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式教育先鋒:劉清港的公醫身分

第一章 新時代的地方家族:以兄長劉清港為首的家族形象

第一節 新式教育先鋒:劉清港的公醫身分

第一章 新時代的地方家族:以兄長劉清港為首的家族形象

可能是受先兄生前一直期望我能在政治方面有所發揮的意念所影響,因此,雖然 以繪畫為我一生職志,但也一直熱心參與地方自治、美術運動、美術教育等工作。

箇中艱辛與困擾,固然所在多有,但總算也盡了最大心力,差堪告慰先兄在天之 靈,而俯仰無愧了。

~李梅樹,198228

李梅樹一生以人物畫為畫業母題,早年留下諸多家族像與自畫像,卻少被專 文討論。論者已指出,年長17 歲的兄長劉清港(1885-1930),是影響李梅樹關懷 鄉里職志的根源。291930 年兄長驟逝,李梅樹承接兄長的政治職位,深刻影響他 的美術活動。目前為止,有關劉清港的研究已大致勾勒出他一生事業的輪廓,然 而兄長的學經歷、人際網絡、政治活動與鄉里形象,對畫家一生美術實踐的影響,

則待進一步釐清。

本章節關心李梅樹的身分背景,從畫家留下的父親、兄長之像,留意兄長在 新時代的知識階級地位,由此討論其轉向美術發展的時代意義,並由數幅自畫像,

檢討畫家自身建構的自我認同與社會形象,重新理解李梅樹結合美術家、政治家 於一身的身分特質。

第一節 新式教育先鋒:劉清港的公醫身分

李家的先祖來自福建泉州安溪縣運尾鄉積乾厝,最早可追溯至乾隆 17 年 (1752)開臺基祖李國開來臺墾殖,於三角湧公館尾一帶活動。30李梅樹之父李金

28李梅樹,〈朝著寫實的道路邁近:八十回顧展自序〉,《李梅樹油畫集》(臺北:李景光發行,1982);

亦收入《藝術家》,第91 期(1982),頁 123-125。

29劉清港生平研究,見王明義總編,《三峽鎮誌》(桃園市:三峽鎮公所,1993)頁 527-56;魏翠琪 主編,《劉清港紀念專輯》(臺北縣:文化中心文獻資料室,1996);鐘信昌,〈守護生命的第一公 醫─劉清港〉,《三角湧講古》(臺北縣:三峽鎮公所,2006)頁 1-5。

30 李章榮,《仙景李氏族譜》(臺北:李梅樹紀念館藏,1974),頁 35。

10

印(1855-1925)行船走商,從事米糧交易,年 45 歲左右時,與劉氏水相戀並入贅 劉家,大兒子劉清港從母姓,兩人依次育有劉清港(1885-1930)、李螺(1898-1943)、

李梅樹(1902-1983)、李緞(1905-?)。31

一、從書房、公學校到醫學校

根據1921 年編纂的《人文薈萃》,劉清港的學歷記載為「幼習漢學,公學校、

醫學校畢」32,其求學之路隨著日本統治臺灣而有顯著的變化。小時候接受傳統 書房教育,或在地方廟宇隨書房老師研讀四書五經、學習漢文。日治初期,臺灣 總督府建立西式教育新制,傳統科舉取才方式逐漸被取代,16 歲時劉清港進入 三角湧公學校就讀,修讀完第五學年課程後,1905 年考取當時僅有的高等教育 機構之一─臺灣總督府醫學校。33

日治初期,三角湧地區被日本政府視為重點收編地區,這是由於當地自然資 源豐富,故日本接收臺灣初期,發生多起反抗日軍的動亂,導致街道街屋被焚毀、

居民四散遷徙。日人積極起用本地有名領導人物「三老陳」─參事陳嘉猷 (1859-1935)、陳國治(1865-1927)及街長陳種玉(1857-1926),陸續創設警政單位及 現代設施,該地區因此擁有全臺第一個農會。1900 年在日方政府與地方人士奔 走撮合下,三角湧公學校奉准成立,假清水祖師廟左廂房為教室,正式授課,是 當地第一間現代教育設施。34

劉清港是三角湧公學校首屆學生,就學的五年期間(1900-1905)適逢學校草創 期,此時地方仍時興書房教育,公學校學生不僅招募困難,流動率也高,第一年

31 李金印先有一妻,後又與劉氏水相戀,劉氏水懷孕之後,李金印方才入贅劉家。這樁婚姻在 當時引人側目。〈名實紊亂〉,《臺日新》,1899.11.1[4]

32 遠藤寫真館,《人文薈萃》(臺北:遠藤寫真館,1921),頁90。

33 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1893-1986)也有類似的求學歷程, 9 歲時進入長兄的書房就讀,

此時書房尚收二、三十位學生。一年後書房關閉,改入滬尾公學校,後考取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根據其回憶,日治初期一般長輩多認為就讀公學校前,應須先入書房奠定漢文基礎。杜聰明,《回 憶錄─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臺北:龍文出版,2001),頁 21。

34明治28 年(1895)三角湧區群起抗日,日本政府反制焚街,街屋建物幾乎焚燒殆盡;明治 31 年 (1898),義軍再度襲日,三角湧辨務署被焚毀,日軍殺義民達二百餘人,焚家屋六十餘戶,1895 年三角湧街設警察署,1898 年設三角湧辨務署,1900 年分別設立三角湧公學校、三角湧農會。

報紙記載三角湧公學校成立的緣由:「自帝國領臺以來,各堡大庄皆設有公學校以培養地方人才,

惟三角湧之設最後,其中亦非無故,蓋因明治二十八年六月該處土匪蜂起,所有街道店屋盡被焚 燒一空,故乏巨室以為校舍,近蒙署長柳原君、課長鹽塚君屢次面諭該地參事陳嘉猷、陳國治、

街長陳種玉等迅速創設。而陳嘉猷等俱盡力鳩捐金額,即將祖師廟左畔廂房改造修理,其工事經 已告一盡告峻,擬定四月三日舉行開校云云。」<湧校落成>,《臺日新》1900.04.03[5]。相關研 究見王志鴻、林炯任編,《百年峽農.尋根探源—三峽鎮農會一百週年特輯》(臺北縣:三峽鎮農 會出版,1999)

11

募83 名學生至學年末僅剩 26 位在學,最後僅 6 人修畢公學校六年學業,顯示新 式教育制度初設時,不少中途輟學的現象。35劉清港是少數未曾間斷學業的學生,

1905 年修畢公學校五年學業後,直接報考第七回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考試,獲得 錄取。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中等教育設施普遍不足,臺灣人若欲繼續深造,僅能選 擇醫學校和國語學校,兩者皆競爭激烈,錄取不易。劉清港報考醫學校該年,正 是醫學院轉趨熱門的分界點,該年總督府醫學院增加自費生名額,光是彰化廳就 有 30 多人申請,也有人遠從大清帝國報名。36桃仔園廳共錄取兩人,分別是來 自三角湧的劉清港,以及來自大溪的曾文溪(1886-?),兩人皆就讀於三角湧公學 校,他們是同屆同學中最年長的,或許與該校設立的時間較晚有關。37

1910 年劉清港自五年制的總督府醫學校順利畢業,分發至基隆醫院任助手 一年,取得醫業免許証。隔年5 月,擔任三井合名會社大豹出張所(今新北市三 峽區插角里)之醫務囑託,次年 4 月底辭去職務,回到家鄉開設私立「保和醫院」。

38劉清港是三角湧實施現代教育後,培育出來的第一代菁英,返鄉開業之後備受 各界矚目,1920 年榮任臺灣公醫,1921 年派任為臺北州海山郡三峽庄第一屆協 議會員,逐步成為地方核心人才。

二、熱心盡責的地方醫師形象

劉清港返鄉開業後,地方上與醫療有關的業務都是其職務範圍,若發生重大 事故,時常被召集支援緊急救難。從現存一紙劉清港《慶賀狀》(圖 1-1),可以 看出他在鄉里心目中義勇的公眾形象39

公醫大人先生雅鑒 先生自醫學校畢業而後奉職於基隆醫院以為助手,旋 受三井合名會社大豹出張所聘為醫務囑託。先生立志遠大,濟世情深,遂 辭三井之聘,乃在湧地開設私立病院所。有地方人民入門就醫者,俱各待

35 蘇欽讓,《三峽庄誌》,1934;收入《臺灣省臺北州街庄志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頁89-100。

36〈醫學校生徒募集の成績〉,《臺日新》,1905.2.14[2];〈醫學校生徒募集の結果〉,《臺日新》,

1905.3.30.[2]。另參照吳文星,〈1899-1918 年度國語學校及醫學校臺籍學生入學狀況比較表〉,收 入《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9),頁 93-94。

37臺灣總學督府醫學校編,《臺灣總督府醫校一覽》,明治38 年,頁 55-56;王志鴻,〈發現三角 湧公學校〉;收入林炯任編,《三峽國小一百年》(臺北:三峽國民小學創校一百週年校慶委員會,

2000),頁 106-144。

38劉清港,〈自書履歷〉;收入魏翠琪編,《劉清港紀念專輯》(臺北縣:文化中心文獻資料室,1996),

頁12。

39《慶賀狀》,1920.3.18,李景暘提供,現藏於臺大醫學人文博物館,2012.8.13 筆者攝。

12

人親切,而出門往查者,亦各與人便宜。共醫德之美、醫術之精,可想而 知者矣然。而不僅此也,大正七年六月二十壹日鶯歌驛汽車衝突,乘客死 傷甚多,先生黑夜馳往救援,經蒙當道厚賞金圓及獎狀,又不惜巨資獨赴 內地東京市大日本私立衛生會講習衛生其他各課,此精益求精,又為人所 共知者也。迨至大正八年初夏,適逢桃園廳虎列拉病流行,先生十分盡責 醫治,患者痊癒甚多,遂榮任桃園廳檢疫委員之職。又仝年冬季適逢流行 性感冒症十分猖獗,先生精通病源、更諳病理,凡地方警官人民偶患此症,

受其治療者無不著手成春、大奏其效。當道聞之孫仲咸稱疾逾千家,懿歟 休哉,何術之精歟! 仝人素與先生交遊,及素受治療者,不忍湮沒其功德,

官民爰集協議,鳩集寄附金資製成匾額並演唱官音,恭呈祝賀,從此先生 之醫德日益加隆,先生之聲名永隨不朽焉爾。

大正九年 三月十八日

發起人 芝田長俊、陳嘉猷、陳種玉

(標點符號為筆者所加) 這份《慶賀狀》由地方人士合力集資提出,內文載明劉清港救援1917、1918 年 兩次鐵路事故的經過,當時鶯歌、桃園之間鐵路尚未改善,火車至鶯歌後轉西經 到桃園,時常因為鐵路坡度過陡、彎度過小而發生事故。40另外,還記載1919 至1920 年間,臺灣暴露於「虎列拉」、「流感」雙疫時,劉清港治癒患者的相關 事蹟。

1917 年夏天,一輛自臺中方向出發的列車,在大湖溪橋脫線翻覆,貨車廂 與前列車掌車廂相繼墜落,客車廂在橋上搖搖欲墜,場面怵目驚心,共10 多人 受輕重傷。三角湧支廳召集派出所警員救援,報紙記載劉清港以醫護人員身分,

與日人公醫一同趕至現場急救。411918 年,同一地點再度發生重大列車事故。一 輛晚間自臺北南下的普通列車,出鶯歌石站後在出名難行的傾斜處,因為載客量 大而連結器故障,客車與列車分離快速逆行,以極大的撞擊力撞上空車。事故發 生時適逢城隍祭典舉行,許多善男信女搭車返鄉,死傷慘重,報紙以「未曾有的 奇禍(未曾有の椿事)」形容這次意外,車禍發生後,三角湧警備、醫療人員全員 出動。劉清港獲報後亦前往救助,在臺北救助車尚未抵達時,持續給予傷患應急

與日人公醫一同趕至現場急救。411918 年,同一地點再度發生重大列車事故。一 輛晚間自臺北南下的普通列車,出鶯歌石站後在出名難行的傾斜處,因為載客量 大而連結器故障,客車與列車分離快速逆行,以極大的撞擊力撞上空車。事故發 生時適逢城隍祭典舉行,許多善男信女搭車返鄉,死傷慘重,報紙以「未曾有的 奇禍(未曾有の椿事)」形容這次意外,車禍發生後,三角湧警備、醫療人員全員 出動。劉清港獲報後亦前往救助,在臺北救助車尚未抵達時,持續給予傷患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