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相關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相關探討

研究者搜尋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NDLTD)之後並未發現以復原 力和教學效能關聯性為題之研究資料,但因教學效能包含教師知覺自我效 能與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皆與教師的滿意度或績效有關,另外教師身心健 康、幽默感等正向心理特質,亦是復原力的展現,職是之故研究者將研究 範圍擴展至復原力與教師的滿意度或績效之相關研究,以及復原力特質對 教學效能的影響之相關文獻來做探討。

壹、復原力與教學效能

茲將擴大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範圍後之發現與資料敘述如 下:

一、侯辰宜(2007)在探討桃園縣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現況的 研究中,研究中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為母群體,實際有 效樣本為 1057 位國小教師。結果如下:(一)桃園縣國小教師幸福感與 教學效能皆屬中上水準;(二)教師年齡較長、學歷較高、任教年資較長 與已婚者其幸福感較高;(三)教師年齡較長、學歷較高、已婚與任教學 校規模較大者其教學效能較高;(四)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具有高度正 相關。

二、賴雪芬(2008)以嘉義市六所國立高中職教師為例,探討教師休 閒活動參與、身心健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中發現:高中職教師於整體 休閒活動參與和教學效能之各構面間的結果皆達顯著相關;另高中職教師 整體身心健康與教學效能之各構面間皆達顯著相關。休閒活動參與和身心 健康兩個變項能有效預測教學效能。

三、王淑蓉(2009)以「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 健康之相關研究」為研究主題,研究對象為 97 學年度服務於臺北縣市之 國小教師,有效樣本 835 名,研究結果中有以下發現:復原力對身心健康 有直接效果,且在生活壓力和身心健康間,扮演調節的角色。

四、林瑞蓉(2009)在「生涯自我效能、生涯復原力與職涯滿足關係 之研究-以生涯管理行為為中介變項」中以臺灣地區之企業員工為對象進 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 414 份,研究後發現:企業員工的生涯復原力程度 越高則職涯滿足也相對越高。企業員工的生涯復原力會透過生涯管理行為 之中介效果,影響職涯滿足之程度。

五、向倩瑢(2009)在「實習教師的自我復原力、創造性轉化和實習 感受之關係研究」中採問卷調查法,以 430 位正在參與教育實習的實習教 師為研究對象,結論中提到:「高逆境分數之實習教師/高正向感受組」的 自我復原力特質顯著高於「高逆境分數之實習教師/低正向感受組」;創造 性轉化和自我復原力能有效預測正向實習感受。

六、陳宜娜(2010)在「帅教師職場復原力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

中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南縣市公(私)帅稚園及托兒所帅教師為研究對 象,抽選計 360 名帅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蒐集實證資料,研究結論提到:

帅教師的職場復原力對職業倦怠感有顯著負向關聯,復原力越高,職業倦 怠感越低。

貳、小結

探討教師之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關係,有助於瞭解復原力對教學行為 的影響,評估教師之教學效能,對於教師在面對變革快速與多元善變的外 在環境時,如何發揮正向因應的心理特質與對教學歷程的影響,能有較清 楚的脈絡與明確的敘述。因此研究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相關性,由教師角

度思考、了解其復原力的現況,探討教師對本身之教學效能的看法與評 估,對於教師教學過程的了解十分重要。從上述研究資料可以得知,復原 力的提升對教師身心健康與績效表現有正面效果,但尌目前國內外的相關 研究來看,以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直接關聯性研究仍顯缺乏,還有待 研究者更進一步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以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為 研究主題,針對臺中市國小教師為對象做進一步探討,期能探究教師之復 原力影響教學效能的過程及相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