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情意教學理論與歷史教學目標

第一節 情意教學理論

教育部公布實施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其教改目 標除因應國家發展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帶好每一位學生,使每 一位學生有自信且有能力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因此,《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的人文主義(Humanism)色彩相當濃厚。如以「學習權」取 代「教育權」,認定學習權為基本人權,學習應以學生為主體,提供 每一個學生適性教育及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都是在反映人文主義教 育的訴求29。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基本理念之一即人本情懷,

包括瞭解自我、尊重與欣賞他人及不同文化等,也在在與情意教學目 標密切相關。

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原是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資訊 爆炸、科技發達、社會變遷快速、國際關係日益密切的時代。」30。 所以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學生帶得走 的基本能力。其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正是情意教學所必 須強調的。但主體性不是天生既存或現成的,而是透過「互為主體性」

29 陳伯璋,〈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高強華主編,(台 北市:師大,2000),頁 36。

30 楊洲松,〈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哲學分析-後現代的觀點〉《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1999),頁 43。

而建構起來的31。「互為主體性」即指透過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來建構 學生的主體性。情意教學絕非將學生教育成「有耳無嘴」的被動學習。

教師必須經常與學生展開理性的對話與溝通,並專注觀察學生在教 室、在操場、在家中和在街上實際發生的一切經驗,設法了解學生生 活經驗的真實面貌,唯有如此,情意教學才有可能成功。因此,「互 為主體性」的觀念非常重要,教師把自己當作一個主體,同時也把學 生視為另一個主體,真誠的進行「對話」,並願意採取學生的觀點,

適時修正教師本身所定之情意目標,而不是以「成人權威」去迫使學 生遵從32。而情意教學本沒有也不可有一個放諸全體學生皆準之「標 準答案」。換言之,歷史情意教學是可以透過「對話」以培養學生之 情操,而絕非將情操「概念化」,透過「成人權威」灌輸給學生。總 而言之,九年一貫課程所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之教學方針,有益於 情意教學之展開。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教改目標,包括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的 公民,而探討人類社會種種問題的「社會領域」學科,自當肩負培育

「有效公民」(errective civil)的職責。因此,《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 要》開宗明義指出學生之所以學習社會領域課程是因為「個人不能離 群索居,教育則是協助個人發展潛能、實踐自我、適應環境並進而改 善環境的一種社會化歷程。」其課程目標為:

1. 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 題。

2. 了解人與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關係,以及環 境 保育和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3. 充實社會學科之基本知識。

4. 培養對本土與國家認同、關懷及世界觀。

5. 培養民主素質、法治觀念以及負責的態度。

31 謝小芩、范信賢,〈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 131。

6. 培養了解自我與實現自我之能力,發展積極、自信與開放 的態度。

7. 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8. 培養社會參與、做理性決定以及實踐的能力。

9. 培養表達、溝通以及合作的能力。

10. 培養探究之興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

第 4 至第 6 項明顯偏重情意層面,依據《社會學習領域》附錄四 所示:情意教學目標包括本土認同與世界觀,例如對鄉土的認同、對 國家的情操、對歷史文化的欣賞、對世界各地人民的尊重、對本土與 全球生態環境的關懷。又強調民主素質,例如守法、負責任、尊重他 人、發展和諧與平等的關係、涵養互助合作的精神、體驗民主的信念 與價值。此外,也要求自我實現及探究的興趣與動機,例如養成良好 的習慣和品德、接納自我、肯定生命的價值、發展自信與開放的態度、

建立積極的人生觀、保持好奇心、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體驗客觀探 究的精神、追求獨立思考和反省能力、建立終身學習意願33。以上陳 述正分別呼應了社會領域課程目標的第 4 項:培養對本土與國家認 同、關懷及世界觀;第 5 項:培養民主素質、法治觀念以及負責的態 度與第 6 點:培養了解自我與實現自我之能力,發展積極、自信與開 放的態度。由此可知,九年一貫課程中的《社會學習領域》,對情意 教學目標是相當關注的。

然而什麼是情意教學目標?情意教學目標如何落實?這是饒富 趣味又極具意義的課題。在探究情意教學目標之前,研究者當先說明 何謂情意教學?根據心理學的觀點,情意教學的定義是:「情意教育 的目的在使學生學到適當的感情表達,學到與人相處時的同情與體恤 的情操,從而培養其自愛、愛人、被愛的能力。34」可知就心理學的 觀點,情意教學是以情感做為基礎。但如何從情感培養其自愛、愛人

33 參閱《社會學習領域》附錄四:情意目標的補充說明,教育部,2000。

34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1989),頁 22。

及被愛的能力呢?心理學者張春興在其所著《從情緒發展理論的演變 論情意教育》中強調情意教學應該具備「四藝」:即 1.責任感

(responsibility),認識人己責任的分際及應負責任的能力;2.敬誠心

(respectfulness),尊重別人及關懷社會的態度;3.通識力

(resourcefulness),觀念開放、思想靈活及待人處事的能力;4.感應力

(responsiveness),具有「感人之所感」及「知人之所感」的同情心和 同理心的能力35。「四藝」也就是心理學上的情意教學目標。

就哲學觀點而言,人文主義者視教育為導引人性圓滿發展的歷 程。換言之,人文主義的教育觀點,重視個人的創造思考,經驗的學 習,以及情感的陶治36。其中「情感的陶冶」即情意教學,可以鍾聖 校主張需要培養四種基本態度:寛容、欣賞、尊重與關懷來理解。鍾 聖校認為,情意教學的本質在於溝通,理性和感性的溝通,藉著溝通 促進理性與感性之協調統整,以達到邁向美感與倫理的人生。美感的 人生在態度上是寛容的、欣賞的;倫理的人生在態度上是尊重的、關 懷的37。因此,情意教學是一邁向真、善、美的情操和志趣的耕耘。

綜合上述根據心理學及哲學的觀點來探討情意教學的內容,可知 情意教學實際上是知、情、意、行合一的全人教育。不論是四藝或四 種基本態度,都是情感與意志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如何督促學生將 內在的歷程轉化為外顯行為,將關懷別人、體貼別人、同情別人真切 地付諸實行,以逹到改變行為的目的,這才是情意教學的核心所在。

然而,如何透過知識教學以陶治學生的情意;如何從認知經驗中學到 人己之別與主客之分,而後才會設身處地去尊重別人,進而關懷別 人,這是研究者主要研究及觀察的方向。

在瞭解情意教學的內容之後,研究者給情意教學目標下一個簡單 的定義:「情意教學目標就是藉自我的情感與興趣,進而內化或升華 自我的情操與志趣,以實踐美好的人生。」如前所述,情意就是情感 與意志,情意教育就是培養具有真、善、美的境地。雖然情意教育與

35 參閱張春興,《從情緒發展理論的演變論情意教育》(教育心理學報:23,1990),頁 1~12。

36 高廣孚,《教育哲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5,頁 67。

道德教育有所差異,譬如探討偷竊行為,道德教育探討的是對或錯的 問題;而偷竊行為伴隨著恐懼、焦慮、興奮等,則屬情意的範疇。但 教師在進行情意教學時,仍必須引導學生透過思考,將情緒或意志往 正面方向趨近。換言之,情意教學必以道德教育為導向殆無疑義。這 也就是為何情意教學目標是在認識自我的情緒與態度,假若自我的情 緒與態度符合一般社會規範,即道德規準,則再強化;若否,則修正 之,以達成人性的圓滿發展。

至於情意教學目標的實踐,研究者主要參照一九六四年由克拉斯 和爾(Krathwohl,D.R.et al.)所編的「教育目標分類手冊:情意領域」

38。克拉斯和爾認為情意教學目標是:「強調感覺、情緒、接受或拒絕 的程度。情意目標由對選擇的現象加以單純的注意到複雜的情緒感 受,而達到內化的態度和品格。許多研究將這些目標視為興趣、態度、

鑑賞、價值、情緒狀態和偏見。」由以上陳述可知,情意教學強調其

「內化」39(internalization)的過程。所謂內化,正如英格里斯

(English,Horace)等人所說的,是「將某些東西融入於心靈或身體中,

將他人或社會的理念、實際、標準和價值採用為已有」。因此,內化 可以說即是「內在的成長」(growth occurs from),也就是「個人接受 態度、典範、原則和制裁等,將之變成自已的一部分共構成價值判斷 的基礎」。至於內在化的方式,則可能是經由情緒衝擊(emotional impact)的影響,逐漸使行為完全內化成為規律(routine),亦即穩定 而一貫的人生態度或價值;也可能是個人在經歷成長的過程中,其環 境背景的外在控制(external control)逐漸影響情感意識的內在控制

(inner control),因而不論面對任何障礙阻力,都能維持其一貫而穩 定的行為反應。克拉斯和爾即是根據這種內化理論,將情意行為從「接 受」層累推展到「價值性格化」,構成了整個情意領域的分類系統,

並為每一層次的情意行為作了適當的界說40,如表一所示:

並為每一層次的情意行為作了適當的界說40,如表一所示: