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理健康的意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心理健康的意涵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一個關於個人及社會幸福的正向概念,例如 能夠充分享受生活、因應壓力和悲傷、實現目標和潛能、與人維持良好關 係等。此「心理健康」一詞常被誤解及解讀為是在針對心理有病的人,主 要因為目前大部分心理衛生相關服務皆只關注在心理疾病的治療,而不是 在如何提昇心理健康與幸福感。

心理健康依據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 定義,將心理健康視為個體心理功能正常,沒有生理、心理疾病,且在個 體內心理與社會外在環境適應上呈現一個良好和諧的狀態。也就是說人個 體內部環境感到安全,對個體外部環境能以任何形式去調適,遇到任何問 題,心理都不會失去平衡,能以適當的方法去面對因應,這種狀態就是心 理健康的狀態。個體的心理健康,不只在於狹義的身體無不適,沒有感覺 不良好,沒有不好的感覺等,而是由內、外部去探討該個體的感覺及適應 狀態,如陳昱君(2009)認為心理健康可定義為:個體潛在心理特質的情 緒表現及對外在現實的知覺良好,並且在生活各領域能有效因應外在環境

之變化之狀態。心理衛生學者Arkoff A. 1981指出心理健康特質內容詳列如 下:認為擁有有價值的心質(valued qualities)即為心理健康的人,其應具 備:主觀感受的幸褔感,如像是感到滿足、知足、心靈祥和、安心感和福 祉感(well-being);內在情緒的和諧(harmony)及慾望與環境間外在的和 諧;自我了解、自我認同、自我接納、自我評價和自我開放的和諧特質;

發 展 自 我 潛 能 , 並 發 揮 自 我 來 獲 得 自 我 成 長 ; 個 人 的 成 熟 ( personal maturity);個人統整性(personal integration);能與環境良好接觸;在環境 中保持有效的適應;能獨立自主,能夠自律及對於任何事情都能清楚明白 其界線(引自柯永河,1981)。而李曉婷(2008)則認為心理健康係指在面 對環境的變化仍能以樂觀的態度看待,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勇敢面對,具有 較高的抗壓性,保持情緒的穩定,生活適應良好,且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而獲得安全感,個體主觀感受到幸褔感和滿足,甚至會有關愛他人的情緒 產生。

筑波(2011)指出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心身充分發揮機能、心身的運 作無障礙,可以充分發揮的情形;積極適應環境,做事情有自信,能積極 行動,有引導環境的活力才能說是積極適應環境;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潛能是一個人本來的能力、未開發能量。而洪得惠(2003)認為健康是人 一生中最寶貴的資產,是個人生命的特質,也是生活的必要條件;健康不 僅是不生病而已,健康是連續性、多層面的,而且是一種動態,隨時在變 動的;同時也歸納健康心理的包括層面有:正確認識自己,肯定與接納自 己,並且能夠自我實現,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覺得幸 褔、有歸屬感,並能增進家庭和諧、團隊表現及社會支持;壓力調適、情 緒管理、有效溝通與問題解決等技巧,有助於行為的適應;社會、文化中 多元的價值觀應被瞭解與尊重,共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與運動精神。為了 讓心理健康能有較好的評估方式,而有所謂心理歷程的產生。所謂的心理 歷程係指行為背後的內在動力;因其屬內在動力,所以是無法觀察的,只

能透過外顯活動去加以測量或評估,像興趣、態度、人格、動機、智力、

性向和價值觀等都是心理歷程,其會經由情緒、動機、壓力、信念、及人 格特質等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周文欽、劉嘉年、翁嘉英、陳秀蓉、洪 褔建,2006)。

綜上所述,我們可得知,心理健康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心理健 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能做出良 好的反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整體而言,心 理健康就是為個體面對不論是適逢內在心情的改變或外在環境的衝擊變 化時,皆可自行經由想法的轉換或壓力調適後而無不良反應,可自然面對 並能認識自己、肯定與接納自己達到自我實現及感覺幸褔之狀態。狹義的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和社會適應良好的一種狀態,是人的基本心理 活動協調一致的過程,及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和人格完整協調,能順 應社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及社會、文化中多元的價值觀被瞭解與尊重,

以及與社會保持同步的過程。

二、 高齡者心理健康之影響因素

因為時代背景的變遷,現在的高齡者面對生活環境的快速變遷、轉型 及改變,許多龐大的外在資訊接踵而來,這些有形無形的轉變,除了可能 造成生活上的不適應,也帶來了很多心理上的困擾。壓力產生的過程即個 體感覺、自我需求和自我能力無法平衡時會出現。劉淑燕、林玉茹(2005)

研究結果顯示正向的心理特質,有助於心理健康的發生。而影響高齡者之 心理健康因素茲敍述如下:

(一) 自覺健康狀況

心理健康有很多種評估方式。自己覺得自己健康,也是一種評估的方 法。自覺健康狀況為個人自評的健康情形,其會影響個人從事健康行為(林 筱君,2010)。瞭解自體狀態,有助於健康行為的促進及改善。而根據其他 學者對於心理健康的界定,認為足以影響心理健康之因素有自我認知、社

會適應力及完整人格(翟宏、博榮,1999;凌文輇、曾慶彬,2003)。 而正確的自我認知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也是幫助自己發掘自覺 健康情況的基石,心理特點與實際年齡相符,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 和行為,心理健康者應具有與多數同齡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徵。在內政 部98年針對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的報告中指出,在健康與身心功能 狀況方面:55~64歲國民覺得自己健康與身心功能狀況不好者占16.88%,65 歲以上老人覺得自己健康及身心功能狀況不好者,則高逹27.15%。這顯示 我國的高齡者,普通對自我健康感覺不高,其原因可能是該受試者真的非 健康體,也有可能是受試者心裡自覺不健康,而非真的不健康,一個心理 健康的人除了瞭解自體生理方面的機能狀況外,更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想 法,和其他大眾對於自己的看法,即所謂的自我認知,自我感覺不佳的人,

就算其無實質上的機能問題,確易因想法,造成自我設限而自我營造出有 某方面病症之問題,尤其是高齡者,高齡者有可能因想獲得家人更多的關 愛、陪伴及注意,而將小毛病化為大疾病,此時,休閒行為的培養及涉入 就很重要,部份的休閒的涉入行為,如休閒運動等,可以幫助高齡者生理 方面的健康促進,而休閒娛樂類的涉入則可開拓高齡者的社交藍圖,讓更 多可以瞭解彼此,或有相同生命體驗的人一同憶當年;甚至休閒文化類的 活動,還可讓高齡者體會不同領域的另一片視野。

(二) 支持體系

高齡者的成功老化,與周遭環境、人員等所提供的支持系統是息息相 關的,社會支持的基礎要建築在社會適應力上,社會適應力係指:個體與 客觀現實環境保持良好互動,個體能客觀地認識現實環境,以有效的辦法 對應環境中的各種困難,不退縮。還要根據環境的特點和自我意識的情況 努力進行協調,或改善環境適應個體需要,改造自我適應環境。在面對困 難或問題能做理性的判斷與思考,有效解決生活中遭遇的問題。有能力處 理人際關係相處上的摩擦,與他人獲得親密關係,在工作上則能學習、貢

獻和適應,並能對自己所選擇的事情負起責任,並非依靠他人來做決策,

與此概念相對應的就是社會支持。所謂的社會支持係指:一種主觀上感知 的概念,也就是說當事者必須能夠感受到其所需之支持感或感受到因某些 支持性行為能夠滿足其需求、解決其問題之功能;而社會網絡則屬結構上 的概念,亦即與當事者相關之各成員在其網絡中是如何組成、分佈,多為 客觀、價值中立之認定(黃世芳,2009)。Caplan1974年認為社會支持是種 社會網絡的功能,當人們與社會網絡互動時,能提供生理、心理、訊息、

工具或物質性的協助力量,使個體更適應壓力,增加滿意感(引自盧俊吉,

2009)。目前的研究大多著重於探討高齡者從家人、朋友身上等非正式支持 體系所接受的社會支持狀況,很少涉及高齡者提供他人的社會支持狀況,

以及接受和提供社會支持的平衡度,就高齡者所接受的社會支持內容,以 獲得尊重、情感性支持最多,而提供的社會支持則因高齡者的性別而有所 差異,但以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為主(黃世芳,2009)。家庭、社會的友善 及社會網絡的支持可幫助高齡者走出家庭,不致封閉於自己的世界中。而 張俊一(2008)研究結果發現:1.高齡者一般社會網絡的成員的確為高齡 者提供許多種類的休閒參與協助;2.一般社會網絡的部份成員與運動休閒 社會網絡成員是重疊的;3.除了在休閒活動中的互動,高齡者同時也和休 閒團體中的成員在日常生有高度和多元性的其他互動,此外,其也發現生 活中的重要社會網絡成員,對其休閒參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支持其休 閒的決定;2.提供休閒機會:3.提供休閒參與的物質、交通及訊息支持。不 論是情感性、工具性或訊息性的支持,若沒有良好的社會網絡互動,就不

以及接受和提供社會支持的平衡度,就高齡者所接受的社會支持內容,以 獲得尊重、情感性支持最多,而提供的社會支持則因高齡者的性別而有所 差異,但以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為主(黃世芳,2009)。家庭、社會的友善 及社會網絡的支持可幫助高齡者走出家庭,不致封閉於自己的世界中。而 張俊一(2008)研究結果發現:1.高齡者一般社會網絡的成員的確為高齡 者提供許多種類的休閒參與協助;2.一般社會網絡的部份成員與運動休閒 社會網絡成員是重疊的;3.除了在休閒活動中的互動,高齡者同時也和休 閒團體中的成員在日常生有高度和多元性的其他互動,此外,其也發現生 活中的重要社會網絡成員,對其休閒參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支持其休 閒的決定;2.提供休閒機會:3.提供休閒參與的物質、交通及訊息支持。不 論是情感性、工具性或訊息性的支持,若沒有良好的社會網絡互動,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