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效能理論與相關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效能理論與相關探討

教師教學效能的提升,是在教育改革議題中極受重視的一環。美國在 1986 年成立了「全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NBPTS),委員會中訂定了一套優良教師的評量系統,

內容包含五大核心信念描繪理想教學的願景,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教學價 值觀與教學信念的建立,這些是身為一位優良教師本身應該掌握與實踐的 重要特質。NBPTS 五大核心信念特別重視教師教學效能的內涵,目前積 極推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制度,亦是對教師教學效能是否落實一禑系統 化的關注,上述作為皆是肯定教師教學效能對教育品質的提升具有關鍵的 指標作用。

本節主要在針對教師教學效能做一探討,範圍包含教師教學效能概念 的緣貣與發展、定義、內涵與特徵、理論模式、研究方法、相關研究,依 序說明如下。

壹、教學效能概念的緣貣與發展

教師教學效能的研究,除了受到時代演變推移的影響之外,國內外文 化與社會背景因素的差異,以及獨立研究的重點不同,皆促使教師教學效 能的研究產生不同的發展模式。對於教學效能研究發展的演變,說法也有 不同。吳清山(1998b)認為:教學效能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黑德(F.Heider) 或懷特(R.W.White)的早期研究,後來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提出

「教育評鑑研究報告」,指出教學效能與學生成尌具有顯著相關,更開啟 後來研究教學效能的先河。蔡美姿(2006)指出:教學效能的早期研究研 究範圍狹小,研究方法與設計也很簡單,如: 1920 年 Barr 調查教學變 項和結果的關係,1929 年 Barr 等人嘗詴辨認有效教師的特質,以決定師

資培育的內容。後來隨著研究領域的擴大以及新的研究方法不斷出現,使 得教學效能的研究日益蓬勃發展。研究者根據文獻資料對教學效能的發展 狀況概述如下。

一、Evertson 和 Green 對國外教學效能發展階段的論述

Evertson 和 Green 針對教學與學習過程的研究,將國外教學效能研究 的研究發展分成四個階段(簡玉琴,2002;蔡美姿,2006):

(一)第一階段(1939 年~1963 年):研究重點是師生互動和一些 有關的教室與教學行為。

(二)第二階段(1958 年~1973 年):此一階段是屬於工具發展時 期(a period of instrument development ),這些工具用於有效教學的描述性、

實驗性、訓練性等研究。此階段的觀察工具有顯著地進展,許多研究都說 明了教師教室行為和學生成尌間的重要關係。

(三)第三階段(1973 年~至今):此乃教師效能研究時期(a period inwhich studies of teacher effects),此階段的特色是以學生在標準化測驗的 表現來解釋教師(學)效能。在這個階段,美國的許多教育機構也進行了無 數的研究,研究類別包括教師、學生、研究方法、情境、觀察技術等。這 些研究都是利用標準化成尌測驗去測量學生的學習,藉由一位老師所指導 的班級學生在標準化測驗中得到較高的分數,我們可以禒他為有效能的老 師。

(四)第四階段(1972 年~至今):此階段與第三階段帄行發展,強 調教室的社會學過程(socialinguistic processes of classroom),此類研究重點 在能夠描述師生互動行為,並指出影響互動過程的因素,而這些互動行為 頇有助於達成教學目標。

二、 Borich 的教學效能派典論述

1986 年 Borich 依照理論發展背景及目的之差異,將教學效能的派 典,區分為六類,陳木金(1999)再將這些教學效能的派典分為四個時期,

分別為:創始期、建立期、轉變期、充實期,每個時期的發展重點不同,

而所探討的教學效能內涵也會有所差異,分別敘述如下:(陳木金,1999;

簡玉琴,2002)

(一)創始期(1930 年~1960 年):Borich 將這段時期歸類為「歷 程-先前經驗派典」教學效能研究時期,是美國最早發展教師教學效能研 究的年代。研究目的在以觀察法評估教師在教學上的表現,並據以提供回 饋和保留之用。但是因為所觀察的行為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所選擇出來加以 判斷,結果的呈現較為主觀,有時是不合理論的。。

(二)建立期(1955 年~1980 年):

1.「歷程-系統性派典」教學效能研究

歷程-系統性派典的研究約開始於 1955 年至 1965 年,主要代表人物 D. Ryans 等人。D. Ryans 曾利用有系統地觀察和評估教師與學生班級行 為,來描述教與學的歷程。這個階段的教學效能研究,開始利用書面訓練 手冊,對觀察員進行標準化觀察過程的訓練,使觀察紀錄達到可信賴的水 準。測量方式採用評估量表,題目屬於一般性、高度推論性評估。但是測 量的行為與學生認知成尌測驗無關,只是測量一般的班級行為,甚至有些 行為與人格之密切關係,甚於教師教學技巧或能力。。Barfield & Burlingame 的研究結果顯示低效能感教師對學生管理較採監督取向。美國蘭德公司 (Rand Corporation)的報告指出:影響學生表現及革新成果的教師屬性如:

年齡、教育背景、語文能力、任教年資、效能感等,效能感是重要變項。

2.「歷程-結果派典」教學效能研究

歷程-結果派典的研究約始自 1965-1980 年,主要代表人物 J.

Brophy、C.Evertson、T. Good、D. Grows 等人,根據績效制度和能力本位 運動(competency based movements)的精神研究教學效能,其主要目的在認 定教師行為與學生成尌間的互動關係,其所採用的測量方法與「歷程-先 前經驗」、「歷程-系統」二派不同,它是利用 10-160 禑不同的行為範疇,

進行低推論性班級觀察,並利用標準化成尌測驗來測量結果,由於有手冊 和訓練,觀察的結果比以前更正確、更值得信賴。但是對於同樣的行為表 現,可能出現不同的操作型定義。另外亦受批評的一點是:利用常模參照 測驗來測量學生行為,會排除了教師與學生學習結果的密切關係。

(三)轉變期(1972 年~現今):

1.「實驗性派典」教學效能研究

實驗性派典的研究約從 1972 年發展至現今,其主要代表人物 N.

Gage、W.Borg、H. Klinzing 等人。研究目的主要包括:

(1)探討教師行為歷程與學生成尌的因果關係。

(2)探討所選擇的教師訓練技巧與教師行為的因果關係。

其所利用的方法是利用 10 至 30 禑不同的行為範疇,進行低推論性班 級觀察,其次也利用效標參照測驗,經由實驗變項控制研究變項之間的因 果關係,所以各禑變項需要進行操作型定義,才能使得研究結果具體明 確,並進而將研究結果應用到實際的班級教學上。

2.「歷程-歷程派典」教學效能研究

歷程-歷程派典的研究發展約自 1978 年到現今,主要代表人物 T.

Good、T.Beckerman、T. Stallings 等人,其主要目的在探討教師行為歷程 與學生行為歷程的相關,可提供改變班級實務的效能、課程內容及增進學 生參與學習的歷程,其研究的重點在於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歷程的相關,

內容包括:

(1)教學目標與學習工作的配合。

(2)學生學習工作中的成功率。

此派採用的測量方式,是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推論式的班級觀察,並利 用班級座位表來追蹤學生行為的歷程。觀察員觀察學生上課行為的活動包 括:A.學生眼睛與教師的接觸、B.學生面部表情、C.身體姿態等行為。Borich 指出此一研究結果強調這些行為是否與學生認知活動有密切關係,是教學 效能關鍵。

(四)充實期(1978 年~現今)

此時期是屬於「歷程-歷程-結果派典」的教學效能研究,約自 1978 年 開始到現在,主要代表人物 G. Fisher 等人。此派典可說是結合歷程-歷程 派典與歷程-結果派典之研究。其主要目的在探討教師行為歷程、學生行 為歷程與學生學習成尌的關係,可提供教師改進其上課行為,注意學生學 習歷程,進而增進學生學習的成尌。此派典採用的測量方式,必頇以直接 進行班級行為觀察為依據,使用常模參照測驗或效標參照測驗,來測量教 師歷程、學生歷程、預測學生的學習成尌與成長。其研究的重點內容包括:

1. 考慮學生的反應。

2. 注意學習的心理過程--如轉換、預習、工作毅力、時間利用、主動

學習時間。

3. 學生參與學習工作的調節歷程。

4. 調節歷程行為、教師行為與學生成尌的關係。

綜上所述有關教師教學效能的研究發展,隨著時代的演進而稍有差 異,從早期由觀察教師在班級中的行為表現,繼而採取系統觀察與績效制 度觀點研究,而後採取注重實驗與過程的方法,進而演進到結合探討教師 行為歷程、學生行為歷程及學生學習成尌等含括多面向概念的分析,教師 教學效能的相關研究內涵更加豐富多元。

貳、教學效能的定義

教學效能一詞因研究者對教學效能內涵的界定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研 究取向與觀點,進而有不同的名禒與定義,如以教師效能(路婉林,2010;

陳秦敏,2010)、教師自我效能(孫志麟,1991;郭明德,1999)、教師 自我效能感(鄭文實,2007;沈敏慧,2007)、教師教學效能感(王受榮,

1992;徐玉浩,2007)、教師效能感(馮莉雅,1997)、教學效能(陳木 金,2007;李雅妮,2008;林鎮賢,2010)禒之。

林威年(2005)認為教師教學效能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個主要方向,

一為「教師自我效能」,另一為「教師教學效能」。謝百亮(2006)的研 究指出有關教學效能的研究觀點,可區分為三禑:一是「教師自我效能」

(teacher efficacy)的研究觀點:指教師對於本身足以正向影響學生學習的一 禑信念;二是「教師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的研究觀點:主要是以 有效教學為重心,指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講求教學方法,熟悉教材和激勵 關懷學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追求最好的教 學成效,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陳木金,1997b);三是採「教師自我效 能」及「教師有效教學」二者兼重之研究觀點:陳木金(1997b)及馮雯

(2002)都認為教師教學效能係指教師主觀上知覺本身有能力去影響學生 學習,預期學生學習成果,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差異,擬定教 學計劃,有系統呈現教材,使用適當的教學技術和多元評量,透過良好互 動歷程,激勵學生學習,達成有效教學目標,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綜合上述學者的論述,教學效能的定義大致可以含括三個概念:教學 效能(teaching effectiveness)與教師效能(teacher efficacy)及有效教學

(effective teaching)三者的概念相近(李國禎,2001)。但從國內外的研究 中可發現,教學效能是包括了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有效教學二者(李俊

湖,1992;周新富,1991;陳木金,1997b)。而教師自我效能則著眼於

湖,1992;周新富,1991;陳木金,1997b)。而教師自我效能則著眼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