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恐懼的意涵及其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恐懼的意涵及其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對於恐懼之意涵與影響、恐懼政治之概念、教師恐懼之來源與面向,

以及教師恐懼與教師組織之相關文獻進行探討,以了解教師恐懼及其參與組織意 願之關聯性。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首先闡明恐懼的意涵和影響,包括探究恐 懼的定義、產生原因、及帶來的影響;第二節從兩部分探討恐懼與政治的關係,

分別為恐懼如何導向政治、以及政治如何利用恐懼,說明恐懼與政治間的關係;

第三節則探究教師的恐懼,分別就國內外文獻,歸納出教師恐懼的來源與面向;

第四節由教師參與教師組織之動機進行探討,以了解教師參與組織的驅力,以及 組織參與的政治意涵和效果;並於第五節整理國內關於教師恐懼與教師組織之相 關研究,做一結要。

第一節 恐懼的意涵及其影響

壹、恐懼的定義

恐懼是甚麼?何以世界人權宣言兩度提及人類應免於恐懼與匱乏?恐懼如 何影響我們生活,又帶來甚麼意義?顯然值得進一步探究。同為哲學與社會學者 的 Raymond Aron 曾說:「恐懼不需要任何定義(Fear needs no definition)。」這 樣的感觸或許來自於我們常對恐懼存有一種抽象的概念,無形中受其影響,又無 從定義起的緣故。然而理解恐懼,確實能幫助我們進一步透視與跨域。據此,根 據文獻,恐懼大致可分為生理性恐懼與心理性恐懼,生理上的恐懼是由動物性遺 傳而來的反應(羅若蘋譯,1996),心理上的恐懼,則為人類眾多情緒中最根本 與不可或缺的情緒之一。段義孚(2008)指出,恐懼通常以警訊(alarm)與焦 慮(anxiety)為表現方式,警訊屬於前者所談的生理性恐懼,當個體面臨過分生 理危險時所起的反應,一種對於迫在眉睫危險的清晰了解,能幫助我們採取必要 的防範,同時予我們以一項信號,使我們對這個緊急事件,做有效的準備(黃尚 仁譯,1959)。焦慮則屬於心理性恐懼,當個體面臨道德無政府狀態或社會瓦解 時,一種自由流動的不確定感(Robin,2004)。焦慮的反應,也是內心衝突的呈 現,這種衝突來自需求無法被滿足。綜上所述,當個體因外在面臨危險有所警覺,

引起生理反應,或內在需求無法被滿足,產生心理衝突時,所引起的心理反應是 謂恐懼。進一步而論,本文關注焦點:教師恐懼,則指教師在工作(環境)中無 論生理或心理面臨威脅,所引起的不確定感、擔憂、壓力、焦慮等稱之。

10

貳、恐懼產生的原因

恐懼為情緒的表現,然而當個體第一次接觸某些人事物時,他們怎麼得知他 們害怕?又或者不害怕呢?顯然是透過以往的經驗與記憶,也就是與個體正在經 歷的事件相關的記憶在製造恐懼,即恐懼的目標雖是未來的狀態,但如同蘭克

(Rank)及佛洛伊德所贊同的,恐懼也是一種可能來自於過去的知識(王麗娟譯,

2000)。透過學習的過程,我們逐漸明瞭恐懼的對象。思想與文字也像記憶般喚 起個體恐懼的事物,因思想的功用之一是讓我們的頭腦總是盤旋著某件事情(羅 若蘋譯,1996),盤旋著那件我們曾經害怕的事情。文字本身不是實體,但亦能 引發與記憶相關的東西,而這些都屬於無意識的部分,並且引起恐懼。

心理學家 Abraham Harold Maslow 在《人類動機的理論》中提出的需求層次 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於學界耳熟能詳,或能解釋何以需求未被滿足時,恐 懼感產生。人為完整的個體,生活中由各式需求與慾望組成,其中 Maslow 以需 求金字塔中五層面的生理或心理需求,為人類最重要的五種需求。需求以層次的 形式出現,由低級的需要開始,逐級向上發展到高級層次的需要,依序為生理的 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前兩者屬最基 本與低層次的需求,任何人都需要食物、空氣、水等足以維持生理機能持續運作 的物質,也不願時常活在威脅、痛苦之中。即當個體連最基本的生理與安全需求 都無法滿足時,自然就恐懼不已了。

Maslow 談基本需求,當我們需求無法被滿足,生理、心理受到威脅時,我 們恐懼;當我們從確定以至於不確定時,我們恐懼。因為重複令人放心,重複表 示當中有某一種東西是可以被辨認(羅若蘋譯,1996),因此我們可以依照舊有 的習慣行事,避開那些曾經恐懼、不愉快的經驗;另外當我們比較時,亦衍生了 恐懼。比較展現了相對性的進步,我們在與他者比較的過程中,孕育了羨慕、嫉 妒與憎恨,顯然有憎恨便不會有愛,並且只會累積更多的恐懼(羅若蘋譯,1996)。

要言之,恐懼為當個體在生理、心理無法達成平衡,或予以滿足時,所感受的心 理壓力與情緒反應。會隨著時間的推演學習與記憶,使個體能更精鍊並避開足以 造成威脅的人事物,當個體受到威脅、不確定感提升、或相互比較時,都可能造 成恐懼的感受。

11

參、恐懼的影響

恐懼為人類根本的情緒反應,在生理與心理上所引起的不適感,不應壓抑與 避免,因有時不太強烈的恐懼,反能成為敦促或採取活動的推手,證明我們存在 的理由。逃避恐懼,只會造成更大的恐懼(羅若蘋譯,1996)。黃尚仁(1959)

曾提出化解恐懼的三步驟:找出恐懼源頭後談論它、面對它、設立目標達成它。

顯然,對抗恐懼之道並非結束它而是面對它。此乃就適度的恐懼而論,個體對於 自我之恐懼仍有意識地控制並避免。然而多數時候,當恐懼產生時,多數人容易 陷入特殊化個別情境的困境,以為其所面對的狀況是前所未有的,並相信沒有人 曾遭遇過這樣的難題,所以感到恐懼。尤有甚者,極度的恐懼,會癱瘓人的思考 能力,使個體像小孩般行事,判斷力失準下無法做出理智的決定,出現不理性的 作為、不理性的政治手段等。

歷史上因為極度的恐懼導向不理性的政治行為相當常見,如二十世紀受優生 學影響的德國納粹政權下「靈魂淨化」事件。早在一九三三年挪威心理分析師 Scharffenberg 就連續發表十六篇文章-「希特勒,救世主或笨蛋」指出,希特勒 患有嚴重的恐懼症,是一個精神狀態有明顯嚴重徵候的領導人,他的領導將帶來 毀滅與戰爭。文中並分析他的家庭背景,特別是幼年成長經驗如何傷害他的自尊,

造成他充滿敵意與猜忌的個性(石之瑜,1998)。希特勒猜忌的個性,致使十九 世紀所發展的優生學,在希特勒領導下,走向極端,成為針對所有猶太血統、「劣 質」血統者進行的屠殺、滅絕種族的理論依據。以達成國家組成分子的單一與純 淨化,日耳曼人種的品質提升與血統淨化等國家終極目標(伍碧雯,2002)。此 乃個體在極端恐懼下,所引發的不理性政治作為。而其觀念和行為改變因能溯源 至另外一個人或團體,而產生了社會影響(李美枝,1986)。

雖然這些政治事件當時的論述與立基點,日後皆被挑戰甚至推翻,然而它們 所遺留下來的政治效果至今仍發揮影響,備受討論。直言之,極度恐懼在某種程 度下會牽涉到政治與政治行為,期望藉由這些行為試圖減緩感受到的恐懼。據此,

研究者將進一步探討恐懼與政治的關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