建 築物的調和下了很大的苦心,我沒有想到會入選,所以真的非常開心。

李梅樹陳述其名作《赤い衣》的創作過程,透露兩個重點,其一談到創作靈感,

乃是他在松坂屋喝茶時,偶然將視線落在女服務生身上,觀看她的「肩膀」而受 啟發;另外一點,他談到繪畫別具用心之處,在於調和室內與室外風景,使我們 得以理解其著重繪畫「背景關係」的經營。事實上,這段言談透露「觀看女性」、

247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臺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頁 30-36。

248 例如 1938 年才成立的ムーヴ(MOUVE)展,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團體英文名字不符時局 在隔年改為「造型美術協會」,然而改名後不久亦宣告解散。

249 《臺日新》,1940.10.01[7]

250〈天晴れ李梅樹君文展洋画に初入選〉,《臺灣新民報》1939.10.12

88

「處理背景」對他的重要性,正是理解李梅樹人物畫的關鍵之處。

李梅樹興起創作《赤い衣》靈感的地點,應為距離東京美術學校不遠處的松 坂屋上野店。1910 年代起松坂屋轉為百貨業,朝向百貨店大眾化經營,地鐵路 線開通後賣場成為都市中心樞紐,實行著制服、電梯小姐等新措施,成為流行先 驅代表。2511923 年關東大地震之後,日本都市煥然一新,城市建築不僅由木造 改為鋼筋水泥,開始出現收音機、電話等現代設施,昭和之後上野到淺草的地下 鐵開通,新型運輸方式出現,公共場所整體市容朝向現代都市發展。252

李梅樹在東京都會穿梭,將視線投注於日本建築及街道,注視生活於都會的 現代女性─女服務生。創作《赤い衣》時,他的行為如同 19 世紀末漫遊於巴黎、

捕捉街上氣氛的現代畫家。不過,《赤い衣》並非實際上真實生活經驗,畫中人 物由李梅樹請模特兒擺姿勢後方才作畫,由畫面來看,《赤い衣》迫近觀者距離 使得空間秩序(spatial orders) 具室內親密感,女服務生著紅衣服、黑色長裙,右 手托在餐桌上,靠坐在白色餐桌前,餐桌上有水杯、餐盤、水果裝飾,畫裡刻意 集合數種近代美術語言精華,安排巧妙。

《赤い衣》女服務生背景是林立白色的摩登大樓及街道,造型獨特的窗景以 橫線與直線窗臺與樓柱區隔內外,透露人物身處現代都會,其創作語彙與1933 年安宅安五郎(1883-1960)第八回帝展出品的《姉妹》手法相類(圖 4-58),窗外地 景標誌提示西歐現代感,具有提示「時代性」的企圖,這幅畫收在李梅樹私人剪 貼簿,或為創作本畫的來源之一。253《赤い衣》女服務生她撩裙的姿勢展現身軀 細緻線條,兼具日本美人畫的姿態感,女性手部細緻描繪則是師承自岡田三郎助 的匠心。整幅畫以紅、白、藍、綠色營造畫面,象徵歐法風情的主色調使得畫面 優雅洗鍊,極富時代感,得到內地審查員共鳴。

隔年(1940),他再度赴日挑戰,或許因創作時間相隔不久,《花と女》(圖 4-57) 不論母題、構圖都與《赤い衣》相似,僅稍改變人物外貌、姿勢與位置,將餐盤 水果改為花卉靜物,並重新組合窗外的街景,呈現如蒙馬特的歐式建築風情,與 去年相比,整體差異不大。然而《花與女》精準的人體結構、配色、造型技巧仍 使他再獲榮耀,成為連續入選兩次帝展的臺灣畫家。

連續兩年《赤い衣》《花と女》描繪都會女性,代表畫家得以自由自在捕捉 現代氛圍的女性,畫裡可見現代女性的身軀、咖啡廳與街道、西方靜物畫經典餐

251松坂屋的歷史,參見網路資料http://homepage1.nifty.com/zpe60314/matsuzakaya.htm

252昭和時期日本畫家描繪都會公共場所的現代社會氣氛,參見塩川京子,《絵のなかの暮らし:

子ども.おんな.労働》(東京都:岩波,1996),頁 56-59。

253感謝李景光先生提供「李梅樹私人剪貼簿」。關於李梅樹剪貼簿的相關研究,可參見張靜純、

姜映荷、林怡君,〈李梅樹板橋畫室之藏書整理與研究分析I〉;岩切澪、簡惠華、陳佳慧,〈李 梅樹板橋畫室之藏書整理與研究分析II〉,《美學藝術學》第 2 期(2003.6),頁 23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