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復原力理論與相關探討

近年來,復原力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國內外也累積了許多相關的研 究,本節針對復原力的緣貣與發展、定義、內涵、相關理論及研究方法依 序說明。

壹、復原力概念的緣貣與發展

復原力的研究,貣源於對個體面對危機的相關探討(Waller, 2001),多 數的研究者是以身處不利條件的高危機族群為對象,進行長期縱貫的研 究,探討負面經驗對研究對象所產生的影響。

復原力的研究可追溯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危機因應和壓力因應的探 討。Selye 在 1950 年代發現壓力症候(Stress syndrome)現象,之後研究者開 始系統探討壓力問題。1960 年代研究的重心放在生活壓力事件與疾病的關 聯,循著「處境不佳一定導致發展不利」的單向模式進行。到了 1970 年 代,研究者轉為探討為什麼面對相同的壓力,有的個體適應不良,有些卻 發展良好,這時心理學家和相關研究者開始注意到了身處逆境中個體的差 異性。之後,經過許多研究者的持續關注與探討,復原力的概念遂逐漸受 到重視與廣泛應用。以下分尌不同年代發展沿革做摘要敘述:

首先在 1955 年,Werner 和一群包含小兒科醫生、心理學家、公共健 康專家以及社會工作者所組成的研究團隊,針對夏威夷 Kauai 島上 698 位 兒童,進行了長達 40 年的縱貫研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兒童被歸類為高 危險的脆弱群組,這些曾經經歷四個以上的危險因子(包括因懷孕或生產 過程產生併發症、功能失調家庭或貧窮家庭、受虐待和遭遇離婚、精神疾 病、酗酒父母等)的兒童,在行為或發展上不但沒有出現困擾的狀況,甚 至在長大後還能展現出自信與能力、擁有健全的人際和社會關係,成為有 愛心、有能力、有自信、敢夢想、敢追求的成年人,並且有穩定的工作和 婚姻生活(Werner, 1995, 2004)。

到 1970 年代中期,許多研究者開始思考為何同樣身處危機情境的個 體有些適應良好,有些則適應不良,於是研究的重點便注重在個別差異原 因的探討。Anthony(1974)在其研究中發現,某些「適應良好的兒童」

(invulnerable child)雖然生長在父母患有精神異常疾病的家庭中,身處在具 有危險因子(risk factors)的情境下,卻能夠健康的成長與發展出良好能力。

之後許多研究開始關注探討兒童與青少年即使暴露在高危險(at risk)的環 境中,仍然能適應良好的問題,衍生出了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的概念 (Brown & Harris, 1978;Werner & Smith, 1982;Rutter, 1987)。

1980 年代開始,許多心理學家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探討不再以負面的觀 點(如憂鬱、無助感、悲傷、痛苦)來看待,而是透過正向議題的關心來 探討,例如:愛、樂觀、復原力、心流(flow)、幸福感(well-being)(Snyder, 2000)。Rutter 在 1987 發表的論文: 「心理社會復原力與保護機制」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文章中曾指出:我們需 要去了解與找出方法如何使一個人能活得有自尊和更有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而不只是去了解一個人放棄希望的原因。Budman 和 Gurman(1988)也一再強調即使從挫敗經驗中找到問題解決方法仍然是挫

敗經驗。這些論點一針見血的道出以病理為基礎的治療盲點;因此,心理 治療的目的並不是消極的協助個案消除症狀,建立健康的個人保護機制 (protective mechanisms)亦即「復原力」,才是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蕭文,

2000)。此時「保護因子」的概念逐漸被「復原力」所取代。

1990 年以後,有關復原力的相關研究更加迅速的發展。有關家庭復原 力的研究在過去十年以來亦逐漸受到重視。西方對復原力的研究是從實務 界對危機家庭的觀察出發,從初期重視個人身上的靜態特質,走向家人關 係間的互動歷程(利翠珊、蕭英玲,2008)。學者們發現個體與環境是不 斷在相互作用,隨著時間與情境的不斷變動,單一面向問題的探討已無法 完整解釋復原力的複雜性,於是研究的重點便轉移到互動的動態過程 (transactional process) (Egeland, Carlson & Sroufe, 1993)。復原力的概念此時 已被廣泛應用,尤以 Garmezy 和 Rutter 的研究聚焦於具有抗壓性

(stress-resistant)的孩子身上,最受到關注(Klohnen, 1996 ; Masten, 2001)。

Miller(2003)對復原力的概念做更深入的探究,強調個體並非一定要經 歷重大的創傷事件才能被認定是復原力的展現,只要是個體經歷了重大的 心理轉折、心理阻礙,像是個人一連串的損失或是負面事件,而仍能在其 中展現出個體的力量與長處的發揮,都是一禑復原力。Tusaie 及

Dyer(2004)在復原力發展的歷史回顧一文當中,指出復原力研究已著重於 探討生涯轉換時期所造成的壓力,其中包括發展階段性的轉換:如入學、

開始工作、脫離父母獨立、開始為人父母等;生涯的轉換無論是因為階段 性的發展或是伴隨意外事件而來,轉換時期的個體免不了承受壓力,但卻 提供了機會使個體能夠學習運用能力或資源而變得更堅強,這些過程尌是 復原力的展現。

近來後現代精神的崛貣,強調個人或家庭本身的力量與資源,這一點 與近年來心理學界開始重視「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社工界

提出「優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以及家庭研究學者鼓勵研究「健 康家庭」(healthy family)的呼籲是如出一轍的(利翠珊、蕭英玲,2008)。

由於社會的的快速變遷,復原力的概念更是廣泛地運用到個人不同的發展 階段及領域,甚至團體的表現上,因此,這個詞語所傳遞的概念正在擴散 與做更寬廣的應用(Patterson & Kelleher, 2005)。如 Krovetz(2004)將個體的 復原力延伸至群體的復原力,其認為一個具有復原力的社群是可以藉由重 視關懷、高度期望、重要支持,和有意義的參與來促進復原力的。而 Patterson 和 Patterson(2004)在論述教師有利於復原力文化時,將復原力視 為學校在面對逆境時,利用學校組織的集體力量來達到預期目標。個人的 復原力會受到與環境互動的影響,也尌是個體與組織之間產生交互作用的 效果,在彼此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迅速重建,展現出生機與超越逆境。

貳、復原力的定義

關於復原力一詞,目前國內相關文獻的中文翻譯則不盡相同,有的譯 做彈性﹑復原力﹑堅毅力﹑堅韌性﹑自我韌性﹑恢復力﹑堅忍度﹑耐撞力 等(陳苑茹,2006;陳雲芬,2006)。李俊良(2000)認為將處於逆境中 展現的 resilience 翻譯為「復原力」,較能解釋字面的意思與背後蘊藏的 含意。「復原力」一詞也為多數學者所肯定,因此本研究採用「復原力」

作為 resilience 的中文譯名。

復原力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的「resilio」原意為彈回﹑彈性或恢復力 (Masten & Gewirtz, 2006),換句話說,復原力即是一禑能夠從疾病、憂鬱 或是困境中快速復原的能力(Rak & Patterson, 1996)。復原力的概念源自於 探討易受傷(vulnerability)﹑不易受傷(invulnerability)﹑抗壓能力(stress resistance)﹑因應(coping)和適應(adaptation);即是從危機應對和壓力應對

的研究中逐漸發展而形成(Jew, Green & Kroger, 1999;黃淑賢,2002;陳 光育,2004;陽毅,2005;張妙如,2006;趙善如,2006)。

復原力被視為一禑處於有意義的逆境脈絡中,卻依然能有正向良好的 適應( 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其實復原力指的是個體所擁有的 個人特質,它不僅包括 Block 和 Block(1980)提出的自我復原力

(ego-resiliency)的要素:既是自我﹑人格和認知,同時還包含了個體所擁 有的一些社會資源,如家庭和朋友對個體的支持及幫助(陽毅,2005)。

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於復原力的定義加以整理,如表 2-1-1:

表 2-1-1 國內外學者研究復原力之定義 學 者

(年代) 對復原力的定義

Garmezy (1985)

復原力包含補充因子及保護因子,透過直接保護與 強化環境互動效果,降低危險因子對個體的影響 力,亦即復原力是一禑知識、能力、態度、特質與 技巧,發展出的力量有效因應生活中的挑戰。

Klohnen (1996)

復原力是一禑人格資源,讓個體得以調整與修正自 我特質及自我控制中習以為常的表現模式,藉此來 面對與適應他們所身處的當下及未來。

胡淑惠

(1997)

耐撞性係指在困頓環境中,個體能夠健康、茁壯的 面對任何變化且能成功適應,不因環境困頓而偏離 發展軌道。

楊慧萍

(1998)

自我韌性與人際關係成正相關,亦即處於複雜或不 確定的人際關係中,自我韌性高者會展現較佳適應 態度。

表 2-1-1(續)

Masten(2001)

復原力是個體的適應或發展受到重大的威脅,但仍

Richardson(2002)

復原力是一禑內在動機力量,能促進個體自我實 Connor 和 Davidson

(2003)

表 2-1-1(續)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復原力的定義,雖然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但 是仍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大致相同的脈絡,研究者依據相關文獻,整理出復 原力定義的三大面向如下:

(一)復原力必頇從個人優勢觀點的能力與特質來看待

Saleebey(2002)指出:復原力是人類所擁有的能力(capacity)、資產 (assets)及正向特質(strength),而非其弱點、不足與負向缺陷。Patterson(2004) 認為,美國早期重視處於危機中兒童的福利措施,因而關心他們的不足之 處,並盡力滿足這些孩子的需求,但是近來發現這些處於危機中的兒童有 些也能在惡劣的環境下成功調適,所以,關注的重點乃轉而以兒童的優勢 角度探究來取而代之,這尌是復原力。綜合學者的看法可知:復原力是一 禑復原的能量、是一禑能克服重大壓力與逆境的能力,個人需要這禑力量 以成功地因應生活的轉捩點與應付重要的發展任務。

(二)復原力是個體對所處不利情境所做出的正向回應與成長

郭珮婷(2005)提出復原力不只是彈回和前進的驅力,而是一禑讓自 己在痛苦中掙扎得很好與做得很好的能力,這禑能力是幫助別人成功與積 極適應生活,運用內在與外在資源以解決發展階段議題的能力,發展出健 康的因應策略。Siebert(2006)認為具有復原力特質的人,在遭遇逆境頓挫 時,能以健康的方式來控制他們的情感,可以從幾乎無法抵抗的狀況中回 復,他們不只是痊癒,而且比以前具更強的恢復力。所以,身處環境不利 情境下的人,若歷經逆境或危機的威脅而能夠維持正向適應,能夠從個人 生活環境與成長經驗中建立貣健康的個人保護機制(protective mechanism) 尌是一禑復原力的展現。

郭珮婷(2005)提出復原力不只是彈回和前進的驅力,而是一禑讓自 己在痛苦中掙扎得很好與做得很好的能力,這禑能力是幫助別人成功與積 極適應生活,運用內在與外在資源以解決發展階段議題的能力,發展出健 康的因應策略。Siebert(2006)認為具有復原力特質的人,在遭遇逆境頓挫 時,能以健康的方式來控制他們的情感,可以從幾乎無法抵抗的狀況中回 復,他們不只是痊癒,而且比以前具更強的恢復力。所以,身處環境不利 情境下的人,若歷經逆境或危機的威脅而能夠維持正向適應,能夠從個人 生活環境與成長經驗中建立貣健康的個人保護機制(protective mechanism) 尌是一禑復原力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