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現場中的教師恐懼來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教學現場中的教師恐懼來源

我國繼解嚴後幾十年來,伴隨著經濟起飛、教育改革,社會環境也產生大幅 度的改變,最鮮明的無外乎少子化現象、解嚴後人權意識的上升,及其伴隨而來 的影響,如:多元聲音的重視、教育的普及等,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教育 的發展,和教育現場中教師的教學。實踐場域裡,大至政策小至個人,皆可能成 為教師無法適應的難題,進而影響教師心理感受。社會大環境的轉變進而引起教 師焦慮和恐懼的心理感受,是謂教師恐懼。根據二十位基層教師的聲音,將教學 現場中的恐懼來源分為政策(政府)、家長、同儕、新聞媒體、以及教師自己等 五個不同層面,以下分別論述各來源及其引起教師恐懼之原因。

壹、層出不窮的教育政策

教學現場中,影響教師教學最鉅且最直接的,便屬教育政策了。教育政策為 教育情境中,因教育主體或社會大眾對教育體制運作不滿,感到困擾、不安,或 教育運作與教育目標和價值有相對差距時,政府或其他社會團體所進行作為或不 作為之活動,以解決問題,達到教育目標的歷程。故教育政策之本意為善,目的 在解決教育問題、改善教育現況。如是的政策怎麼會讓教學現場中的教師備感困 擾,甚至無所適從呢?癥結點在我國政策特有的「人在政在、人亡政亡」現象。

今天是哪個人擔任所謂的部長或局長,甚至比較重要的職務,那他可能有自

42

己的教育理念想要落實,方法就要透過基層的老師,那老師們就要不斷去適 應說,比如說現在換了一個局長,那之前的局長他任內所推的,包含有些東 西,恐怕就沒有辦法...。(ad1002-1,p1)

政策方面就是覺得一直在變,到現在你就是覺得一直在改變,那個改變是讓 你無所適從,不曉得現在到底該要怎麼教!好像是人在政策就在、人走了政 策就沒了。永遠不一樣,永遠在搖擺,常常是三分鐘熱度,今年推這個、明 年推那個,然後推到後來就是什麼都要。(tu1206-1,p5)

(嘆氣)我覺得政策變化太大,他們並沒有所謂的...永續!從十二年國教就可 以看的出來,然後老師在執行上也會變得無所適從。(tu1105-2,p5)

我覺得政策讓我蠻無所適從的,就是它一下左邊一下右邊。然後很多教育部 長他們沒有現場教學經驗,然後隨便講一件事情就要現場做,事實上現場根 本不是他們想的那個樣子。(t1122-1,p4)

就像老師們笑談間的順口溜一般: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我國這套 特有的政策模式,迫使第一線的教師必須擁有異常開闊的心胸,面對不時變動的 教育政策。換句話說,層出不窮的教育政策形塑了浮動的教學現場,教師長期處 在如是的環境中,心中的不確定感如影隨形,無所適從下產生之龐大心理壓力於 是可以想見。關於善變的政策,以下乃就不明確的教育目標、永遠不足的時間壓 力,和備受爭議的輔導管教權等引起教師恐懼的三點原因,進一步深入描述基層 教師的感受與回應。

一、不明確的教育目標

政策變動在所難免,但我國這套永續性不足的政策模式,讓老師們憂心的其 實是:改來改去的政策,教育目標到底是什麼?我們到底是要給小孩什麼,我們的 教學到底是要怎麼做(tu1206-1,p5)

我不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以前雖然比較威權,要你很聽話,可是他很清楚 要你道德教育什麼,就那套啦,但那至少目標很清楚,就還是以教育為主。

現在就是哪邊有角力拉到哪邊去,很空,我看不到具體的東西。(t0117-1,p4)

即教學現場中,教師天天忙進忙出,應付各式各樣「因人而異」的教育政策,

然而費盡心力後卻不知為何而忙?又或是日日憂心,現在依循的政策又要在哪天

43

全然改頭換面?這樣的教學現場,若說教學戰場恐不為過,教師在如是高壓的環 境下工作,焦慮感受於言談中展露無疑,一位中生代的老師就這麼描述於教學現 場中的親身經歷:

其實我後來也學會說門關起來我就是國王,我對得起我的良心。至於我要不 要對外面交代,我不想隨著政策浮動,那讓我好累、好有壓力,其實我好像 舵,可是整個舵東轉西轉,到底方向在哪裡?(t1122-1,p7)

教師話語間流露出的焦慮與無力,也正如某縣市教師會會訊裡提到關於教改 的這番話。

請傾聽來自基層教師的吶喊;聽 家長的怒!聽 學生的怨!聽 教師的憂!

聽 家長的怒:教改、多元入學、九年一貫 霧沙沙!

聽 學生的怨:一綱多本!未來要編織一張更大的網去捕捉未來 聽 教師的憂:不知教改為何而改?不知為誰而改?

只見 學生不斷陷入教改施行的泥沼之中!

只聞 教師不斷籠罩在教改施行後的補救教學陰影之中!(T-17)

具體言之,由於基層教師在如是變動的政策中,無論是因我國特有的政策 模式,亦或是因應教改下的各式政策,皆未能在變動中找到明確的教育目標。

在要教得東西越來越多、社會要求愈趨嚴苛,教育目標卻日漸模糊下,身負教 育使命感之教師,擔憂也就與日俱增了。

二、永遠不足的時間壓力

缺乏永續性的教育政策,也意味著:政策常在受到多方角力後搖擺不定、變 幻莫測。即在目前我國所謂的多元教育中,環境教育、海洋教育、人權教育、法 治教育等各式各樣教育同等強調下,教師的教學時間與節數相較從前,即便已多 出許多,然而在甚麼都想要、教學時間卻有限的情況下,永遠不足的授課時間,

是教師需面臨的一大課題。一位身經百戰、在校內擔任過各種職務,目前亦擔任 校內教學輔導團的資深老師便感嘆:

現在老師要有非常大的統整能力跟溝通協調能力,絕對要很會統整這些這麼 多元課程,要不然事實上,你如果跟著他這樣一個一個 run 你真的會瘋掉。

(t1012-1,p2)

44

也就是說,一個「好」的老師到了現場,會不會教是一回事,統整能力又是 另一回事。因為面對目前的教學環境,老師的時間就是這麼多,縱使你再會帶動 上課氣氛,未能將各式課程融入教學,達到政策目標與學校要求,也是枉然。教 師各各得學會統整、學會融合,時間壓迫下,教師的焦慮與不安油然而生。

像現在他就是把很多課壓縮拿走,然後生活倫理沒了什麼沒了,然後把這些 他覺得重要的,例如性別平等重要,他就規定:老師在每學期一定要上一小 時性別平等的課,然後他又覺得什麼很重要,他又規定老師你要在這學期融 合幾小時,一定要!那我就在想老師時間就這麼多,你什麼都規定到最後就 是大家沒辦法做,你說怎麼教?很焦慮啊!(tu1115-1,p10)

應該是說現在社會上發生了什麼事情,比如說性侵害或者是一些疾病的問題,

然後就是政府會把這些東西通通變成是...透過學校來進行宣導,問題是我們的 時間就這麼多,不可能把所有的重要議題全部融入,是有壓迫的。(tu1129-1,

p3)

今年推這個、明年推那個,然後推到後來就是什麼都要。可是我們的時數就 是這麼多,什麼東西都要擠進來,可是社會上永遠有新的議題的時候,老師 是很惶恐茫然的。(tu1206-1,p5)

根據老師們的說法,不難看出目前教學現場中,充斥著各式學習內容,在 原有的基本主軸(生活倫理)拿掉後,教學現場裡甚麼議題該教、甚麼議題又 該被捨棄,顯然取決於社會觀點和其脈動。然而知識爆炸的時代,資訊只會越 來越多、越來越繁雜,教師在教學題材與教學時間已然走向反比的處境中,教 學時間之緊湊、內心焦慮之龐大,得以想見。

新北市某國小的老師就曾抱怨:「活化課程應該算多元智能發展的代表,他們規 劃的活化課,是比較多元沒錯,可是對於學生來說,未必真的在實際上產生實質的效用。

而且我會覺得他間接在剝奪老師進修的機會,因為像我們高年級一到五都是整天,那老 師根本沒有時間參加比如說禮拜三下午或禮拜五下午的研習(tu1115-2,p4)。」活化課 程從始至今,邁入第五年,各校運作的時程有長有短,然暫且不論其成效,為求 多元所帶給教師長時數的工作時間,和相對被壓縮的進修或自由時間,也使得基 層教師大呼辛苦。除以多元智能發展為特色之新北市學校老師感受深刻外,某所 實施類活化課程學校的教師,於訪談過程中也感同身受的說:

45

我們學校有參加課程實驗,就像新北市的活化課程,所以我們的課排的非常 非常滿,我一到五都是整天!那你上課不可能改作業,所以你一定是四點以 後才能做這些,那七點多走是常有的事,如果你還要帶課輔班就到五點半囉,

那你留到七點老實說才一個半鐘頭,作業根本改不完,還有聯絡簿喔、突發 事件喔。然後我們早上都很早就要來了,如果我們當導護七點就要進來了,

所以真的非常非常辛苦,當你事情永遠做不完,你會不會擔心?會不會害怕?

(t1122-1,p5)

直言之,在多元教育暢行的今日,目前多數學校老師在教學上得面對時間不 足等難題之心情,其實與實施活化課程學校的老師,受時間壓迫之心境大異其趣。

也就是說,目前在教學現場中,由於多元教育備受重視,為回應外界需求,教師 在學校的時間幾乎是滿檔,時間運用上,除了排定各式教學,老師更要隨時處在 警備狀態中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在課程教不完、作業改不完、瑣事一大堆的情況

也就是說,目前在教學現場中,由於多元教育備受重視,為回應外界需求,教師 在學校的時間幾乎是滿檔,時間運用上,除了排定各式教學,老師更要隨時處在 警備狀態中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在課程教不完、作業改不完、瑣事一大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