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恩義關係的建立

第三章 回報人類的動物:效仿人倫的義行

第二節 恩義關係的建立

人類與動物間的相處,不全然是經過長時間的接觸並能建立深厚的倫理關係,

更多的是偶然的相遇,在短暫的互動中,人類無法深入理解所見之動物,僅能以 過往的經驗與認知來對待動物。其中,人類在面對需要幫助的動物時,能出於善 念給予協助,而部份動物在人類的想像中,能對人類之恩予以回報,展現中華文 化中「報」的思維,為志怪小說所陳講。

一、傳統神化的動物

上古時期,人們尚未擁有農耕技術以前,需憑藉著自然中的一切生活,野生 植物、動物成為人類的食物來源,在與動物的互動過程中,動物身上所具有的特 質及畏懼動物的心理,使人們對動物產生不一樣的觀感,而隨著人類開始懂得種 植作物,對動物的崇拜隨之產生,「人類要種植足夠維持自身生存的糧農作物,

就不能不消滅侵害糧食作物的鼠患,就不能不對捕殺吞食鼠類的動物產生原始崇 拜的神秘感知。於是,人們對捕食畜牛、羊、豬的猛獸也產生敬畏的神秘感知。

於是才有了原始動物崇拜及以後發展起來的動物神崇拜和動物保護神崇拜。」51 人們在生活上依賴動物維生,在耕種時對能夠幫助消滅鼠患的動物產生尊崇,而 對猛獸也產生敬畏,在此時期,人們對動物尚不完全了解,對動物的某些特質如 嗅覺、聽覺等能力產生崇拜,而希望能透過崇拜動物的方式來獲得動物的力量。

早期的動物崇拜反映在各種圖騰上,「人類群團以聚居區某種天體天象地理特徵、

動植物、無生物作為區別他群團的標誌,以動植物,特別是以動物作為圖騰標誌,

此類圖騰多是該聚居區有代表性的物類。」52圖騰區隔出各個氏族,做為每個氏

51 烏丙安:《中國民俗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 年),頁 47。

52 王大有、王双有:《圖說中國圖騰》(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年),頁 47。

60

族的標誌,當中有以該地區的動物做為圖騰標誌,而能被選為圖騰標誌的動物,

表,受到人類的崇敬,在中華文化上有著獨特的地位,當時認為若能畜養四靈,

則各種動物便有所統率,能安穩生活,其中麒麟、鳳凰、龍便是屬於人類所幻想 的生命,是由各種動物組合而成的組合獸,並不真實存在,《說文》:「麒麟,仁 獸也,麇身牛尾一角。」58麒麟有著鹿的身體、牛的尾巴、有角,可以視作由不 同動物的特質組合而成,是中國特有的神獸。這些靈物受人崇拜的同時,被賦予 各種不同的特質,《鶡冠子》:「鳳,火鳥,鶉火之禽,陽之精也。」59鳳被視為 與火有關,是與火同在的鳥類,《管子》:「龍生於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 則如蠶蠋,欲大則藏於天下,欲尚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60 龍則能上天入海,住於水中,同時又擁有飛翔的能力,而龜則是四靈當中唯一真 實存在的動物,然其生活區域在水中,遠離當時人類的生活範圍,加以身處水中,

使人類難以觀察其習性,被認為長壽而有知吉凶的能力,而列入四靈之中。「這 些神獸不再是實有的自然物,而是許多自然物在想像中的疊加;這些神獸也不再 發揮作為氏族成員紐帶和作為氏族標誌的功能,它們已經成為包含無數氏族的新 聯合體的標誌。由於上述原因,有些學者認為龍、鳳、麒麟、玄武等神獸已不屬 於圖騰信仰的對象,而屬於靈物崇拜的對象。」61四靈所代表的不再是單一動物 或單一氏族,而是藉由各氏族的結合,成為群體的代表,同時也是人們對動物崇 拜的表現。

靈物被人類賦予各種特殊的能力,然其大多都屬人類幻想出來的生物,僅有 少數係屬真實存在,這些真實存在的靈物,亦很少與人類接觸,使人類對其了解 不深,因而對其產生想像,認為其具有神異性。在魏晉志怪小說中,亦有動物在 人類的想像下而具有神異性,並能對人類報恩,《搜神記》中便載有如下故事:

弘農楊寶,年七歲,行於華山中。見黃雀,為螻蟻所困。寶收養之,瘡愈

58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13 年),頁 475。

59 北宋.陸佃解:《鶡冠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頁 44。

60 周.管仲撰,房玄齡注,劉積增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頁 135。

61 王小盾:《神話話神》(臺北,世異文物出版社,1992 年),頁 129。

62

而飛去。後數年,黃雀為黃衣童子,持玉環來,以贈楊寶:「我華岳山使 者,為人所傷,勞子恩養,今來報銜。子之世代,皆為三公。」言訖不見。

後漢時。62

《說文》:「雀,依人小鳥也。」63雀為人類活動範圍中常見的生物,雀擁有飛翔 的能力,當黃雀在天空時,人類並無法詳細觀察,使得雀隨季節移動的行為在人 類眼中並無法正確理解,《國語》:「雀入于海為蛤,雉入于淮為蜃。」64雀秋天 南飛的舉動在人類的錯誤觀察中,被誤以為會變化為蛤,使雀具有神秘不可解的 形象,《拾遺記》:「舜葬蒼梧之野,有鳥如雀,自丹州而來,吐五色之氣,氤氳 如雲,名曰憑霄雀,能羣飛銜土成丘墳。此鳥能反形變色,集於峻林之上,在木 則為禽,行地則為獸,變化無常。」65雀有許多不同種類,此處提及的憑雲雀,

也有著「吐五色之氣」且「變化無常」這種不存在於現實的特徵,可見得魏晉時 期人們眼中的雀尚有著特殊、不同於一般動物的形象。此故事裡的黃雀亦為雀的 一種,黃雀在受傷之際,遭螻蟻圍困,黃雀與螻蟻體形差異甚大,正常情況下實 無被螻蟻圍困之可能,由此可見黃雀傷得不輕,且已失去飛翔能力,無法飛離現 場逃離螻蟻而被困住,楊寶的救助使黃雀脫離困境,此事本應在此結束,然而數 年後,黃雀變化為黃衣小孩,黃雀的變化仍以自身外形為依據,以黃色為主要選 擇而著黃衣。黃雀出現地點為華山,《爾雅》:「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 為南嶽,恒山為北嶽,嵩高為中嶽。」66中國早期便有五岳的說法,華山係為五 岳之一,早期對山的崇拜,使人們有祭祀山脈的行為,《禮記》:「天子祭天下名 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67此時的祭拜並未區分各個山岳,而是以 五岳為山岳的代表統一祭祀,其中泰山係是歷代皇帝封禪之地,其所祭祀之泰山

62 晉.干寶撰,李劍國輯:《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卷 29,「楊寶」,頁 458。

63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13 年),頁 143。

64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中華書局,1970 年),卷十五,頁 6。

65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頁 28。

66 晉.郭璞注:《宋本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 年),頁 64。

67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十三經注疏》),頁 451。

63

神尤為重要,「齊地所信仰的泰山神,後來就成為在全國影響最大的山岳神。」68 五岳開始人神化,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時社會上迷信盛行,五岳崇拜也增添了 新的內容,除了興風雨,主水旱之外,又謂其與天相通,主宰官吏的仕途,人間 的生老疾病,甚至出現了『山岳感生』說。」69至東漢時期,開始出現五岳神的 分工,五岳分別被賦予不同的職責,開始分別有所屬之神及職司,「道教分配給 西岳神的職司,是主管世界金銀銅鐵五金之屬,陶鑄坑冶,兼羽毛飛鳥。此亦從 西方屬金之說附會而來。」70此故事中黃雀自稱「華岳山使者」,與西岳神「兼 羽毛飛鳥」一說相符,黃雀在此係為神之使者,顯示其身份不凡。黃雀於行旅途 中為人所傷,而為楊寶所救,面對楊寶的恩情,黃雀除了贈送玉環給楊寶,同時 將使楊寶及其後代皆位列三公。三公係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後漢書》:

「『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無「大名」,其令二府去「大」。』又改大司馬為 太尉。」71在東漢的三公在官名的更改下,係指太尉、司徒、司空三種職位,「東 漢三公,爵高祿厚,爵皆列侯,其奉月錢六萬,其秩皆萬石,……三公的實權,

在東漢時已轉歸尚書。不過,三公雖無實權,但其地位仍極尊貴,上自天子,下 至朝臣,會見三公,均加禮敬。」72三公在東漢雖無實權,然而仍是可以享盡榮 華富貴的職位,黃雀給予楊寶三公的位置,等於是允諾楊寶未來的生活無虞,而 且是延及後代的福報,相較於楊寶數日或數月的照顧,實是豐厚太多,且能允諾 未來之事,可見黃雀擁有的能力非屬一般。

楊寶解救黃雀時為七歲,還是個孩子的年紀,面對受傷的黃雀,出於善念而 使黃雀脫離困境,照料到黃雀恢復並飛走,其行為使黃雀感念在心,數年後,給 予物質的玉環為贈,並以官位為禮。楊寶因一時的善心,主動解救受困的黃雀,

而能享有衣食無缺的未來,並延續給後代。又如:

68 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年),頁 314。

69 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年),頁 321。

70 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年),頁 361。

71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 年),頁 79。

72 安作璋、熊鉄基:《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7 年),頁 9。

64

噲參寓居河內,養母至孝。曾有玄鶴,為戎人所射,窮而歸參。參撫視,

箭創甚重,於是以膏藥摩之。月餘漸愈,放而飛去。後數十日間,鶴夜到 門外。參秉燭視之,鶴雌雄雙至,各銜一明月珠,吐之而去,以報參焉。73

《說文》:「鶴嗚九皐,聲聞于天。」74鶴的聲音被認為能傳遞於天,《毛詩草木 鳥獸蟲魚疏》:「鶴形狀大如鵞,長三尺,腳青黑,高三尺餘,赤頭赤目,喙長三 尺餘,多純白,亦有蒼色。」75其形大如鵝,腳長喙長,以純白色為多,「《詩經》

裡所寫的鶴,只說牠的鳴聲可以傳達到很遠,沒有形態的描述不能確定是那一種。

但3000 年來,中國道士、歷代皇室和文人所豢養的、古典文學所描述的和傳統 藝術所繪畫的鶴,都是丹頂鶴。」76在此篇中的玄鶴並描述外觀,興許亦是丹頂 鶴,「鶴的鳴聲旨在表達迅息,使族群內能彼此溝通或舒緩鬱積的心情,或警告 侵入領域者,但各種鳴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客觀環境的不同,所表達的意思各有

但3000 年來,中國道士、歷代皇室和文人所豢養的、古典文學所描述的和傳統 藝術所繪畫的鶴,都是丹頂鶴。」76在此篇中的玄鶴並描述外觀,興許亦是丹頂 鶴,「鶴的鳴聲旨在表達迅息,使族群內能彼此溝通或舒緩鬱積的心情,或警告 侵入領域者,但各種鳴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客觀環境的不同,所表達的意思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