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恐懼與組織參與之關係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教師恐懼與組織參與之關係

教師在工作上無論生理或心理面臨威脅時,所引起的不確定感、擔憂、焦 慮,甚或害怕的心理感受稱為教師恐懼。個體無法長期處在恐懼當中,教師亦 復如是。故當基層教師面對教學現場中的各式衝擊與挑戰,心理恐懼不已時,

必定如 Maslow 所論,不願時常活在威脅、痛苦之中,急於尋求各式排解害怕感 受之途徑,使其生理或心理能擺脫恐懼,再次回到安穩確定的狀態中。根據受 訪者的說法,實踐場域裡普遍為教師所信賴,並能降低其恐懼感受的解決辦法,

回應本文,除教師組織外,亦包括教師本身和學校同儕,遂將此兩類解決途徑 歸為非組織性出路。惟教師會因個人而異,選擇他覺得可以比較信任什麼團體,或 是說他會信任怎麼樣子的夥伴,去找誰這樣子(ad1002-1,p4)。即當現場中的教師因 各種衝擊繼而產生害怕感受時,會因主觀差異,選擇不同的方式降低恐懼心理。

據此,為了解甚麼樣的教師恐懼來源會促使教師選擇組織作為解決策略,本節 乃將實踐場域中的解決途徑分為非組織性出路與組織性出路兩部分,首先探究 非組織性出路一途,繼而進一步論述其餘選擇組織以降低其恐懼感受之教師,

以完善了解教師恐懼與組織參與的關係。

壹、非組織性出路

根據本文,當教師感到害怕時,未必每位恐懼的老師都會選擇藉由參與組 織降低焦慮感受,此類解決策略可謂非組織性出路,依據老師們的分享,組織 以外的兩種解決策略分別為教師本身和學校同儕,以下詳述。

一、教師本身即解決之道

教學現場宛若戰場,學校場域裡經常充斥著各種疑難雜症等著基層教師一 一突破。因此當教師個體遇上困難,心裡滿是擔憂焦慮,需要出口排解時,多 數教師依舊惦記著同儕也正為繁忙課務煩心,繼而選擇單靠自己,而非求助於 他人。某位新手教師這麼形容:

在小學校裡,除非你有很好的同事,不然其實大家沒有時間聽你講。那因為 剛好我旁邊的同事我們都是接行政,就比較有時間一起聊,然後他又待了三 年了,所以有些問題我會請教他。但都僅止於非常的初階,很多問題還是要 自己去思考。(t1102-1,p4)

65

新手教師初踏入教學現場,相較於其他有經驗的老師而言,顯然會遇到更 多需要協助和學習之難題。然誠如老師所言,小學環境是非常忙碌的,經驗豐 富的資深教師即便有心,在踏入教學現場的那刻起,往往也只能心有餘而力不 足。因此當個別教師遇到問題時,除請教他人外,大多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地轉 換心境。某位中生代老師亦提到部分學校有輔導老師一職或能提供協助,但仍 指出遇見衝擊時,關鍵還是教師自我心態要能調適與度過。

當然你會去找一些前輩老師談一談啊,或是像我們學校有輔導老師,可是我 會覺得說當然老師們自己心態要調整最重要。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如何脫離老 師這個身分,因為我們對的是人,你很怕那種情緒惡性的累積。(t1122-1,p7)

直言之,由於教學場域中引起教師恐懼感受之來源,大多是由「人」所引 起,如何化解、如何消化,教師最初和最終仍得靠自己的力量跨過去,才能再 次面對充滿「人」的挑戰之教學生活。因此,若時間許可,多數教師會透過進 修的途徑提升自我,盼能藉由如是的方式一面增長專業知能,一面增進自我調 適能力。

現在多數老師會進修啦,所以他如果去進修的話,因為他有一些新知,那不 管怎麼講,這些環境改變也是他可以去把他這些新的想法,他學到的東西可 以落實的一種方法。(ad1002-1,p2)

其實說實在的,同儕、教師會能幫你多少?我覺得很難,自己沒有去提升你 的能力,或是溝通能力,你真正的內涵,其實什麼都沒有。因為其實我們基 本上在教室就是單打獨鬥。(tu1105-1,p6)

就像老師指出的:基本上在教室就是單打獨鬥。即便社會氛圍轉變,校園 一改過去封閉型態,但教師於教室內,依舊是孤軍奮戰,獨自面對各式難題。

隨著大環境的鉅變,目前我國多數教師選擇單靠自己的力量度過難關,包括不 斷調整自我心態,或積極透過各種進修管道提升知能,將所學運用於實踐場域 中,期能與時代接軌後衝突困境就此減少。然而我國教師慣於「自行解決」的 教師文化,一位擔任輔導老師近 20 年的資深教師便曾說:「或許是我們給老師這 個角色的定位,給得太高了,譬如說我們要無所不知,所以當有人來質疑你,或者是有 人要來提供你資訊的時候,有時候我們就會把門關起來,(tu1107-1,p4)。」如此,也 說明了為何我國多數教師仍舊習慣憑藉自己力量調適恐懼心理了。

66

二、學校同儕的扶持力量

除憑藉自我力量外,有鑑於我國校園內普遍存有「教師一體」的概念,因 此當教師感到恐懼時,有時校內同儕亦是不少個體教師選擇訴說其擔憂的管道 之一。同儕不管是在教學專業上互相支持,或是發發牢騷、吐吐苦水,其實我覺得都 是一種支持啦(ad1002-1,p2)。畢竟教師於教學現場是很孤獨的,在當前外界對教 師角色一個勁喊打的社會風氣下,能獲得校內同儕無論心靈或實質上的支持,

其力量實不容小覷。

基本上老師還是一個蠻神聖的職業啊,那如果老師被指責被批評甚至被告了,

其實他心裡是很難受的,其實他可能不太需要甚麼幫助,他需要同儕的支持 去協助他。(ad1101-1,p9)

其實通常就跟同事吐苦水、互相取暖,然後回去跟家人抱怨一下,其實就這 樣子,不太有什麼具體的處理方式。隔天我們還是要直接去面對這個班,你 說有其他的管道嗎,其實不多...應該說幾乎是沒有!(tu1206-1,p6)

當老師擔憂、害怕,或受委屈時,其實校內同儕對個體教師而言,扮演了 極重要的支持角色。單純地吐苦水、訴說擔憂,和同儕簡單地附和著「對啊」、

「沒錯」等認同語氣,往往對孤軍奮戰的基層教師而言,就是心靈上最強大的 支持後盾。而有時集結成群的教師同儕,如教學輔導教師組成的教學輔導團、

校內教師自組的讀書會等,亦能在聚會的過程中,適時提供教師另一種具體的 協助。

同事間的支持真的很重要!可能因為我是教學輔導教師嘛,我們教學輔導教 師就是一個 team,都是幫助初任教師或是不適任的教師。還有像我們有幾個 同仁組成讀書會,那常常討論過程中莫名其妙就帶入教學去了,比方說我那 個學生怎樣怎樣,就像這個故事當中的誰誰誰,常常也是會有提到,然後彼 此也會聊一聊,所以我覺得同儕之間是很需要的。(t1012-1,p4)

由幾個教師同儕組成的教師小團體,因能將教學現場遇見的難題順勢帶入 討論,相較於單一同儕給予個體心靈上的支持,似更能提供實質性幫助。然無 論是個體教師心靈上的寄託,抑或是提供具體建議和幫助的同儕團體,皆足見 校內的教師同儕,是實踐場域中,教師另一個選擇排解恐懼心理之途徑。

67

貳、組織性出路

誠如上述,教學現場中能降低教師恐懼心理的非組織性解決途徑,無論是 教師個體或是學校同儕,相較於充滿各式挑戰的龐大教育環境,都在相形弱勢 下顯得無法匹敵。因此對某些老師而言,由教師集合體組成的教師組織,因其 組成目的、元素(眾同儕)等原因,相較於單一或數個教師同儕,更能給予個 體教師安心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支持的力量,當校內周邊的同儕、朋友在他出事時 都給他精神上支持,他很容易就起來了(ad1101-1,p9),因此組織乃成為教師普遍 認為更能有力安撫恐懼心理的解決途徑。進一步而論,究竟感受到甚麼樣的恐 懼會促使教師認為組織為適當的解決策略?一位曾經參與教師組織但爾後退出 的老師這樣歸納:

加入的老師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想法,那有一些就是會覺得說老師要團結,這 是一個意識,認為老師就是要團結(笑);那有一種想法就是說,有人罩我 啦,講白一點就是這樣,有一些老師心理上就是覺得發生事情有人在後面這 樣。(t0117-1,p4)

根據老師的說法,教師選擇參與教師組織,主要受兩項因素影響:一為團 結意識,二則擔心現場中發生個體預測不及的事情時,無人依靠,需獨自面對。

進一步而言,其中的團結意識,其實正與受訪者指出教師於現場中在「教師一 體」的從眾壓力下所感受到的恐懼如出一轍,即教師往往因為擔心被孤立,而 選擇與旁人一樣的行為模式。再者,研究者整理促使教師參與組織的教師恐懼 來源時,亦與此兩點看法不謀而合,故於後以此兩類型,以及衍伸而來教師為 獲得更多資訊,增加安定感受而選擇加入組織之部分,進一步論述。

一、 同儕壓力下的團結表現

對一位初踏入校園的教師而言,選擇加入教師組織,或許就像是初到一個 陌生環境時,總會產生令人不安與焦躁的情緒,繼而為免除焦慮,採取與旁人 相同的行為模式一樣。如此一面能化解不安,一面也能使自己於群體中顯得融 入而非突兀。某位資深教師便這麼形容教師參與組織之普遍原因:

年輕的進來大該都會加入,因為剛開始他們不清楚,那他到一個新的地方,

大家加入他就加入了,不會想那麼多。(t1012-1,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