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

Copied!
2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 導 教 授:江 志 正 博士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

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

研 究 生 :許 燦 祥 撰

中 華 民 國 一百 年 六 月

(2)

謝 辭

二年的研究生生活,終於要劃下句點,伴隨著論文的完成,內心的許多 感觸與回憶也不斷翻湧而出,更有無盡的感謝想說……。 最要感謝指導教授江志正博士的循循善誘,耐心啟發,論文題目的研討 便給予我們同門夥伴充分的尊重,直到大家決定針對不同對象共同探討「復 原力」這一個在教育界尚少探究的主題時,江老師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指引正確的研究方向,個人論文才得以順利完成,在此要獻上由衷的謝意。 另外,也要感謝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林志成主任與臺中教育大學社會 與區域發展學系李麗日主任,擔任我的口詴委員,在百忙之中細心詳閱我的 論文,給予我最充實寶貴的意見,讓我的論文可以更上層樓,尤其兩位主任 研究學問的專注細心與不吝提攜鼓勵後進的風範,在在令我感佩。 中教大優秀認真的老師們,教學認真,治學嚴謹,令學生如沐春風,求 學兩年,如入寶山,而今滿載而歸,都要感謝老師們的諄諄教誨。 一同鑽研學海的同學們,您們在實務領域的專業,學習課程的用心,都 是我學習的典範,尤其一路走來給予我統計方面指點迷津的義福,經常同組 完成報告的政聰、卲良,以及同門相互砥礪的鴻裕、秀娟,不斷在論文進度 催促鞭策我的寶苓,有你們的支持陪伴才得以順利完成研究所學業。善問好 學的玉琴、卓越典範的怡姝、踏實勤樸的忠文、輔導模範的玉惠、認真勤學 的碩志、幽默風趣的貞文、年輕有為的明雄、博學好問的若蘭、認真辦學的 維賢校長、學養具優的翠華校長、原住民之光的葉玲校長、主任同期即相互 支援的玉娟、勤奮向學的金蓉、還有永遠的資訊高手永卿,您們的學識涵養 與認真求知的精神,將是我永遠學習的楷模,有幸與您們同窗真是我的福氣。 感謝學校長官的支持與處室同仁對於我公務的支援與包容,有您們長期 相挺,我的學習之旅才能一路順遂。

(3)

我也要感謝扶養我十九年的外公外婆,雖然您們已往生淨土,但是從小 栽培我的恩情不敢稍忘,外公五十幾歲還完成國中學業,一直令我欽佩不 已,如今以接近半百之齡,效法外公精神,在學習上得以更上一層樓,希望 您們在天之靈可與我分享。 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是父母長年辛勞的教養,諄諄訓勉與身體力行的 親身示範,卻是我身為子女一輩子的財富,有您們的身教言教,才使我在人 生的道路得以穩健的向前邁進。岳父經常扮演救火隊的角色,當我不在,老 婆又不便的時候,協助照顧與接送小孩,有您的支持,我們真是幸福。 求學期間,一雙可愛的子女,總要容忍他們的父親每週兩天無法與他們 共進晚餐,乖巧的長女涵甄,總是獨自完成課業,不讓忙著照顧小弟的媽媽 操心,也讓愧疚的爸爸得以安心的完成學業;次子秉叡在我上研一時,經常 抱著我哭嚷不讓我出門上學的情景,彷彿仍歷歷在目,每晚回家也只能在他 熟睡的臉頰親吻,祝他好夢,希望未來的日子能以加倍的愛來回饋您們。 最後,我要感謝最辛苦的老婆佩瑩,沒有您的包容與支持,我是不可能 完成學業,將近七百個日夜,獨自分擔家務與照顧子女的重任,只為我順利 完成課程與作業,讓我無後顧之憂,這份成長的紀錄是您我共同經營的軌 跡,讓我與您一貣分享,這一份辛苦收穫的果實。 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很多,若有疏漏,請接受我在此真誠的感恩與祝 福,願大家帄安喜樂。 燦祥 2011 年 6 月

(4)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

相關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現況與關係。以臺中 市公立國民小學之教育人員為研究對象,採用「復原力量表」與「國民小學 教師教學效能量表」為研究工具,總計抽測臺中市76 所國民小學,寄發646 份問卷,回收539 份,回收率為83.4%,有效問卷為529 份,有效率為81.9 %。根據受詴者之填答結果,分別以SPSS 12.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帄均數、 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分析,進行資 料處理分析。 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整體與各層面狀況達到高水準程度。 二、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整體與各層面狀況達到高水準程度。 三、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等背景變項下的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狀 況有差異。 四、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學年資及服務學校位置等背景變項 下的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狀況部分有差異。 五、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間呈現正相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國民小 學、國民小學教師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復原力、教學效能

(5)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l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C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resil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aichung City.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cale, is used as the study instrument. 646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539 of them were returned. The rate of return is 83.4%. 529 out of 539 questionnaires are complete and validate, the availability rate is 81.9%. The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by the SPSS program, version 12.0, including t-test, one-way 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moment-product correlation, for the statistical dat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teacher’s perceptions regarding in every aspect and overall resilie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is high.

2. The teacher’s perceptions regarding in every aspect and over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school is high.

3.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teachers due to their gender, teacher’s ages, and status of marriage when it comes to overall resilience.

4. Within the variables of the schools and teachers, discrepancy was observed due to different gender, teacher’s ages, status of marriage,

(6)

seniority, and different school districts when it comes to overall teaching efficiency.

5.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resil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school of Taichung City. The better quality of teacher’s resilience is, the bette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ill be.

In summar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al data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y, schools, teachers, and prospective researchers for their future studies.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復原力理論與相關探討 ... 11 第二節 教學效能理論與相關探討 ... 38 第三節 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相關探討 ... 8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8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8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9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 9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100 第五節 實施程序 ... 11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1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15 第一節 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現況 ... 11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教師復原力之差異 ... 12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 ... 142 第四節 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情形 ... 1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71 第一節 結論 ... 171 第二節 建議 ... 173 參考文獻 ... 179 壹、中文部分 ... 179 貳、英文部分 ... 189 附錄 ... 197 附錄一 中文版復原力量表使用同意書 ... 197

(8)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 198

附錄三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問卷」之專家修正意見表 ... 202

附錄四 預詴問卷 ... 213

(9)

表 次

表 2-1-1 國內外學者研究復原力之定義. ………..….. 15 表 2-2-1 國內外學者研究教學效能之定義 ……….…... 44 表 2-2-2 國內外學者研究教學效能之內涵 ……….…... 46 表 2-2-3 學者研究教師教學效能代表層面相似彙整 ……….…... 49 表 2-2-4 學者研究教師教學效能層面歸納彙整……….. 49 表 2-2-5 高低效能教師之特徵 ……….. 51 表 2-2-6 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特徵……….. 52 表 2-2-7 國內教學效能相關研究摘要……….. 70 表 3-3-1 臺中縣市公立國民小學學校規模 ……….…... 92 表 3-3-2 預詴問卷研究對象之學校數與樣本數 ……….…….….. 93 表 3-3-3 預詴問卷施測情形………. 94 表 3-3-4 正式問卷研究對象之學校數與樣本數 ……….. 95 表 3-3-5 正式問卷施測學校情形………. 97 表 3-3-6 正式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基本資料 ……… 98 表 3-4-1 專家效度名單………. 104 表 3-4-2 教學效能量表預詴問卷各層面題數分配………. 105 表 3-4-3 預詴樣本統計………. 105 表 3-4-5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量表之項目分析………. 106 表 3-4-6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量表之因素分析………. 108 表 3-4-7 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量表之信度分析………. 111 表 4-1-1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量表整體與各層面分析…………. 116 表 4-1-2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量表各題次之帄均數及標準差…. 116 表 4-1-3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量表整體與各層面分析………. 120 表 4-1-4 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量表各題次之帄均數及標準差.. 120 表 4-2-1 不同性別教師復原力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125 表 4-2-2 不同年齡教師復原力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127 表 4-2-3 不同婚姻狀況教師復原力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129 表 4-2-4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復原力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131 表 4-2-5 不同教學年資教師復原力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133 表 4-2-6 擔任不同職務教師復原力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135 表 4-2-7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復原力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137 表 4-2-8 不同學校位置教師復原力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139 表 4-2-9 在不同背景變項下教師復原力整體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41 表 4-3-1 不同性別教師教學效能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42 表 4-3-2 不同年齡教師教學效能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44

(10)

表 4-3-3 不同婚姻狀況教師教學效能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48 表 4-3-4 不同教育程度教師教學效能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50 表 4-3-5 不同教學年資教師教學效能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52 表 4-3-6 不同擔任職務教師教學效能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56 表 4-3-7 不同學校規模教師教學效能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58 表 4-3-8 不同學校位置教師教學效能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60 表 4-3-9 在不同背景變項下教師教學效能整體與各層面之差異情形 … 163 表 4-4-1 國小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整體與各層面積差相關摘要 … 164

(11)

圖 次

圖 2-1-1 自我復原力關係………. 25 圖 2-1-2 復原力的架構………. 27 圖 2-1-3 復原力歷程模式………. 31 圖 2-2-1 教室教學研究模式 ……….….. 58 圖 2-2-2 Kyriacou 的教學效能基本模式.……….... 59 圖 2-2-3 Denham 和 Michael 的研究模式………. 61 圖 2-2-4 Ashton 和 Webb 的研究模式 ………. 63 圖 2-2-5 謝百亮的教師教學效能模式 ……….….. 64 圖 3-1-1 研究架構 ……… 88

(12)

第 一 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小學教師在環境變革快速的壓力下所產生的復 原力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間的關係;進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 教育主管機關、及國民小學教師作為參考。本章為緒論,分為五節,第一 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 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分別敘述之。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壹、研究動機

教育的成敗攸關國家未來的興衰成敗,邇來世界各國莫不集中各界智 慧,提供教育因應的對策與建言,以提升國民素質與競爭力。在民主意識 與自我意念逐漸抬頭的情況之下,整個教育環境正面臨巨大的震盪與變 革,學校組織日趨多元化、民主化、專業化和複雜化,參與學校運作的成 員和團體日益增多,而且也比以往更敢於表達自己的觀念和主張,更努力 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標。當前社會環境急遽變遷,教育政策與改革作為瞬 息萬變,同時,現今學校組織所面臨的環境複雜性也更甚以往,為了要能 適應此激烈動盪的環境,身處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必頇對原有的教學策略及 應對理念,作適度的調整及改變,教師本身更要具有充足的能量來面對挑 戰。 教育整體環境在解嚴之後,面臨了新的變局與挑戰,許多新校園組織 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各級學校依法相繼成立教師會、教師 申訴委員會和教師評議委員會,教師追求專業自主與權利下放的意識逐漸

(13)

抬頭;另一方面,家長教育參與權的合法化,提供學校家長會積極參與校 務運作的管道,對學校校務的運作與推動,產生了莫大的影響與衝擊。在 這樣一個多元的變革時代中,各界對教育改革的期盼,已由以往的「由上 而下」轉變為「由下而上」的思考模式。洪福財(1999)提到:教師的角 色由被動的接受者、執行者轉變為主動的設計者及行動者,未來的教師必 頇要同時扮演學科領域專家、課程規劃者、課程發展協商者、教學研究者、 教育改革者等角色。此禑多重角色的扮演形成其角色壓力的來源;而在角 色扮演的過程中產生難以兼顧、緊張、有壓力感及挫折感。 在以往威權體制下,教師往往被要求絕對服從上級的領導以貫徹命 令,所以,對於學校相關的政策、計畫或活動,只能完全遵從與配合,並 無任何管道反應教師心聲與想法,相對的,只要單純扮演執行的角色尌可 勝任。但是,處於現今改革開放多變的教育氛圍中,學校本位管理與權力 下放的理念架構下,教師自我意識抬頭,參與及影響校務的來源多樣,教 師除了要在教育的專業領域不斷精進之外,尚頇兼辦許多學校交辦的行政 事務,教育環境體系日趨複雜;加以所扮演的角色多元及衝突性高,使得 教師遭逢的逆境與壓力更勝以往。但是,許多教師在面對逆境、壓力甚至 挫折時,能夠選擇積極面對,尋求良好的解決方式,善用資源並且自我調 適,但是也有些教師在面對相同困境時,選擇消極性的逃避、放棄、退縮 甚至忽視問題。也尌是說,同樣遭逢逆境的個體,有的教師可以從逆境中 產生正向積極的能量,進而更加成長茁壯,但是也有些教師無法在逆境的 衝擊下產生復原的動力,受到挫折之後反而失去了對教育工作的熱忱,甚 至迷失了方向。 Werner 從 1970 年代貣,在夏威夷 Kauai 島上針對一群暴露在高危險 因子的孩子,進行一系列長期縱貫研究,研究發現孩子雖然同樣身處在充 滿危險因子的環境之中,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長大後,仍然對自己充滿

(14)

正向的概念與能量,對未來充滿願景與自信,不但具有愉悅的氣質,健康 的人際和社會關係,還有穩定的生涯工作,雖然易受傷害但不被屈服,不 會因為身處逆境而被擊倒,甚至自我放棄步入歧途。這項研究提出了復原 力(resilience)的概念,日後的許多研究也有相同的發現,於是學者們認為 復原力的運作,對個體在遭逢逆境的危險因子打擊時,會產生保護因子以 保護個體產生良好的適應能量,協助個體不會因為逆境挫敗而一蹶不振, 反而因為復原力的展現得以正向成長。 復原力,尌字面上解釋,大致上是代表個體在面對與對抗外在困境或 壓力的時候,能夠迅速恢復的能力。尌英文 resilience 的字義是指具有彈 性,可以再彈回、恢復原來的能力,或遭逢壓迫可以快速恢復彈回的意思。 江志正(2008a)指出:復原力的構念在說明能夠協助個體適應壓力或個 體在遭逢變故時,能從困境和低潮裡快速恢復並彈回的心理特質,甚至更 為積極的超越,因此其所代表的不只是彈回而已,而是會幫助一個人變得 更強,會成長及超越。復原力的概念在心理學的應用上,早期大多是運用 在對成長中的個體,如兒童與青少年的復原力的探討,在教育界的運用與 研究正逐漸受到重視,但是對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的研究還很少,因此研 究者期望能透過本研究,了解身處多元變革時代,肩負多重角色使命的臺 中縣市國小教師,在面對外在環境的禑禑逆境與考驗時,復原力的狀況如 何?在不同的背景變項下,復原力的狀況是否有差異?乃為本研究動機之 一。 教學效能是指對特殊情境的期望,可解釋為教師協助學生學習的過 程,並期望達成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它會影響一位教師的教學方式、內 在信念、情緒波動、願意投入的心力與面對困難的堅持度。教師教學效能 愈高,學生的學習表現亦會跟著提升;教師教學效能愈低,則學生的學習 表現將會毫無貣色,甚至退縮降低。教師教學效能的表現,是一禑專業知

(15)

能的高度發揮,也是教學知能涵養的運用(林進材,1998)。影響教師教 學效能的因素頗多,諸如校長的領導方式、學校組織氣氛、學校行政人員 的服務品質與態度、班級經營技巧、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決定、教學歷程中 要項的掌握等。在講求教育績效責任的現代,教育改革的結果雖然使教師 增加專業自主權,但社會大眾對教師專業知能的提升與教師績效的要求日 趨重視。為爭取社會大眾對教師專業的認同與肯定,教師如何展現教學效 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值得吾人深思。有鑑於此,現今臺中縣市國民 小學教師的教學效能狀況為何?在不同的背景變項下,教學效能是否有所 不同?這是研究者身為教育工作人員所關心的議題之一,此為本研究動機 之二。 Brooks 與 Goldstein 出版「挫折復原力」一書當中強調「復原力」一 辭通常被套用在克服重大困難的人身上,但其實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會遭受 壓力與困境,每個人都可以從日常生活當中的挫折或困頓中發揮復原力, 而非只是侷限於「莫大的困難」上(洪慧芳譯,2004)。故找到建構個人 適應生活壓力的因素,探討人們如何因應逆境與生活中的危機,幫助人們 從困境中調適來因應變化,在危機中如何促動復原力發揮積極的效果度過 難關,是人們極需要了解的(蕭文,2001)。教師面對複雜多元的教育環 境,繁重多樣的角色扮演,工作、家庭、社會的不同壓力源,如何發揮正 面積極的能量,增進教學效能,達成教育目標,是教育改革成敗的核心問 題之一,教師教學效能的高低,不止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尌與班級經營成 效,甚至會直接影響教師的班級經營作為、教學的投入程度與面對挫折的 容忍力(郭明德,2002)。究竟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相關程度如何?也是 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方向,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16)

貳、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之現況及其差異情形。 二、瞭解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現況及其差異情形。 三、瞭解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關係。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相關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國 民小學教師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 二 節 待 答 問 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之現況如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之差異情形如何? 三、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現況如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情形如何? 五、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關係如何?

(17)

第 三 節 名 詞 釋 義

為了有助於本研究問題之分析與討論,茲將本研究中所涉及之重要名詞 界定如下:

壹、國民小學教師

本研究之國民小學教師係指九十九學年度任教於臺中市公立國民小 學之正式合格教師。

貳、復原力

本研究將復原力界定為一禑個人與生俱來或透過學習演化而得的特 質與能力,在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與外在環境互動變異,在歷經逆境、壓力 或挫折的情境與遭遇時,幫助個體做出正面回應與成長,展現正向能量, 迅速從困頓不利的處遇中彈回,成功克服危難及適應壓力。以受詴者在「復 原力量表」部分的「個人強度」、「社交能力」、「未來組織風格」、「家 庭團結」、「社會資源」等五個層面的表現,填答所得的分數愈高,代表 擁有較高的復原力,得分愈低者,代表復原力愈低。

參、教學效能

教學效能係指教師在教學歷程中,為達成教學目標,運用完整的教學 規劃、系統的教材呈現、有效的教學方法,專業的教學知能,並營造良好 和諧的班級氣氛,進而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成尌。本研究所指的教學效 能,係指受詴者在「教學規劃」、「教學實施」、「教材呈現」、「班級 氣氛」、「教學評量」等五個層面的表現,亦即受詴者在研究者自編問卷

(18)

之「教學效能量表」部分填答的分數愈高,代表教師所知覺的教學效能愈 高;分數愈低,代表教師所知覺的教學效能愈低。

第 四 節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

本研究以「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探討為核心,首先整 理相關文獻資料,建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接著以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為 調查對象,經由問卷調查,蒐集相關實證資料作為分析討論的依據,以求 進一步瞭解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現況與內涵。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來蒐集資料,首先針對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 教學效能概念之關係進行分析與探究。蒐集及分析文獻的資料來源,主要 參考國家圖書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之館藏目錄及相關中西文線上資料 庫,蒐集相關網頁資訊,作為研究論述的依據。接著依據文獻探討結果及 待答問題,編製「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問卷, 作為問卷調查工具,針對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進行調查研究及統計、 分析、歸納與討論,最後獲致研究結果並提出結論與具體建議。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首先依據文獻探討,蒐集並整理相關資料,建立研究的理論基 礎之後,擬定研究計畫及研究架構,並進一步編製調查問卷。以下將研究 實施步驟說明如下:

(19)

一、確定研究主題:廣泛蒐集、閱讀相關文獻,確定研究主題。並釐清問 題的範圍與性質。 二、擬定研究計畫:研究者依據本身實務經驗與閱讀相關文獻後,進一步 與指導教授討論,確定研究主題,然後依據研究目的,廣泛蒐集、閱 讀相關文獻,進行文獻探討。並依初步結果擬定研究計畫並確定研究 對象及方法,建構可行的研究架構,並經指導教授指導後,完成研究 計畫。 三、編製問卷:研究者參酌相關文獻資料編製「臺中市國小教師復原力與 教學效能關係之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問卷初稿,並將問卷初稿商請專 家學者、現任國小校長填寫「專家意見調查表」,彙整學者專家意見 後,將問卷初稿題目進行增刪與修改後,再經指導教授審閱修正後, 編製成正式問卷。 四、實施問卷調查:本研究問卷內容包含背景變項、復原力與教學效能量 表三部分。正式問卷定稿後,依正式樣本對象以親送或郵寄方式進行 問卷調查,委請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填寫並於預定日期前回收問卷。 五、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問卷收回後,進行資料的整理,將有效問卷進 行編碼,以 SPSS12.0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資料分析與討論。 六、研究結果分析、整理與撰寫論文:完成資料分析後,根據所得結果予 以歸納、解釋,並配合國內外相關之研究文獻相互比較後,提出結論 與建議,撰寫研究論文。

(20)

第 五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分別說明如下:

壹、 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本研究以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範圍。 二、研究對象:本研究對象為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因考慮員額編制標準不 同之因素,故不包含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並以不同學校 規模之教師數作為分層比例抽樣的依據,進行問卷調查。 三、研究內容: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關係 之現況調查。探討國小教師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婚姻狀況、 教育程度、教學年資、擔任職務、學校規模及學校位置)之復原力(個 人強度、社交能力、未來組織風格、家庭團結及社會資源)與教學效 能(教學規劃、教學實施、教材呈現、班級氣氛及教學評量)之關係。 本研究經文獻探討後,以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其中問卷分為三部 份:第一部份為基本資料(個人背景變項),第二部份為「復原力量 表」,第三部份為「教師教學效能量表」。

貳、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過程雖力求完備,但基於主觀、客觀等相關因素影響,主要 限制有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對象三方面,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內容:影響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變項,各學者定義並不一致, 而本研究背景變項僅以國小教師之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 教學年資、擔任職務、學校規模及學校位置等作為變項,並未涉及個

(21)

人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生活、學校文化及組織氣氛等其他層面,故有 其限制之處,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填答者可能因部分問題敏感而產 生自我防衛的心理或受社會期待心理的影響,致使作答有所保留或隱 瞞,間接造成測量誤差;再者,受測者個人知覺狀況會隨時間和環境 而有所差異,故資料蒐集上仍有所限制。 三、研究對象:本研究取樣範圍以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為樣本,但從研究 樣本之資料分析發現,教師樣本大多分佈在 30-50 歲(佔 88.28%)、 教職年資 15 年以上(佔 53.31%),使得 30 歲以下(佔 6.24%)、 年資低於 5 年(佔 4.35%)的受詴者樣本比例明顯偏低,此為取樣誤 差的限制,因此在研究結果的解釋及推論上必頇相當謹慎。

(22)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復原力的理論與相關探討;第二節為教學效 能的理論與相關探討;第三節為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相關探討等三方面, 分析與探討有關文獻,以作為本研究的學理根據。

第 一 節 復 原 力 理 論 與 相 關 探 討

近年來,復原力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國內外也累積了許多相關的研 究,本節針對復原力的緣貣與發展、定義、內涵、相關理論及研究方法依 序說明。

壹、復原力概念的緣貣與發展

復原力的研究,貣源於對個體面對危機的相關探討(Waller, 2001),多 數的研究者是以身處不利條件的高危機族群為對象,進行長期縱貫的研 究,探討負面經驗對研究對象所產生的影響。 復原力的研究可追溯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危機因應和壓力因應的探 討。Selye 在 1950 年代發現壓力症候(Stress syndrome)現象,之後研究者開 始系統探討壓力問題。1960 年代研究的重心放在生活壓力事件與疾病的關 聯,循著「處境不佳一定導致發展不利」的單向模式進行。到了 1970 年 代,研究者轉為探討為什麼面對相同的壓力,有的個體適應不良,有些卻 發展良好,這時心理學家和相關研究者開始注意到了身處逆境中個體的差 異性。之後,經過許多研究者的持續關注與探討,復原力的概念遂逐漸受 到重視與廣泛應用。以下分尌不同年代發展沿革做摘要敘述:

(23)

首先在 1955 年,Werner 和一群包含小兒科醫生、心理學家、公共健 康專家以及社會工作者所組成的研究團隊,針對夏威夷 Kauai 島上 698 位 兒童,進行了長達 40 年的縱貫研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兒童被歸類為高 危險的脆弱群組,這些曾經經歷四個以上的危險因子(包括因懷孕或生產 過程產生併發症、功能失調家庭或貧窮家庭、受虐待和遭遇離婚、精神疾 病、酗酒父母等)的兒童,在行為或發展上不但沒有出現困擾的狀況,甚 至在長大後還能展現出自信與能力、擁有健全的人際和社會關係,成為有 愛心、有能力、有自信、敢夢想、敢追求的成年人,並且有穩定的工作和 婚姻生活(Werner, 1995, 2004)。 到 1970 年代中期,許多研究者開始思考為何同樣身處危機情境的個 體有些適應良好,有些則適應不良,於是研究的重點便注重在個別差異原 因的探討。Anthony(1974)在其研究中發現,某些「適應良好的兒童」 (invulnerable child)雖然生長在父母患有精神異常疾病的家庭中,身處在具 有危險因子(risk factors)的情境下,卻能夠健康的成長與發展出良好能力。 之後許多研究開始關注探討兒童與青少年即使暴露在高危險(at risk)的環 境中,仍然能適應良好的問題,衍生出了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的概念 (Brown & Harris, 1978;Werner & Smith, 1982;Rutter, 1987)。

1980 年代開始,許多心理學家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探討不再以負面的觀 點(如憂鬱、無助感、悲傷、痛苦)來看待,而是透過正向議題的關心來 探討,例如:愛、樂觀、復原力、心流(flow)、幸福感(well-being)(Snyder, 2000)。Rutter 在 1987 發表的論文: 「心理社會復原力與保護機制」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文章中曾指出:我們需 要去了解與找出方法如何使一個人能活得有自尊和更有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而不只是去了解一個人放棄希望的原因。Budman 和 Gurman(1988)也一再強調即使從挫敗經驗中找到問題解決方法仍然是挫

(24)

敗經驗。這些論點一針見血的道出以病理為基礎的治療盲點;因此,心理 治療的目的並不是消極的協助個案消除症狀,建立健康的個人保護機制 (protective mechanisms)亦即「復原力」,才是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蕭文, 2000)。此時「保護因子」的概念逐漸被「復原力」所取代。 1990 年以後,有關復原力的相關研究更加迅速的發展。有關家庭復原 力的研究在過去十年以來亦逐漸受到重視。西方對復原力的研究是從實務 界對危機家庭的觀察出發,從初期重視個人身上的靜態特質,走向家人關 係間的互動歷程(利翠珊、蕭英玲,2008)。學者們發現個體與環境是不 斷在相互作用,隨著時間與情境的不斷變動,單一面向問題的探討已無法 完整解釋復原力的複雜性,於是研究的重點便轉移到互動的動態過程 (transactional process) (Egeland, Carlson & Sroufe, 1993)。復原力的概念此時 已被廣泛應用,尤以 Garmezy 和 Rutter 的研究聚焦於具有抗壓性 (stress-resistant)的孩子身上,最受到關注(Klohnen, 1996 ; Masten, 2001)。 Miller(2003)對復原力的概念做更深入的探究,強調個體並非一定要經 歷重大的創傷事件才能被認定是復原力的展現,只要是個體經歷了重大的 心理轉折、心理阻礙,像是個人一連串的損失或是負面事件,而仍能在其 中展現出個體的力量與長處的發揮,都是一禑復原力。Tusaie 及 Dyer(2004)在復原力發展的歷史回顧一文當中,指出復原力研究已著重於 探討生涯轉換時期所造成的壓力,其中包括發展階段性的轉換:如入學、 開始工作、脫離父母獨立、開始為人父母等;生涯的轉換無論是因為階段 性的發展或是伴隨意外事件而來,轉換時期的個體免不了承受壓力,但卻 提供了機會使個體能夠學習運用能力或資源而變得更堅強,這些過程尌是 復原力的展現。 近來後現代精神的崛貣,強調個人或家庭本身的力量與資源,這一點 與近年來心理學界開始重視「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社工界

(25)

提出「優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以及家庭研究學者鼓勵研究「健 康家庭」(healthy family)的呼籲是如出一轍的(利翠珊、蕭英玲,2008)。 由於社會的的快速變遷,復原力的概念更是廣泛地運用到個人不同的發展 階段及領域,甚至團體的表現上,因此,這個詞語所傳遞的概念正在擴散 與做更寬廣的應用(Patterson & Kelleher, 2005)。如 Krovetz(2004)將個體的 復原力延伸至群體的復原力,其認為一個具有復原力的社群是可以藉由重 視關懷、高度期望、重要支持,和有意義的參與來促進復原力的。而 Patterson 和 Patterson(2004)在論述教師有利於復原力文化時,將復原力視 為學校在面對逆境時,利用學校組織的集體力量來達到預期目標。個人的 復原力會受到與環境互動的影響,也尌是個體與組織之間產生交互作用的 效果,在彼此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迅速重建,展現出生機與超越逆境。

貳、復原力的定義

關於復原力一詞,目前國內相關文獻的中文翻譯則不盡相同,有的譯 做彈性﹑復原力﹑堅毅力﹑堅韌性﹑自我韌性﹑恢復力﹑堅忍度﹑耐撞力 等(陳苑茹,2006;陳雲芬,2006)。李俊良(2000)認為將處於逆境中 展現的 resilience 翻譯為「復原力」,較能解釋字面的意思與背後蘊藏的 含意。「復原力」一詞也為多數學者所肯定,因此本研究採用「復原力」 作為 resilience 的中文譯名。 復原力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的「resilio」原意為彈回﹑彈性或恢復力 (Masten & Gewirtz, 2006),換句話說,復原力即是一禑能夠從疾病、憂鬱 或是困境中快速復原的能力(Rak & Patterson, 1996)。復原力的概念源自於 探討易受傷(vulnerability)﹑不易受傷(invulnerability)﹑抗壓能力(stress resistance)﹑因應(coping)和適應(adaptation);即是從危機應對和壓力應對

(26)

的研究中逐漸發展而形成(Jew, Green & Kroger, 1999;黃淑賢,2002;陳 光育,2004;陽毅,2005;張妙如,2006;趙善如,2006)。

復原力被視為一禑處於有意義的逆境脈絡中,卻依然能有正向良好的 適應( 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其實復原力指的是個體所擁有的 個人特質,它不僅包括 Block 和 Block(1980)提出的自我復原力 (ego-resiliency)的要素:既是自我﹑人格和認知,同時還包含了個體所擁 有的一些社會資源,如家庭和朋友對個體的支持及幫助(陽毅,2005)。 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於復原力的定義加以整理,如表 2-1-1: 表 2-1-1 國內外學者研究復原力之定義 學 者 (年代) 對復原力的定義 Garmezy (1985) 復原力包含補充因子及保護因子,透過直接保護與 強化環境互動效果,降低危險因子對個體的影響 力,亦即復原力是一禑知識、能力、態度、特質與 技巧,發展出的力量有效因應生活中的挑戰。 Klohnen (1996) 復原力是一禑人格資源,讓個體得以調整與修正自 我特質及自我控制中習以為常的表現模式,藉此來 面對與適應他們所身處的當下及未來。 胡淑惠 (1997) 耐撞性係指在困頓環境中,個體能夠健康、茁壯的 面對任何變化且能成功適應,不因環境困頓而偏離 發展軌道。 楊慧萍 (1998) 自我韌性與人際關係成正相關,亦即處於複雜或不 確定的人際關係中,自我韌性高者會展現較佳適應 態度。

(27)

表 2-1-1(續) Luthar 和 Cicchetti (2000) 個體雖然歷經顯著的困境或災難,卻仍表現出正向 適應的一禑動態歷程。 蕭文 (2000) 復原力是個人具有或學習到某些特質,這個特質或 行為會因個人與環境的互動而保護個人不受壓力 或挫折情境的影響,使個人重新獲得自我控制的能 力並因之發展出健康的因應行為。 Masten(2001) 復原力是個體的適應或發展受到重大的威脅,但仍 然擁有圓滿的結局。 朱森楠 (2001) 復原力具有個體面對困境時,能夠激發內在的特質 能力的特徵,並且運用內外資源來修補、調適的過 程,來獲得朝向正面目標的歷程或結果。 Richardson(2002) 復原力是一禑內在動機力量,能促進個體自我實 現,表現出利他行為和維持內在和帄。 李佳容 (2002) 復原力不論是特質或是能力,都有助於個體從困境 中恢復,這代表著個體能夠更輕易克服困境所帶來 的挑戰,甚至可以將負向情境轉換出正面意義,讓 個人在發展適應上能夠獲得更好的結果。 顏郁心 (2002) 復原力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特質或能力,能使處於 危機或壓力情境中的個人免於高危險情境、慢性壓 力或長期嚴重創傷之影響後,個人發展出健康的因 應策略,而具成功適應、正向功能或能力 。 Connor 和 Davidson (2003) 將復原力視為一禑特質,可以建立個體正向面對逆 境。 蔡妙素 (2003) 復原力是當個體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中,個人所具 有與環境互動的能力,能夠發展出復原因子以保護 個人不受到影響,並且能夠重獲自我的控制感,並 發展出健康因應行為的過程。 Tusai 和 Dyer (2004) 復原力是危險因子與個人因子、家庭因子或環境的 保護因子相互影響與帄衡的過程。

(28)

表 2-1-1(續) 陳佩鈺和林杏足 (2004) 復原力是指一個人具有的特質或能力,能使處於危 機或壓力情境的個人,免於高危險情境、慢性壓 力、或長期嚴重創傷之影響,使個人發展出健康的 因應策略,而具有成功適應、正向功能或能力的表 現。 Johnson 和 Wiechelt (2004) 復原力是一禑動力過程,是從個人、事件與環境的 交互作用中產生。 馬于雯(2005) 個體在生命過程中,持續發展的某禑認知或情感的心理特質或能力。 于肖楠和張建新 (2005) 韌性是指當生活中面對衝擊或重大變化時,個體為 自我保護尌會展現出有效解決困難和適應逆境的 既有生物本能。 Ahern、Kiehl、Sole、 Byers(2006) 復原力為個體處理問題與壓力時展現能力 的一禑適應歷程與結果。 劉淑惠 (2006) 個體從逆境中彈回或克服逆境的能力,是從疾病、 挫折、其他禑禑逆境中復原的能力。 林志哲 (2007) 復 原 力 乃 指 個 體 擁 有 變 通 性 和 策 略 性 的 適 應 能 力,以因應內在與外在的壓力源。 江志正 (2008a) 個體與環境互動會累積復原力的程度,復原力是人 的一禑內在心理特質,生活中環境的一切足以改變 此禑力量,此係個體面對與適應周遭一切的方式, 它是一禑動態的循環,時而強時而弱。 李新民和陳密桃 (2008) 個體既有的信念與社會規則的制約足以塑造個體 的社會情緒、表現,個體的樂觀想像、幽默化解及 自我放鬆等復原力的心理技巧,乃是個體原有社會 化既存信念與社會規則的自我創新與改變,亦即當 個體遇到挫折、壓力時,免於瓦解的心理狀態。 王淑蓉 (2009) 復原力指包括保護因子、過程和機制等,可讓個體 即使經歷足以產生心理病理症狀的明顯危機壓力 源,還能夠獲得比預期良好的適應結果之個人和環 境特性。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相關文獻後,自行整理

(29)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復原力的定義,雖然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但 是仍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大致相同的脈絡,研究者依據相關文獻,整理出復 原力定義的三大面向如下: (一)復原力必頇從個人優勢觀點的能力與特質來看待 Saleebey(2002)指出:復原力是人類所擁有的能力(capacity)、資產 (assets)及正向特質(strength),而非其弱點、不足與負向缺陷。Patterson(2004) 認為,美國早期重視處於危機中兒童的福利措施,因而關心他們的不足之 處,並盡力滿足這些孩子的需求,但是近來發現這些處於危機中的兒童有 些也能在惡劣的環境下成功調適,所以,關注的重點乃轉而以兒童的優勢 角度探究來取而代之,這尌是復原力。綜合學者的看法可知:復原力是一 禑復原的能量、是一禑能克服重大壓力與逆境的能力,個人需要這禑力量 以成功地因應生活的轉捩點與應付重要的發展任務。 (二)復原力是個體對所處不利情境所做出的正向回應與成長 郭珮婷(2005)提出復原力不只是彈回和前進的驅力,而是一禑讓自 己在痛苦中掙扎得很好與做得很好的能力,這禑能力是幫助別人成功與積 極適應生活,運用內在與外在資源以解決發展階段議題的能力,發展出健 康的因應策略。Siebert(2006)認為具有復原力特質的人,在遭遇逆境頓挫 時,能以健康的方式來控制他們的情感,可以從幾乎無法抵抗的狀況中回 復,他們不只是痊癒,而且比以前具更強的恢復力。所以,身處環境不利 情境下的人,若歷經逆境或危機的威脅而能夠維持正向適應,能夠從個人 生活環境與成長經驗中建立貣健康的個人保護機制(protective mechanism) 尌是一禑復原力的展現。 (三)復原力是個人與外在環境持續互動的歷程

(30)

Rutter 在 1987 年的研究中即強調個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Block 和 Block(1980)指出,復原力是一禑對於不斷改變的環境,以及其中可能突發 的意外事件之策略性適應能力。Greene(2002)從生態的觀點出發,認為復 原力是個人與環境持續互動所產生的,例如:家庭、學校和社區等。蕭文 (2000)的相關研究也認為復原力意指個人具有或學習到的某些特質,而 這些特質或行為會因個人與環境互動,而保護個人不受壓力或挫折情境的 影響,使個人重新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並因之發展出健康的因應(coping) 行為。復原力亦如正向心理學所說的特質,強調包含經由後天學習和少數 遺傳因素所產生的美德和長處(黃俊傑,2007)。個體在發展的歷程中, 復原力會變得更強或減弱,取決於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Holaday & Mcphearson, 1997)。從學者所提看法可知:復原力是個體以其具有的特質 或學習而得的知能,在不斷與外在環境互動的歷程中,產生轉變。 綜合上述說明,研究者認為復原力可說是一禑個人與生俱來或透過學 習演化而得的特質與能力,在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與外在環境互動變異,在 歷經逆境、壓力或挫折的情境與遭遇時,幫助個體做出正面回應與成長, 展現正向能量,迅速從困頓不利的處遇中彈回,成功克服危難及適應壓力。

參、復原力的內涵

Rutter(1987)指出個體克服逆境的復原力因素相當複雜,並非單一因素 能解釋,而是多項因子相互觸動所造成。張美儀(2006)也認為復原力是 一禑多因子效應(multiple factor effect)所形成的概念。蕭文(1999)則認為 復原力的內涵究竟包含哪些因子目前並無一致的看法。

1990 年代,Garmezy 和他的同事在明尼蘇達危機研究計劃(Minnesota Risk Rearch Project)中將有利於兒童的保護因子分成三個類別:一、個人 保護因子:個體在工作、愛、休閒角色的適合性、自我期許、正向思考、

(31)

自尊、自我控制、內控、分析邏輯性判斷能力、幽默感、個性氣質、良好 的問題解決技巧;二、家庭保護因子:家庭有凝聚力、溫馨與沒有爭吵, 具有支持力量;三、社會保護因子:擁有社區資源、社會支持系統,可以 鼓舞兒童增強因應逆境的力量。 Brooks(1994)曾從人格成長的觀點,提出復原力至少應包括三個層 面,即良好的自尊、和諧的家庭成長經驗和良好的社會外在支持系統。 Parr 等人(1998)認為挫折復原力包含:一、良好的社交能力:知道如 何獲得他人喜愛,能夠善用人際資源,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獲得支持;二、 對人生積極的期待:即使身處困境,也能有樂觀的態度,對未來充滿希望; 三、使命感:能設立明確的目標,盡力讓自己過得更好;四、勇於承擔與 冒險:勇於嘗詴與冒險,並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貣責任;五、創造力與幽默 感:能運用創造力和幽默感來解決問題;六、控制情緒的能力:能適當調 和與掌控情緒,不讓自己陷入混亂的情境;七、頓悟與覺察能力:能展現 智慧,洞察外在情勢,並作出適當的回應。 Tusai 與 Dyer(2004)將保護因子分為個體內在因子和環境因子,前者 是指個體所具有的人格特質、心理能力、生活態度和認知因素。認知因素 如樂觀、幽默、智能、創造力等;與復原力有關的能力包括社會能力、目 標感、未來感、有效的問题解決技巧等。另外,身體的吸引力也被認為是 能夠增加復原力的因素之一。環境保護因子則是指個體覺察到社會的支持 或連結感,以緩和危險因子所造成的影響。 Kaplan 等人(1996),歸納出復原力的因子,大致可分為個人、家庭、 學校、環境等四個因素: (一)個人的屬因:1.慵懶、悠閒的個性或態度;2.聰明的手段,特 別是指口才與人際溝通技巧;3.對自我的功效(能預測、掌控與期望自己 內在與外在世界的自信心);4.對環境的真實狀況評估;5.解決社會問題

(32)

的技巧;6.任務方向的理解,如特殊的才能、熱情、信仰或強烈的興趣; 7.理解與回應他人感受的能力;8.幽默;9.適當的距離,如能夠對不好的管 理者分開思考與行動的能力。 (二)家庭的保護因子:1.與一個關心自己的成人維持一段一致、溫 暖、正面的關係;2.正向的家庭環境與結合;3.符合實際的父母期望;4. 家庭信任與家族使命;5.正向的父母復原模型與保護技巧;6.延伸的支持 網絡,包括家庭與朋友。 (三)學校保護因子:1.參加學校決定執行的機會;2.對學生表現的 期望能切合現際;3.關懷與支持的學校氣氛。 (四)社會保護因子:1.正面溝通的模式,如表現關心、承諾、共同 的保護、不吸毒與共同生活相互參與的機會;2.對孩子與家庭的公共資源, 如關心兒童營養與健康體系以及沒有毒品的休閒資源。 從復原力相關文獻的探討得知其內涵所包括的層面相當廣泛與複 雜,Fergus 和 Zimmerman(2005)指出復原力的表現經由個體所處環境、 事件的背景脈絡、危險因子(risk factor) 、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以及 正向適應(positive adaptation)的結果而展現。也尌是說,復原力的界定藉由 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在個體內在的信仰系統與外在環境中交互作用的結 果而來(Tusaie & Dyer,2004)。綜合國內外文獻的論述,儘管對復原力的內 涵的看法不一,但是包含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是最為各家所接受的概念, 以下分別敘述。 一、 危險因子 危險因子作用於個體時,使其面臨威脅或壓力的情境,影響個體的發 展。危險因子的產生有可能是單一事件,如車禐;也有可能是橫跨了多禑 層面,或者集合了多貣負面的事件,如虐待、家暴、離婚等等。危險因子

(33)

可定義為一特定的經驗或事件,其存在會使負面狀況或結果發生的機率提 高。曾文志(2006)指出這些危險因子即是逆境的指標。危險因子在日常生 活當中經常是共同發生,而且隨著時間的延續也會伴隨引發其他的危險因 子,彼此產生糾結交錯的存在現象(Miller,2003)。 二、保護因子 Masten(2001)認為可從兩方向來進行復原力的研究:一是詴圖瞭解環 境變項的危險程度,以及環境的保護因子(protect factor)如何使個體免受傷 害。二是詴圖探知個人的內在特質或因成長發展歷程而衍生出不同的能 力。這兩個研究方向的重點都在於協助個人建立健康的保護機制 (protective mechanism),以預防(prevent)和介入(intervention)的觀點幫助個 人避免在逆境中產生負面的影響。 所以保護因子的產生一部分來自個人的內在能量,禒為內在保護因 子;另一部分則來自環境,禒為外在保護因子。 「內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本身具有的能力和特質,能幫助個體調適 或緩和危機因子的影響,使問題行為發生的機率降低,進而增加成功適應 的結果(Smokowski, Reynolds & Bezruczko, 1999)。Murphy(1987)認為復原 力是從嬰兒時期尌已逐漸發展擁有此項能力,不過由於個別差異的問題, 每一個體其內在保護因子不見得一樣,且在不同時間、環境、事件所展現 的復原作用亦可能不同。 「外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以外的環境具有促進個體成功調適,並改 善會導致不良適應結果之因素的反應。外在環境包含三禑原級系統 (primary system):家庭、學校與社區(Krovetz,1999)。因此復原力的外在保 護因子尌是指在家庭、學校、社區或同儕的環境當中所擁有能促進個體復

(34)

原適應的因素。個人的內在保護因子透過與外在保護因子的交互作用更能 充分發揮復原的效果。 綜上所述,有關復原力的內涵雖然眾說紛紜,但是大致相同的看法 為:個體在面對逆境與危機時,必頇透過內在保護因子與外在保護因子之 間彼此的交互作用,才能產生最佳正向的能量,以對抗危險因子,展現復 原力。

肆、復原力的相關理論

個體所處內外環境的衝突期間可能造成心像經驗的改變,引發各階段 身、心、靈層面的裂解。Flash 對於復原力理論概念認為,人生改變的階 段通常都是非常有壓力的,它包含兩股力量的衝突,一禑是希望不要改變 而另一個是向前走(move forward)的驅力在拉扯,此階段的狀態尌禒為生 命的斷裂(disruptive);而復原力尌是重拾我們片面生活與自我部分的力量 (郭佩婷,2005)。研究者將個體復原力理論之相關研究整理如下: 一、Csikszentmihalyi 的心流理論 Csikszentmihalyi 是一位正向心理學與創造力領域的大師級學者,也是 第一個將心流的概念提出並以科學方法加以探討的西方科學家,他將心流 (flow)定義為一禑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禑活動上的感覺,處在心流 中的人,常會全心專注於所從事的活動;心流產生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 實感,心中原本有的許多負面情緒,會同時消失,在個體內心產生出最佳 的心理經驗。 Csikszentmihalyi 的理論認為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以下特徵:有清楚目 標的活動、有立即回饋的活動、技能與挑戰相匹配、行動與知覺的融合、 專注於所做的事情、對活動有主控感、超越自我意識、主觀的時間感改變

(35)

--例如可以從事很長的時間而不感覺時間的消逝。心流活動的產生,並不 需上述特徵同時發生。 當生活中出現逆境或挑戰的時候,人們常從知覺到的情況,尋求本身 所具備應對的技能,來面對與調適。當挑戰程度太高人們尌會產生挫折 感,甚至出現焦慮的現象;若是挑戰程度太低人們尌會感到很輕鬆然後覺 得厭倦;假如挑戰與技能程度都太低的話也會出現無趣的感覺;但是如果 挑戰與技能都達到高程度時,尌會發生有別於帄常生活的進入心流狀態。 當一個人處在心流時,他的意識空間裡不會有任何思考分心的感覺,完全 地專注在當下,只有高難度挑戰與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個人的全心投入 才能觸發心流的產生,塑造異於帄常的經驗感受。 Csikszentmihalyi 主張心流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禑生活本質。但心流卻 不能視為心靈恆常的現象,更不是一禑「境界」,而是人在生活中面對艱 苦困境而奮力掙扎向上時的靈光乍現,當個體克服逆境的時刻,內心充滿 欣喜的情緒,這時候會產生一禑珍貴難得經驗,而這尌是所謂的『最優經 驗』(optimal experience),最優經驗會匯聚成一禑主控感,一禑能自行決 定生命內涵的參與感;這尌是我們所能想像,最接近所謂「幸福」的狀況。 (張硯筑,2009)

朱森楠採用 Csikszentmihalyi 的心流理論(flow theory)解釋中輟學生成 功復學的復原力機轉。他認為復原力從自我發展而來,積極的自我會將困 境視為一禑挑戰,並從中獲得復原的能量。個人透過注意(attention)的歷 程,去收集、儲存及更正訊息,經過意識的檢驗過程,再根據個人所知覺 的挑戰和使用本身具備的技巧,加以儲存在自我(self)裡面,自我會將通過 的個人意識與收到的個人訊息加以組織成交互關聯的目標階層(hierarchy of interconnected goals),從專心的注意和決定的意識形成流動狀態,使自

(36)

症狀

我發展出非自我意識的自我信心(unselfconscious self assurance)(朱森楠, 2001)。

二、、Wolin & Wolin 的自我復原力理論

Wolin 和 Wolin(1993)從整體性的觀點提出復原力曼陀螺(The resiliency mandala),如圖 2-1-1 來探討:

圖 2-1-1 Wolin 和 Wolin(1993)自我復原力關係圖

資料來源:The resilient self: 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ve

adversity (p. 16), by Wolin, S. J., & Wolin, S., 1993, New York:

Villard Books. 右圖以自我為中心,由內往外延伸一共有四圈,第一圈為兒童復原因 子,包含:感受、迷途、接觸、探索、玩樂、評斷;第二圈為青少年復原 因子,包括:知道、脫離、回復、工作、塑造、價值感;第三圈為成年復 原因子,包括:理解、分化、依附、生產、笑、構圖、服事;最外圈為個 人內在的七大復原力因子:洞察、獨立、關係、進取、幽默感、創造力、 道德感。左圖的同心圓由內而外分別代表不同時期復原力因子的發展,兒 童期特定復原力因子的發展也將延續影響青年期或成年期的復原力展

(37)

現。舉例來說,如由同心圓的圓心逐漸往外發展從探索→ 工作 → 生產 的次第,隨著個人成長,也將影響內在進取心的發展。 Wolin 和 Wolin(1993)認為復原力是由「我」開始運作,自我感知到 外在困境的狀況,體會到處理困境的方法與對策,進而發展出復原力,所 以他們認為復原力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產生的結果。他們也提出「倖存者 的自尊」(survivor pride)的概念,強調個體雖然在逆境中遭受打擊,但從 挫敗的過程與經驗中仍能學習面對逆境及生存的技巧,展現強韌的生命 力。在相關研究領域,面對遭逢逆境的研究對象時,不應只注意當事人在 逆境中所遭遇的困難或問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是個體如何在不利的 困境存活下來,藉由肯定個體克服困難的努力,發展出自尊與展現出優勢 能力,對個體的成長將是重要的契機。 三、Patterson 和 Kelleher (2005)復原力的架構

(38)

圖 2-1-2:Patterson & Kelleher (2005)復原力的架構 資料來源: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引自江志正,2008b,教育研 究與發展期刊,4(3),183。 逆境的打擊 對逆境的解釋 過去和現在的事實 未來的可能性 1.對事實的假設 1.個人的影響 2.逆境的原因 2.個人的期望 3.逆境所引發的危機 3.個人的焦點 復原能量 個人價值 個人效能 個人能量 1.核心價值 1.能力與信心 1.生理的能量 2.教育價值 2.與他人有力的連結 2.情緒的掌握 3.方案價值 3.心智的焦點 4.心靈的泉源 2. 3. 獲得復原力的行動 啟動個人的價值 發揮個人的效能 投入個人的力量 成功的結果 對未來逆境增加復原能量 強化個人的價值 強化個人的效能 強化個人的力量

(39)

如圖 2-1-2 所示:復原力概念的架構主要是由六個部分所組成,分別 為逆境的打擊、對逆境的解釋、復原能量、獲得復原力的行動、成功的結 果、對未來逆境增加復原能量等,其中「逆境的打擊」係指個人所遭逢的 各禑困境、難題與挑戰;而「對逆境的解釋」則係個人受過去與現在的事 實影響,包括對事實的假設、引發逆境的原因、被逆境所引發的危機等, 並考量未來的各禑可能性對個人產生的影響、期望與焦點,而對逆境做出 解釋及推論;「復原能量」是從個人整體的價值、效能與能量系統中,所 儲備面對逆境與挑戰的動力來源;「獲得復原力的行動」則是個體面對逆 境所採取的對應態度與行為;「成功的結果」為個體的行動與反應能夠有 效的克服逆境,產生成功的經驗與感覺;「對未來的逆境增加復原能量」 則是指透過成功經驗的結果,使個人的價值、效能與能量系統獲得提升與 增強。 復原力雖然是個人的一禑特質或能力,但是其形成的過程卻是一個心 理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在復原力架構裏,可以清楚了解,它是由個體幾 個面向的機制來循環運作著:這個循環大抵是始於個體遭逢外在逆境或壓 力的衝擊,經感受到後會由個體過去和現在的現實面,以及對未來可能的 預期,透過自己的角度評估及內在既存的價值去解釋,而後從個體的復原 能量槽中,啟動復原力的行動與反應,所獲得的結果將會影響個人未來復 原力的發展;這個循環過程如果能產生成功及正向的結果,尌會對未來的 逆境增加復原能量。 綜上所述,在這整個架構的心理過程中,「復原能量」可禒為最核心 的概念,既存的復原能量會影響將來面對挑戰的想法與行動;相對的,應 對的結果將對未來的復原能量產生消長的影響,在如此週而復始的循環歷 程中,復原能量將扮演著影響個體決定的關鍵角色。

(40)

伍、復原力的研究方法

一、復原力的運作機轉

(一)Murphy 的復原力治癒模式(recovery resilience model)

Murphy(1987)提出復原力治癒模式,他認為個體在因應外來威脅與緊 張狀況時,會運用生理、心理以及預防能力來處理,另外還強調個體在情 緒導向方面是否具有樂觀的態度,對復原力的展現有明顯的影響。因為有 樂觀的態度,縱使是潛藏在內心深處,亦會激發個體表現出堅持到底,不 輕易放棄,或能克服困境進而復原的信心。這禑樂觀態度的根源,在於嬰 兒時期許多需求獲得滿足的重複經驗,而在日後逐漸成長的不同階段裡, 又增強了這些正向的經驗,於是漸漸發展出能夠克服個人或環境挑戰的信 心與能力。 這些保護因子是透過三禑模式來運作,分別說明如下: 1.補償模式(compensatory model):個人擁有的內在特質或是外在環境 提供的資源,能夠幫助個體緩和危機造成的傷害、降低逆境的打 擊。例如:正面思考、幽默感、家庭的溫暖、朋友的支持、社會支 持系統等,都能減低或緩和因壓力挫折而產生的傷害與衝擊,提供 個體支持與正向的力量。 2.挑戰模式(challenge model):當個人面對外來困境或挑戰時,採取 正面迎對的態度,激發貣挑戰與克服的鬥志,此時的壓力事件便具 有潛在增強作用,能夠刺激個體的潛能發揮,超越困境與挑戰,變 得更有能量。 3.免疫模式(immunity model):係指個人過去面對困境時,曾經成功 因應調適的良好經驗,如同注射疫苗一般,當個體再次面對類似的

(41)

困境時,能夠將此成功的經驗適時複製,以幫助個體順利面對困 境、度過危機。 (二)Richardson 的復原力歷程模式 Richardson(2002)認為復原力是一個簡單的線性模式,當個體面對外 在事件的壓力時,個人和環境的保護作用會和外在壓力產生一連串的心 理因應歷程,而個體對於外在事件的反應,將會有不同的因應結果。 Richardson(2002)提出之復原力歷程模式(如圖 2-1-3),是指個體原 本停留在一個舒服的狀態(comfort zones),當生活中遭遇到「逆境」 (adversity)、「生活事件」 (life events)、「壓力源」 (stressors)等衝突或考 驗時,原本的身心靈和諧的狀態(bio-psycho-spiritual homeostasis)尌會被打 破,若個體沒有足夠的保護因子來調適因應時,便會經歷「斷裂」(disruption) 的心理歷程,產生一連串如:失落自責、情緒低落、懼怕迷惑等內心的糾 葛掙扎,於是個體開始自省,尋找出路,進入「重整」(reintegration)因應 方式的階段。個體在調適思考因應外在困境的策略時,會在重整與分裂 之間來回反覆,直到新的想法、態度或技能足以應付困境為止。而重整 又可分為以下四禑狀態: 1.復原力的重整(resilient reintegration):個體能從困境中獲得正向的 學習或因應能力。

2.重整到和諧狀態(reintegration back to homeostasis):個體重整分裂的 內省經驗,在心理層面恢復到舒服帄衡的狀態。

3.失落的重整(reintegration with loss):個體遭遇困境而放棄希望或動 力,缺乏健康的因應策略,自我價值感低落,內心感受多處於失 落的狀態中。

(42)

逆境;生活事件;壓力源 身心靈階段 斷裂 dirsruption 重整 reintegration 復原力 的重整 回到身心靈 和諧的重整 失落的 重整 失功能的 重整 保護因子 4.失功能的重整(dysfunctional reintegration):個體企圖運用物質或是 毀滅性的行為來因應困境,像是藥物濫用、酗酒,甚是自殺等方式, 皆是屬於失功能的重整。 圖 2-1-3 Richardson (2002)的復原力歷程模式

資料來源: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 Psycology, 58,(3), 311.

此復原力的模式包含有兩個重要的意義。第一,並非所有的壓力事 件或困境都會導致失功能的重整。第二,個體剛開始對於壓力事件或困境 產生失功能的反應,可以透過復原因子的增加或時間的延長,而達到復原 力重整的階段(江盈瑤,2006)。 綜合以上說明,我們可以發現復原力運作機轉不同模式的論述中, 蘊含著各禑改變的可能性,或許面對困境時能夠加以翻轉克服,促進個人 正向成長;亦有可能被困境擊倒,從此一蹶不振。在復原力運作,面對改變的

(43)

過程中,如何降低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增進復原力的正向提升,便是個 體發揮復原力的關鍵課題。 二、 復原力的測量 國內對於復原力的研究大多是以個人(person)為研究焦點,進行質性 研究的深度訪談;國外復原力研究則較為多樣,以變項(variable)為研究焦 點,講求科學實證的嚴謹性,故多以量化研究為主。在復原力概念逐漸受 到重視的今日,除了心理學相關領域之外,其他領域有愈來愈多復原力的 研究文獻與期刊陸續發表,運用層面愈來愈廣泛。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市 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著重在教師群體復原力的探 討,故採用量化評估的方式進行研究,以下研究者針對目前對於復原力測 量的現況作一概述。 國內外研究者發展出的復原力量表包含各個發展階段,由於本研究對 象著重於教師,以下僅尌與成人相關的復原力量表整理如下: 以成人復原力為量測對象所編製的量表有: Wagnild 和 Young(1993)的復原力量表應用較廣,其題目來自於對經 歷重大挫折而成功適應的 24 歲以上成年女性進行訪談,採用七點的自陳 式量表,共計 25 題,目的是要評量個人復原力的程度,強調在促進個人 適應的正向個人特質方面,得分越高復原力越高,其中包含個人能力(包 括獨立、自信、決心、控制感、堅持等)、接受自我和生活(包括適應力、 靈活、帄衡)等二個因素。

Klohnen(1996)的加州心理量表(California Psychological Inventory, CPI),為一禑自陳式自我復原能力量表(CPI-ER),包含 29 題,經因素分析 萃取出四個因素:自信的樂觀(confident optimism)、產出性和自主性活動 (productive and autonomous activity)、人際的溫暖和洞察力(interpersonal

(44)

warmth and insight)、技巧性的表達(skilled expressiveness)。此量表在工作、 人際關係、家庭、心理與生理健康等日常生活的調適方面,具有良好的預 測效度。

1997 年,Jew 和 Green 對 Jew 原先編訂適用於青少年的量表修訂為適 合成人使用,內容修訂後的五十題,其中包含:主動性樂觀、被動性樂觀、 社會性樂觀、獨立或愛冒險四個因素。

Friborg 等人 2001 年編製之成人復原力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RSA),適用對象為 18 至 75 歲之成人,內容共計四十五題;2003 年修訂為三十三題,有五個分量表:個人能力、社交能力、家庭凝聚、社 會支持、個人認知結構。Friborg 等人於 2006 年修訂復原力量表,共包含 五個次量表,分別為:個人強度(自我知覺與未來知覺)、社會能力、組織 風格、家庭凝聚力和社會資源,共計二十九個問題。王紹穎(2007)曾針 對研究對象為 18-72 歲之燒燙傷患者,與陳淑惠運用 Friborg 等人編製的 復原力量表翻譯成中文版本。

Connor 與 Davidson(2003)的復原力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貣初常用於反應創傷後緊張症患者(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整體適應狀況的改善情形,並得到臨床 治療的應用和驗證,後來也廣泛運用在精神病住院病人、一般焦慮患者、 甚至是正常人等,量表題數總計有 25 題,內容設計採用五點量表,包含 五個因素:1.呈現個人能力、高標準和堅決;2.信任、忍受消極情感和克 服壓力;3.接受變化和可靠的關係;4.控制;5.精神影響等。于肖楠、張建 新(2005)參考 Connor 與 Davidson 的復原力量表,因應國情不同而修正 為「堅忍」和「持久」2 個面向,題項結果只剩 10 題。 蔡雅如(2004)修訂 Block 和 Kremen(1996)「自我恢復力量表 (Ego-Resiliency Scale)」,此一量表的構念認為自我恢復力是個體在短暫、

(45)

不再劇烈呈現的壓力調適需求影響後,能夠改變且回復到原有自我控制層 次的特徵。分為嘗新及恢復力兩個因素,計十四題,研究對象為大學生。 馬于雯(2005)則根據 Brooks 和 Goldstein(2008)提出的有助於培養 復原力的心理因素概念為基礎,編製成「心理強度量表」,共計六十三題, 用以測量個人所具有的內在保護因子,並將復原力的內涵整理歸納為:迎 向生活挑戰、自我掌控能力、有效溝通與情緒管理、切合實際目標的行動 力、失敗容忍力、積極投入生活、彈性妥協與自律以及同理與尊重他人等 八項,量表施測對象為軍校學生。 Tusaie 和 Dyer(2004)認為復原力的發展會依生命階段的改變而調 整,本研究對象為年齡分布在 23 至 65 歲間之臺中市國小教師,考量其發 展階段的差異,因此本研究使用之復原力量表擬採用 Friborg 等人於 2006 年編製,由王紹穎與陳淑惠翻譯成中文版本的成人復原力量表做為研究臺 中市國小教師之復原力量表。

陸、國內復原力相關研究

研究者檢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NDLTD)歷年來國內以「復 原力」為命題的相關研究,共有 98 篇(搜尋日期:2011 年 4 月 19 日), 大致上可歸類成十二類,僅列舉年代較近的研究論文各數篇陳述如下: 一、研究疾病或災難的復原力:陳幸琪(2010)女性乳癌病人的心理 復原力經驗;劉月敏(2009)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復原力、社會支 持與憂鬱感受的相關性研究;王紹穎(2007)燒傷病人-自我感、 復原力與創傷後症狀之關聯;陳金彌(2007)腦瘤存活者復原力 及生活適應。 二、自傷、自殺與死亡對象的復原力:劉菀玲(2007)兒少時期經驗 雙重家庭暴力者之復原力探究;柯誼楨(2007)自殺企圖者的解

數據

表 2-1-1(續)  Luthar  和  Cicchetti  (2000)  個體雖然歷經顯著的困境或災難,卻仍表現出正向適應的一禑動態歷程。  蕭文  (2000)  復原力是個人具有或學習到某些特質,這個特質或行為會因個人與環境的互動而保護個人不受壓力或挫折情境的影響,使個人重新獲得自我控制的能 力並因之發展出健康的因應行為。  Masten(2001)  復原力是個體的適應或發展受到重大的威脅,但仍 然擁有圓滿的結局。  朱森楠  (2001)  復原力具有個體面對困境時,能夠激發內在的特質能力
表 2-1-1(續)  陳佩鈺和林杏足  (2004)  復原力是指一個人具有的特質或能力,能使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的個人,免於高危險情境、慢性壓力、或長期嚴重創傷之影響,使個人發展出健康的 因應策略,而具有成功適應、正向功能或能力的表 現。  Johnson  和  Wiechelt  (2004)  復原力是一禑動力過程,是從個人、事件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產生。  馬于雯(2005)  個體在生命過程中,持續發展的某禑認知或情感的 心理特質或能力。  于肖楠和張建新  (2005)  韌性是指當生活中面對衝
圖 2-1-1 Wolin  和  Wolin(1993)自我復原力關係圖
圖 2-1-2:Patterson & Kelleher (2005)復原力的架構  資料來源: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引自江志正,2008b,教育研 究與發展期刊,4(3),183。  逆境的打擊  對逆境的解釋  過去和現在的事實           未來的可能性 1.對事實的假設             1.個人的影響 2.逆境的原因               2.個人的期望 3.逆境所引發的危機         3.個人的焦點 復原能量  個人價值             個人效能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o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chung. Six aspect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research,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